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视角下大学生就业症候的理性审视与前路探微
2017-02-23齐尚晓
齐 尚 晓
(安徽工程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互惠视角下大学生就业症候的理性审视与前路探微
齐 尚 晓
(安徽工程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大学生就业关乎国家稳健发展,关乎家国宁和,关乎个体自我价值实现,其症候表征集中表现为高校主体压力大、大学生就业观的阻滞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功能弱化或缺失等。基于互惠视角进行理性审视,明确就业主体,合理分担责任,盘活就业核心关系,推动高校实施人才多元化战略,进而协同各方利益主体基于互惠原则共创前路,以期有效破解大学生就业症候。
就业症候;理性审视;互惠
“教育部发布2017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795万”[1],这暗示着2017年又是一个新的“史上最难就业年”,隐藏在这些枯燥数字和话语背后的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沉重的就业压力。2008年金融危机致使全球经济放缓至今未变,国内行业产业转型压力倍增,人力需求市场更加高端化、多元化、实效化,对于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期待也更趋于客观与理性。几年间,高校采取众多就业措施来应对就业市场的变化,引导大学生扭转就业理念,追求就业质量与比率的双重提升。但是,客观地看,目前的就业情景不容乐观,它的产生既有深远的历史根源,又有深刻的现实背景,它牵涉到政府、市场(企事业等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毕业生(家庭)四方关系,交互关系错综复杂,各方利益冲突现象普遍,尤其是在供需双方之间的期望值上存在着较大隔阂与差距,最终交织成当前的就业困境。要破解当前的就业困境,必须超越表征研究,基于互惠视角重新理性审视大学生就业症候,找出各方利益交汇点,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通过协同合作共寻解困前路。
一、大学生就业症候表征
每一个国家都高度重视青年发展,青年发展境遇的好坏影响着未来国家竞争力的优劣态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2],习近平对作为培养青年大学生主阵地的高校寄予厚望,对高校职能的多元化、体系化、科学化建设充满信心。青年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妥善解决,直接制约着青年人才的输出质量与发展方向。金融危机影响至今未消,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国家对高校破解就业困境寄予厚望,出台多种措施来刺激、保障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李克强总理看来,“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3],它关乎国家稳健发展,关乎家国宁和,关乎个体自我价值实现。同时,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繁杂,牵涉多方利益,要破解就业困境,必须正确认识及“治愈”就业症候。
(一)高校“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的主体压力
目前,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占据主体地位。越来越多的高校将人力、物力和时间等资源向就业体系构建转变,它承担着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就业指导、就业技能培训、就业实践、校企联合招聘等多重服务功能,就业队伍通常由学生处就业指导机构和各院系学工系统中的毕业班辅导员等少数人构成,具有流动性强、凝聚力弱、专业化低等特征。衡量大学生就业境遇好坏最为直接的指标是就业率,它在很长时间里成为测算和区分高校就业工作优劣的硬性核心指标,也是政府考核、用人单位招聘、学生选择报考的重要参考指数,这些传统观念也是高校作为就业主体承担沉重压力的根源所在。“本科生就业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是由政府主导的而不是由高等学校和市场主导的,是违背教育规律和市场需求的本科教育的大众化而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众化”[4],大学生就业人数规模化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引领,高校缺乏主动权和自主权。高校以“立德树人”目标来开展日常工作,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无形中挤压了原有的空间,单纯依靠高校的主体作用无法有效破解当前的困境,既不利于高校“立德树人”育人功能的实现,也不利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大学生就业观的阻滞
大学生就业症候是就业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集合,大学生就业观念是“他们关于就业的一整套认识、态度、意向及心态的集合,具体包括职业兴趣、价值取向、择业目标、自我定位等方面的内容”[5],它的形成是由时代发展、人格特征、家庭因素、高校理念、市场需求与国家发展共同影响决定的。就业关系中最关键的一组关系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它是一种供与求的关系,与普通商品生产不同的是,就业关系中供应方是具有个性特征的、鲜活的青年个体,而他们对于就业有着自己的认知和定位。当前的大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着三种现象阻滞着就业关系的顺利达成。首先,就业观念模糊化。部分大学生对于就业及就业形势缺乏清晰、完整的认识,也不清楚就业需要的就业能力和素养如何培养,观念还停留在传统中的“等与要”,具体而言,就是不急不躁地等着高校推荐安排,或向高校索要工作机会,主动性严重不足,就业技能和素养严重缺失。其次,就业观念功利化。就业选择时看重的不是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机遇和发展前景,而是集中关注用人单位提供的薪资水平、所在地域的发达程度和提供的岗位劳苦程度等指标,一旦无法达到大学生的预期目标,就业关系就无法顺利完成,最终必然导致未就业人数的增加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无法满足。最后,就业观念多元化。家庭经济状况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之际整体提升,减轻了大学生谋生和生存压力,出现了“缓就业”、“慢就业”一族,与啃老族不同,他们对于个人发展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除了毕业就业选择之外,还有出国深造、考研升学、享受生活、筹备创业等多种选择,客观上滞缓了就业关系的顺利达成。
(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功能弱化或缺失
