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名中的文化感知
——试以《白鹿原》书名与片名的翻译为例

2017-02-23雷晓宇王治江

关键词:白鹿陈忠实书名

雷晓宇,王治江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210)

译名中的文化感知
——试以《白鹿原》书名与片名的翻译为例

雷晓宇,王治江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210)

《白鹿原》;电影片名翻译,文化感知

《白鹿原》这个名字在国内早以家喻户晓,但在国外由于文化的差异,使得小说、电影译名直接译成White Deer Plain,会使外国人不知所云,很有可能由于不了解、不理解使明珠浮沉。小说是用文字进行描述的,而电影是用声音和画面呈现的影像。由于小说与电影的区别将《白鹿原》的名字都译成一样的可能难以体现其寓意。在现如今的商业化、全球化的社会里,小说、电影的名字是否符合外国的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将会直接的影响到电影与小说的销量。

电影《白鹿原》海报的英文译成White Deer Plain感觉有些不妥,这样一来就把原著中白鹿原中的“原”变成了“平原”。陈忠实先生的同名小说,是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反映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原”在这里指的是村庄的意思。如若译White Deer Village则又少了包含着白、鹿这两个家族的姓氏,小说中虽然有“白鹿”的意象,但跟白色的鹿并没有关系。直接音译显然不可取,若是翻成“Bailu Village”似乎好一些,但并不能吸引人们去看。

好莱坞有句话:给电影起个好名字就算成功了一半。例如《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这部电影在刚上映的时候,因为名字太拗口,不好读、不好记,结果票房惨淡。在中国《肖申克的救赎》被译成《刺激1995》,票房收入增加了不少。在经过岁月的沉淀,这部作品的精华慢慢被释放出来,成为经典之作。华语电影在向海外推送时,片名翻译最成功的是《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不但形象生动形象,也让这个成语在西方家喻户晓口口相传。

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常常遇到文化差异的问题,音译、意译可能会让人不知所云,云里雾去,就像电影:Seven、Crash、Speed,直译过来就是:七、撞击、速度。估计看到这样的片名,大家大多不会去看吧?在国内三部影片分别被译成《七宗罪》、《撞车》、《生死时速》,票房收入也十分可观。

莎士比亚在Romeo and Juliet中说:“What’s in a name?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word would smell as sweet.” (译:名称有什么关系呢?玫瑰不叫玫瑰,依旧芬香如故。《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最重要的还是故事本身。

一、“白鹿”的意象

“白鹿村”在陈忠实先生的小说中被冠以“仁义”之名,看到这里大多数人都会以为村民是以“仁义”二字为准则行事。在古时候,人们会认为“白鹿”是祥瑞的象征,能带来太平盛世,消除邪恶、丑陋的东西与不好的事。我曾在《辞海》中看到“在陕西蓝田西灞、浐二水之间,南连秦岭,北至灞岸。东西十五里,南北十里。相传周平王时有白鹿出此原,得名。原上有汉文帝霸陵,亦称霸陵原” 由此得名于白鹿原,承载于延续了古老的传说中的精神内涵,使这片土地与古老的神话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经过时代的沉淀“白鹿”成为了关中百姓心目中的图腾。

“白鹿”在陈忠实先生的书中是一种意象,同样也做为一个地区村落的图腾。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totem”的第二个意思是“标志”,就是说它还要起到某种标志作用。主要源于原始狩猎的社会生产相对落后,从而产生了对动物崇拜和生殖崇拜。旧石器时代的经济模式从采集为主狩猎为辅,逐步演变为了狩猎为主。由此,动物就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生活资料来源,也就慢慢衍生出某种动物保护某个氏族、地区的观念。鹿是象征长寿的瑞兽,还有古代人的繁衍能力不强,由此产生了对鹿生殖繁衍的崇拜,也有一定的关系。鹿性情温顺、配偶稳定、伴群群居,多被用来预兆子嗣兴旺。如《诗经·大雅·灵台》篇中,“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陈忠实先生的小说以“白鹿”为灵魂,体现了中国千百年的农业文明,是对儒家文化和封建宗法制下核心思想的表现。看过《白鹿原》这本小说的人都会发现,“白鹿”这一意象,基本上与文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联。从白嘉轩葬妻开始到最后白灵死去,借助“白鹿”这一隐含的脉络转动了故事中每一个人命运的齿轮。

