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小康”在近现代中国的创造性转化
2017-02-23吴默闻丁俊萍
吴默闻,丁俊萍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大同”“小康”在近现代中国的创造性转化
吴默闻,丁俊萍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大同”和“小康”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仁人志士向往的两种不同程度的社会政治理想。其中,“大同”是最高层次的社会政治理想,“小康”则是比较贴近现实的社会政治理想。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探索民族复兴之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同时也借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小康”概念,并赋予其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涵,使之成为阐述其奋斗目标的中国话语,并因此为人民群众所理解,进而成为激励和引导人们团结奋斗的旗帜。
大同;小康;近现代;中国;转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和“小康”分别代表了仁人志士所向往的两种不同程度的社会政治理想。其中,“大同”是最高层次的社会政治理想,“小康”则是相对于“大同”而言比较贴近现实的社会政治理想。自先秦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以下简称《礼运》)中提出并阐述了“大同”“小康”的社会政治理想之后,一代又一代先贤哲人心向往之,在思想与实践上为实现其心中的理想作出了种种努力。特别是近代以来,由于中国在外敌入侵下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灾难深重,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不甘屈服和落后的中国人在奋起抗争的同时,也上下求索救国救民之路。其中先进的代表人物在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同时,也借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描述社会政治理想的“大同”“小康”概念来阐述其奋斗目标,并结合时代特征和他们各自对中国实际的认识,赋予其新的内涵,使之成为阐述其奋斗目标的中国话语,成为激励和引领人们奋斗的旗帜。
本文在简要概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小康”社会政治理想的基础上,着重阐述20世纪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程中,对“大同”“小康”概念的创造性转化及其重大意义,并落脚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阐述。
一、传统文化中“大同”“小康”的社会政治理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是《礼运》中借孔子之语描述的“天下为公”的“大同”。这一“大道”盛行于天下的“大同”社会,是先秦儒家最高的社会理想。它的主要特征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孔颍达:《礼记正义》,郑玄注,吕有仁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874-875页。天下为人民所共有,人们选择贤能的人作领袖,人与人之间讲信守用、和睦相处。“大同”社会的另一个特征是它无私的风气。一个社会对老、幼、鳏、寡、孤、独和残疾人这些弱势群体的态度如何,是检验它是否具备仁爱精神的基本尺度。居上位者行仁政,首先要照顾好这几类人。从社会的总体状况来看,男子都有自己的工作,女子都能适时婚嫁;财物不被糟蹋浪费,有力气者愿意为公众的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阴谋诡计受到遏制,乱臣贼子不会出现,人们出不闭户,这就是“大同”社会。在“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人人具有仁爱精神,具有至诚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化育天下万物。
先秦儒家描述的“大同”社会,并非历史上的现实状况,说到底只是一种带有浓郁礼治主义色彩的社会政治理想,是先秦儒家对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秩序混乱这一令广大知识分子忧心的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是对他们心中上古平等社会的理想化构建,也是对他们企盼的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
尽管“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非常美好的,但要实现这一美好理想却并不容易。“小康”便是先秦儒家退而求其次的现实选择。
何谓“小康”?康,即安。“故曰小安也。”*孔颍达:《礼记正义》,第881页。它表现为:社会循礼而制,足以自卫,却不及“大同”平等无私。“天下为家”是小康社会的典型特征。于是“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孔颍达:《礼记正义》,第875页。。在这八个“以”中,前四者是先秦儒家希望达到的国家治理目标;后四者则是与礼义纲纪相配套的一整套政治措施。当然,礼义纲纪与政治措施都离不开精心的谋划,其中包括军事手段的威慑和干预,因此“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孔颍达:《礼记正义》,第875页。。如果在位的统治者能够以礼治国,按照体现礼义精神的社会规范行事,就能得到民众拥戴;反之,就会遭到民众的唾弃。这种需要制度来维持良好秩序的社会就是“小康”。
尽管在《礼运》中,“小康”是先贤在“大同”理想难以实现的情况下,迫不得已退而求其次的目标选择,但对于人民大众来说,物质生活无忧、社会比较安定平稳就是他们的期盼。所以,在漫长的历史中,“小康”逐渐成为人民大众表达对富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一个通俗词语。
二、近代中国代表性人物孙中山等对“大同”的憧憬和转化
“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政治理想自问世以来,对中国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曾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也曾以多种方式表达过对它的向往。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社会矛盾更加激化。面对社会危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都以各种形式,来表达自身奋斗与“大同”目标的联系。在中国共产党登上政治舞台之前,农民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洪秀全,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康有为,都曾用“大同”一词不同程度地表述自己的奋斗目标。而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孙中山,更是将“大同”视为至高的政治目标,并为之奋斗终身。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领袖洪秀全在《原道醒世训》(1845年)中引录《礼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为大同”一段,感慨他即将发动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将会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但是,洪秀全向往的太平天国式的“大同”只能是建立在小生产基础上的平均主义的空想世界,农民阶级的狭隘性使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不可避免地归于失败。
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康有为面对外患日迫、内政不修的社会状况,四处奔走,奋笔疾书,相继撰写《人类公理》(1885年)和《康子内外篇》(1886—1887年),阐述“平等公同”的社会理想。他身体力行,试图通过君主立宪的方式来治国施政。在为维新变法作舆论准备的过程中,康有为托古改制,把《春秋公羊传》的“三世”说和《礼运》中的“大同”“小康”相糅合,基本构成一个“三世”系统,即以《公羊》的衰乱世为当时,《公羊》的升平世为《礼运》中的“小康”,《公羊》的太平世为“大同”*康有为:《大同书》,汤志钧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1901年,康有为著《大同书》,展望“大同”境界,设计理想社会,主张均产、民选政府,无国家、无家族,胎教院、育婴院、蒙养院和各级学校、生产单位、养病院、养老院等社会组织,几乎涵盖了人的一生从孕育到衰老的全部阶段;设公共宿舍、公共食堂,供劳动者自由享用;奖勤罚懒,等等。显然,康有为希望建立一个以“公”为核心的平等社会,幻想通过改良主义的方式改变中国命运。他发动的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民族觉醒和救亡图存、对于冲击封建制度、对于传播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对于促进民主思想传播等,均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资料。但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试图通过统治阶级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正如毛泽东所说,“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大地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其革命纲领是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的内容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朝专制政府,建立中华民族独立国家;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的内容是“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初步描绘了希望在中国实行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对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孙中山深受中西文化影响。