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就业,失业率的增加会延缓经济发展、造成社会动荡、降低公民幸福指数等。因此,积极制定就业政策、开拓就业渠道、调动各方积极性就成为当前政府解决就业困境的必然选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发展,重视青年就业问题,采取了众多措施来缓解高校就业压力、引导市场创造就业机遇、扭转大学生就业理念,积极保障高校就业工作的健康运行。但与此同时,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大学生就业时出现功能弱化甚至是角色缺失。首先,地方政府主动性不强,创新性不足,协调监管职责缺位。不同于传统的分配制度,目前大学生就业实施的是双向选择,可选择范围广、渠道多、自主性强,地方政府无法从高校人才输出源头管控,着力点多在重视人才引进、落户优惠、通过政策扶持刺激当地就业需求等方面,主动性不强,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创新力不足,在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协调管理角色缺失,还是惯于将高校视之为就业主体。其次,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战略之间存在着隔阂与差距。企事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层次多,对求职人员的专业和就业能力要求高,需要的知识化体系更注重实际操作运用,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战略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倒逼压力,而高校一旦按照市场需求变革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必然引起高校功能失调,更无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从而形成两难困境。再次,社会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有待开发与深化。目前,高校承担着沉重的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压力,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还未形成规模,有待进一步开发与深化,使其逐渐承担一定的就业创业教育责任。最后,家庭功能性缺失。家庭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借助或利用家庭的社会关系资本来为大学生谋取工作机会和岗位,对其就业观念和就业技能的培养意识薄弱、功能缺失。
二、基于互惠视角的理性审视
就业关乎民生之本,它作为社会共性问题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必须解决的世界性难题,也是摆在政府面前彰显大国集体智慧的一个现实机遇。从现实情况看,大学生就业症候更加多元化和社会化,它的影响范围延伸迅猛,牵涉利益相关者多,多重关系盘根错节。习近平指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要靠发展”[6]。互惠视角指的是围绕发展目标,在平等基础上协调各方利益,达成共赢,进而促动进步与发展。基于互惠视角对大学生就业症候进行理性审视,将会为我们破解就业困境,盘活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一)明确就业主体,合理分担责任
高校扩招近二十年来,就业主体被限定为各个高校,每个高校中都设立了就业指导机构,由学生处协调各个院系机构进行统筹安排每年的大学生就业事宜,高校在大学生就业体系中承担着主要责任。目前,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并未彻底完成,政府的宏观调控管理、监督和服务职能走向整体化和精细化,政府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担负着就业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就业效果的检验和督查、对高校就业工作效能的考评和刺激就业市场需求等责任;作为就业核心关系的供需双方存在着就业主体意识缺失和责任弱化缺憾,付出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较少,存在着严重的“搭便车”现象;高校作为就业主体承担着招生、培养、就业“一条龙”服务,其他主体地位从政策和制度上皆未给予明确界定,互惠效果不显著。因此,“政府、高校、教师、学生不同主体构成了大学生就业的责任体系,同时,社会作为大学生就业的客体也是责任分担体系的一部分”[7],为实现互惠效果,必须明确和凸显不同就业主体的地位,制定合理的责任分担制度,充分调动每个就业主体的积极性,从活络的就业市场中各取所需,互惠共赢。
(二)盘活大学生就业核心关系
围绕着大学生就业逐渐构建起一个生态的“微环境”,它没有可触摸的边界,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各要素以大学生群体就业为桥梁,形成多种关系,互惠理念为盘活各个核心关系提供了新的促发力。
第一,政府与高校。两者之间属于典型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政府通过对全球经济和就业形势的研判,结合中国自身情况,宏观掌控就业体系,通过政策创设与行政管理权力引领和推动高校相关就业措施的出台。政府将就业视之为民生之本,提升到国家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高度,严格管控高校就业工作的执行度,最终通过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和就业满意度达成其综合目标。高校作为被指导者和政策实施者,主动性不足,尤其是面对扩招,从基础设施、人员配置到职能转变等方面处于被动,虽然现在已经构建起比较完整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但其效能还有待提升。高校惯于根据政府指导执行行政命令,面对活络的就业市场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有效破解就业困境。政府与高校之间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要基于互惠需求各司其职,各取所需。即政府加强就业政策制定,完善就业保障体系,从物质、人力、财力等方面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大力扶持,最终培养、生产的“高档商品”通过就业渠道进入社会后必然会实现个人价值,有序推进国家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
第二,政府与市场。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至今,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力和破坏力让人触目惊心,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结构也发生变化,更加追求“高、精、尖”,注重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技能,希望高校人才培养战略能够随着市场需求发生转变,而这种需求的实现单纯依靠高校难以达成,必须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政府对市场管理采取“两手抓”方针,应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提倡在有效监管下的市场高度自由化,发挥其引导、管理、监督和调控功能,从而才能营造一个健康、良性运行的经济生态环境。
第三,高校、个体与市场。个体与市场是就业供求关系中最为核心的一组关系。就业市场主体是企事业等单位,它们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入职人员能力的高水平能为用人单位节省大量的培训成本和人才成长时间成本,而这一职能用人单位寄希望于高校的就业指导、培训与服务上;高校重视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仅是政府政策要求,更多的是能够为高校自身带来益处;大学生更希望高校承担其就业指导和服务职能,市场能够为其提供多元的职务选择和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借助高校作为沟通桥梁,盘活个体与市场之间的有效互动关系。
(三)制定高校人才培养多元化战略
