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供给侧改革下我国技术创新策略研究

2017-02-23朱晨旭冯百侠

关键词:供给人才改革

朱晨旭,冯百侠

(华北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基于供给侧改革下我国技术创新策略研究

朱晨旭,冯百侠

(华北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供给侧改革,技术创新,政策法规,人力财力

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素,技术创新是推动供给侧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力量。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企业发展和我国经济的未来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技术创新中整体创新能力低,创新环境差,创新人才缺乏等问题仍较突出,基于供给侧改革下,为了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就需要政策法规、财力和人力等方面的相互配合。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进行动力转换,这是党中央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通过化解供需矛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经济发展成本,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而供给侧改革所强调的优化结构、要素升级,其核心都是创新,创新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核心要素,而技术创新又在 所有的创新中处于核心地位。技术创新不仅对供给侧改革有巨大作用,同时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推动力。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才能真正实现供给侧改革。

一、技术创新是实现供给侧改革目标的核心

(一)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则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力量,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供给侧改革下,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激发我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和创新活力,提高要素生产率,解决供需矛盾,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也表明,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有新的生产方式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大步前进,同时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技术创新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动力。经过三次科技革命,美国凭借其在技术上的创新发展,年经济增长率保持在8.6%,奠定了其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日本虽然在二战后,经济一度崩溃,但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经济增长率一度达到10%以上,逐渐步入发达国家行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发展,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的GDP增长速度逐渐保持在6.5%左右,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由此可见,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推动着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法宝

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强化技术创新,已成为世界企业管理的一股新潮流。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以创新求发展逐渐成为企业的战略选择。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效益的竞争,而越来越趋向于核心能力的竞争,核心能力的形成又取决于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

纵观各个行业的"领头羊",无不是通过技术创新取得了行业的领军地位。美国的IBM公司面临计算机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毅然决定投资50亿美元开发第三代计算机,正是这个被产业界看作疯狂的计划,使得IBM公司成功开发出360系统计算机,适应了市场发展,从而将其竞争对手远远抛在后面,构建了计算机界的IBM王国。日本的富士集团,尽管数码相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可富士一直专注于高新技术的开发,不断推出新的数码产品,销售量不断攀升,逐渐占据了世界数码市场第一的位置。我国的华为公司,作为后起之秀,面对通信业的激烈竞争,自成立之初就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经过多年的发展,华为凭借其技术优势和产品上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通信舞台上大放异彩,逐渐成为全球通信业的引领者。从各企业的发展历史来看,技术创新一直是其成长和壮大的动力源泉,是企业打败竞争对手的"尚方宝剑"。

(三)技术创新是适应经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的空前进步,使得各国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为了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各国纷纷进行技术创新,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的日益繁荣,经济信息化加速推进,第一、第二产业在经济增长中占的比率越来越小,经济的发展更趋向于高新技术的进步。

从各国的经济发展来看,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日益突出,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主导型经济,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已经普遍成为服务主导型经济。美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占到75.3%,日本第三产业比重则达到68.1%,而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并逐渐达到了50.5%左右。在这种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调控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未来的政策实施应逐步向技术创新靠拢,从而紧跟经济发展潮流,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带头者。

二、我国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整体创新能力低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引进国外资本、技术,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产能不断扩大,并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到处可见"中国制造"产品。但与此同时,我国的技术创新步伐一直比较缓慢,技术水平低,不能满足产业调整和生产要素优化的需要,很多产业的关键技术、制造设备长期依赖国外进口,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也不高,多数产品仍处于产业链下游。技术发展也是以跟踪为主,很少有创新出现,即使有技术创新,大都是国外已经做过的科技项目,自主创新能力不高。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的大多数企业都处于中低端阶层,并没有像苹果、微软这样世界闻名和拥有拳头产品的企业,自主创新没有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流意识,从制造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进程缓慢。

(二)创新环境较差,缺乏创新平台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我国在科学研究与发展上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但与发达国家以及同等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科研投入并不高。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市场竞争的需求,社会化、市场化创新环境的不健全,公平竞争环境的缺失,从一定程度上都使企业进行创造的积极性受到了抑制,也使得企业很难从社会和市场当中获得技术创新所必需的资源。而且市场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资本市场以及信用、贷款体系的不健全,科技成果也很难转化成现实的生产,不能适应当前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力。同时,社会研究服务平台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监督机构的缺乏,也抑制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三)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创新主体的地位没有建立起来

企业是技术创新最直接、最活跃的的主体,是科技成果的主要承担者,而且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但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而且没能转变其经营观念,一味热衷于追求短期利益,把过多的目光放在保持现有成果,并利用现有成果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上,不愿进行科研投入,也不愿承担技术创新带来的风险。许多企业采取追随或者模仿的发展战略,选择从事生产加工、组装的产业链低端环节,而不是通过技术创新、优化更新产品等创新性措施来培养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长期依赖于引进现有的技术路线、技术成果,没有掌握核心技术,面对重大的技术创新机遇犹豫不决,在自主创新上没有显现出应有的担当。

