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社会的戾气及其消解路径

2017-02-23桑东辉

关键词:道德

桑东辉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当代社会的戾气及其消解路径

桑东辉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社会戾气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特别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戾气往往也比较盛。当代社会戾气现象有多种表现,其根源就在于社会转型期的多元价值之间的碰撞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存在的缺位。要消解社会戾气不仅要靠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等外在规制,更要靠加强道德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提升人的道德自律性,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标本兼治地彻底解决社会戾气问题。

戾气;社会管理;道德自律;消解路径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生活方式的多样性、道德观念的多元化使得社会五彩纷呈,但不容否认,在当代社会中越来越升腾着一种极端、暴戾的社会风气。对社会戾气的特征、成因和消解路径进行探研不仅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非常迫切的现实任务。

一、当代中国社会戾气的现象与表征

社会戾气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从历史上看,社会戾气由来已久,在古代历史上也不乏戾气升腾的时期。《荀子·乐论》中描绘的所谓“其服组,其容妇,其俗淫,其志利,其行杂,其声乐险,其文章匿而采,其养生无度,其送死瘠墨,贱礼义而贵勇力,贫则为盗,富则为贼”的乱世之征,尽管是对战国时期社会万象的概括,但其中所说的“行杂”、“贱礼义而贵勇力”、“贫为盗富为贼”等较为反常的世相无疑是社会戾气的表征。无独有偶,东汉末年也是一个戾气充斥的乱世。用社会批评家仲长统的话说,东汉末年社会是“百姓不安,争讼不息,天地多变,人物多妖。”(《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传》)这“人物多妖”指的就是时人行事不合常理,争强好胜,任性斗狠。被汉代社会所认可的血亲复仇在某种程度上又助长了社会戾气的升腾。纵观中国古代社会,戾气几乎总是与末世、乱世相伴而生。如明末又是一戾气集聚的时期,在王夫之的《读通鉴论》中可见明代特别是明代中后期的社会随处充满戾气,火药味十足。对此,顾炎武、钱谦益、吴伟业、陈维崧等同时代人也有同感。刘宗周在《上温员峤相公》中的一段话较为典型地描绘了明末社会戾气的多方面表现。他说:“乃者嚣讼起于累臣,格斗出于妇女,官平操于市井,讹言横于道路,清平世宙,成何法纪,又何问国家扰攘!”(《刘子全书》卷二)也就说朝臣之间纷争不已,百姓间暴力相争,乃至妇女格斗,社会舆论淆乱,谣言偏激之语充斥于世。

社会戾气并非某一国家、某一社会所专有,在古今中外社会中都不乏戾气较盛的时期。如前一阵发生的南非排外暴行、巴尔的摩黑人骚乱等。当然,对于西方的社会冲突要客观甄别,有些游行集会是市民社会中民众情绪的正常宣泄,但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则就关涉戾气的问题。如正常的游行示威、言论自由是西方社会人权的基本内容,但如果长期占领华尔街则无疑给社会正常运转带来影响,妨碍了他人的利益。至于更为激进的乃至发生冲突的游行示威,诸如焚烧汽车,国旗,以至于发展成极端暴力事件,则其性质就发生了改变,由正常的民众诉求演变为非正常的社会戾气,如果发展到恐怖袭击、暴恐行动等程度,则性质更是发生了根本改变。因此,对何种情况属于社会戾气、何种情况已经超出了社会戾气的范畴要有一个客观的辨析。

无须讳言,当下中国社会的戾气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所激发的。归纳起来,当前社会戾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场所暴力。这方面极端事例较为集中,仅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例,在公交车、火车、飞机等公交场所上就发生过多起恶性事件。如哈尔滨一老人因不满司机态度而在公交车上大便;武汉的阮钰现因公交车占座问题而被人打死;北京等地出现的几起摔婴案;前不久的成都女司机卢某因争道抢行而被人殴打;云南昆明奔驰车主因高速路收费口插队而发生争执,碾死老人;飞机上因靠背椅的调节问题或餐饮供应等服务问题大打出手乃至飞机返航等等。(本文所提及的事例均为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甚至是家喻户晓的新闻事件,这些事件在当时的社会新闻中都有很多报道,感兴趣者可以通过百度、新浪、腾讯等网站的新闻搜索引擎查到,不一一标示出处。下均同此。)

