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原则与方法

2017-02-23李俊峰

关键词:移情受教育者教育者

李俊峰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原则与方法

李俊峰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新形式,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为使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需要以价值导引、人文关怀、目标导向、现实权变为基本原则,以移情体验法、叙事教育法、思想咨商法等方法为实践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价值导引;人文关怀;权变;叙事;思想咨商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内容,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路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正确、合理地发挥其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并非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理论回归现实的生动实践。为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现实作用,教育者需要积极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作为一种自觉的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并非盲目创设,需要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在正确原则与科学方法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一、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内涵

“情境创设”起源于社会学与心理学,发展于教育学,并广泛见诸于逻辑学和伦理学等领域,具有厚重的专业学术底蕴。关于“情境”,不同的学科有各自不同的概念界定。一般而言,情境是相对于环境而言的概念,与环境相比,情境更加微观和具体。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情境’(situation) 是与认知主体具有本质关联的对象集合,……是经由认知主体的思想处理并受到认知主体的信念、态度、目的等主观因素影响的有限现实世界[1]”。由此可见,情境是认知主体主观因素的外在影响阈限,是认知主体基于特定的目的、在特定时空范围内所构建的、能够帮助自身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客观环境。情境的多学科探究为思想政治教育借用“情境”概念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可能性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到目前为止,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内涵,主要有四种观点:其一,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生作用的精神氛围和物质条件的统一体”[2];其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一种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内在的、主体的体验、气氛和人际互动”[3];其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为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教育效果而有意创设或引入的某种特定的情感氛围环境”[4];其四,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可以把握的、能够优化双方心理精神氛围而有利于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内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主客体有机统一的、特定而微观的自觉环境”[5]。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虽然表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主体开发的具体情景,但是没有指明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比所凸显的情感特色;第二种观点简单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基本构成和特征,并未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功能和作用;第三种观点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具有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效果的功能,但没有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教育主体主观因素见之于客观环境的具体作用;第四种观点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教育主体主观因素对客观环境的影响,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特征与功能,并且较好地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既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微观环境,也不是教育学意义上的情感教育,而是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微观可控的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并非孤立的客观存在,而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实践回归,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既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理支撑,又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关照,既有严苛的顶层设计,又有活跃的人参与其中。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并不是抽象的理论建构,也不是形式上的概念移植,而是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已成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迫切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情境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能否切实发挥,取决于教育主体能否在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内涵的基础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原则与方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原则

原则即人们“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6]1611,它规定了人们参与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实践活动如果不遵循一定的原则,势必会导致“低效”“无效”甚至“反效”的实践。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亦是如此,为了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必须首先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原则。

(一)价值导引原则

价值导引原则是指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必须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核心,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价值方向与价值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建设观念上层建筑的重要途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必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如果蕴含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则具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反之不具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以往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存在脱离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现象,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若要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将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核心义理,为情境主体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具有促进教育主体间情感交往的作用,但是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本质属性,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首要功能。

(二)人文关怀原则

人文关怀原则是指在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过程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教育主体的心理和情感因素,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情怀。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7]。当前,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效果,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必须遵循人文关怀原则。遵循人文关怀原则,并非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要素完全置换为人文和情感教育,而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过程中树立人文关怀的理念。 “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理念,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主要是一种方法论启示和原则要求,而不是可以加以模式化、程序化应用的实践做法和操作程序。”[8]坚持人文关怀,将人文感化融入情境教育的全过程,能够在使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达到预定目标的同时,优化教育过程,提升教育效果和质量。

人文关怀原则与价值导引原则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就本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精神交往实践,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必须积极建构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同样,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精神交往本质,也与其坚持人文关怀的理念相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理应承担引导受教育者进行价值追问与价值决断的责任。”[9]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一定程度上是“思想关怀”,即价值观教育要最终与人的发展的终极意义、与个体的全面发展相契合。

(三)目标导向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是指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必须确立明确的教育目标。之所以需要遵循目标导向原则,是因为教育对象的现实需求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出发点与动因。“特定的教育情境总是与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内容、目标、方法等密切相关或是约定俗成的。”[10]120任何一个思想政治教育情境都是不同的,都具有自身的“完整性”,即内在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情境目标的特殊性。遵循目标导向原则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特定性,即任何思想政治教育情境都是对教育对象的特定需求的满足。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能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否具有有效性,取决于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过程中是否遵循了目标导向原则。以升旗仪式为例,教育者所要实现的目标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此,在创设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目标导向,使所有情境要素都服务于爱国主义教育。明确的教育目标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直接有效性,如果缺少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者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过程必然是盲目和无效的。