二、人与土地

《白鹿原》是立足于人与土地的民族史诗。在白鹿原这片古老的关中黄土地上,见证了清帝退位,人们剪辫子、放大脚、社会形态的变革。这一时期白嘉轩说:“没有皇帝了,往后的日子咋样过哩?” 。表现出了被老旧思想教育长大的人在社会变革与思想碰撞时期的担忧与不安。而朱先生为这位群体领袖(族长),在这动荡变革的时期内拟定了一份《乡约》,似乎有着规范、保证的契约。可是这份《乡约》约束的只有白鹿村本村的居民,却约束不了白鹿村外成千上万的人与事,于是便爆发了“交农事件”。“交农”可以说是对抗外界社会的,这事件也为每个人都埋下了命运的种子。在中华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暴力征粮、共产党人的打土豪分田地。白鹿原人宁可将成熟的麦田付之一炬,将一年的收成还给老天,也不愿交给军阀。共产党人在白鹿原上掀起一场场农会运动时,被铡掉的不仅仅是贪官劣绅的头颅,铡掉的还有人们对祠堂族规的敬畏之心。抗日胜利后,在解放军的西进炮火中,白鹿原将迎来一次翻天覆地的新生。

小说全面、系统而深刻的描绘出了当时的社会变迁。巴尔扎克曾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而小说中的白家与鹿家则是中国那个时期千千万万农村的缩影,展现了以宗法文化为主体的家族的慢慢变迁,进而凝视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命运。这正是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关中土地上孕育出人们的品性。以小说中的人物为例,白鹿村族长白嘉轩,他在困顿磨难中秉承一生的信条“仁义守己”。“族长继承人白孝文被封建教化压抑后的放浪形骸、长工鹿三的铮铮铁骨和卑微认命、其子黑娃对低贱人生的愤怒不甘、乡绅鹿子霖一生追逐权益的放纵奉迎、其子鹿兆鹏在动荡的年代把握命运的自觉革命、而让天下所有男人乱性的田小娥,既勇敢地追求天下所有女人最基本的幸福,又不得不为了生存,被迫委身于一个又一个男人,直至悲剧的来临。” 这都是那个时代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人们最典型的性格,动荡不安的年代里,这样的事情不断在上演。

综上所述,我认为若是将《白鹿原》这部小说的名字译为英文应用Soil。soil有泥土、土地、国土、滋生地的意思。土地孕育、养育了这一方人,培养了人们独有的格性,成为那个时代中国社会时代变迁最为典型的时代缩影,感觉更符合小说的意境。

三、心灵与欲望

在《白鹿原》中有不少性描写,或许是书商的卖点之一,也许是吸引读者的因素之一。在电影版《白鹿原》则是以田小娥为主线展开的,虽然并没有像小说那样对性描写的坦然深刻。但也通过性描写绝大部分成功地将性和社会性、历史性、人性、性文化心理结合起来,充分的体现了人们的心灵与欲望,和女性在当时的社会下追求爱情与幸福的艰辛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在描写有关白嘉轩本人,他连娶六个女人都被自己“克死”,在有性无爱的生活中,女人不过是糊窗子的纸,破了烂了揭掉了在糊上一层新的。有性无爱,在合法婚姻中“不合法”的性活动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大多数妇女不幸命运的真实写照。在陈忠实先生的《白能原》中田小娥是当时儒家文化家园中的“恶之花”,展现了最为悚目惊心的礼教与人性、天理与人欲的冲突。

在田小娥这一生可以看出前期她对爱情与幸福生活的追求,后期则呈现出她用肉体对命运的反抗。田小娥是中国底层最普遍、最悲惨的妇女,在人欲与礼教的搏击之中,从受虐开始由害人告终,以自身的多灾多难对封建礼教、宗法文化的残酷性和野蛮性做出了强有力的控诉。

陈忠实先生《白鹿原》的性描写坚持“不回避,撕幵写,不是诱惑”的原则,在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历史性相结合,表现民族性文化,揭示民族文化的罪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和突破。

