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国贸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以跨境电商方向为例

2017-02-23杨雅芬

关键词:特色化跨境电商

杨雅芬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高校国贸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以跨境电商方向为例

杨雅芬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从跨境电商特色人才培养需求出发,对当前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以及跨境电商特色人才核心能力的构成进行分析,并从专业方向、师资队伍、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高校国际贸易专业跨境电商方向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

国贸专业;跨境电商;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跨境贸易进出口业务的快速增长,外贸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但调查数据显示85.9%的企业认为当前跨境电商人才存在缺口。其中,企业倾向选择的跨境电商人才有70.1%源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下简称“国贸专业”)的毕业生[1]。在这样的新形势下,高校国贸专业如何寻找自己的转型之路,制定特色的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能够主动适应并引领跨境电商潮流的优秀人才显得尤为迫切。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有关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文献也逐渐增多。这类文献主要来源于两类研究:一是对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另一类是对跨境电商背景下外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典型例子有孙从众(2015)[2]提出“三位一体”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培养模式,杨成青(2016)[3]从产学研模式的角度论述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张金萍(2016)[4]提出校企合作、校企政合作和校企行政合作等协同培养模式,姜黎辉(2016)[5]提出创建跨境电商的跨学科“课程群”,通过校政企共建形式建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基地,郭烨(2016)[6]从创新创业的角度研究新型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郑勇文(2016)[7]构建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上述研究多数是从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的角度对现有培养途径、培养方式等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且研究人员主要来自高职院校,所提出的培养措施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缺乏本科层次特色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研究。为此,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跨境电商发展的现状,以及高校与国贸专业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探究跨境电商对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最后提出具有跨境电商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1.教学内容理论远多于实践

国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以及专业课三部分构成,实践环节课时占比很低。近几年,虽然多数高校在培养目标上已明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等重要,也都有推行不同程度的教学改革,对课时结构进行调整,但普遍还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实践环节课时很少,教学上出现不少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此外,多数实践教学依赖于仿真软件,实验程序与操作流程均为事先设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都存在较大欠缺。

2.课程培养方式延续传统模式

多数高校的国贸专业主要还是面向传统外贸企业培养人才,其课程培养方式深受传统教学影响,教学方法较为简单,一般以课堂讲授法为主,通过概念、流程、操作和例题等内容导入。由于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接触过具体外贸业务操作,因此,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方面还不是很强。此外,外贸形势复杂多变,专业课程及教材内容更新速度缓慢,滞后于行业需求,也使得高校国贸专业现有课程培养方式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

3.课程设置趋同人才培养单一

各高校国贸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主要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而制定,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方面具有趋同性,不同类型的高校课程体系几乎雷同。此外,课程设置与企业所需人才能力不匹配,课程设置框架大而全,出现“拼盘式”课程体系,课程之间在内容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加上通识课程比例较高,缺乏分层教学,可供选择的专业选修课数量有限,学生知识面扩展受限。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力比较单一。

4.教学效果考核机制不够科学

由于国贸专业教学过程中课堂讲授法使用的比例最大,教学效果检验多数也是以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作为考核重点,采用开卷考试、闭卷考试或者课程论文形式,难以全面反映出课程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虽然高校国贸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均有对实践教学和课程安排做了规定,但是具体的过程监督、效果评价还缺乏操作性的规定[8]。因此,很难对外贸人才的培养效果进行检验。尤其有些课程并没有安排实验或者课外实践环节,就更难对学生处理真实外贸业务的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效果进行评价。

5.“双师型”教师队伍较薄弱

从事国贸专业教学的高校教师基本是博士毕业直接进入教学岗位,大多数没有在外贸企业的工作经历,虽精通理论教学与学术研究,在实践技能方面却比较薄弱。尤其在现有电子商务课程中,大部分高校都是通过模拟软件进行实训,专任教师缺乏电商运营的实战经历,对营销理念、产品推销等概念与操作的理解并不深刻,如此也会对新贸易形势下国贸专业的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跨境电商特色人才核心能力分析

从事跨境电商行业的人才多数来自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电子商务以及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尽管来自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专业背景丰富,数量也相当可观,但是在解决问题能力、专业知识、业务视野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上跨境电商处于发展初期,各院校也还没有针对性培养相关人才。因此,大部分跨境电商企业在招聘跨境电商人才时往往出现招聘困难,要么招不到人才,要么招进的人才未能真正满足企业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跨境电商行业所需的人才与传统外贸行业人才有着显著的差异,从高校走出的毕业生进入到跨境电商企业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缺乏核心能力,研究发现,从事跨境电商的外贸人员必须具备国际贸易技能、电子商务技能、国际物流操作技能、跨境网络营销技能、外语沟通能力、职业素养能力等六大核心专业技能[9]。显然,跨境电商企业所需的人才属于复合型外贸人才。