(四)现实权变原则

权变思想是行为主体在“简单化的普遍原则(‘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和复杂的笼统观念(‘什么都重要’)之间”做出权衡与取舍的实践理性[11]688。情境较之于客观环境而言,不仅具有三维空间性质,还有第四维特征,即“可能性”。作为一种可能性,权变思想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过程中,是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实然状态的理论基础。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面临投入与成效难成正比的困境,即教育者的倾心付出并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其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处理好应然与实然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达到应然状态,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阶段性目的则属于实然范畴。实然教育服务与应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切合教育对象的客观实际,在达到实然状态的基础上,为达到应然状态而努力,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便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然状态的体现。为使教育效果更加优化,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必须积极贯彻和落实情境所蕴含的权变思想,将权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重要原则。

价值导引、人文关怀、目标导向、现实权变等原则,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起点、过程、内容、目标等多个方面,是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如果说,原则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那么在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过程中,为使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更具感染力,还需掌握科学的方法。

三、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方法

方法是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取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总和,人们进行任何实践活动都有其特殊的方法。毛泽东主席曾形象地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没有桥和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通。”[12]139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为了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制定科学的方法。

(一)移情体验法

移情,即情感迁移,是自我对他人的心理感知、理解与体验,是不同个体情感交流互动的具体表现形式。作为一种心理和情感交互的形式,移情包括认知、理解和体验三个阶段。其中,移情认知是基础,移情理解是重点,移情体验是关键。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移情体验法应用较为广泛,例如“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等。思想政治教育的移情体验法是指“把自己置于他人位置上,从而使自身具有能够知觉、体验、分享他人情感的能力,并通过设身处地感知现象,实现自身对现象的因果关系采取正确推理的一种方法”[13]。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在其本质上是主体间共同把握的社会关系,而情感交往是主体间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移情体验法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能够优化主体间情感交往的过程,增强主体间情感交往的效果。首先,教育者移情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移情体验,教育者能够将受教育者的情感状态转变为自身的情感体验,进而创设符合受教育者情感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此外,“移情体验不是被动的感受,它还包含着主体的好恶和追求,是主体的精神追求和自我品质、主观态度和倾向的体现”[14]。教育者在将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转变为自身情感体验的同时,还能够给予受教育者正向激励,进而消解彼此的角色对立,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其次,受教育者移情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关键。教育者的移情体验一定程度上是应然结合实然,其虽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但难以把控受教育者的接受意愿。通过移情体验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还应做到实然结合应然,即受教育者的移情体验。受教育者通过移情体验,能够将教育者的情感预期与自身情感实际相结合,并用教育者的情感预期指导自身的情感实际。

(二)叙事教育法

所谓叙事就是人们“将发生在特定时间、特定场景中的特定事件通过形象而非纯思辨的语言加以描述和记录,并且适当阐发当事人的思想和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14]。叙事包含两个层面的价值:一是客观事件本身的价值,它构成了叙事的基本价值阈限;二是叙述者自身渗入叙事过程的主体价值,它构成了叙事的价值延伸。由于情境是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主体基于特定事件而营造的场景和氛围,因此事件不仅是叙事的内容,也是情境的构成要素,叙事实质上就是一种情境。叙事包括多种类型,例如历史叙事、道德叙事、说理叙事、生命叙事等。笔者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方法的视角,主要论述道德叙事法和生命叙事法。

道德叙事是指“教育者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话语,借助对道德故事 (包括寓言、神话、童话、歌曲、英雄故事、典故等)的讲述,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成长、发展的一种活动过程”[15]。而道德叙事法就是运用道德叙事开展道德教育的方法。就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而言,运用道德叙事法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首先,使受教育者回归生活世界,重新经历事件过程。教育者通过向受教育者叙述特定的生活事件,能够将受教育者带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随着教育者的引导,可使受教育者逐渐“投入到经历、诉说、重新诉说与重新经历故事的过程中”[16]272。而重新经历事件的过程,正是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过程。其次,使受教育者融入道德理念,感悟事件的内在价值。道德叙事法所述事件包括各种假定的道德故事,这些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理念,教育者通过道德叙事营造了抽象的教育场景,并将所述事件蕴含的现实价值融入其中,使受教育者经过被引导,进入预设的场景,并在聆听叙事的过程中感悟教育者的价值观念。

