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2017-02-23邱文达
邱文达,谢 飞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医院急诊科,广东 东莞 52314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邱文达,谢 飞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医院急诊科,广东 东莞 52314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小青龙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治疗10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综合疗效、症状体症积分和血气等实验室指标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疗效较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对照治疗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特别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在COPD急性加重期,咳嗽、咳痰、气喘明显加重,运动耐量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自2013年以来,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8例,均为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60~82岁,平均69.3岁(60~65岁5例,65~70岁11例,70~75岁17例,75~80岁7例,80岁以上2例);病程5~20年,平均12年(5~10年13例,10~15年20例,15~20年9例)。对照组男26例,女10例;年龄63~80岁,平均71.4岁(60~65岁4例,65~70岁8例,70~75岁16例,75~80岁8例);病程5~18年,平均13年(5~10年10例,10~15年15例,15~20年1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依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年版)》诊断标准[1],均符合慢阻肺的西医及中医诊断,且都为急性加重期。同时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合并严重心衰、肺部肿瘤、气胸、意识障碍、不能口服药物或需要进行机械辅助通气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西医常规治疗[2]。予控制性氧疗抗感染治疗,根据痰培养选用合适抗菌药物,解痉平喘(包括糖皮质激素和气管舒张剂雾化吸入),化痰,合并心衰予强心利尿剂,必要时使用呼吸兴奋剂,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其他对症治疗。
治疗组加用小青龙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药用麻黄6g,桂枝15g,干姜10g,细辛5g,五味子10g,桃仁10g,红花6g,川芎10g,赤芍15g,法半夏12g,杏仁10g,甘草6g。痰浊壅盛者加白芥子6g,苏子10g,莱菔子10g;阳虚甚水气凌心者加制附子15g,茯苓20g;气虚者加黄芪30g,山茱萸30g;兼痰热者去桂枝、细辛、干姜,加黄芩15g,全瓜蒌15g,天竺黄10g。加水500mL,浸泡20min,煎取200mL,分两次早晚温服。
两组均以10天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判断疗效。
3 观察指标
观察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积分、血气分析结果。纳入评价的症状体征包括咳嗽、咳痰量、喘息、发绀、肺部啰音等。0分正常,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标准制定[3]。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运动耐量恢复至加重前水平,症状体征积分减少大于等于90%,其他客观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运动耐量明显提高,恢复或未恢复至加重前水平,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89%,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运动耐量有提高,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69%。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好转,或加重,症状体征积分减少小于30%,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无改善。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4210.36±1.544.25±1.45*△对照组3610.48±1.525.72±1.75*
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比较
6 讨 论
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病情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反应有关。临床表现主要是咳嗽、咳痰、呼吸困难。
COPD属中医“咳嗽”、“喘证”、“肺胀”范畴。肺病日久,累及脾肾,致肺脾肾虚,水液运化失常,聚而成痰成饮,蕴伏于肺,是为COPD反复加重的病根;痰浊内阻日久,肺气郁滞,失其治节,不能助心主血脉,血行不畅,脉络瘀阻而成血瘀证,血瘀证既是COPD的主要病机环节,也是常见的兼证,常兼于其他证候中,痰瘀互阻是病机的关健[1]。《丹溪心法·咳嗽》指出“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而病。”每遇外感风寒则引动内饮,而致病情加剧,成为外寒内饮、痰瘀互结之证。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有解表散寒,蠲饮平喘之功。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主治胸中血瘀证。两方相合能散寒蠲饮,通阳化瘀。方中麻黄、桂枝解表散寒,除外寒而宣肺气,干姜、细辛、五味子温肺化饮,五味子兼敛肺气以防宣散太过,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通络,川芎行气活血,法半夏化痰散结,杏仁宣肺平喘,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散寒蠲饮,活血化瘀,切中中医病机关健,亦与现代医学扩张气道,改善通气,改善血液循环密切相关,故能提高临床疗效。
[1]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J].中医杂志,2012,53(1):80-84.
[2] 卫生部医政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2011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4(1):69-76.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8.
R563.9
B
1004-2814(2017)01-0050-02
2016-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