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原因及相关因素研究

2017-02-23占长丰姜立飞

医学信息 2016年36期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因素

占长丰 姜立飞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本次研究的3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为我院在2010年 1 月~ 2015年 1月收治,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其上消化道出血致病原因以及相关因素。结果 3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年龄在40~59岁之间的比例最高,为53.33%,其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季节的患者例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方式中,黑便所占比例最高,为56.67%,其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致病原因比较多,主要为十二指肠溃疡所占比例最高(P<0.05),为31.67%。此外还包括胃溃疡(20.00%)、胃癌(16.67%)、复合性溃疡(15.00%)等。结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原因较多,而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降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因素,应在日常生活中推广。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致病原因;相关因素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依据国外资料统计结果显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年均总共住院人数的0.1%,病死率将近10%[1]。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致病原因包括食管、十二指肠以及胃部溃疡、粘膜糜烂等。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则取决于出血病变部位、出血速度、出血量等,和患者心肾功能以及年龄等情况相关。本次研究为明确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原因及相关因素,选取2010年1月~2015年 1月医院所收治的3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应用回顾性分析法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自2010年1月~2015年1月所收集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300例患者均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标准[2]相符合。其中,男性180例,平均年龄(49.9±14.7)岁;女性120例,平均年龄(55.1±15.7)岁;排除合并其他出血疾病者、精神系统疾病者以及哺乳期和妊娠期女性300例患者均对本组研究表示知情同意。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指引其独立完成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其内容包括患者发病时间、致病因素等,依据调查问卷结果向医护人员询问,并进行相关病例查询予以确认。最后,对全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获得结论。本次问卷回收率是100%。

1.3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全部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x±s)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 3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年龄在40~59岁之间的比例最高,为53.33%,其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季节的患者例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方式中,黑便所占比例最高,为56.67%,其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的年龄、发病时间、出血方式等临床资料如下,见表1。

2.2本组患者的致病原因比较分析 本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致病原因比较多,其中,十二指肠溃疡所占比例最高,为31.67%,依此是胃溃疡(20%)、胃癌(16.67%)、复合性溃疡(15%)、糜烂出血性胃炎(6.67%)、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5%)、门脉高压性胃病(3.33%)和食道癌(1.67%),见表2。

3 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可从患者年龄、发病季节以及其他因素等角度上分析。①本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年龄的主要分布范围是40~59岁之间,其所占比例高达53.33%。经原因分析可知,青壮年是二十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等疾病的好发人群,而胃癌等疾病则多见于中老年人群。然而,根据近几年来相关研究结果可知,胃癌于青壮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所以,临床医师在对青壮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要予以足够重视,以免丧失其最佳治疗时机。②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季节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即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有可能发生在任何季节中,且其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然而,国内有相关报道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在冬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季节[3]。分析其原因可知,我国在冬季有较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等,而人们因传统习惯需历经大量的聚餐活动,因此酗酒和暴饮暴食发生率大幅度升高,致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骤然增加。③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因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中青年人群的生活以及工作压力显著增加,与此同时,饮食不规律等非健康饮食习惯的发生率也随之显著升高,在日常生活中也容易发生相对较大的情绪波动[4]。因此,上述因素也可引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据相关研究得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和患者年龄呈正相关关系,即患者年龄越大,其病情就越嚴重。所以,医护人员对于高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给与足够重视,要快速诊断并予以正确治疗,避免发生死亡等不良预后。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疗法,主要是口服止血药物,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及时实施配型输血、纠正水电解质以及酸碱紊乱、抗感染等。治疗时应采取未经检查和隐血试验等,从而掌握患者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此促使患者顺利康复。

综上所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原因主要包括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癌、复合性溃疡、糜烂出血性胃炎、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等,40~59岁人群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发人群,其主要出血方式为黑便。临床医师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致病原因等制定治疗方案,并嘱咐患者保持健康饮食生活习惯,降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从而保障其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何峰.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20例诊断和治疗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7):38-39.

[2]郝建,李艳丽.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实用医刊,2015,42(6):52-54.

[3]兰善迪.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J]. 中国实用医刊,2015,42(5):94-95.

[4]郑群,吴群英.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患者的心理调查及护理干预[J]. 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155-157.

编辑/蔡睿琳

猜你喜欢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因素
AIMS65评分系统对上消化道出血评估作用的临床价值研究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临床治疗分析
生长抑素、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效果的对比研究
高龄老年人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