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入思辨能力培养的英语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以“跨文化交际学”课程为例

2017-02-23王剑娜

关键词:英语专业跨文化能力

王剑娜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纳入思辨能力培养的英语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以“跨文化交际学”课程为例

王剑娜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思辨能力;英语专业;教学模式;跨文化意

思辨能力已成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关注的焦点和重要改革方向。通过回顾国内外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分析培养思辨能力的重要性,构建将思辨能力纳入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跨文化交际学》课程教学为案例,将课堂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手段等方面始终贯穿于思辨能力培养,分析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过程,并根据学生问卷反馈探讨教学有效性,从而为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可行性思路。

高等院校本科英语专业通常被认为是提高英语语言技能、拓展专业相关人文知识的学科。以往,教师和学习者也以此作为人才培养和学习的最终目标。近年来,大量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因为只擅长语言技能,而缺乏思考问题能力,特别是具有批判性、独立性的思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有专家指出英语专业的学生甚至出现了"思辨缺席"的现象[1]。为此外语教育界提倡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除了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系统的专业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更要"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1]。批判性思辨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与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一并成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思辨能力的发展影响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发展,也成为了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一个重点改革方向。

一、关于思辨能力的研究评述

对于思辨能力的定义,国内外很多学者构建了思维结构模型。Peter Facione[2]在"特尔斐"项目(The Delphi Project)中构建了思辨能力的双重结构模型;Paul & Eulder[3]在此基础上将其扩展为三元结构模型;我国学者文秋芳等在综合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层级模型,即第一层次"元思辨能力"指自我调控能力,第二层次"思辨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即技能(分析、推理、评价)、标准(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以及情感特质(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4]。

还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比较中国学生与西方学生思辨能力是否有高低之分,以及英语专业学生与其他文科学生对比性研究[5]。结果表明,中国学生的思辨能力并非根源上逊于西方学生。中国学生思辨能力表现不强的原因在于以英语作为学术话语情况下,中国学生二语习得技能不够熟练,略于西方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与辩证思维作为主导思维方式的传统文化关系不大。中西方学生的差异是语言上的,而非文化思维问题。如果中国学生外语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可以灵活运用外语进行表述和写作,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训练,他们运用外语进行思辨的能力就会进一步提高[6]。文秋芳教授就外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学生对比研究表明,英语专业学生总体思辨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文科类学生;英语专业学生一、二、三年纪的思辨水平平均高于其他文科学生[7]。这些结论证明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在场"而非"缺席"[6]。

二、英语专业培养思辨能力的重要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总则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7]。2000年出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也提出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4]。思辨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条件,只有在思辨能力引导下,才能充分发展学生创新能力[5]。由此可见,思辨能力培养已经纳入是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

其次,思辨能力是学习者主动获取和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根据文秋芳提出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除了具有认知能力的识记、理解层面,更要具备分析、推理、评价等技能[4]。思辨能力可以使语言、文化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不加思考、不加比较区分地机械性储存信息,而是增加了识别阐释的过程,增加了分析问题、发出质疑、考量假设、检验推理、客观论证、以开放、正直的心态评价观点的语言学习过程[8]。同时思辨能力培养有助于语言知识学习中的有效性输入与输出。

第三,发展思辨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未来就业能力和生存能力。英语课程曾被普遍认为"工具性"学科,学科特点不鲜明。外语教育在国内如火如荼,不管是人文、管理、甚至理工科学生都具有相当水平的英语读写能力,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没有明显优势地位。这更促使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要侧重提高学生的"能力", 即学生毕业离开校园后在职场中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于不同环境的生存能力。这一能力被称为"可迁移能力"[7]。思辨能力就是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可迁移能力"之一。学生能将学校学习的知识、方法、技能迁移到课堂以外,并依然具有发现问题、识别问题、分析问题、质疑疑问、推理论证、解决问题的能力。

英语学习本身就是对语言承载的文化进行更深入和广泛的研究。文化亦是思维的体现,多学一种语言意味着多了解一种文化,多认识一种思维方式,多增加一个视角。但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进步仍不如人意,这与本专业是否有效执行人才培养计划、开展以培养"思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设置与培养思辨能力相关的教学内容、以及合理检测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核方式有密切关系。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英语专业为例,对构建以培养"思辨能力"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三、英语专业培养思辨能力教学模式构建