短期内,高校作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作为主要供给侧的高校人才培养战略必须要进行调整,调整的基点应放置于服务国家发展,完善高校四大职能,实现人才培养的思想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全面发展。首先,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即从传统的强制扭转向引导转变,通过政策宣传,使大学生及时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和就业精神;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使大学生提前感受企事业等单位的工作实景,形成求真务实的就业态度;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择业时面对的各种诱惑,从内心深处愿意走入基层,服务基层,到西部不发达地区工作,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通过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培育踏实肯做的实干精神,立足于每一个岗位,创造不同的人生价值。其次,优化资源配置,归类深化对大学生就业服务与指导功能。以安徽省某些高校为例,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有的高校创建了创业学院,围绕创新创业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服务,通过创业分散就业压力;有的高校通过整合优化就业资源,不断壮大就业指导与服务队伍,使就业指导走向专业化、职业化,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为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搭建良好的、平等的就业双选平台;有的高校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生产实践或顶岗实习,使其实地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引导其就业愿景更加真实、接地气。最后,“立德树人”体系化构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市场的多元化、专业化需求,高校应重视就业,但不应将就业放置于其他职能之上,而是要将大学生就业纳入高校“立德树人”体系。高校人才培养战略不能忽视市场的现实化需求,但是不能过度放大这种需求,或为了缓解市场倒逼去解构高校职能,那样必然会违背教育规律,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更无法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三、基于互惠原则的协同化前路创设
大学生就业进入一个瓶颈期。一方面,就业率不再作为衡量高校就业工作好坏的唯一指标,政府更加重视就业质量和就业实景,采取动态检测与第三方评估等多种形式来对就业情况进行评定,推动高校不仅要继续担负就业主体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还要将就业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坚守“立德树人”目标,致使高校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另一方面,全球经济疲软造成的经济发展滞缓影响范围进一步延伸,企事业等单位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转型等压力,对人才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职业化,也寄希望于高校能够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供更多综合素质高、实用性强的合格人才。大学生作为三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产品”是有思想的、鲜活的人,他们对就业有着自己的认知和择业选择标准。高校、大学生与市场之间存在着供需矛盾、大学生就业愿景与就业现实矛盾等,因此,必须通过供给侧改革,打通供给通道,提升供给人才就业与职业化素养,拓展就业市场需求,进而实现“双供双需”。作为主要供给侧的高校和大学生,需要优化资源配置,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合作,实现互惠共赢,最终协同化各方利益相关者,共同破解就业困境。
(一)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供需双方互惠双赢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大学生与市场(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属于核心关系。 “大学生就业的实质是专业人才的供需匹配。”[8]一般而言,大学生就业难的典型性表征就是供过于求,即每年就业市场上各个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无法满足大学生就业需求。供求失衡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从就业市场端通过各种政策扶持、刺激和生产而出的岗位远远不如大学毕业生增加速度和规模化的数量,因此,要破解就业供需失衡问题,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打通供给通道,提升供给质量。首先,明确供给侧改革的迫切性和必然性。供给侧改革原本属于经济范畴话语,本文予以借鉴用于表明作为人力资源供给方的高校和大学生之所以改变原有就业理念和就业技能训练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换言之,如果不打通供给通道,提升供给质量,必然无法满足就业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滞留现象必然会加剧,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其次,明确供给侧改革的手段和方式。对作为人力资源供给方的高校和大学生而言,高校需改变原有培养理念和方式,通过变革教育教学体系和形式,重视对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培养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实践环节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技能,引导大学生就业理念向求真务实、接地气转变;发挥家庭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共同扭转大学生就业理念,提升就业技能,实现充分就业;也可通过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走进创新创业,通过创业分散就业压力,实现个人自我价值。最后,要明确供给侧改革实现的目的及意义。大学生就业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整合各种资源,提升大学生就业技能与职业发展意识,从而更好地满足就业市场多元化、职业化需求,也会刺激市场需求,最终使供需之间实现互惠双赢。
(二)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与公共就业服务的对接共建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职能由高校本身承担,通过大学生涯设计、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课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指导,并在毕业之际提供就业推荐、就业简历制作、就业信息推送、邀请和接纳用人单位招聘工作等服务,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人员及部分学工系统人员是具体的实施人员。从实际效果看,现有的专业就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配比相当低,就业指导效果不明显,大学生毕业之际依然缺少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知识和技能,因此,需要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对接。公共服务机构服务对象不限于高校大学生,服务面更加广泛,不仅提供就业政策宣传,还为服务对象提供系统的创业、就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服务队伍通常由就业方面的各类专业人才构成,具有专业化、职业化的知识体系,他们熟知就业市场运行规律,了解企事业单位发展动态,从而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针对性服务。因此,实施供给侧改革,消解就业症候,必须创新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即“必须坚持高校就业服务与公共就业服务相衔接”[9]。具体而言,通过两类就业服务的对接共建,将就业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提升大学生就业意识和技能,使大学生对就业形势保持清醒认识,明确就业供需关系,充分调动政府和市场的主体积极性,共同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扶持、制度保障和职业教育等服务,夯实大学生就业基石。