生命叙事是 “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17],而主体的生命故事则包括其生命中所经历的系列事件以及生命感悟、人生追求等。生命叙事法所述事件具有真实性和个体性,而且融入了叙事主体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叙事过程实则是主体表达生命情感的过程。利用生命叙事法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作用有两方面:首先,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内涵丰富,其中情感氛围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教育者通过叙述自身的生命历程,能够抒发自我对生命的感悟,并以情感体悟的形式引导受教育者产生情感共鸣。其次,能够引导受教育者感悟人生。生命叙事是对叙事主体人生经历的讲述,具有真实性,且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生命叙事能够为受教育者提供参照和借鉴作用。教育者在叙述自己生命故事的过程中,能够为受教育者营造一种感同身受的生活场景,使受教育者在其中感悟和体验。

(三)思想咨商法

所谓思想咨商,是“针对有症结的思想开展的‘咨商’关怀活动”[18]。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对象是人的价值观念,其目的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人们价值观念存在的症结和问题。思想咨商不同于心理学的心理咨询,也不同于哲学的思想分析,它以人的思想问题为出发点,“是一种基于微观个体的视角开展的以消解思想症结、去除精神痛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为诉求的方法”[19]。

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咨商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较好地融入人文关怀与价值引导,使受教育者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有效地解决所遇到的思想问题,其对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首先,思想咨商能够预设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目标。教育者预设的目标取决于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利用思想咨商法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预先规定了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所要解决的问题,预设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主要目标。其次,思想咨商能够营造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所需的氛围。思想咨商的主要形式是交流与对话,在思想咨商的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能够彼此以平等的身份互动交流。在此过程中,双方同处于特定的时空阈限,更适合开展寓情于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再次,思想咨商能够理清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思路。在开展思想咨商的过程中,教育者通过聆听与对话,能够逐渐发现受教育者内隐的思想问题,通过把握其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疏导。最后,思想咨商 “是一种独特的践行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方法和技术”[20],它将人文关怀与价值引导紧密结合,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情理相融的特征,能够为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理清思路。

正确、合理的方法是实践活动得以收获良好成效的重要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其本质属性和最终目标,预设地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必须凸显其价值导向功能。然而,作为一种精神性存在,人的情感特质要求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必须注重人文关怀。移情体验法、叙事教育法和思想咨商法正是人文关怀与价值导向相结合的重要表征,通过这些方法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能够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进行思想交流和价值互动,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1] 王艳.“悖理”“悖境”与“悖情”:道德悖论的情境理论解读[J].江海学刊,2015(1):229-233.

[2]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 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4] 路俊平.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设置的总体思路[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23):92-93.

[5] 董杰.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概念界定与内涵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17-20.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7]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8] 白显良.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几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0(5):27-33.

[9] 王习胜. 思想关怀及其技术路线探要[J].思想理论教育,2015(8):48-53.

[10] 董杰.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

[11] 卡斯特,罗森茨韦克.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2] 本书编写组.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 张玲玲,裴战存.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移情体验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56-58.

[14] 孙燕.德育叙事:关注德育事件的真实[J].思想·理论·教育,2004(1):22-24.

[15] 丁锦宏.道德教育: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一种走向[J].中国教育学刊,2003(11):1-4.

[16] 夏林清.反映回观:教育与咨询实践的案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17] 刘慧,朱小蔓.生命叙事与道德教育资源的开发[J].上海教育科研,2003(8):12-16.

[18] 王习胜. “思想咨商”及其中国式问题论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134-140.

[19] 王艳.思想咨商的本质与功能: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视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160-164.

[20] 王习胜.思想咨商的示例与理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视角[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22-26.

PrinciplesandMethodstoCreatetheSituations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LI Junfeng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2, China)

As a new form of th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reating the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ll prove the quality of this practice. Nowadays, it is necessary to follow the rules of value guidance, humanistic concern, goal orientation and realistic tact, and insist the method of empathizing experience, narrative education and idea consultancy. This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to hold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of the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guidance; humanistic concern; tact; narrative; idea consultancy

2017-07-02

李俊峰(1992—),男,安徽舒城人,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G641

A

1008—4444(2017)06—0113—05

王兰锋)

猜你喜欢

移情受教育者教育者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