(一)有效执行培养目标

把思辨能力纳入英语专业核心培养目标旨在提倡在打好语言基本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扩展英语专业相关专业知识基础上,增强文化敏感度,提高批判性思辨能力,并以此作为全部教学活动的指导方针。目前,我校英语专业已形成阶梯式、立体多维度的教学模式,设置培养思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采用多元化教学法,及形成性评估方式。

(二)设置以培养“思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

在课程改革中,力图增加思辨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我校从2009年开始相继开设《跨文化交际学》、《商务跨文化交际》、《欧洲文化入门》、《英语国家社会文化概论》、《英语演讲》等适合培养思辨能力的课程。其次,授课内容增加人文学科必要的定性定量分析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研究方法,并将《统计学》等科目纳为英语专业低年级必修课程。第三,英语专业开设了专业实践课,并开展大量课后实践作为课堂思辨训练的延伸,邀请外籍教师参与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BP制英语辩论赛等课外活动,点评互动中促进交流、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感度。英语专业还建立互联网社交媒体、维信公众号为学生提供更广阔、更开放的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的平台,鼓励学生公正、客观地畅所欲言,交流思想。

(三)采用多样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英语专业教师一改传统"填鸭式"讲座课堂,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程,设置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形式,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思辨能力,将思辨能力培养贯穿大学本科四年教学中。教学内容多采用"以内容依托"的综合技能训练模式,既有利于学生锻炼各种语言技能,又学到未来所需各种知识[9]。另外,教师多采用苏格拉底式教学方法,即通过不断启发式提问与相互辩驳方式开展教学,而不是单向地传授知识。在讲授过程中设计师生问答和简短讨论,引导学生对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展开思辨。不管是低年级基础课,如《基础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还是高年级专业课,教师要求学生事先完成课前任务,针对课堂要讨论的话题有所准备,课上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轮流发言、阐述观点,鼓励学生对发言者提问、质疑,发言者和提问者都要经过分析、阐释、讨论、归纳一系列思维过程,进而促进其批判性思辨能力的形成。

(四)建立形成性评估机制

传统课堂上,学生将学习的关注力和重点通常放在考试中的重点和要点上,从认知方式的最底层开始学习,如识记、记忆、背诵、复述等。单一的终结性评估不能有效考察、判断学生真正的思辨能力。英语专业考核方式应采用形成性评估,纳入以文献阅读或实证调查为基础的研究型小论文写作、小组讨论、小组辩论、小组(或个人)演示、小组项目等方式作为评估手段,从而激发学生创造力、提高实践能力。

四、以《跨文化交际学》课程为例的实践研究

2009年开设的《跨文化交际学》课程是英语专业大三年级专业方向课。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交际过程中,把握文化之间的差异,以更加广阔的视角看待中西文化的核心思想,多维度、多方位寻找中西方思维模式和价值观的主要异同点,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从而提高学生对异文化的敏感度和交际有效性。教学内容中的中西思想文化根源、行为表现就是思辨对象,对其进行深入理解、分析、比较、归纳、评价和总结。作为学院一门开创性课程,没有太多前人经验可以借鉴,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在不断完善和修正,努力尝试在课程中贯穿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为了把思辨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授课内容上充分体现出授课教师的创造性。教师通过精心选取能够体现中西文化差异及具有时代性、代表性的经典作品、案例、事件,向学生展现文化差异现象,冲击学生思想,激发好奇心,对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其次,教学方法上,设计启发学生思辨的课堂活动。在授课形式上,以教师讲座与学生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教师通过层层深入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产生新的理解,通过逻辑思维来验证观点正确性。这种讨论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增强了主动思考意识,将授课内容由基础向高端递进。教师提问的原则也是:化繁为简,创建关联,帮助学生构建新旧知识理解桥梁。小组活动体现在:教师根据不同话题特点布置课上小组讨论、小组汇报,课后小组项目、小组论文等。最后,本课程主要采取形成性评估,综合考虑学生的小组展示、课堂表现、课后小论文写作和期末结课论文的质量,对学生思辨能力发展客观打分。

为了更直观科学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感受,教师对选课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英语专业14级学生(选择英语语言文化专业方向课的学生),有效问卷 55份。问卷除了封闭式问题,还有开放性问题,其中包括该课程学习过程中的4个典型教学案例,要求学生对学习每个案例的感受和所得畅所欲言。笔者也将以下教学案例和学生问卷反馈进行逐一分析,讨论通过该课程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成效。