当前,高校国贸专业的课程设置多数以培养传统外贸人才为主,其核心课程主要针对传统外贸专业技能的培养而设置,很少涉及跨境电商。在校期间学生很难全面了解跨境电商的进出口操作模式,更不用说跨境电商平台实际操作及运营技能的培养。在物流供应链管理、跨境营销、用户体验塑造、金融服务以及小语种交流方面,就更加薄弱。因此,在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不论是教学型院校还是地方性院校,都应对其国贸专业人才的技能需求及其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应以市场实际需求为根本,以培养出能够适应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做到人才技能培养与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相匹配。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扎实的国贸操作技能、丰富的国际营销知识,还要熟悉跨境物流运输、风险管控、金融管理、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尤其需要掌握跨境电商平台操作和网络营销技巧[10]。

四、基于跨境电商方向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选择

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走特色化发展之路,需要强化跨境电商特色方向的专业建设,同时从师资队伍、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校企合作、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建构相应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其特色化过程应体现如下方面的特征:(1)强调多学科交叉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尤其要与跨境电商企业的需求对接;(2)强调专业应用性和技能训练,以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3)在“理实一体化”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4)强调开放式、模块化教学模式;(5)强调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融合。

1.专业方向特色化

外贸行业存在人才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尤其缺乏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强化跨境电商特色方向的专业建设是高校国贸专业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关键所在。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高校国贸专业应当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跨境电商人才为目标,在培养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培养质量、校企合作等方面突出体现以跨境电商技术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特色。同时,集校、院、系的力量,在跨境电商特色方向的资源分配上适当倾斜,从而以跨境电商特色方向的建设带动国贸专业的建设工作。

2.师资队伍特色化

特色化办学的最终衡量标准和落脚点还是教育教学质量,而师资队伍是办学的主体,在特色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着力调整和完善师资队伍的结构,有计划的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尤其要注意引进跨境电商方向的高技能人才来充实国贸专业课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从企业精英中选聘专业教师,实现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需求相匹配。在师资队伍特色化发展过程中,建设重心要从以数量规模化发展为主转向以注重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为主,尤其要强化跨境电商实践性教学环节,进一步加大教师进修培训力度,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由于跨境电商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高校也还没有比较成熟健全的教学方法可供参考和借鉴,教师加强专业技能与实践动手能力的最好途径就是不断地深入跨境电商企业,直接参与跨境电商平台的国际贸易、管理和运营工作,真正掌握企业跨境电商的真实运营流程。

3.教学模式特色化

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基点,以政产学研协同培养为载体,围绕跨境电商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确定教学模式和内容,侧重实际操作方法的掌握,形成“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和“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首先,课堂设计情景化,诸如以跨境电商创业实用作为教学设计主线,通过情景化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跨境电商网店运营的情景,通过跨境网店经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真正拥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其次,情景创设模块化,对跨境电商核心课程进行分解和模块化设计,内容围绕跨境电商业务操作流程和技巧开设,同时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课程特点,设计一个个情景教学模块(诸如电商、物流、创业等),并将教学内容隐含在单个任务中,让学生分组主动、有效地完成任务,从而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最后,在线教学体系化,通过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诸如MOOCs形式)在线为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跨境电商课程体系,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认知工具,并利用开放性问题设立认知情境,引导学生解决跨境电商运营中的问题,以达到对跨境电商知识的建构。

4.课程体系特色化

实施“宽口径,有特色”的专业教育模式,按照课程体系与岗位对接的思路,对跨境电商方向的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以及实践课程进行合理规划,形成“跨境电商”特色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性。由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因此,在课程体系特色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集全校之力,发挥各院系优势,整合各方资源。一方面调整理论课程,增加跨境电商方向核心课程的比重,提供包括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物流供应链管理、小语种外语等专业特色课程模块,加大跨境电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数量,其中,特色课程模块和专业选修课可以是来自不同院系的跨大类的课程组。另一方面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尽量缩减相关性较低的理论课程,开设专业性强的应用课程,增加学生参与跨境电商实践活动的课时和学分,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突出跨境电商行业特色。由于跨境电商企业更了解实际工作部分对跨境电商人才专业技能和素养的要求,因而培养方案中应用型较强的专业课程的设置和专业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以跨境电商企业专家的意见为主。

5.教材体系特色化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教材建设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跨境电商人才教育培养的质量。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系统、完整、多样化、立体化、具有时代特色的教材体系的支撑。目前,国贸专业本科教学中十分缺乏匹配的跨境电商教材。教材体系特色化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一是专业针对性强,符合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素质要求,充分展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的鲜明特点;二是以跨境电商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教材建设应围绕跨境电商技术应用能力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融入足够的实训内容,突出跨境电商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跨境电商业务能力训练模块建设。三是体现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水平,注重与现实外贸业务活动紧密衔接,将跨境进出口业务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方法和新工具涵盖在内,给学生提供符合行业发展水平的知识和技术;四是教材建设成员不仅包括课程资深教师,还应该有跨境电商行业一线实操专家的参与,二者合理分工,使教材兼具跨境电商知识传播、实践指导和技能操练。