他的革命救国思想究其渊源来说,无疑主要来源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但是却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色彩。他曾经无数次手书《礼运》中有关“大同”的词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收集到的孙中山的题词墨宝共有469件,其中遗墨314件,而有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博爱”极则和理想精神的题词占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仅“天下为公”就有39件、“博爱”64件。如果将字异义同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天下”“世界大同”“共进大同”等36件计算在内,总数达139件*刘望龄:《孙中山题词遗墨汇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这些题词不仅证明孙中山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体现了孙中山的公天下情怀和政治主张,以及执著的永不停息的追求,也表明孙中山的革命目标,不仅在求中国之‘天下为公’、‘共进大同’,而且也致力于‘世界大同主义’,开全球历史新纪元的重大意义。”*林家有:《重读孙中山遗嘱》,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0页。
孙中山还在论著和讲演中多次提到“大同”。他说:“我们要将来能够治国平天下,便先要恢复民族主义和民族地位。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础,去统一世界,成一个大同之治,这便是我们四万万人的大责任。”*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53页。在孙中山看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过去“只有思想”,现代却“有了这个事实”*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8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70页。。“孙中山观察当时的世界发展趋势,援引‘大同’,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认为时代前进,向往‘大同’,‘适于时代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页。
孙中山以《礼运》中的“天下为公”为座右铭和政治理想,激励中国人民奋起进行革命斗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解放被封建帝制所束缚的中国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大同”创造政治前提和物质条件。尽管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果最终为北洋军阀所篡夺,但他所倡导的民主共和观念却已深入人心,为中国社会进步打开了思想的闸门。孙中山还发表了《建国方略》(1917—1920年)、《建国大纲》(1924年)、《三民主义》(1924年)以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等著作,从不同方面阐发他的远大理想和实现其理想的路径,其内容涵盖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建国理论、革命方略和政策。特别是其中的《建国方略》涉及物质建设、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思想、主张和方案,是孙中山“天下为公”理想的具体构建,反映了孙中山建设国家的伟大构想。
孙中山目光远大,胸怀天下,心系中国和世界。“他坚持中国的独立自主,坚持‘睦邻友好’的政策,由救国而强国,由‘博爱’与‘天下为公’、‘以进大同’,并把‘济弱扶倾’作为中国对外的既定方针。这一切都说明孙中山虽然是中国的民族主义者、爱国主义者,但他又是反对侵略战争的和平主义者、国际主义者。”*林家有:《重读孙中山遗嘱》,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70页。
孙中山不仅在其《国事遗嘱》中表达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嘱托,而且在临终时频频呼唤“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口号,留下了口头政治遗嘱,表明他虽然深知自己已经没有时间继续为实现毕生追求的“天下为公”“四海兄弟,万邦归一”“世界大同”而奋斗了,但是,让他念念不忘、至死不渝的,仍然是期待中国的和平、统一、独立、自由、民主、富强。他谆谆教导人们,只有团结奋斗才能救中国,才能实现振兴中华的宏伟目标,进而实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远大理想。
孙中山已经逝世90多年了,但是他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情怀,他为实现祖国的和平、自由、民主、统一、富强,为振兴中华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已经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激励着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三、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大同”的运用和转化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其中就包括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毛泽东深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娴熟地加以运用,而且能够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无疑是他能够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重要原因。而将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理想联系起来,并用中国人所熟悉的“大同”一词来通俗地表达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正是毛泽东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
毛泽东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少年时代入私塾读“四书”“五经”,后来又受到康有为的《大同书》影响。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1917年8月的一封信中写道:孔子“立太平世之鹄”,“大同者,吾人之鹄也”*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89页。。可见,这时候的毛泽东是向往孔子提出的“大同”理想的。但是,当毛泽东在1920年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之后,就没有再孤立地讲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而是在语言表达上将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概念与中国革命的前途、中国革命道路等联系起来,作为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种中国式的话语表达。
例如,毛泽东在1925年冬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指出:“现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乃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这三个阶级合作的革命……其终极是要消灭全世界的帝国主义,建设一个真正平等自由的世界联盟(即孙先生所主张的人类平等、世界大同)。”*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页。显然,毛泽东在这里所说的“大同”,是作为包括中国革命在内的世界革命的前途出现的,是指消灭帝国主义、消除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国与国之间和平相处、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的理想社会,是同孙中山所主张的与人类自由平等相联系的“世界大同”。
又如,1937年1月第二次国共合作前夕,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国际主义者,他们主张世界大同运动;但同时又是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者,为了保卫祖国,愿意抵抗日本到最后一滴血。十五年来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斗争,是人人皆知的事实。这种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并不冲突,因为只有中国的独立解放,才有可能去参加世界的大同运动。”*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484页。显然,毛泽东在这里所说的“大同运动”,实际上指的是共产主义运动。他是在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概念,来表达中国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同时也说明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民族解放斗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之间的联系。
