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理论创新之思
2017-02-23王雪平
王雪平
(复旦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 200433)
中国电影理论创新之思
王雪平
(复旦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 200433)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发表以后引起了党政机关和学术研究界高度重视,形成了一股谈创新、求创新的热潮。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繁荣自然也离不开电影理论的开拓创新,但对于如何实现电影理论的创新,想必方家各有高见,无论促进电影艺术及电影理论创新的意见形式如何,最终必须以服务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推动中国电影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升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艺术上的影响力为最终目标。
“5·17讲话”;电影艺术;电影理论;中国话语
2016年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就目前和今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若干意见,指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认识到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仍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力弘扬优良学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发展和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更大贡献,争取使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水平同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称。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几点期望。
“5·17讲话”体现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中共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折射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真实存在的一些问题,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今后发展方向和任务的总体把握和宏观部署。就电影学来说,尽管它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由于列宁“一切艺术之中,对于我们最重要的是电影”的著名论点,使得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发展壮大、政权的夺取和巩固过程中,都十分注重电影社会功用的发挥。中国的电影人在历次的政治斗争中不仅亲身参与,由此而积累了大量的斗争经验;同时也备受政治力量的制衡,一度形成“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的复杂心态。在今天“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经济的腾飞也召唤着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因此,“5·17讲话”的意义,就不仅仅在于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还体现出在中国国际地位大幅提升的背景下,中国人对本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期望与信心。
电影艺术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借助手段的现代性与实现方式的直接性,电影越来越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所无可比拟的传播效率。总体来看,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势头良好,电影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突出,仅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就突破440亿。然而,综观2015年电影的票房分析结果不难发现,最受欢迎的类型集中于魔幻、喜剧类,电影艺术的发展虽然是以高度的市场性为依托的,然而大量的魔幻喜剧因素投入市场能否起到深刻教育观众、提升其观赏水平的作用仍值得商榷。受好莱坞影视产业的影响,中国电影开始逐步探索类型电影的产业模式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在电影艺术的创新方面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其中电影理论的创新必须引起学术研究界的高度重视,同时电影事业的一线从业者也应当积极听取理论界的批评,并积极反映现实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争取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促进中国电影业的蓬勃发展。
那么,如何促进中国电影理论的创新呢?综合中国电影史和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史的经验教训,窃以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 培养创新意识
“一部影片能否实现艺术创新,首先取决于创作者是否有创新的观念和追求,是否在创作实践中刻意求新。舍此,也就不能实现真正的艺术创新。”[1]同样,电影理论创新的内在动力来源于,从事电影理论的研究者们能否在思想上有刻意求新的意识,能否将自身对创新的要求熔铸于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规划中去,以严格的创新意识要求自身的理论研究工作,使批评话语显示出独创性。
西方文学理论界中“影响的焦虑”说的广泛传播,使得后进的学术研究者普遍开始注意到了自身在艺术创新方面的使命和紧迫感,尽管该理论主要论述的是当代诗歌发生学。[2]中国的电影理论界长期以来因袭着电影是“舶来品”的既定事实,堂而皇之地运用西方的电影艺术理论指导中国的电影创作与影视理论批评,并将文学艺术领域的各种时兴术语奉为圭臬,在进行理论研究时也只甘于充当阐释者的角色,其实质还是创新意识的淡薄和创新能力的贫乏,是对中国活生生的电影艺术创作实践无动于衷、无语和“失语”。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中国电影理论界并没有做好构建自身话语体系的准备,对西方先进的电影理论多有钦慕,对中国电影艺术研究界人云亦云的实际状况多有回避。
