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中职学校历史教育功能的意义及方法
2017-02-22杨勇
杨勇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体制也在不断地改革变化中,而且社会的进步越来越要求学生全面地发展,在中职学校开设历史选修课程,加强对历史教育功能的意义及方法探讨,意义日渐显著。如何有效地提高中职历史科目的教育意义,让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得到提高,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乃是当前中职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历史教育 意义 方法
中职历史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书本知识认识世界,让他们掌握很多世界及我国以前发生的事,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改造世界。从另一方面来说,中职生历史科目的学习是他们中学学习的很重要的部分。主要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更多的课堂内容,同时增加一定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历史科目是为了提高中职生文化素养而开设的主要课程,是为了通过一种历史回顾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与社会接触,使他们的精神层面能够更好地提升,让他们在了解很多我们国家以前的整体发展态势和进化模式的基础上,学习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产生民族荣誉感。因此,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接受的教育与普通高中学校有些差别,中职学生应努力学习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素养,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现代中职学生。
一、增强中职学校历史教育功能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中职生文化素养。
当前社会,网络之风盛行,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受到网络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学生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多地被游戏所占领。学习时间少了,历史科目的学习能力自然得不到提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什么人,要想认识一件事物就必须对它产生一定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目的。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们采用了故事化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是历史教师根据自己所教授的不同孩子的个性特征和年龄特征布置不同的历史课本阅读任务,让他们在课堂上讲述历史故事,灵活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从各种不同方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主动学习历史的好习惯,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对于历史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体现故事化教学的优势,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增加学生的历史文化积淀。
(二)营造良好的历史科目氛围,促进中职生身心健康发展。
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较快,要让他们主动学习,老师应给学生做出好的示范,在课堂上主动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历史科目学习情境,从而把学生全身心地带入到课堂,让历史文化的魅力感染学生。随着学生了解的历史知识越来越丰富,他们就会对事物有更加理性的认知,就会主动探索各种历史现象,提高自己的民族优越感,促进中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精心选取拓展历史材料,让学生感受优秀的历史文化。
通过故事化歷史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让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对其他人讲述的故事进行评价,然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在学生准备历史故事之前教师应选取合适的历史题材,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能吸引学生。在给学生选取历史题材故事时,应该有一定的目的性,不能够盲目选择。教师可根据课本上的知识,选取与课本知识有一定联系的历史故事让学生讲述。这样的教学,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又让学生在讲故事的氛围下学习到历史知识,提高课堂效率。通过故事化历史教学,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使他们更好地发展。
二、增强中职学校历史教育功能的策略
(一)采用多种形式给学生呈现一种有趣的形象世界。
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历史文本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枯燥无味的感受,而中职历史课程其实是一种非常有趣、有感情、有情境、可感受的世界。教师在讲解历史人物时,可以通过PPT放映相关主人公的故事片段,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让历史文本更加形象化,凸显人物的形象特征和人格特点。或者老师在讲解历史事件的时候,通过多媒体放映一些古代战争的历史大片,让学生在视觉上形成一种情感的冲击,从而帮助他们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他们对历史科目学习的兴趣。比如,讲解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关于鸦片战争的一系列影片,播放完毕后教师再给学生讲述一下整个战争发生的所有背景,让学生懂得一定要吸取历史教训,铭记国耻。
(二)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历史故事人物,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科目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捷径,要增强中职历史科目的教学效果,就应该有效提升学生对历史科目的学习兴趣。首先,老师应对历史科目进行选取,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从而主动自觉地对历史课本进行阅读,提升历史科目学习的兴趣。如教师在讲解诸葛亮草船借箭这一历史故事时,可挑选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不同的人物角色,然后在教室中设置相关的场景,让学生按照故事情节来扮演。这样,学生就会融入故事当中,形成一种好的学习氛围。角色扮演可以让更多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对于发挥历史科目的教育功能有很大的帮助。
(三)运用故事化教学引导学生体验、感受文本。
为了让学生对于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中职历史的内容都是教材编者和专家精心挑选的。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这些历史知识对学生成长和身心健康大有裨益。老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感受文本,同时引导学生对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回顾,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例如,在讲解中国的抗日战争时,可在课堂上穿插一些抗战中发生的历史事件,也可多给学生讲一些中国共产党及毛泽东如何领导全民抗战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讲完故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说出他们一节课的收获。在学生对历史故事有所感受时,便实现了历史教学目标。
(四)为学生创造历史科目学习的平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对于教学主体越来越多地由教师转向了学生,他们的学习不再主要依靠老师的教授,而是越来越多地主动学习。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和境界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学生对于历史科目的理解也越来越透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新课改以后要求教学更多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不仅让他们自己讲故事,还可以让他们以更好的方式与别人交流。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的抗日战争时,可以让每个学生讲一讲自己所了解的抗日战争及其中的一些小故事跟大家一起分享。这样学生对于抗日战争就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不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播,还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一种体现,实现了历史科目的教育功能。
三、结语
中职生历史科目的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还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新知识,对学生学习其他科目有很大的帮。新课改要求学习过程中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对于中职生的历史科目教学更应如此。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增强教学效果,提升中职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更好地发挥历史科目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张永生.增强中职学校历史教育功能的意义及方法探讨.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3).
[2]马荣村.增强中职学校历史教育功能的意义及方法.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