再如,1949年6月30日,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前夕,也是新政协筹备会议召开期间。为了向世人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建国主张,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连续三次使用了“大同”一词,阐述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历史使命。他写道:“对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共产党,则不是什么被推翻的问题,而是努力工作,创设条件,使阶级、国家权力和政党很自然地归于消灭,使人类进到大同境域。”*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69页。这里,毛泽东将“大同境遇”作为“人类进步的远景”,并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说明:“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是最终到达共产主义即“大同”的“唯一的路”。他指出:“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71页。
显然,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借用先贤哲人描述理想社会而使用的、并为中国人民大众所熟悉的“大同”词汇,来通俗地说明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终身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且明确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是到达共产主义“大同”社会的唯一正确道路。对此,他在文中进行了历史和逻辑的论证。他所列举的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等近代中国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代表性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也都试图将从西方学来的东西纳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同”理想表述之中,以体现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之处,并求得人民大众的理解和认同。从洪秀全领导制定的《天朝田亩制度》,到康有为撰写的《人类公理》《康子内外篇》和《大同书》,再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以及他手书的数百件关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题词,无不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一词的话语表达。然而实践证明,无论是洪秀全领导的天平天国农民革命,还是康有为领导的维新运动,甚至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都是可歌可泣的,都不同程度地推进了中国社会进步,但最终都归于失败。只是在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运用它来观察国家命运、思考中国的出路以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之后,中国的命运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才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必由之路;只有“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才是可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的唯一正确道路。
毛泽东还曾以诗化语言表达自己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他在1935年1月所写的《念奴娇·昆仑》中豪情满怀地宣示:“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毛泽东:《毛泽东诗词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60-61页。从这首词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一代伟人旨在实现天下太平的豪情壮志,也可以看到其中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的话语表达。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集中集体智慧,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为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胜利发展、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91页。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对“小康”概念的运用和转化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定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对“小康”这一古老的词语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先后使用了“小康之家”“小康状态”“小康的国家”“小康社会”等概念,来形象地阐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使“小康”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有词汇,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的通俗而又经典的表达。
1979年12月,邓小平在同时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谈话中,第一次使用了“小康”概念,并将其与“中国式的现代化”联系起来。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只是一个小康的国家”*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1984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时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进一步明确提出“小康社会”概念。他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页。
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无疑借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概念,但同时又对其进行了符合时代要求和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的创造性转化,使之成为中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一定时段内所能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与国外相比,低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水平;用中国人民生活标准来衡量,介于贫困与富裕之间;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是中国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在邓小平看来,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小康社会阶段,就能够“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6页。显然,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现代化建设进而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必经阶段。
邓小平在最初提出小康社会目标时,主要是从经济指标来考量的,并用最贴近人民生活的表述来解释小康的内涵,即生活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2页。。随着认识的深化,邓小平进一步强调,实现小康社会,不仅经济要搞上去,不仅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把政治民主、精神文明也搞上去,建设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这使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全面。
邓小平对“小康”概念的创造性运用和转化,意义重大。其一,它承接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小康”理想,并用中国人民所熟悉的民族语言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容易为人民群众所掌握,进而成为激励人民群众为之奋斗的精神动力。其二,它从中国国情出发,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的现实观照,也便于与世界各国相比较,为其他国家所知晓和理解。这体现了邓小平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底蕴、开阔的国际视野、高度的政治智慧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是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国际标准和中国实际、国际内容和中国话语的有机结合,具有重大的意义。”正如江泽民所说:“小康社会这个概念,具有中国特色,可以赋予丰富的内涵,易于为广大群众理解,有利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15页。