(三)基于互惠原则的协同化创新
鉴于就业形势的严峻,就业困境的破解已成为社会共性问题,不是任何一方利益主体依靠己方之力能够单独解决的,必须通过协同化创新合作方式,达成互惠共赢,合力消解就业症候。首先,政府主导。政府在协同化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不仅需要对国际、国内就业形势进行准确的研判,还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就业理念与经验,立足于中国具体国情,制定适宜的、有效的就业政策来指导和规约各个利益主体来完成就业任务和目标;它不仅需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利益主体方的积极性,还需要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实现就业分布的平衡化;它不仅需要充分调动各种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实现他们的自主权,切实发挥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刺激就业市场的良性运行。其次,高校、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协同合作。其中,高校作为主体要主动协调大学毕业生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搭建各种就业平台,实现供给双方的相互选择;市场应该承担更多的就业职责,通过刺激经济、开发就业岗位、强化入职培训等措施来分担政府和高校承担的职责压力;大学毕业生要主动扭转就业观念,正确认识和面对就业现状,主动制定职业规划和求职材料,珍惜每一份就业机会。最后,社会提供保障。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共性问题,社会要给予大学生宽容的就业环境,通过舆论引导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成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就业理念,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各种基础性和制度性保障措施。最终,通过各种利益主体的协同合作,寻求互惠共赢之途,为有效破解就业困境不断创设新思路。
[1]赵婀娜,张 烁.795万!就业底盘咋稳[N].人民日报,2016-12-02(22).
[2]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02).
[3]李克强.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就业空间 以服务业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扩大就业容量[N].人民日报, 2015-05-20(02).
[4]姜国钧.再论回归人性本位的大学课程——回应解飞厚先生[J].现代大学教育,2012,(2):22~28.
[5]喻名峰,陈成文,李恒全.回顾与前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十年(2001~2011)[J].高等教育研究,2012,(2):79~86.
[6]习近平勉励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N]. 新京报,2013-05-18(A05).
[7]刘振中.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责任的分担与制度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9):32~35.
[8]曹洪军.论大学生就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学术论坛,2016,(5):159~163.
[9]陈成文,毛 璐,李恒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与促进大学生就业:国外经验及其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14,(3):49~54.
RationalExaminationandProspectofUniversityStudents'EmploymentSymptomsundertheViewofReciprocity
QI Shang-xiao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s related to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realization of individual self-value. The symptom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sure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employment of students and the weakening or lacking of other stakeholders. From the mutual benefit perspective , rational examination is needed, the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reciprocal perspective, the employment subject should be clarified and the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shared reasonably, the core relationship of employment should be revitalized, the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of the talented person should be promoted to cooperate with various stakeholders ,thus creating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symptom.
employment symptoms; rational examination; reciprocity
G647.38
ADOI10.3969/j.issn.1671-1653.2017.03.014
1671-1653(2017)03-0092-06
2017-06-09
安徽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重点项目(2016gjzd011);安徽省2017年度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重点项目(gxqZD2017057)
齐尚晓(1981-),男,河南辉县人,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