2.人际关系冲突。人际关系冲突在极端案例中也不占少数。以大学生群体为例,早年间发生的马加爵案,药家鑫案,以及清华大学朱令中毒案,近年发生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等。此外,发生在医生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冲突也呈上升趋势,如发生在哈医大一院的患者刺死医生案、南京的口腔医院护士被打案等。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与获得救治的患者之间本应是良好和谐关系却被血腥所笼罩,一时间很多地方出台了保护医生的措施。在一些人口流动大的地区,还出现了不同籍贯人群之间的冲突。如三亚市原住民曾出现的对东北地区来三亚过冬的候鸟族的排斥,一些地区对“河南籍”群体的歧视。此外,在一些农民工聚集的建筑工地,往往以同乡关系形成一些圈子,由此出现诸如河南帮、四川帮、湖北帮等同乡群体,一旦群体中人员与其他人群发生冲突,则易演化为群体事件。

3.官民冲突。除了平等主体之间的人际冲突,体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冲突也不断升级。在正常的信访渠道之外,越级访、集体访增多,很多地方都发生过上访群众围堵政府机关,拦截领导乘车,堵塞道路等行为。在城管与小贩之间的冲突更是屡见不鲜。因一些问题处理不当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不少,如瓮安事件、什邡钼铜项目事件等。

4.网络上的戾气。无疑,在信息时代,社会戾气已由现实世界蔓延到虚拟世界,而且虚拟世界的戾气与现实世界的戾气相互影响,加剧了社会戾气。如网络大V、网络大谣、人肉搜索、网上虐猫、网上炫富、网络审丑等形形色色的网络暴力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形成了事件围观和道德冷漠的社会氛围,并沦为谣言的“传播器”,社会不良情绪的“放大器”和社会信任危机的“助推器”。一方面,网民的无意识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他人施暴的工具;另一方面,网络社会个人的无意识不道德会不断升级为群体的、整个网络社会的无意识不道德,并最终蔓延至现实社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无意识不道德。[1]因此,虚拟社会的戾气通过网络迅速扩散到现实社会中,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社会戾气。

二、社会戾气的成因分析

造成社会戾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府的社会治理问题,也有公民的自治问题,既有法律层面的问题,也有制度层面的问题,更有道德建设层面的问题。有些问题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方方面面的综合因素,可以说是多种社会矛盾累积、叠加而成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公共服务的不到位。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政府职能不到位,公共服务产品缺失对造成社会戾气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些基本公共产品的提供不足和配置不均等问题,郁积了公众对社会的不满甚至对立情绪。此外,在公共服务产品缺失的同时,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态度的问题也加剧了社会不稳定的情绪,诸如行政不作为,行政慢作为,有权就任性等问题,甚至一些腐败现象也都是滋生、激发社会戾气的根源。

2.公共理性的缺失。人类社会因为处理公共事务、保护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需要,形成了供人们对话和化解危机的公共领域。在公共领域中首要的是要坚持公共理性。按照霍布斯的观点,在公共领域中,公共理性是一种高于个人理性的普遍理性,“个人对理性就要服从公众”,也就是说,个人“不能每一个人都运用自己的理性或良知去判断,而要运用公众的理性”。[2]355事实上,在多元化社会中,任何合法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或受到压制,尽管一时不会造成社会动荡,但久而久之,会使得问题日积月累,从而演化成一种社会的公共问题,给社会稳定带来影响。[3]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社会存在的以个人理性代替公共理性导致公共领域内对不同诉求的压制,而激化了社会戾气。

3.司法的不公正。法律代表着社会公正,而一定程度存在着的司法不公问题,包括司法腐败,野蛮执法,特别是一些重大错案、冤案都是导致社会戾气升腾的原因。如2003年的广东警方打死没有暂住证的大学生孙志刚案,最近启动司法复查程序的内蒙呼格案、河北聂树斌案等之所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引起网上围观,就在于这些案件或多或少都存在司法不公或者执法程序上的问题。

