APP下载

工科院校本科生科研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17-02-23王晓玲高春新

文教资料 2016年31期
关键词:调查与分析

王晓玲+高春新

摘    要: 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體现,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然而,工科院校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预期仍有很大的差距。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工科院校本科生科研现状,并提出提高工科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建议。

关键词: 工科院校本科生    科研现状    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研究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如何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怎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是高等学校面临的问题,尤其对科学技术发展联系更紧密的工科院校来说更为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将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1]。参加科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工科院校本科生参加科研是一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工科院校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其结果对工科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工科院校本科生科研现状的实证分析

(一)基本概况

1.研究对象。

本文以安徽工业大学本科生科研情况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问卷调查对象为安徽工业大学本科在校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同时,对部分一线辅导员进行了访谈。

2.研究步骤。

(1)编制《工科院校本科生科研现状调查问卷》,对安徽工业大学本科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2)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总结现状特点并进行因素分析。

(3)结合数据分析,针对工科院校本科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现状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问卷形成和样本情况

1.问卷形成。

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者的个人情况,包括年级、性别、专业等;第二部分对调查者参与科研总体情况、影响大学生科研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

2.样本情况。

本调查问卷的对象是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大学生,在兼顾年级和性别的因素上,通过问卷的方式进行随机调查。在问卷回收中,如出现前后回答矛盾、单选当做多选、问卷漏答一题以上等情况则视为无效问卷,其他为有效问卷。

共发出问卷560份,回收问卷545份,回收率为97.3%,其中有效问卷为520份,有效率为95.4%。

(三)数据统计结果及简要分析

1.大学生参与科研总体情况。

在“你觉得当前工科院校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情况”问题上,有3%的学生认为总体情况很好,有20%的学生觉得情况较好,有51%的学生认为一般化,有26%的学生认为情况不是很理想。反映出学生对目前高校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情况不是很看好,高校开展科研活动和科研宣传急需加强。

那么本科生愿意参加科研活动吗?高达86%的学生表示愿意参与科研活动,只有5%的学生对科研活动不感兴趣。说明作为科研活动的主体大学生来说,参与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在对科研活动的评价方面,有80%的学生认为可以帮助专业课的学习,84%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实践能力,75%的学生觉得对就业有帮助。

目前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科技竞赛、课题与项目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或报告、科技发明这四种途径,学生参与这四项科研活动的比例分别为35%、20%、22%、5%,参与科技竞赛的人数是最多的,说明目前课外科技竞赛的普及面比较大,参与科技发明的人数最少,一方面科技发明本身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反映出高校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强,尤其要多鼓励学生参与创造发明项目。

2.影响大学生科研的因素分析。

从上面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都是非常愿意参与科研活动的,但事实是目前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情况并不理想,究竟制约或影响大学生参与科研的因素是什么呢?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个是学生自身的原因,缺乏自信、缺乏科研意识、缺乏知识储备等;另一个是学校的原因,其中有硬件设施的因素、有教师的因素、有学术氛围的因素等。

(1)自身因素

在“你觉得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存在哪些困难”问题中,有70%的学生认为没有经验,不知道从何下手;60%的学生认为是知识储备有限制约了科研活动的开展;55%的学生觉得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自身的问题主要是对科研的认识程度不够,有部分学生认为科研只是研究生需要考虑的事,觉得以本科生的知识和能力是没有办法进行科研活动的;另外很多学生的业余时间大多花在考各种各样的证书、外出兼职、社团活动等方面,以往研究表明,人们在紧张忙碌的状态中最不具有创新的可能,而且创新能力在未来的几天内持续下降。时间压力迫使人们无法深入地透视问题,从而遏制人们创新能力的发展[2]。

(2)学校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影响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学校因素有教师指导(61%)、学校组织和宣传(45%)、学术氛围(43%)、课程设置(40%)、物资保障(38%)。

