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总目录
2017-02-23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总目录
【近代华北历史文化】
论“晋察冀诗歌”主体意象的美学意蕴
丛 鑫,赵 婧(1.1-4)
1930年代后期华北根据地水灾治理与动员
郑 帅(1.5-8)
1920年交通部工赈的舆论风波
——以华北五省大旱灾为中心考察
杨 帆(1.9-13)
李大钊关于现代性选择与建构的思想
韩晶晶(2.1-5)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社会保障基金来源
栾梦炫,李亚男(2.6-10)
近代天津与京津冀内河沿线城镇经济关系的变动
——以铁路影响为视角的考察(1905—1937)
熊亚平(3.1-8)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综述
周晓静(3.9-13)
从《退想斋日记》看近代华北乡村社会危机
——以晋中地区为例
李瑞峰,高石钢(3.14-19)
晏阳初的乡村建设人才思想及其在定县的实践
——以“平校毕业同学会”的运作为例
任金帅(4.1-6)
直隶地区为欧战协济会募捐述论
王墨翰(4.7-12)
20世纪30年代平教会在定县的经济合作实验
刘 宏(5.1-4)
辛集城市近代化的主要动力及特征分析
王 涵(5.5-8)
河北基督教研究的“进步”之作
——评《河北基督教史》
李小东(6.1-4)
南运河航运与泊头社会经济的变迁
侯 林,刘 楠(6.5-9)
【开放大学与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定量策略研究
冯鸿滔,李素珍(1.14-19)
对河北电大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考
郭秀敏(1.20-23)
京津冀远程高等教育协同发展问题探析
——以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为背景
张海珍,郭 敏,庞 金(1.24-26)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和微社区的混合式学习研究
——以《开放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践为例
梅明玉(1.27-32)
非主流教育视阈下开放大学未来发展路径选择
许文静(1.33-37)
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课程考核模式研究
常学军,杨玉敏(1.38-40)
基于CNKI文献数据的微课研究分析
刘 静(2.11-1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在线学习行为指标体系构建
李 超,程 罡,石 磊(2.18-21)
省级开放大学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
李 炜,李 洋(2.22-24)
县级电大教师的适应性及人事权属问题研究
方连更(2.25-29)
论如何开展电大招生考试监察工作
柳 桢,刘 超,靳荣莉(2.30-32)
开放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以江苏开放大学为例
张 晓,戴丽娟(3.20-23)
京津冀区域成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白胜楠(3.24-27)
远程教育多元化教学特点对教育价值的引领
邵小娜,单玉梅(3.28-30)
论社区教育与开放大学建设
李 彦(4.13-18)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开放大学建设中的作用
王书增(4.19-21)
基于心理契约维度的地方开放大学师资管理
李彦武(4.22-25)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远程高等教育研究
籍献平(5.9-12)
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微课设计与开发研究
张红兵,张淑莲(5.13-17)
“互联网+”时代大学MOOC教学模式研究
——以《机床数控技术》课程为例
吴青聪(5.18-21)
论“慕课”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定位和影响
袁咏平(5.22-25)
开放大学会计学专科专业课程设置思考
丁 蕾(5.26-28)
论微课设计制作使用中“度”的把握
包春新(5.29-33)
引入学分银行管理制度优化开放大学课程体系
顺布尔,周秀清,哈 萨(5.34-37)
河北省终身教育实施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范晓峰(6.10-14)
成效为本的课程质量评估与保障
章 玳,钱 琦(6.15-22)
论电大法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
赵雅琨(6.23-26)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数字媒体互动展示研究
刘迪昱,孙 伟(6.27-31)
“互联网+”视阈下成人学习的嬗变与发展
孙 萍,任昌辉(6.32-35)
【文学·语言研究】
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困境与出路
——以《诛仙·青云志》为例