4.不良社会风气的浸染。无可否认,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是多元化的,如同性恋、闪婚、闪离、小三、二奶、炫富、拼爹、骄纵等各种社会现象和观念都有不同的代表人群。在多元化价值观念中无疑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一些负面的社会价值观念的持续发酵,逐渐淡化、弱化、钝化了人们的羞耻心。[4]“我爸是李刚”、郭美美事件等都一定程度地折射出社会耻感钝化的现实。加之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和社会人际关系的紧张,加剧了道德冷漠,乃至出现老人倒了没人扶的现象。“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如同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所描述的‘不诚’和‘他人即是地狱’。”[5]86事实上“道德冷漠症”已经成为一种对他者“心冷”、“情冷”、“目冷”的人性冷漠,甚至可能成为恶的帮凶。[6]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导致社会戾气膨胀的根源。

5.普遍存在的道德焦虑心理。在转型期的社会,伴随着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不可避免地要带来大量的道德两难问题。价值的多元化、选择的多样性带来的是道德抉择的痛苦和不安。以遵守交通规则和购物、登机、候车、候诊等的排队规则为例,当下中国人较为缺乏自觉性和自律性。一些人即使想遵守规则,但看到不遵守规则者非但没有受到制约,反而获得了捷径,因此就产生了是否遵守制度的纠结和焦虑,从而产生了由规则问题而引发的道德焦虑。再者,以老人倒地扶不扶为例,也引发了人们的道德焦虑。一方面是孺子入井一样的恻隐之心,一方面却是担心被讹诈的计较之心。又比如,社会精英的人格两面性也引发了人们深度的焦虑。如个别学者其士人良知和责任心钝化,专家变“砖家”;一些演艺明星经不起推敲的私生活;一些名人经不起考问的私德;腐败官员台上讲廉政台下收贿赂等问题。此外,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因环境污染、监管缺失等原因而引发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社会安全等生存焦虑也一定程度地加剧了道德焦虑,而各种道德焦虑又对社会戾气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消解社会戾气的路径

如前所述,社会戾气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必然产物。这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但不论中国还是西方社会都不能无视社会戾气的存在,都要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化解戾气。这是社会治理的关键所在。因为社会戾气如若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和消解,久而久之郁积下来极易成为引发社会全面危机,不仅影响社会稳定,最后如若被一些政治势力所利用,甚至会威胁到国家安全。由于社会戾气的持续发酵,也许一个小事件就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应该说,社会戾气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化解社会戾气的根本途径主要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条途径。换句话说,也就是靠他律和自律。具体而言,不妨从三个方面着力。

1.社会治理层面。各级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主要应完善公共产品的服务,通过简化程序,便民利民来提供高效的政府服务,努力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性,切实解决因社会公共服务不均等而造成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不公平,缩小在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差距。这体现的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泛爱众而亲民”。同时要坚持依法行政,合法合规办事,从源头上遏制戾气产生的根源。对于出现的问题,要畅通信访渠道,使群众的诉求有表达和获得的路径。古人特别注重民情民意。先秦时期的采风就是对民情民意的搜集和调查。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要想让人们不发怨声,就要使之有一个合理合法的宣泄渠道,所谓“宣之使导”,否则一味地壅塞必将“川壅而溃,伤人必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子产要保留乡校作为“国人议政之所”,武则天为什么要建立投匦制以听取众议和鼓励弹劾。同理,日本一些企业设立宣泄室,放置充气人以供不忿员工锤击,也是一种疏导戾气的手段。在社会治理中,除了政府要发挥主体作用,各级各类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包括公民自身,都要发挥社会治理的主体作用,通过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2.法律矫治层面。法律体系是“一系列强制性的公开规则。”“这些规则是为了调整理性人的行为并为谁合作提供某种框架。当这些规则是正义的时,它们就建立了合法期望的基础。它们构成了人们相互依赖以及当他们的期望没有实现时就可直接提出反对的基础。”[7]233近年来,在依法治国的大战略下,国家在司法改革领域不断加大步伐。如不断完善刑事和解制度,推进社区矫治;减少死刑判决,尽量少杀、慎杀和不杀。今年为了解决司法公正问题,我国司法改革步子迈得更大,出台了司法审判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举措,以保障法官公正独立办案权。同时在案件受理方面推行备案制,努力解决立案难的问题。一方面坚持依法治国、公正执法以化解社会戾气产生的根源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不能放松必要的规制。按照福柯的观点,在规训手段上,除了警察监狱等法律强制手段,还不应忽视作为反法律(counter—law)手段的纪律。他认为,“纪律可用于消除危险,束缚无用的或骚动的居民,避免大规模聚会引起的烦扰。”[8]237法律和纪律约束旨在加强对人们遵守社会规范和公序良俗的外在规制,避免因制约手段的缺失而酿成戾气的膨胀。

