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音乐史学的近代转型初探

2017-02-23王哲昕

艺术评鉴 2016年23期
关键词:初探

王哲昕

摘要:音乐的发展历史悠久,甚至可以说有声音即有音乐的产生,但是在我国,音乐史学诞生的时间却十分的晚,一直到近代即1848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人们独立意识觉醒之后,才逐渐重视了对于音乐史学的研究,并逐渐诞生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音乐史学",随着人们对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加深,近代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现了近代转型。本文,笔者就根据中国音乐史的发展轨迹,简要的谈一谈中国音乐史学近代转型的一些特点和变化。

关键词:中国音乐史学 近代转型 初探

中国音乐史是中国音乐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多个民族的人民共同的努力,不断的积累,才创造出了现在这样优秀的音乐文化。目前,根据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过程,研究中国音乐史的专家越来越多,而其研究过程也经历了从课程到学科再到最后形成专门的研究对象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音乐史学近代转型之音乐史观的转型

中国的文明传承了两千多年而未曾中断,文化发展丰富多彩,这使得音乐史的发展历程也较为曲折,在封建社会,每个朝代都有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的诞生,这些音乐经过时间的积累,逐渐演变为中国音乐史,但是在封建社会,这些音乐的发展历史还相对简单,尽管朝代不断更迭,但是从整体上看,大部分音乐是为了统治阶级服务的。直到近代,社会发生了沧桑巨变,西方的音乐进入到中国,人民独立意识的觉醒,音乐的发展变得多元,音乐家在研究音乐史学时,音乐史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文化民族主义史观影响下的音乐史观转型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历程十分曲折,在过去虽然很早就有音乐诞生,但是所谓的音乐史学却很少被人注意到,人们也没有注意到音乐对人类发展的影响。直到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天朝上国的美梦一夕之间被彻底的粉碎,人民开始从蒙昧中觉醒,一些优秀的进步青年,受到各种先进思想的影响,并将这些思想运用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音乐也未能幸免。在当时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文化的发展历程较为曲折缓慢,音乐更是如此。一部分有思想的音乐家,往往会选择将自己的爱国之情和一腔热血融入到音乐之中,萌发出较强的爱国主义思潮,这种思潮在音乐中主要表现为四种音乐观,即争取战争胜利的观念、反封建的观念、表达感情的观念、模仿的观念。中国音乐史观在当时带有浓郁的文化民族历史观念。

2.进化论史观影响下的音乐史观转型

近代社会,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天朝上国,逐渐沦为其他国家宰割的对象,不少中国人的思想开始产生了变化,一些西方观念被引进到我国,并在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魏源引进的进化论观点,受到了较多人的追捧,在音乐领域,这种观点也有较多的渗透。比如说,当时一些著名的音乐著作都有受其影响。其中,著名的近代音乐家王光祈甚至直接就将进化论当作了他所著音乐书籍的名字。在那个时代,这种先进的思潮,受到了较多人的追捧,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进化论音乐史观。

3.辩证唯物史观影响下的音乐史观转型

所谓的辩证唯物主义史观,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观。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是曲折的,五四运动之后,一大批爱国人士为了祖国的未来发展四处奔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被引进中国,在文化界引起震荡,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不可避免的也受到了当时的种种思想的影响。这些影响对我国音乐史观的转型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中国音乐史学近代转型之音乐史著书写范式转型

音乐史学的研究初具规模之后,一些与音乐史学研究相关的书籍开始在市面上流行,这些专业的书籍使更多人清楚的认识到了中国音乐史学发展的变化历程,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体现了众多的音乐家对于音乐的不懈追求和深刻的认识。所谓的音乐史学认识指的就是,在编写相关的音乐史专著时,音乐家所表达的一些观点、具体的音乐研究方法、对于音乐的发展看法等,这些认识在音乐史學的研究过程中,被认为是对音乐史学的外在表现形式的认识。音乐的发展历程十分缓慢,就笔者前文所述,声音产生即有音乐,但在那个时候人类的各种意识还处于蒙昧的状态,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中国的音乐可以说是从封建政治制度正式确立之后才开始产生的。近代音乐史,由于时间的关系,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宽广,有传统音乐史的内容,西方音乐发展的音乐历史,以及近代音乐历史发展的内容。这样多的音乐历史如果没有体例,只是胡乱的将其编写在一起,不但会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产生误解,摸不着头绪,也会使音乐史学研究的专家,在学习的时候学习的知识变得混乱。因此音乐史著的内容可以说与音乐编写的体例是密不可分的,体例形式的多样化间接的促使近代音乐史学专著书写范式的转型。

1.中国近代音乐史学的转型,剔除了一些陈旧的编写体例

在过去音乐史学的专著,主要是以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为主,这两种音乐史学专著的编写体例,在叙事时虽然较为详尽完整,但是也都有其缺点。编年体在叙事时,不能集中的反映同一个时期的事件之间的联系,叙事较为分散,不利于读者了解重要的音乐历史事件。而纪事本末体虽然克服了编年体的缺点,但是它以事为题,事与事之间缺乏联系,读者无法从中寻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随着近代中国音乐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音乐史学发生了较大的转型,新的音乐史著体例出现,这些传统的编写体例逐渐退出了历史发展的舞台。