6.实践教学特色化

跨境电商方向的课程注重实践操作性,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方法上,除了研讨式、启发式、案例式、模拟式教学之外,更需要实践课环节,应将跨境电商方向实务类课程纳入国贸专业课程的建设之中。在课程体系特色化基础上,搭建校内教学用的实验、实训平台,将实践课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打破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局面。该实训平台要尽量与当前主流的跨境电商平台趋同,尽可能地模拟跨境电商企业的真实环境,将OMS、DMS、WMS、CRM、FMS、SCM等主要的ERP系统模块功能包含在内,让学生以不同的身份在实验平台上进行模拟演练操作,帮助学生快速、全面地掌握跨境电商业务流程及运作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以及就业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在讲授实务类课程的过程中,邀请跨境电商行业领域的知名企业人士来校开展校园对话活动,指导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培养过程。同时根据教学需要择机邀请跨境电商企业的业务骨干来校开设讲座,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7.校政企合作特色化

为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以及跨境电商行业的能力和素质,除了校内实验、实训平台之外,还需要设置校外的专业实践、实习基地。尤其是与技术力量雄厚的跨境电商企业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强化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跨境电商人才。首先,借助合作跨境电商企业所提供的实际工作环境,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跨境电商企业的文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其次,借助跨境电商企业搭建起实训、实习岗位平台,实现学生从基本功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的转变,同时满足学生从专业基础实训到定岗实训、实习的各种需求,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综合业务能力。最后,采用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按照跨境电商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岗位标准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引进企业的创业培训模式,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并通过政府在跨境电商方面的政策引导和扶持,与其他兄弟院校、科研机构、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协同育人体系,汇聚各方资源,力促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的快速成长。

8.考核评价特色化

开设相应的跨境电商课程只是人才培养的第一步,最后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实现考核评价的特色化。由于跨境电商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应用领域,从事跨境电商的毕业生被要求具有多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职业适应能力。因此,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效果的检验应以多元化的综合评估作为考核评价的特色。一是根据学业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考核学生对跨境电商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依赖实践教学平台,从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技能方面对学生掌握和运用跨境电商知识及相关技能的能力进行评价;三是采用跨境电商合作企业的综合评价标准对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进行评价,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综合型问题的能力;四是结合学生参与跨境电商方面的专业技能比赛、创业设计大赛、“挑战杯”竞赛、课外科技项目立项等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评价。

五、结语

跨境电商特色人才培养是当前形势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校国贸专业提出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国贸专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中,如何结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适用于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特色人才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高校国贸专业只有认真面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把握外贸人才培养的趋势,选择和实施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在外贸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中赢得主动权,并取得成功。

[1]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EB/OL].[2016-11-15].http://b2b.toocle.com/detail-6254680.html.

[2] 孙从众.“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探索——以宁波地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情况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6):14-16.

[3] 杨成青.产学研模式培养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的实践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6(9):75-78.

[4] 张金萍,高子清.以高校为核心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协同培养模式论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6(10):117-119.

[5] 姜黎辉.我国面向B2C出口业务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对外经贸,2016(6):133-135.

[6] 郭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6(5):73-74.

[7] 郑勇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跨境电商[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7):53-57.

[8] 王瑞荣.sc-cdio理念下国贸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7):198-201.

[9] 李蓉.基于跨境电商人才岗位胜任力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25):50-51.

[10] 张玉珍.跨境电商背景下创新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学习月刊,2016(14):44-45.

AProbeintoUniqueTalentsCultivationModelofInternationalTradeSpecialtyinColleges&Universities:ACaseStudyofCross-BorderE-Commerce

YANG Ya-fen

(SchoolofEconomics,HangzhouDianzi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China)

As the rapid increase demand for cross-border e-commerce talents in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talents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ofessional in colleges is also faced with urgent need of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eficiencies of current training mod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re competence related with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unique talents based on the demand of talents’ cultivation. Then, it puts forward a cultivation model of how to train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unique talents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specialty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major orientation, the faculties, the teaching mode, the curriculum system, the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the practice teaching, the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 trade specialty; cross-border e-commerce; unique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10.13954/j.cnki.hduss.2017.05.013

2016-12-22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15XXHJD09);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KYS155615060);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YB201732)

杨雅芬(1984-),女,福建龙海人,讲师,国际电子商务与跨境电子商务.

F724.6

B

1001-9146(2017)05-0069-05

猜你喜欢

特色化跨境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全员参与创建特色化的安全文化体系
基于多种模式的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研究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语文教师班级特色化管理“四法”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打造特色化外汇风险管理体系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