案例1:不同世界地图展示 "民族中心主义"

"民族中心主义"是跨文化交际中重要概念和现象,学习者必须对此认知、掌握。笔者为了向学生解释世界各国都具有一定倾向性,认为本民族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并将自己国家看作世界的中心,收集了几个地处不同大洲的国家绘制的世界地图展示给学生。绝大部分学生只见过中国绘制的地图,想当然认为世界地图只有一个,即太平洋、亚洲、中国位于地图中心的版本。但是当他们看到由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绘制的世界地图,产生了颠覆性的文化冲击。各国地理位置不同,角度不同,呈现的效果自然不同。展示的几个国家绘制的地图都是将自己国家或所处的大洲置于世界地图的中心,突显本国在世界的优势及中心地位。这些图片的呈现激发了学生们热烈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总结得出结论:同一事物,不同角度,差异如此之大,形象、深刻地体会了"民族中心主义"这一概念,以及其无处不在的事实。

此案例中,如果教师只按照传统讲解概念方式,学生只能从定义角度理解,停留在识记层次,无法从一个抽象的文字概念抽身为形象化理解。通过展示不同的世界地图,创造性地让学生突破了识记阶段,加入了自己主动的理解、分析、评价等思维过程,学生也始终保持好奇、公正、独立、包容、客观的情感特质看待文化之间的差异,这种引导式启发了学生思考问题要具有批判性。学生反馈中,90%的学生对这一案例印象深刻,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民族中心主义"这一概念;85%的学生对这种独具匠心的课堂环节感到有趣、新颖,认为有启发性,产生强烈视觉冲击,引发了思考;76%的学生认为选取这样的案例对解释概念有直接关联性,富有逻辑性,学生也从此总结出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扩宽视野、变换思维才能更好体会跨文化的理念;69%的学生认为与教师和同学的讨论过程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自信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

案例2:实证调查了解当今中国年轻一代价值观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美国人类学家Kluckhohn与Strodtbeck[10]在1961年对价值取向的定义中认为:东方人具有人性为善,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以"过去"作为时间导向,高等阶级制和高度权利关系等特点。文化具有动态性。随着时代的更新,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当笔者讲到东方人以"过去"作为时间导向时,很多学生发出了质疑、异议的声音,他们表示,现代的中国人多以"活在当下"作为生活准则。因为人们生活压力大,节奏快,世界变迁让人们无法过多关注过去与未来,多数年轻人认为"活好当下"才是最实际的做法。就此异议,笔者也鼓励学生课上发表不同意见、看法,并布置学生课后作业,通过实证型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当代中国年轻人的价值观取向。以小组形式开展该项实证研究,以论文的形式提交作业,论文要附上所有问卷内容及访谈问题。

实证研究法是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研究方法。本案例通过学生产生质疑,引导学生进一步实践推理论证,通过定性定量研究作为论据,得出结论。94.5%的学生认为开展问卷调查这样的课后任务非常新颖,组内成员全部积极参与到实践调查中;82%的学生提到在调查中遇到了实际问题,如设计问卷、问卷发放、收回问卷、撰写报告等,能够与同组同学协商、讨论,感觉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72%的学生在调研过程中还运用了网络、维信等平台,感觉英语学习富有时代感;76%的学生通过撰写研究报告,锻炼了英语写作技能。

案例3:英文纪录片了解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因素是扩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条件。多媒体为英语教学带来了的革命性推动。跨文化学习最好的方式就是亲临实地,课堂上最好的方式也是通过实景演练、情境再现等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异国文化。由于中国的崛起,西方世界对中国这个文明古国能发展如此迅速并屹立在世界大国之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上,教师通过甄选与中国相关的BBC纪录片,如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 The Story of China; The Chinese Are Coming; 《美丽中国》等,节选片段,帮助学生通过视频这一生动真实的方式了解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通过课后小论文、presentation等形式,切身从不同视角了解本民族文化精华。

85%的学生认为通过观看外媒制作的纪录片能更清晰、多角度、宽视野地了解外国人眼中的中国;80%的学生认为文化学习、思维培养需要多角度、多方位,只有秉持开放、正直、追求真理、敢于挑战的心态才能更好掌握文化学习的精髓和批判性的标准;73%的学生认为多听多看原声影像资料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巩固。