3.道德自律层面。如果说社会治理和法律矫治都是外在的他律,那么,增强人的道德意识则无疑属于自律层面。而要消解社会戾气,起到外在规制作用的他律只是治标的外因,而内在道德的自律才是治本的内因。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无疑都是加强社会道德建设的治本之举。在这方面,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有效的做法。传统文化坚持以儒家教化来消解戾气,提倡人际交往中的忠恕之道,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高扬“克己复礼为仁”的大纛。按照杜维明的观点,“克己”意味着人应在伦理道德范围内使自身臻于完善,而“复礼”则是要使人们按“礼”来行动。在此基础上,作为一个个体道德的概念,“仁”则被用来指称那些通过道德上的修身而达到的最高人生境界。[9]4—6其实,无论是谁,作为一个人而言,都要寻求个人精神和身体的双重自由,但作为社会动物,人的自由是以他的自由为条件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不能限制他人的自由和价值。成中英曾指出,儒家道德有三个层面,即既有的“自我”,自我实现普遍之“人性”的潜能,实现的“自由”的自我。在这个架构中,所谓合乎道德,就是持守自我,在实现普遍之性、履行普遍法则的历程中律己,以求实现自我,使成为自由的具体显现。[10]173-174在现代社会,公民伦理“相关于每一个人作为政治社会的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待陌生人(一般他者)的恰当的态度和行为习惯。”[11]因此,要努力构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的公民伦理。只有社会的公民伦理得到提升和完善,社会戾气才能从根本上得到缓释和消解。

总之,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风气的养成是“一个伦理道德个体与其他系统以及本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复杂作用机制形成的过程,是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在个性、气质、心理、习惯等方面合力作用的产物。”[12]要消解社会戾气,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就要从自律和他律双向多层面入手,以此来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塑造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传承优良传统的民族品格,为实现中国梦助力。英国伦理学家斯迈尔斯特别看重一个民族的品格。他指出,“至于制度,不管它本身多么完美,在维持一个民族的品格水准中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决定一个民族的道德和使一个民族保持稳定的是个人和激励他们的精神。”他认为民族的品格是社会风气养成的基础,是一个民族盛衰存亡的关键。“哪一个民族缺少了品格的支撑,那么,就可认定她是一个要灭亡的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民一旦热衷于对财富的追求、对感官快乐的追求和热衷于宗派活动,以致于荣誉、秩序、忠诚、美德和服从都已成为了过去的东西”,这个社会就形成一种堕落的社会风气。[13]15、18因此,有效消解社会戾气,不仅能维护社会稳定,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有助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塑,对实现中国梦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1] 陈曙光.网络乱象的伦理拷问[J].伦理学研究,2014(3):80-86.

[2] 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 王俊博.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重释及其实践意义[J].伦理学研究,2015(1):79-85.

[4] 张锡勤.警惕羞耻心钝化[N].人民日报,2015-02-13.

[5] 万俊人.我们都住在神的近处[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6] 邱杰.当前治理“道德冷漠症”的理路探讨[J].道德与文明,2014(6):127-130.

[7] 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8] 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9] 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10] 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11] 廖申白.公民伦理与儒家伦理[J].哲学研究,2001(3):67-74+81.

[12] 郑文宝.和谐社会伦理支撑的现实性考量——基于传统伦理纬度的思考与启迪[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87-391.

[13] 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M].李红艳,编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王 荻)

The Hostilit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Its Resolution Paths

SANG Dong-hui

(Harbi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Harbin 150010,China)

Hostility in society is a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The root of hostilit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is collisions between multiple values in the social transition and a lack of social governance. To dispel hostility in society depends on the rule of law, strengthening moral construction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improving people's ethical self-discipline, and establishing harmonious and orderly society.

hostility;social management;moral self;digestion path

2017-01-2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统人伦观的价值合理性及其现代审视研究”(13BZX071)。

桑东辉,男,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哲学博士。

B82-052

A

1008-2603(2017)02-0101-05

猜你喜欢

道德
道德声明
“道德即自然”新证——儒家生生伦理学对道德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道德声明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筋骨 道德 温度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强化道德建设
道德理想国的构建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