朱 军(1.41-45)
《江湖载酒集》中爱情词之新论
吴淑娇(1.46-49)
论杜甫诗歌中仕与隐的矛盾性
焦丽波(1.50-55)
“初唐四杰”乐府诗研究
程曙光,程美娟(1.56-59)
地理景观对汉语的影响研究
——以“山”“河”为例
贾文红,尹铂淳(1.60-64)
雅正与新怪:王禹偁古赋的两个面相
王 彬,秦 玮(2.33-37)
李贽《论语》评点探微
曹 坤(2.38-42)
《了不起的盖茨比》译本原型研究
张琼方(2.43-46)
由西南联大讲演看老舍的文化心理
佟 杨(2.47-49)
关联理论在汉英新闻翻译中的应用
张伟伟(2.50-54)
《锁麟囊》和《珍珠塔》的人文审美探析
罗尚荣,刘 洁(3.31-34)
论《左传》城濮之战的外交关系和外交策略
徐令缘(3.35-38)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创作主题及研究动态
袁秀萍(3.39-41)
儒家经典英译与美国超验哲学
周 莹,张云岗(3.42-44)
以人性度神性
——试论苏轼祈雨文的文化内涵
丁佐湘,蒋燕娜(4.26-29)
再论周邦彦对柳永词的继承和发展
——以《浪淘沙慢·晓阴重》与《雨霖铃》为中心
宋莹莹(4.30-33)
比较蒲松龄与吴敬梓对八股取士态度的差异
——以《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为代表
张正博(4.34-36)
文体的跨界与融合
——论巴金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文体的“剧本化”倾向
史新玉(4.37-40)
重拾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论王蒙《闷与狂》的青春话语建构
贾晓梅(4.41-45)
“触电”后的文学
——浅论新世纪中国文学生产的影视化转型
李幸雪,张 丹,王泽伊(4.46-49)
形而上学视阈下的柏拉图美学思想新探
郇 宇(4.50-53)
新世纪小说中的仪式表现
马 硕(5.38-43)
论《西厢记》的诗意叙事
姜晓娟(5.44-49)
《莺莺传》中张生生命悲剧意识研究
陈 徽(5.50-52)
团圆之思与悲悯之光
——试论《小团圆》对父亲形象的重写
曲芳莹(5.53-55)
浅析《雷雨》中蘩漪和侍萍的女性形象
胡远征(5.56-58)
贾平凹与古典文学传统
——以早期短篇小说《黑氏》的人性书写为中心
徐隆垚(6.36-41)
浅谈《孝经》的孝道
赵 君(6.42-44)
四库馆臣法家观探析
胡 晓(6.45-49)
《古诗十九首》中“男子作闺音”的抒情特点
杨 梅(6.50-52)
简述审美主体诸要素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高 雪(6.53-58)
【经济·法律研究】
借助“一带一路”实现中小企业的跨越
——以内蒙古中小企业为例
郝 苹(1.65-68)
论中国近代法治建设转型之路(1912—1949)
姚 庆(1.69-74)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影响分析
孟淑芳(2.55-57)
民事执行综合体系构建引论
范晓伟,王立涛(2.58-63)
私募股权投资中对赌协议的法律风险防范
刘开委(2.64-68)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税收政策取向研究
杜 莹,吴忠英,杨 梦(3.45-48)
生态补偿机制法制化研究
——以京津冀为例
郑新建(3.49-51)
法律孤儿监护制度的缺陷与对策
尤娇娇(3.52-58)
青少年犯罪轻刑化的依据
——基于行为人刑法的考量
纪 康,陈文昊(4.54-60)
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的关联性展开
——从“李斯特鸿沟”到“罗克辛贯通”的理性审视
刘司墨(4.61-6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探析
高京平,张丽静(5.59-61)
认罪认罚案件自愿性保障问题研究
杨 超(5.62-67)
财政监督视角下纳税人诉讼法律制度构建研究
张子介(5.68-71)
《个人独资企业法》五年期间法律性质评析
——兼论第二十八条的立法完善
马 蒂,谭睿娟(6.59-63)
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着力点的思考
周福萍,房敏鹰(6.64-67)
【教学探索】
开放教育会计学专科本科课程设置问题研究
张锁通(1.75-78)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和优化研究
项贤国,周梦晗(1.79-81)
高职院校财经类ESP课程研究综述
曾璐璐(1.82-85)
多媒体语境下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研究
宋聚磊,武广庆(1.86-88)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李书杰,兰 杰(1.89-92)
外语学习成效对个体差异因素的作用研究
赵丽红,张素敏(2.69-73)
关于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职业化的对策研究
刘美荣(2.74-77)
探析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邱秋云(2.78-81)
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机制研究