切实培养创新意识,不仅要着力提高目前已经活跃在电影理论研究第一线的科研从业者的创新意识,即实现创新意识的“换血”,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整个民族的创新观念,要在基础教育中逐渐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即完善“造血”功能,从总体上把握实现理论创新的具体途径,努力形成全民族重视创新、全社会鼓励创新、全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乐于和善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 树立理论自信
西方话语体系的建立及其在世界学术场域产生的广泛影响,与其综合国力的强盛密不可分,中国虽然在19世纪丧失了与世界大国角逐的机会,但开明的中国人学习先进国家的行动却从未停止,此间进行的一系列向西方学习的努力实际上使中国避免了亡国灭种的危险,但在今天这样一个中国综合国力和国民素质已经有了明显提升的时代背景下,继续一味学习西方,唯西方理论界马首是瞻,已经不能满足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实际需要,新的时代需要中国文艺界拿出与之配套的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这也与党中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用意不谋而合。
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要求为学为人应当谦虚谨慎,虚怀若谷,这自然有囿于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对于人际关系中可能出现危机的某种规避,然而,如果处身商品经济社会之中仍旧固守无为、不争、质朴的哲学原则而谋求家国的兴旺和文化的高度繁荣,却无异于缘木求鱼。实现电影理论的创新,不仅要求中国电影理论研究者具备对学术现象和学术原理的命名与阐释的基本功,还应当敢于挑战学术权威,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对电影事业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同时也应当时刻关注中西方学术研究的动态,在中外电影文化交流中保持不卑不亢的健康、积极心态,相信自己的理论建构具备与同一时间坐标轴上的西方理论话语进行对话的能力,同时应当善于表述这种自信,敢于向同时代的电影理论研究者发出自己的声音,彻底与照搬照抄、僵化移植西方经典电影艺术理论的做法全面决裂,力求避免在起点上输给西方电影的既定事实,再在电影艺术发展的中途轻易丢失了主动权。
三、 研究借鉴西方权威理论体系的构筑原则,加强国际间、学科间的对话交流
建立理论自信的主张并非意味着对理论交流与学习的全盘否定,闭门造车的自大心态早已使中国人深尝苦果,作为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彻底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也正是经由对西方的学习才跟上了世界各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的行进队伍,从国际交往和经济全球化的视野来讲,只满足于艺术理论在某一范围内、由一部分人的附和绝不可能实现文化影响力的提升,逻辑思辨能力的养成亦非一朝一夕,然而研读西方经典的理论著作却可以助力整体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提高,西方人也从不讳言对古希腊、罗马、中世纪经典的借用与承继,唯有掌握了以往理论成果的构筑方式与内在理路,才能形成符合电影艺术这一年轻艺术形式规律的理论,也才能为世界上的电影艺术研究者所认同。
具体来看,近年来中国电影研究界人云亦云的状况有所改观,例如大量的研究者深感以往电影学著作中将电影视为各门艺术的综合观点的失当,渐渐提出一些新的意见,周传基先生在《电影理论:新的诠释与话语》一书的第二章“电影特性的再认识”中,具体阐述了“电影电视根本就不是‘综合艺术’”[3]的观点,无疑振聋发聩,在驳斥了传统的电影艺术综合论的基础上,也表达了自身对电影艺术独特性的认识,教育启发了电影从业人员,可以视为其寻找电影艺术自身特点的一项努力。又如,以往的电影史著作倾向于用“视觉暂留”机制去解释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但最近学术研究界充分利用心理学、物理学的知识揭示出,实际上的“视觉暂留”机制并不能适用于电影放映机的工作原理。张鹂在利用语言学中的“义素”对电影中视觉呈现的可控因素进行了研究之后认为,知觉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事实上,并不是我们看见一切,然后过滤掉不需要的东西,而是我们主动选择对知觉有用的信息模式。所谓“视觉存留”需要耗费的时间,是有机体无法承担的(后来的科学计算表明,人类的视觉极限是12比特每秒。按照这个速度,根据视觉暂留原理,飞行员根本无法在急速下降中进行判断和反应),并且这种盲目的过程出错率太高,它会使人类在进化中付出惨重的代价。[4]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电影是有分明的独立性的,应当利用更为缜密的学科知识去解释、研究电影艺术中的技术因素,而不是一味用含糊其词的、想当然的社交性策略去解释电影学这门俨然已经形成一整条产业链的学科。种种电影理论的推陈出新,都依据对已有的西方经典话语模式的学习借鉴,同时深刻的怀疑精神也必不可少,只有处理好交流互鉴与开拓创新的关系,中国电影理论话语的建构成型才指日可待。
四、 强化对电影本体的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话语体系
长久以来中国电影理论的研究呈现出对电影特性、本质的模棱两可,对于电影作品的解读往往停留在主题印象的宣示,而这种宣示往往又流于生硬,对作品主题的内在含义或形成经历鲜有关注。不可否认,新中国成立之初与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电影或多或少充当着政治力量传声筒的角色,通过阅览当时的报刊杂志我们得以一窥电影艺术受政治力量制约的状况,同时也看到中国电影人为改变这种状况所做出的艰苦斗争。1957年郑君里等人的《炉边夜话》指出了当时的电影艺术与现实的政治制度之间存在的一些矛盾,如行政命令的领导方式和艺术创作规律的矛盾、行政分配与创作人员自愿结合之间的矛盾、选题计划的狭隘性和观众需要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5]等均意在捍卫电影自身的艺术特性。在今天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中国电影正面临着极为有利的发展机会:钟惦棐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改革制片制度、办好电影学院、充实电影资料馆、设立电影奖项、健全电影协会、加强影片公司等十项建议也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贯彻落实,[6]电影艺术发展的现实环境已经得到极大改观,基本上坚持了“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的“三不主义”文艺方针[7],保障了人民群众进行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自由。