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增强现实技术在位置叙事中的应用和发展

2017-02-23

关键词:现实空间艺术

徐 艳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团委,浙江 杭州 310018)

论增强现实技术在位置叙事中的应用和发展

徐 艳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团委,浙江 杭州 310018)

增强现实技术拓展了位置叙事中的艺术空间和创作方式,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直接感受、认知和体验,消除了艺术欣赏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推进了新的艺术创作开展,让大众认知的虚幻般艺术融入自己的生活,与艺术产生真正的共鸣,为艺术开拓新的发展途径。

增强现实;位置叙事;艺术体验

移动互联时代,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引发了艺术表达的新形态和新模式的涌现,让内容阅读更方便、视觉体验更立体、知识关联更紧密[1]。这种由新技术促发的新艺术,既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艺术体验,又形成了一个技术、幻术和艺术交融的新艺术审美和新艺术体验[2]。而新艺术的发展需求又带动了增强现实技术的完善与优化,让艺术与技术进行深度地互融与互动,既改变移动终端的功能,又带动艺术创作方式、表达方式和接受方式的改变,让艺术作品成为展示增强现实技术及其产品开发的新方式。

一、位置叙事中的增强现实技术及其应用需求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艺术璀璨,不论是历史变迁与社会进步,还是文化传承与民族习俗记忆,都需要通过位置叙事来表达和记录。位置叙事历经结绳记事、印刷文字、博物馆展示以及数字展示等阶段,并借助技术发展从具象到抽象、从平面到立体、从光影到数字而不断地实现静态到动态,单一媒介到多媒体演变,持续引发出各种各样的位置叙事需求,力求突破时间、空间的约束,让内容更丰富地展示,进而为技术,特别是增强现实技术提出了实时、真实体验和创新体验的需求和艺术家突破空间限制、随心随地随时地进行作品创作、展示、传播、储存和应用[3]。

1.信息可视化与增强现实

从古至今,历史事实的记录、文化艺术的传承都是采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媒介来完成的。信息可视化就是用实物、文字、图片、影像和声音及其组合来让人的感官能够感受到信息的存在、获取所需的信息、应用信息进行创新和创造[4]。

信息可视化技术,特别是增强现实技术(AR)的发展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营造出了一个思维不受现实世界束缚,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发挥,思想与体验自由放松的新环境,让人们既能真实触摸现实世界,又能虚幻地沉浸虚拟世界[5]。增强现实技术通过屏幕感受生活日常,了解无法接触的文化和艺术,实现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融合,强化了人们的视觉感受,为位置叙事带来更多的创造空间和更广泛的实际应用。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正在为位置叙事中的文化人和艺术人提供一种现实与虚拟并存的新创作模式,又将为社会大众提供一种发现、体验和感知那些已消失的记忆,远程欣赏难于亲临现场的文化艺术,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及心理上的直观感受,唤起对文化和艺术的新认知。

2.位置叙事中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需求

位置叙事包含有位置记录和内容记录两个重要组成,其对增强现实的应用需求也集中位置和内容两个方面[6]。在位置方面,要求增强现实技术能够通过传感器或数字成像设备,如数码相机,准确地完成从现实三维空间到影像二维空间,再从影像二维空间到虚拟三维空间的坐标系变换,突破二者相互转换之间的精度、光影和时序等制约。在内容方面,要求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应用各种控制参数和制作工具,智能化地呈现出文化人和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与空间展示,快速精准地表达出文化与艺术作品的呈现效果,自动匹配文化人、艺术家和社会大众在作品内容判读和表达欣赏之间的异同,形成良好的文化传播效应、震撼的艺术表达效果和共同的社会价值认知。从发展角度来看,还要求增强现实技术解决位置叙事应用中,数字采集能力与实际空间存在之间、数码相机或位置传感器与位置定标之间、人眼视觉与计算机视觉之间所存在的精度、速度、判读和体验之间尚存在的各种问题与不足,形成自然与和谐的现实与虚拟的衔接,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新视觉体验、新触觉感知和新心理体验。