——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
赵冬梅(2.82-85)
河北省高校大学生闲暇教育研究
王丽媛,吴 迪(2.86-89)
《平面设计》应用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思考
——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
赵 冰,田思杨(3.59-61)
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双语教学改革研究
李文娟,王淑平,米海敏(3.62-65)
VR技术在农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董伟欣,韩立杰(3.66-69)
传统与MOOC融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方丽娟,石昊苏(3.70-73)
多元教学方法与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
刘 娟,寇占奎,林葆先(4.66-69)
学习心理学视野下的职业能力培育研究
冯学东,林祝君(4.70-73)
微信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构想
徐先乔,杨卫芳(4.74-76)
专接本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及提升途径
郭秀丽,赵春胜(5.72-74)
论法学本科教育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的功能
陈咏梅(5.75-78)
新信息环境下法学专业电子资源建设策略
——以河北省高校为考察对象
乔伟荣(5.79-83)
动力机制:成人教育质量的提升路径
杨志军(5.84-87)
河北英语培训机构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分析
高 媛,刘华丽(5.88-90)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
冯月季,张爱坤(6.68-71)
《中国新闻传播史》教学新模式探析
张占杰(6.72-75)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曹培霞,薛力峰,刘 麟(6.76-79)
我国高职院校女生就业难的现状及展望
蔡瑞艳(6.80-83)
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陈 娜,郝晶晶,刘翠娥(6.84-86)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拜晋慧(6.87-89)
【学人论坛】
清代直隶地方行政建置的变迁及其特点
刘洪升(1.93-98)
中国电影理论创新之思
王雪平(1.99-103)
汉初黄老治国之原因探析
宋伟哲(1.104-108)
论辛亥革命思想解放的与时俱进
赵党留(2.90-93)
榜样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石 超(2.94-97)
对罗尔斯正义理论中“基本善”理念的研究
高 洁(2.98-101)
电影《与狼共舞》和《狼图腾》中狼的意象差异
孟令邻(2.102-105)
墨子哲学思想的轴心突破
吴玉琨(2.106-108)
论黄展骥解决悖论矛盾归属问题的创新路径
刘邦凡,张 伏(3.74-78)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校园文化涵育
——以灵寿织女山七夕传统节日为例
王慧杰,胡桂林(3.79-82)
中华孝道在农村社会失范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齐 绩,韩小敬(3.83-85)
中国民俗文化的翻译、出版和国际化传播
黄永新,张尚莲(3.86-89)
形而上学的流变及其走向
杜其峰,孙佳慧(3.90-95)
论作为公平的正义
康 浩(3.96-100)
自媒体平台对用户传播情绪的影响研究
吴亦繁,董 航(3.101-105)
河北省地名文化基因的提取与基因库的构建
冯石岗,刘立华(4.77-81)
绿色科技视阈下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分析
王栋亮,刘永生(4.82-86)
“除四害、讲卫生”运动中的基层社会动员
——以河北蠡县为中心的考察
曾雪兰(4.87-91)
抗战微电影:凝聚民族精神 传播地域文化
陈鸿秀(4.92-95)
“五四”时期的人口观
——以《新青年》为中心的讨论
毛 铭(4.96-101)
南宋沿江制置司考
申亚平(4.102-105)
成功认同和评价维度的历史转向
娄 馨,张兴东(4.106-108)
英国青年职业指导的历史演变、特征及启示
柳 靖,李 洁(5.91-94)
浅析京津冀协同创新着力点
王东欣(5.95-98)
高校共青团引导校园文化治理问题研究
李云峰(5.99-104)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郭 彦(5.105-108)
论增强党员意识的政治自觉和有效机制
张素英,陈振勇(6.90-93)
基于动机路径的激励机制研究
——兼论单向阶梯激励模型的建构
白天德(6.94-98)
“三社联动”的基础、本质追求与内在要求
陈 熹,娄海波(6.99-102)
【书评】
以全新的角度审视能源安全
——评赵宏图博士的《新能源观》
魏占杰(3.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