此外,电影产业的极速发展、互联网数据统计能力的日新月异及飞速激增的观影数量正为电影理论的创新提供着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但电影理论的创新由此也不得不将市场与艺术的关系问题纳入考虑范围,在论述具体的影视学现象时,既要注意到观众的欣赏趣味,又要寻找能够教育观众的方式方法。同时,由于中国大国地位的逐渐确立,在电影艺术中展现传统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与处世智慧、描述当代中国人参与国际竞争的精神面貌显然也已经成为电影艺术热衷的题材,但如何实现这种展现与描述,就需要牢牢把握住习总书记所提出的构建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总体构想,这几点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构想,对中国电影理论话语的建构者也无疑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应当深入学习和领会,力求立足于专业领域,以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终目标,实现中国电影理论的创新、完善和发展。
五、 理论联系实际,注意中国电影理论创新的具体方式方法
瞿白音在其《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中说,“难道创新只是形式的追求?……不,远远不是这样”“创新终究不只是一个形式问题。终究应该从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要求上着眼。”他高屋建瓴地指出,创“一代之新”的作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新的形象、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构思。[8]他的论述还主要是针对电影创作,实际上,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在哲学社会科学的任何领域都真实存在,也都极易产生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病。长久以来电影理论研究被人诟病的也是停留于学院的自说自话而罔顾电影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不过,这种弊端也越来越引起学术研究界的重视,并产生了一大批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如周斌的《上海都市文化的特色和影院建设》,具体细致地考察了上海现代都市文化形成过程中电影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影院建设过程中对上海都市文化的兼顾与融合,同时也提出了卓有建设性的意见,如加强校园数字影院的建设、影院建设中的文化生态问题及处理好商业文化、高雅文化、公益文化之间的关系,显示了高屋建瓴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深刻洞见,是近年来研究电影产业的比较翔实的一篇学术论文。[9]文章以其丰富准确的统计数据,严谨求实的论述风格获得第1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奖,实至名归。
在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史中,中国电影人时刻注意到了现实的需要,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无论是教育电影的提倡、国防电影的主张还是软硬性电影之争、电影民族形式的探讨都体现出老一辈电影人在这方面作出的不懈追求,这应当成为而且可以成为新时期电影理论研究者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宝贵精神资源。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就必须注意避免止于书斋的考据臆测,必须深入考察中国电影产业、电影艺术真实的发展状况,了解导演、演员、影院、观众、制片商、发行商、后期宣传等电影产业链条中角色之一的心理,同时对电影学学科建设的状况有所了解,琢磨理论成果如何能够为电影学专业的师生及广大的观众所理解认同,着力提高影视艺术学专业在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倾听网络与各种形式的自媒体对影片的评价,同时还应当注意对电影史料的收集、整理与保存,处理好电影史与电影理论的关系,扎实做好基本功,力求在掌握充足资料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地实现对电影理论的描述与阐释。
需要加以强调的是,大量涌现的网络影评必须尽快得到电影理论研究者的重视,正如论者所说,“网络平台作为电影评论新的媒介不仅会对电影评论本身的形态内容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到影评的传播者和受众的分布。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重塑电影批评的文本,使网络影评呈现新的传播学特性”[10],实现中国电影批评话语的建构,不对网络上每天涌现的数以万计的自由影评进行关注,很难确保观点的新颖性、普适性、开放性。此外,对电影理论联系实际中“实际”的内涵也应当有所关注并进行与时俱进的理解,如近几年出现于公众视野中的“网生代电影元年”、救急而不能救命的IP、注目于小城镇青年观影人群的小成本电影及小城镇院线[11]以及今年刚刚得到关注的“网络大电影”和逐渐销声匿迹的综艺电影,应当成为电影理论研究界持续关注的对象。
六、 电影理论创新的实现还需处理好与电影理论传统的关系
实现电影理论的创新,也并不意味着要与中国优秀的电影理论传统分道扬镳,新形势下电影艺术对待中国传统的“影戏观”还应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交流互渗中实现长足发展。电影传入初期“影戏说”中对情节、场面、动作的重视,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影视理论批评中对电影所反映的现实生活的忠实,电影文化批评中对影视作品中展示出的地域、民族、性别、阶级、时代等因素的挖掘与探索,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中国电影批评传统对自身所从事事业的深入思考与大胆实践。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电影批评理论模式之一,即1976-1989年间在不完备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思想路线调整、政治路线变革时期的电影理论模式,把西方电影观念和电影理论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压缩在短短十年间,把从20世纪40年代末因与西方文化隔绝缺少的部分补齐,大量借鉴和引进了西方电影理论,但是没有完全复制西方的理论体系,而是根据中国情况进行了调整,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理论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一步[12]。诸如此类的思想资源应当成为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之后,建立在其基础上的文化领域所应借鉴学习的内容之一。