因此,将电影版的《白鹿原》译成英文我认为应用Appetency更能体现出电影所要呈现的内容。

当书名、片名以地名的形式出现在文学作品、电影海报的时候,由于各种限制性的因素和客观要求一般都是简洁、较为有冲击性的词汇。而在选择词汇上要求信息量、语言艺术、甚至是全球商业化的各种期待,其实用性、文学性和商业翻译在不同角度和不同声音下相互碰撞的激烈气氛、焦点争议,不外乎是对片名翻译的不同见解。现代社会中,电影是艺术和商品的结合,是跨文化传播和商业效果传播的结合,这就决定着电影片名翻译是一种实用翻译,具有很强目的驱动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文字代码的转换,而是两种、多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在翻译中我们可以看出,翻译纯文字的著作和翻译影视作品名称是有异曲同工之意的,但由于影视与文学作品在传播的方式上略有所不同。影视作品需要的是贴近观众的心理,在符合大众的审美的同时又对作品加以升华。因此,影视作品的翻译更加需要具有时代感和趣味性。书名可以说是一本书的“眼睛”,能否吸引着读者,并将其中隐含着的故事告诉读者都要从一个书名开始。将原语书名很好地翻译成译语书名并非易事一件,严复先生曾说过:要将书名翻译成译语有时可能需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或是更长的时间。

我们知道无论是翻译什么,都离不开翻译原则和理论的支持,对片名和书名的翻译我们可以遵循的理论有很多如:归化异化、目的论、增译、忠实等原则和理论。从中不难看出大都遵循着传义性和接受性这两点。传义性是指,在不失去翻译的意义的同时又能使读者了解原文的意义。接受性就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文化交际的作用及意义。

就像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丰乳肥臀》一样,在国内我们会认为比他写得好的文学作品有很多,为什么他的作品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就要归功于翻译这本书的译者,译者在跨文化传播这一项工作做得很好,用西方的读得懂的语言、理解的了得思维。重新的进行了第二次创作,但译者遵循的绝对标准还是原作本身。“由此可见翻译在如今的国际化中的重要性,通过充分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尊重原文的主旨的前提下,通过译文的语言艺术,产生引人遐想、体现异国风味的效果。”

四、结束语

考虑到《白鹿原》既是小说和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地,也是蕴含历史和地域文化信息的文学意象,与小说和电影中所反映的人和土地、欲望的主题密切相关,小说以Soil电影以Appetency为题目来进行宣传能尽可能减少困扰和误解,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影片宣传的延续性。在现如今球化、电影快餐化的时代下,如何保持东方的神秘又不失国际化的片名,成为能否吸引观众眼球的关键。

[1]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集[M].朱生豪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1月第二幕第二场:30.

[2]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764.

[3]屈原.诗经·大雅·灵台[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5:306.

[4]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12:69.

[5]塬上曾经有白鹿,人间从此无忠实.中国文坛又一颗巨星陨落2016-04-29,人人创网.

[6]彭漩,隋长红.书名翻译的文化策略[J].科技信息,2010,23.

[7]张捷.书名、影视作品名称的汉译及跨文裕交际[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8]刘柯兰,万雪琴.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04.

Cultural Awareness in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 A Case Study of the Title Translation of Bai Lu Yuan

LEI Xiao-yu,WANG Zhi-jia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Hebei 063210, China)

Bai Lu Yuan; film title translation, cultural awareness

The title Bai Lu Yuan is very popular among Chinese audience because of the famous novel and the film. As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film name there are a lot of discussions that are diverse in opinion. In this commercialized and globalized times, whether the translation of fiction or movie names conform to foreign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ways of thinking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ales of movies and novels. While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of the film marketing, in this paper cultural awareness in film title translation is mainly discussed with Bai Lu Yuan as an example.

2095-2708(2017)04-0112-04

2017-05-21

雷晓宇(1993-),女,现就读于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翻译专业,研究方向:笔译。 王治江(1965-),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华北理工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学、语言学和符号学。

H315.9

A

猜你喜欢

白鹿陈忠实书名
白鹿
第十八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获奖名单
The Book of Why:The New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中译书名《为什么》)
草根模特白鹿:文艺小鹿也招摇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3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4
参考资料
白鹿的精神——再论《白鹿原》的人物形象
陈忠实:世上有许多事,尽管看得清清楚楚,却不能说出口来
白鹿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