案例4:苏格拉底式提问"中国式过马路"现象

"中国式过马路"是对部分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方式。这一现象与文化维度中的"集体主义"行为有关联性。就此笔者开展以下课堂设计:首先,让学生观看了有关"中国式过马路"的央视调查短片;看完视频后,课堂开展自由讨论,教师逐层深入提问剖析现象;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客观反馈、总结,引入"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思想概念。提问环节,笔者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回答问题:

你是否有过这样过马路的情况?(识别、归类、总结)

你如何评价这种现象?(评价)

人们为什么愿意以这种方式"过马路"?其他国家是否存在类似现象? (阐述、分析)

"中国式过马路"到底为国人带来了哪些影响与思考?(阐述、分析、总结)

你如何理解"中国式"这三个字?(分析、探究)

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文化原因是什么?作为一代年轻人,如果弘扬优良中华民族美德,提升国家形象?(分析、探究、论证)

这些苏格拉底式的启发性问题层层深入,有助于引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透过现象探寻问题本质。这个案例也使92.7%学生印象深刻,讨论过程、得出的结论仍历历在目,认为这样提问式教学促进他们对事物的本质产生根源性思考;83%学生认为通过这种提问方式和案例介绍,他们对生活中常见文化现象产生进一步研究的兴趣,愿意通过多媒体网络关注当今时事、国内外重大事件;76%学生的表示通过提问式教学,有助于自己对出现的问题不断提出质疑、深入思考、客观评价这一思维过程,对不同意见更有包容性。

五、结语

本文通过理论阐述和实证研究证明,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英语专业已逐步将思辨能力培养贯穿到教学中;以《跨文化交际学》为例,介绍了纳入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通过以上教学模式和案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重视思辨能力是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核心,思辨能力培养始终贯穿英语专业本科四年的教学。其次,要构建以培养思辨能力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设置有助于学生分析、推理、评价、解决问题、锻炼逻辑性思维的课程。培养学生思辨意识要从低年级基础课程开始,设置实践研究必备的数据统计、数据分析等基础课程。另外,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上,教师要富有创新性思维,勇于探索富有讨论性、争论性、差异性、时代性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为扩展学生思维角度提供平台。最后,不断完善过程性评估体制,引入到思辨能力考核中。总之,思想体系的发展不应是片段、间歇性的,要通过整体有效的培养体系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能力。思想的发展更多在于启蒙,只有具备健全的思维体系和思考能力才能使英语专业学生在人才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1]黄源深. 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 2010 (1): 11-16.

[2]Facione, P. A. Critical Thinking: A Statement of Expert Consensus for Purpose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 (The Delphi Report Executive Summary) [M]. Millbrae, California: The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1990.

[3]Paul, R. & Elder, L. Critical Thinking: Learn the Tools the Best Thinkers Use [M]. 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6.

[4]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维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 2009 (1): 37-43.

[5]文秋芳.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5): 350-355.

[6]任文.再论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缺席"还是"在场" [J].中国外语, 2013 (1): 10-17.

[7]孙中有.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 2011 (3): 49-58.

[8]阮全友.构建英语专业思辨能力培养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 2012 (1):19-26.

[9]常俊跃,刘晓菃,邓耀臣.内容依托式教学改革对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影响分析[J].中国外语, 2009(5): 40-48.

[10]Kluckhohn, F. R.& Strodtbeck, F. L. Variations in Value Orientations [M]. Oxford, England: Row, Peterson , 1961.

Study on Integrating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nto English Major's Teaching Mode: Taking Cours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s Example

WANG Jian-na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of City Institut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600, China)

critical thinking skill; English major; teaching mode;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English major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has been the research focus and key reform orienta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literature and empirical studies concern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home and abroad, and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t then constructs the teaching mode of integ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major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On the basis of some effective teaching cas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fered by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in City Institut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t proposes that the concept of cultivat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should run through all English major courses, and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skills. Based on students' questionnair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o provide feasible framework for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major creative talents.

2095-2708(2017)04-0093-06

2017-03-24

2017-04-21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师认知发展研究”(JG16DB067)。

王剑娜(1978-),女,辽宁沈阳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二语习得、跨文化交际、英语口译。

H319.1

A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跨文化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