2.中国近代音乐史学转型产生主流的、显性的音乐史著体例

中国近代的西学东渐,对于我国的各行各业影响都十分的深远,其中西方的一些进步思想对于文化的影响尤其大,音乐隶属于文化的分支,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在编写与音乐史学相关的音乐专著时,采用了以西元纪年的形式,编排音乐史的内容。这种编写方式,以时间为节点,是通史体例的一种,便于读者理解和阅读,较原来的编写方式而言,更加清晰明确,使人在学习和阅读时遇到的障碍较少,显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和进步性。

三、中国音乐史学近代转型之音乐史研究方法的转型

音乐史学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最主要的就在于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如果没有先进的研究方法,即使是拥有着再深厚的音乐文化,如果研究方法不当,研究的方向有偏差,那么,这些悠久的音乐文化,就始终不能被外界所熟知。就我们一般所知道的传统史学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即还原历史事实、分析与解释历史发展的过程、通过已有的一些历史经验进行比较研究。这些历史研究方法,在今天依然被人们广泛的使用。但是在近代,中国史学研究由于受当时的国情影响,对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进行了较大的改造和创新,而这些经过改造了的史学研究方法,应用到了音乐史学研究的领域之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它的转型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近代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才能使研究不中断,中国音乐史的发展历程悠久,不同时代的音乐显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如果在研究的时候固步自封,只采用一种方法,要想使引用史学的研究发展到较高的高度是不可能的。要想发展必须求变求新。而在近代,西方思潮引进到了中国之后,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不少音乐史学研究专家,在当时感觉到了中国音乐研究的落后,积极的学习西方先进的、优秀的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当时主要有归纳与演绎研究法、历史演进研究法等,这些研究方法,促进了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进步和转型。如著名的音乐家王光祈,在当时主要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在进行音乐史学研究时,也将这种思想引入到了他所著的音乐专著《音乐史》一书中。

2.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转型,诞生了大量的音乐史专著

在过去,中国音乐史虽然有较多的研究方法,但是在当时人们对于音乐史学的研究较为笼统,人们对其进行研究时大多是将律学、理论和史料混合在一起来研究,这样的研究虽然全面,却难以出成果。近代之后,一些优秀的音乐家前往国外学习了较多的国外先进的音乐史学研究方法和理论,他们将其用在中国的音乐史学研究之上,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史学专著。如本世纪初,叶伯和撰写的中国第一部音乐史、王光祈的中国《音乐史》(1934)以及杨荫浏所著的《中国音乐史纲》等,这些专著的诞生,为后人研究中国音乐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是一笔不可用金钱估量的财富。

四、中国音乐史学的近代转型促进新音乐的发展

音乐史学的发展或是转型,如果没有好的音乐做支撑,那么音乐史学的发展转型也毫无意义。近代的中国,处在一个动荡的时期,但是这并不妨碍它在发展中求新求变,人们的思想在那个时代得到当前的解放,每个人都渴求接受新的知识和思想。音乐教育事业和音乐研究迅猛发展,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如冼星海、聂耳、王光祈等,这些音乐家为中国近代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由于当時的中国正处在战争年代,一些音乐歌曲也多以反映抗战救亡为主题,歌曲磅礴大气,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都与抗日救亡有关。这些音乐与传统音乐相比有很大的区别,显示出了当时中国音乐史学转型的特点。

总之,综上可知,中国音乐史学在近代经历了较大的转型,它的转型发展与当时中国的国家发展有着较大的关系,这种转型发展是一种积极的、进步的变化,它使得音乐史学专著的书写范式更加的规范,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在为国家的生死存亡奔走之际,用音乐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促使大量的优秀音乐诞生,而且音乐史学的转型也使得人们在研究其发展规律的时候不断的推陈出新,丰富了研究方法。近代中国音乐史学的转型,所留下的极具价值的史学专著,给今天的音乐发展留下了一笔无法估算的财富,让今天的音乐家,在研究中国音乐史学的时候,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走得更高,看得更远,促进了现代音乐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赵宋光.中国古代音乐史分期问题讨论缘起[J].音乐研究,2009,(04).

[2]赵维平.从亚洲音乐的历史流动看中国音乐的历史分期[J].音乐研究,2009,(04).

[3]李方元.音乐史分期与历史建构[J].音乐研究,2009,(04).

[4]李自浩.浅析陈澧《声律通考》要旨[J].中国音乐学,2007,(04).

猜你喜欢

初探
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问题初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趣味导入”初探
改革中发展,实践中磨合
小学篮球运动德育功能初探
学生管理法制化及其权利保护思路初探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尾矿库排洪系统封堵技术初探
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课堂提问艺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