传统电影理论中不足乃至贻害之处亦有之,因此近年来对传统电影理论的批评之声也不绝于耳,体现出中国新一代电影批评者对电影史的反思态度。尤其运用新的话语理论对一批当时不受重视甚至被严厉批判的电影进行了重新评价,这部分影片包括《小城之春》《王老五》《武训传》《早春二月》等,并对当时一批电影人的电影事业进行了重新的估量,以求给出相对客观公允的评价,如对鸳鸯蝴蝶派电影人历史地位的重新衡量、对软性电影论者艺术主张的再审视等,还催生了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如电影史学等。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第一手电影资料的出土以及电影自身独立地位的渐渐获得,重写电影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更有对电影期刊的研究如李道新对中国最早的电影期刊的研究[13]、吴迪对老《电影艺术》的研究[14]等,都体现出内容丰富的百余年中国电影史对当代中国电影理论研究者研究思路和研究视野的拓宽。因此,当代电影理论话语的创新在与电影理论传统的对话中谋得自身发展绝非空话,而是大有可为。尤其在电影资料库建设越来越引起研究者和国家文化部门高度重视的前提下,对电影理论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将更加便捷和客观。
以上是笔者在阅读领会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后结合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史所学而进行的有关中国电影理论创新问题的思考,限于目前掌握知识的粗浅,一定还有诸多不成熟之处,不过希望能够引起方家关注,以期广大的电影理论研究者能够齐心合力,促进中国电影理论话语的构建,并推动其在国际上形成普遍的影响力。任重而道远,吾辈必将上下而求索。
[1]周斌.百年中国电影与艺术创新[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2006年度)[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7.
[2](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M].徐文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3.
[3]周传基.电影特性的再认识[M]//钟大丰,潘若简,庄宇新,主编.电影理论:新的诠释与话语.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22-51.
[4]张鹂.看得见的“所指”——电影义素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58.
[5]郑君里,刘琼,赵丹,徐韬,葛鑫,瞿白音.炉边夜话[J].中国电影,1957(1):31-35.
[6]钟惦棐.对当前电影工作的十项建议[J].文艺研究,1979(4):26-28.
[7]胡耀邦.在剧本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陕西戏剧,1981(6):3-21.
[8]瞿白音.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J].电影艺术,1962(3):50-57.
[9]周斌.上海都市文化的特色和影院建设[A].中国电影的传统与创新[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380-394.
[10]李建强.网络影评的兴起与发展——一个值得关注和期待的电影批评现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43-59.
[11]饶曙光.中国电影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J].当代电影,2016(4):122-127.
[12]胡克.中国电影理论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当代电影,2010(6):40-44.
[13]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3.
[14]吴迪.《电影艺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1956年创刊到1966年停刊[J].电影艺术,2006(6):9-22.
Thinking on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Chinese Film
WANG Xue-p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On May 17th, 2016, Chairman Xi Jin-ping presided over a working meeting o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delivered an important speech which later was called the 5·17 Speech. It drew a wide range of attention in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offices as well as the academic world, which formed an upsurge in talking about how to pursu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China’s film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film theory is also inseparable from the pioneering and innovation. Many experts have their own opinions on how to achieve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film. No matter what the form of the opinion is, the final destination of our theory must serve for the most numerous people and push forward the film industry in China, and improve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film art in the film circle in the world.
the 5·17 Speech by Chairman Xi; film art; film theory; Chinese discourse
2016-11-15
王雪平(1990-),女,河南周口人,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戏剧与影视学研究。
J902
A
1008-469X(2017)01-009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