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

1.扩展空间艺术

随着社会进步,艺术种类从通过视觉感受的绘画、雕塑、舞蹈等空间艺术,发展到空间艺术与音乐、诗歌、影视等融合互动的时间艺术,将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综合应用形成了不单纯的“看”“听”“触”“闻”“尝”的艺术,而是将空间和时间结合的“五味俱全”综合艺术,如5D电影以及歌剧,实现了生活的升华和艺术的创新。

增强现实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不仅传承了视觉艺术展示的传统方法和欣赏形式,还拓展出虚拟化的视觉表达新形式以及真实与虚拟的互动与交互,强化了人们艺术情操的培养、艺术体验的注重以及艺术美感与生活的融合[7]。同时,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把空间艺术的外在形式和空间内部结构合二为一地和谐再现,将空间艺术的真实状态以虚拟的效果、环境与物体呈现出来,强化了体感交互与自动识别,扩大了艺术的空间性张力和表现力,将二维平面视觉效果转变为三维空间效果。所重构的艺术空间,进一步引发人们的思维活动以及对艺术的新思考,达到了传统艺术美与现代科技美的和谐统一。

2.增强艺术表达的效果

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为艺术家构思和创作带来了艺术内容和主体的革新,既解决了传统空间中艺术家创作周期和创作素材积累较长,创作灵感不易呈现的不足,实现了艺术家与空间的交互性、与作品二次创作的便利性以及更高效、更直观、更刺激的创作灵感和维度[8]。又给予了艺术创作者最直接的艺术素材、最感性的艺术认知以及最自由的艺术思维,延长了艺术创作者及观看者的欣赏交互式和唯美体验,感受到艺术与科技魅力的共振,让人在感受美中“开心”、在欣赏美中“升华”、在传播美中“快捷”,真正做到技术服务于艺术,服务于“美”。此外,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的特点,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结合,将平面变为立体,既保留平面质感,又多层次多维度呈现艺术,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看法,大大提高艺术表达的效果。

3.优化艺术内容的结构

增强现实技术不仅改变了艺术创作的外部表现形式,也改变了内部的结构,促进虚拟艺术和现实艺术不断结合。增强现实技术使艺术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直接感受,可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科技和互联网带来的震撼。

艺术的内部结构就是艺术所包含的内容[9]。融入增强现实技术之前,传统空间艺术的形态总是保持固定,没有可变因素加入,自然也就没有具体的内容供人们了解和分析,制约和束缚了艺术的演变发展速度。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打破了艺术固定的内部结构,形成了混合性的内部结构,尽管内部结构较复杂、内部结构流动性较大,但融合解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就为艺术内部结构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增强了艺术的动态美,强调了空间艺术的动态性,为艺术的发展营造了自由的发展空间和空间艺术深度,让情感寄托与融入艺术,艺术创作更注重人性表达和艺术内涵的强化与人际互动。

4.创造艺术审美新体验

人对美都有相同的向往和欣赏美中的愉悦情感,但人的个体差异会影响美的判断标准和感受的多样性,不同审美产生的愉悦情感状态会形成艺术欣赏标准的独特性,重新审视艺术欣赏过程就可以分析审美体验与艺术思考的关系。

从审美体验与力的关系来看,阿恩海姆认为:“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美的感受都是基于载体的,审美体验需要生活周围载体的支撑,生活中的这些载体与周围的力密不可分。”只有周围的力是强度、深度与广度的共同组合,力才最稳定[10]。因此,审美是对周围物体力的一种赏析,更是对艺术的一种深度剖析,即弄清楚审美与力之间所不能替代的关系。增强现实技术为艺术拓展出新的、更自由的发展空间,让人感同身受艺术所传递的喜怒哀乐,体验更直接的冲击力,其艺术体验自然就不同于传统空间艺术的审美体验。

从审美体验与张力的关系来看,阿恩海姆也认为:“影响审美体验的力与物理中的力有所不同,这种力强调不是人真实感受到的力,而是一种心理上力的知觉。”这种知觉帮助我们形成对艺术的审美体验,即艺术家称为的张力,影响审美体验的张力更具倾向性,也更有拓展性。增强现实技术利用了人的视觉和触觉,使作品更具有吸引力和更具张力,如灵活多变的点、线与颜色的变化,会给人更强烈的刺激,会帮助人们加深对艺术的审美体验。艺术作品更具张力阐释了艺术家更多样化的创作素材,更浓烈的感情投入,也希望自己的情感与欣赏这件艺术品的人产生共鸣。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相结合,既保证艺术在同一个环境中相互碰撞和互动,让人们真切感受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情感投入,了解艺术家对于艺术的期待,突破了仅靠视觉来呈现的审美体验约束,可更具体地感受艺术之美,强烈震撼后美的深度思考以及对艺术体验的新回味。