在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阶段奋斗目标胜利实现之后,明确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踏上“奔小康”的征程。到2000年,在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之际,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大号召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顺应了人民的新要求,开始了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而奋斗的新阶段。
五、新形势下习近平对“小康”“大同”的运用和转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同志不仅在其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而且将其融入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之中,分别用“小康”和“大同”来表达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目标和国际社会努力方向的主张,阐述了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内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其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现阶段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一步”*习近平:《共建伙伴关系,共创美好未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7月10日第1版。。走好这关键性的一步,将为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更为牢靠的坚实基础。
为了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动员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努力破解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坚定信心,顽强奋斗,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在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积极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积极推动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概念应用其中,用“大同”这一经典的中国话语表达中国的外交理念和国际战略。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第1版。。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引用了《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并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95页。为此,我们需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2016年12月31日,习近平发表2017年新年贺词,其中明确使用了“大同”一词。他说:“中国人历来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当前,战乱和贫困依然困扰着部分国家和地区,疾病和灾害也时时侵袭着众多的人们。我真诚希望,国际社会携起手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我们这个星球建设得更加和平、更加繁荣。”*习近平:《2017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17年1月1日第1版。
显然,习近平使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一词,是为了借以表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这一新理念的提出,是基于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事实,是对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的继承与弘扬,是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一理念的提出,创新了我国外交理念和实践,是中国对世界前途和自身道路的一种战略判断和战略选择,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表明中国在重大国际事务面前正在积极发挥建设性的引领作用,彰显了中国对世界发展的重要贡献。而“大同”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概念在国际关系中的创造性运用,无疑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及其实践注入了典型的中国元素。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小康”影响深远。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摆脱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制度腐败造成的深重苦难,为了完成中华民族面临的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上下求索,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并努力使之中国化。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小康”概念被赋予他们各自理解的内涵,成为他们用于阐述心中理想社会的中国话语,并因此为中国人所知晓和理解,成为激励人们为之奋斗的旗帜。其中的“小康”这一承载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的古老词汇,经过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性转化,已成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奋斗目标。它激励和鼓舞着亿万中国人民为之团结奋斗,必将在当代中华儿女手中化为美好现实。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的胜利实现,无疑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又一座重要里程碑,成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起步的伟大起点。与此同时,借助“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世界大同,天下一家”表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则已经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认同和理解。
[责任编辑:张文光]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Great Harmony” and “Well-Offness” in Modern China
WU Mo-wen, DING Jun-ping
(School of Marxism,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Great harmony” and “well-offness” respectively represent two different degrees of social political ideals that people with lofty ideals in ancient China yearn for. While “great harmony” functions as the highest level of social political ideal, “well-offness” is that much closer to the real social political ideal. Since the modern times, the Chinese people with advanced ideas have sought the truth from the West in order to save the nation from the crises and explore the road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In the meantime, the ideas of “great harmony” and “well-offness”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re also adopted and endowed with the new connotations of the times, which are later transformed into the Chinese discourse that expounds their objectives of struggle. Accordingly, having been understood by the masses of people, they are further transformed into the banners that encourage and guide people to strive unitedly.
great harmony; well-offness; modern times; China; transformation
2017-03-2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13&ZD00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M612518);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指导性项目(16G010);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13000004)
吴默闻(1987-),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先秦哲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D 092
A
1004-1710(2017)04-00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