(四)创新型人才的培育机制不健全

人力资本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进技术创新的主要源泉之一。创新型人才的形成与积累对供给侧改革下推进技术创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技术创新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虽然拥有庞大的科技人员资源,但高级人才匮乏,特别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世界级的技术专家。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国家没有培育出优秀的科技人才?这不仅道出了我国缺乏技术性人才的现实,也指出了我国教育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从人才"供给侧"角度看,创新性人才培育的整体状况堪忧,高技术人才缺口的现象仍普遍存在,阻碍了技术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三、进一步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虽然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如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仍然需全方位的考虑。从国际经验来看,离不开政策环境的支持、企业的积极参与、融资机制的健全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四方面的相互配合。(一)建立和完善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政策法规是技术创新的关键驱动要素,要实现创新发展,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创新,也有赖于政策上的创新与支持。一是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立和完善机制体制,"简政放权",创造一个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促进各种创新各项要素在区域内得以活跃;同时要健全监管制度,创造一个健康、公平的发展环境,使得各企业可以无所顾虑的大展拳脚。二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计划关键在于执行。扩大政策宣传力度,帮助各项政策制度落地,扩大企业的受益面,清扫各种不利于创新的障碍。三是供给侧改革下,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作用,不断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严厉打击各种侵权和盗版行为,取缔各种"山寨"产品,使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成果得到有效保护,从而激发整个市场的创新活力。

(二)转变发展理念,成为技术创新的领跑者

供给侧改革让经济主体、市场主体有活力,还应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首先,企业应转变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万众创新"的号召,创新管理体制,加强内部研发能力建设,主动淘汰落后产能,清理低端和低附加值产品,以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积极促进企业转型调整,坚定不移的走创新型发展道路。其次,要专注于新兴技术的发展,大力开发高新技术,以知识、信息为手段,提高自主创新水平,不断增强创新含量,消除技术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促进科技成果更快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逐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行业乃至世界范围内取得突破性发展。

(三)健全融资体制,引导资金流向新技术的开发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借助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上的融资机制,为技术创新注入新的生产要素。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市场,为新技术的开发提供良好的财力支撑;通过减税减息、政府补贴或技术创新基金等多种形式,为企业创新松绑减负,积极帮助企业补齐资金、管理、技术上的短板,从根本上刺激企业的活力。另一方面,政府也应加强融资市场的监管,在培育发展金融市场的同时,要降低投资风险,缓解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优化融资环境,让企业无后顾之忧的开展技术创新。

(四)培育和引进创新型人才,为技术创新提供人力保障

推进供给侧改革,走创新驱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到的发展轨道,就要依靠高素质人才打造新的竞争优势。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资,积极引进创新型人才,实施更为开放、便利的人才引进与培育政策,通过财政支持,为吸引和留住人才提供优越的经济待遇和良好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以人为本"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应利用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和提供的经济补助,加强人力资源的选拔和培训,培养更多知识型、创新型的本土化人才。同时,要以业绩为导向,科学评价不同岗位员工的贡献,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创新薪酬和奖励制度,切实做到收入能增能减和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全员的创新活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发展趋势总体来看是稳中趋稳,稳中向好。"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创新的支撑作用增强。为了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实现稳中求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立足于我国长期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就要继续推进技术创新,不断增强创新含量,用新技术、新业态,推动新型产业蓬勃发展。基于供给侧改革下,必须利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转换经济发展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向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方向演进。让更多的"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成为中国产品的代名词。

[1]曾宪奎.技术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主攻点[J].贵州省党校学报.2016(3).

[2]余桂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天津科技小巨人技术创新升级路径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6(9).

[3]郭娅,李江东.我国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9).

[4]魏杰,汪浩.推动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J].经济纵横.2016(5).

[5]王玉梅.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的协同发展机理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18).56-60.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in China Based on Supply Side Reform

ZHU Chen-xu, FENG Bai-xia

(College of Management,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Hebei 063210, China)

supply side refor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olicy and regulation; financial and human resource

Innovation is the core elements of the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the key force to promote the supply side reform smoothl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economic growth,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the future of the Chinese economy. The overall low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hina, innovation environment is poor, lack of innovative talent and other issues still outstanding, based on supply side reforms,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e need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financial and human resources and other aspects of mutual cooperation.

2095-2708(2017)04-0056-04

2017-03-30

朱晨旭(1993-),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冯百侠(1965-),女,华北理工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安全管理等。

F273.1

A

猜你喜欢

供给人才改革
人才云
改革之路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改革备忘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二)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