其中教师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由于本科生的知识储备和科研能力都是不强的,因此,教师的自身能力、对学生的指导程度都对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经调查,大部分老师都能积极鼓励或者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76%),部分老师会传达科研活动的信息(18%),只有很少的老师对学生的科研活动不关心(6%)。

学校对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组织管理应当健全,明确相关机构负责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组织、管理和评价。在调查中,很多学生都不清楚学校主管学生科研的部门(75%),一部分学生听说过但不确定(20%),很少学生明确知道(5%)。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氛围,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受校園学术氛围的影响很大,浓厚的学术氛围会促使学生自觉地加入科研活动。学生对自己学校学术氛围的评价是35%的学生认为做得比较好,52%的学生觉得一般,13%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学术氛围方面做得比较差,说明高校在学术氛围方面还需要提高。

三、提高工科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建议

(一)学校层面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学校要从源头上认识到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首先,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方能授予学士学位,对科研提出了明确要求。其次,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本科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许多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激发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往往由对一门深入理解的课程中生发出研究课堂,写出优秀的课程论文或学年论文。所以注重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是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有力举措。最后,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科研活动中不断地锻炼和总结。

2.完善机制,确保本科生科研活动顺利开展。

第一,把科研素养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将科研素养培养列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并提出相应的落实措施,如把本科生科研列入本科课程目录并给予学分;进一步减少学士学位学分数,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条件等。第二,成立专门的机构统筹负责本科生科研活动,设有专门机构,并有专人负责,再提供一定的场所、设备和经费等必要的物质保障,可以使本科生科研活动进一步规范化。第三,建立本科生科研激励机制,包括学生科研活动评奖评优制度,如对优秀学生论文可给予必要的物质、精神奖励,也可适当奖励学分、保送科研能力强的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等,以此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激励其创新精神的发挥。

3.营造氛围,创建有利于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校园环境。

提高本科生的科研素质,营造浓厚的学生科研氛围,至关重要。首先要建设创新的校园物质环境。创新性的物质环境指建设具有创意性的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这种环境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刺激学生挖掘潜能。可以让学生参与校园建设,对于校园的整体设计、某些景区的规划、校徽、校服、整体风格等,都可以向学生广征意见,让学生参与其中。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开展各类型、多层次的科研活动,如“科技文化节”、“学术活动月”等活动,努力提高活动中的科研含量;开展各类学术讲座、论文比赛、课外科技竞赛,使其成为科研训练的有效方式;积极参与本科生科研训练(SRTP)项目管理等科研项目,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得到更具实际意义的科研训练。

(二)教师层面

1.提高自身素质,完善教学指导体系。

作为提高本科生科研素质的主导力量,现代化教师应当是集教书、科研、管理于一身的复合型教师。所以要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包括良好的师德形象、积极进取的科研精神、过硬的科研能力等。其次,从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到,目前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一个较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教师的指导,如何完善教师的指导体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实行教师指导的制度化,如本科生导师制和教师课题制等,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教师指导体系。

2.改变教学目标,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要改变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目标,教师们要用自己的科研经历教育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教给学生搜集资料、查阅文献、设计与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而且要参与学生具体的论文写作实践指导中,为学生科研训练做出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师在提高本科生科研素质方面的主导力量,才能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3.更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科研思维意识的培养。

对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综合改革,以促进学生科研思维意识培养。在教学内容上,一方面减少必修课的比重,增加选修课,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增加实践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计划参与科研实践活动,这对工科院校本科生来说尤为重要。在教学方式上,首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只有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教学氛围充满活力和激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通知》指出:“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3]其次,要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找资料,去写综述;也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以自由讨论的形式开展学习,再形成小组意见,在全班同学面前汇报,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7.

[2]郝建新,殷凤娟.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9):47-48.

[3]黄艾华.论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6:47.

基金项目:2014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10360164)。

猜你喜欢

调查与分析
外语翻转课堂中的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中职护生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高中英语词汇词块教学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高职学生朋辈关系调查与分析
青少年体育运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