三、增强现实技术在未来艺术创造中的发展

增强现实技术与艺术创新相结合,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革命对艺术创新的带动,既为人们营造了一个与艺术相交互,渐渐的远离艺术的神圣感以及仪式感的虚拟世界,又利用技术将自己融入到艺术角色中,真切体验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形成了大众评价艺术中越简单、越直接的艺术标准以及避免艺术趋同性发生的关注。

随着增强现实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引发了新的文化的消费形成,带动一批适合市场需求、艺术与技术融合的新型产品兴起。如:依托增强现实技术来呈现产品质感的广告,会强烈冲击用户感官。游戏行业的增强现实技术应用,让人从隔着屏幕操控人物向让游戏玩家成为游戏中主角转型,增强游戏玩家的沉浸感,精准化地控制游戏玩家感官、情绪与感受的革新与改变。

未来增强现实技术必将渗透到艺术的各个领域,在平衡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中,推动视觉文化达到新的高度,形成直观和真实感上新的突破,持续促进艺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利益的增值与共享,实现和谐的艺术新发展和新创新。

四、结语

增强现实技术为位置叙事中的艺术创作与表达提供了全新的表现形式,正在改变人们对传统艺术的认知,推动人们新空间艺术感受的满足,进而改变艺术表现的形态。增强现实技术技术与艺术在革新中密不可分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艺术交流纽带及其可触碰的“虚无缥缈”艺术,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感官体验和新的审美体验,还拓展了艺术空间中人的感受和与艺术的直接交流,让艺术对人的感受与影响更直观,艺术与人之间的交互性更全面,为艺术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必将促进社会大众艺术素质和艺术水平的提高,建立更加美好的生活追求。

[1] Silva, Anriana de Souza e. From Simulation to Hybrid Space:How Nomadic Technologies Change the Real[J]. Technoetic Art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culative research, 2003(3):209-221.

[2] Rush, Michael. New Media in Late 20th-Century Art[M]. New York: Thames and Hudson, 1999:102.

[3] Katrien Jacobs. Classification of Illumination Method for Mixed Reality[J]. Computer Graphics, 2006,25(1):29-31.

[4] Morse, Margaret. Virtualities: Television, Media Art, and Cyber culture[M]. Blooming 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8:71.

[5] 全红艳,王长波,林俊隽.基于视觉的增强现实技术研究综述[J].机器人,2008(4):380-381.

[6] 朱淼良,姚远,蒋云良.增强现实综述[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4(7):768-770.

[7] 朱齐丹,仲训昱,陆军.增强现实技术在远程现实中的应用研究[J].光电工程,2008(9):82-85.

[8] 熊汉伟,刘小鹏,张湘伟.利用照片建立虚拟现实模型[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2(4):50-51.

[9] 李军,王绍棣,常建刚,等.基于Vega的视景驱动软件的分析与设计[J].系统仿真学报,2003(3):397-411.

[10] 刘祥.虚拟现实技术辅助建筑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7.

OnApplicationandDevelopmentofAugmentedRealityTechnologyinLocationNarrative

XU Yan

(CommitteeofYouthLeague,HangzhouDianzi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China)

The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y expands the location of the narrative art space and the creative methodology, it also changes people’s direct feelings, awareness and experience of art, and eliminates the limitations of time and space of art appreciation, which promotes a new artistic development by making the public cognitive illusion like art integrated with their life, having a true resonance with art, and exploring a new path for the art development.

augmented reality; location narrative; artistic experience

10.13954/j.cnki.hduss.2017.05.011

2017-03-1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KYF163615011)

徐艳(1981-),女,安徽宣城人,助教,音乐教育.

J022

B

1001-9146(2017)05-0060-04

猜你喜欢

现实空间艺术
空间是什么?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创享空间
漫画:现实背后(下)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爆笑街头艺术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