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寺观现状调查与保护研究★
2017-02-23陈水芳古新仁
陈水芳 古新仁*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规划·建筑·
上饶寺观现状调查与保护研究★
陈水芳 古新仁*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归纳整理了各朝代上饶寺观园林的建造情况,并根据实地调研结果,从宣传保护力度不足、旅游开发管理失控、寺庙维护缺乏规划等方面,分析了现存寺庙在保护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使其在上饶风景资源人文景观开发中得以保护与发展。
上饶寺观,保护策略,寺庙文化,旅游开发
上饶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其东南北部三面环山,西部临水,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湖泊为主,境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钟灵毓秀,丹山碧水,景色宜人,自古就有“八方通衢”和“豫章第一门户”的美誉[1],其历史悠久,积淀着丰厚的人文资源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历代官宦名流、文人墨客留下的观光游记、诗词歌咏数不胜数,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名人文化资源、红色革命遗址和古色文化遗存。上饶地区宗教历史悠久,寺庙道观众多,宗教资源丰富,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此皆有传播,上饶亦被称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是独树一帜的“中国道教之乡”,与佛道并重和互补,充分体现了上饶地域文化的包容与开放的精神。
1 上饶市寺观的基本概况
据唐《六典》卷四记载,唐朝宫观共建有1 687所,上饶地区唐代宫观为不完全统计,仅区内6县就有176所,占全国总数的10.4%。自唐到清,《上饶地区志》记载,经历了各个朝代不断更替,所建的道观共计213处(如表1所示)和寺庙(如表2所示)共计1 043处。其中就建造年代来讲,唐代有道观176处,寺庙112处;宋代有寺庙208处;元代道观16处,寺庙63处;清代寺庙444处。
表1 《上饶地区志》记载上饶唐至清道观建造情况
2 保护现状分析
2.1 寺观保护情况
上饶市是由信州区、广丰区、德兴市、玉山县、鄱阳县、婺源县、横峰县、弋阳县、铅山县、上饶县、万年县、余干县组成。根据江西省住建厅发布的文件和前期基本资料收集结果显示,目前上饶市寺庙宫观共计137余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8座,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座,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3座,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3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座(见表3)。
表2 《上饶地区志》记载上饶唐至清寺庙建造情况
表3 上饶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寺观统计
“天下名山僧占多”,寺观作为人文景观多占名山,从表3中可以看出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寺观主要集中在山岳型风景区内,位于景区内的寺观受到的重视程度更大,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风景名胜区也越来越吸引游客,景区内寺观更能引起游客的关注,在名山上建造寺庙更能反映出寺观选址的重要性,周维权先生将寺观布局分为庭院式、附院式、风景式,如南岩寺采用风景式布局,是典型的山洞型寺庙,位于弋阳龟峰风景名胜区的核心保护区,是景区中的一级人文景点,也是国内最大的自然穴洞中开凿的佛教石窟,历史久远,石雕技艺高超,几经翻修,现如今是景区的重点保护对象[2]。可见上饶各县的其他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寺观的被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
除了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8座寺观外,上饶的寺观在历史上可达上千座。据《上饶地区志》记载,明朝朱元璋曾下令各州府县减少寺观,强令僧尼还俗,前代遗留下来的56所寺院,因年久失修或遭兵,亦留存无几[3]。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入侵上饶地区,大量寺庙被焚毁。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寺庙田产已被改革,僧尼和农民一样分得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各县市人民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信徒对佛教的信仰及其宗教活动受到法律保护。在“文化大革命”中,佛寺受到冲击,寺庙遭到破坏。1979年以后,部分重点寺庙得到修复,如广丰博山能仁寺、玉山普宁寺等,政府拨款重修。目前由于各种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寺观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古寺庙。大部分寺观现在是处于废弃,门锁紧闭,无人打理的状态,大多数的寺观倒塌,破烂不堪,有的只剩大殿,任其寺庙文化随着时间的浮沉而慢慢消逝,更有小部分用于居民居住,在内搭建房屋。小部分的寺观格局保存的较完整,但内部的修缮不到位,有的寺观为了更好的吸引游客,不惜将寺观推倒,在原来基础上重建,完全抹去了历史的痕迹。
2.2 寺观保护存在的问题
1)寺庙维护缺乏规划。
通过实地调研考察,不少寺观园林为了吸引游客亦在进行不断的修复、加建、重建活动,融入过多的现代元素。如江南名刹博山寺,历经沧桑,时有兴衰,文革遭创,现如今新建殿宇厅堂,抹杀历史痕迹。为了增大游客量,吸引眼球,重建的寺庙建造的金碧辉煌,缺少了原本的面貌,失去原真性,没有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如山洞型的古龙泉庵(岑山洞),位于上饶横峰县岑山国家森林公园,由于历史变迁,几经翻修,玻璃瓷砖,现代化痕迹明显,改建后的寺庙被民居所占,建筑构造趋向于民居,把居民与寺观融合,形成一种不和谐的画面感。
2)旅游开发管理失控。
旅游开发者在对当地寺观园林进行开发过程中缺少全面的保护规划,缺少长远的发展预期,新建殿堂庙宇与原有的大殿在协调搭配上欠缺美学考虑,导致对古建筑的再次破坏[4],如位于上饶广丰县东阳乡灵鹫山北麓灵鹫寺,依山而建,远视若鹫鸟凌空飞舞而得名,老殿年久失修,在其后新建大雄宝殿,园林人工痕迹太明显,造景风格偏现代化,加入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生硬而缺少古韵,整体搭配不协调。如今热门旅游景点,游客的环保意识薄弱,游客对古文物的破坏现象严重,如在墙壁上刻画“某某到此一游”。
3)宣传保护力度不足。
大多数寺观的保护意识薄弱,已经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寺观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相应级别的保护。其他寺庙道观历经历史河流的洗礼,年久失修,亟待修缮,甚至维护管理不到位、改变了寺观的性质等。如三学寺,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六都乡前洲村,以寺为村名,后来与前洲村合并,现称前洲村。日军入侵县境后,寺庙遭毁坏,至1950年,三学寺目前仅存残破大殿1栋,交通不便,不对外开放,缺乏管理,加上村民长期以来对寺庙的保护意识比较薄弱,慢慢得被人遗忘。在调研的过程中其实已很难寻到,询问当地村民,只有个别村民知晓,可见相关部门的宣传及保护力度不足,只是做了口头上的保护,没有实际行动。
3 寺庙保护措施思考
我国文物保护的最高法律《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不改变文物原状”。1994年召开的“奈良原真性会议”,关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这种多样性的许许多多的表达方式”。原真性是评审遗产价值的本质因素,对于历史文物建筑或古遗址,原真性不能脱离其历史的生存环境而孤立出来。
3.1 采取合理措施处理年久失修的寺庙
关于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原则,2015年修改版的《文物保护法》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5]。”寺观建筑大都需要修复,对于历史悠久、年久失修的寺庙,在其修复的过程中,具体修复工程需参照古建筑保护专家的意见,同时保证施工质量,应该尽可能地还原历史,尽可能地保留文化遗产,定期进行修缮,达到“修旧如旧”效果,保留其原真性,保护宗教文化,防止寺庙文化消逝。
3.2 加强古寺观的维护工作
对于文物保护单位的寺观应该尽可能减少现代的人工痕迹,尽可能地不要扩建、新增、重建庙宇,应该保留它原来的风貌、原结构,即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应该加大对其的保护力度,尽可能的保护其原貌,不要丧失其原真性,建筑重修改建有必要咨询专家意见。对于一些已经不复存在、成为历史遗迹的寺观园林,可以使其成为历史遗迹文化园,尽可能地保护起来或者尽最大可能的进行复原。重新打捞这些历史记忆,有助于我们发现古人的智慧,感知寺庙等古建筑不可替代的文化传递功能和心灵慰藉[6]。而且寺观的保护不单单是保护单一建筑和保护国家级文物,要渗透区域性保护以及地区级的文物单位的保护,加大力度保护已经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寺观,使其得到相应级别的保护。
3.3 加强保护寺观园林的意识
仅仅靠个人是不能完全解决寺观园林现存问题的,要想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大力度整治乱扔乱丢现象[7],对那些在古建筑乱涂乱画乱刻现象,可以尽最大可能利用现代的网络,对古寺庙环境保护管理知识的宣传,使人们意识到保护古寺庙的重要性,把保护它作为自己的义务。我们拒绝没有科学依据地胡乱开发利用,加强寺观及其外部环境的保护,如古树名木、基础设施等,防止破坏寺观园林的整体性。
4 结语
通过对上饶境内寺观的调查,上饶寺观虽然数量多,但是经过历史的潮流能很好的保存下来却为数不多,大多寺观由于年久失修而渐渐地被人遗忘,或者为了开发把原来的推倒重建,融入了太多的人工痕迹,破坏了其原真性,我们要本着还原历史,保护历史,见证历史,保护其原真性的原则,很有必要进行寺庙建筑与历史文化的整理和研究,大量搜集资料,实地调查、拜访专家,找出寺庙文化发展之脉,使寺观园林更好的保存下来和其精神文化可以更好地保留。
[1] 冯会明.上饶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2(4):90-93.
[2] 瞿仙辉.江西国家级风景区寺观园林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2014(3):65.
[3] 上饶地区志(下)[M].北京: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4] 顾伟平.南昌市古建筑保护对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12(53):47-48.
[5] 李伯瑞.试论我国古建筑修缮中争议性问题的处理——以佛山祖庙修缮工程为例[J].古建园林技术,2011(3):15-18.
[6] 吴鹏程.古寺庙在宗教文化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以晋源古寺庙为例[J].沧桑,2013(2):133-135.
[7] 乐振华,徐晓民,王 欣.绍兴越城区现存古桥调查与保护研究[A].2012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会议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
On investigation on Shangrao Temple and its preservation★
Chen Shuifang Gu Xinren*
(CollegeofGardensandArt,JiangxiAgriculturalUniversity,Nanchang330045,China)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the paper sums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ardens in Shangrao Temple in some dynasties, proves by the site investigation results, and analyzes some problems in the temple planning from the insufficient publicity, disorder in managemen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ineffective planning for the temple maintenance, points out respective protection strategies, so as to protect and develop the humanistic landscape development of Shangrao Temple landscape resources.
Shangrao Temples, protection strategy, temple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1009-6825(2017)01-0001-03
2016-10-20 ★:江西省省级横向课题——江西省风景名胜资源普查与评价(资金来源江西省住建厅)
陈水芳(1990- ),女,在读硕士
古新仁(1963- ),男,硕博生导师,教授
TU25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