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发展型资助模式实施路径探究

2017-02-22刘启仲

文教资料 2016年26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

刘启仲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群体成长环境和心理的变化,现行大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发展型资助的理念和实践呼之欲出。着眼于发展型资助模式的推广和实施,要从资助理念、资助对象、资助内容、资助方式等四个维度入手,推进该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发展型资助    内涵及特征    实施路径    全面可持续发展

教育公平是党和政府始终高度关注的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做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学生资助体系逐步健全,逐渐形成了“奖、贷、补、助、减”的混合资助体系,该体系在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生群体成长环境和心理的变化,现行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发展型资助的理念和实践呼之欲出。

一、当前高校扶困助学工作的现实问题和困境

目前,以“奖、贷、补、助、减”为主要形式的混合资助体系依然是多数高校所沿用的资助模式,这种以“经济解困”、“输血式资助”为主要特征的资助模式,在现实操作中有着直观性、便捷性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然而在资助实践中,其在缓解家庭困难学生就学压力和生活负担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现实问题。

1.资助与育人相脱节,育人功能彰显度不足。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育人功能既是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资助工作的最终归宿。然而,当下大学生资助工作,在注重资助的“物质”属性的同时,往往忽略资助的“价值”属性即育人功能。育人功能的缺失,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自立教育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部分学生的依赖心理和行为惰性,“等、靠、要”、缺失诚信、不知感恩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不贫困却冒充“贫困”的“假贫困生”。

2.过于关注经济纾困,对学生发展型需求关注度不够。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按层次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前的助学体系在满足大学生的“生存型”需要方面卓有成效,而在助力困难学生实现更高层次的“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需求时,却注意不够。事实上,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资助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温饱”上,更应该关注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综合素质能力的拓展等发展型议题。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不健全,认定工作效度和信度不高。

现有的认定体系,主要是经由乡(街道)一级民政部门提供贫困证明,再经宿舍评议、班级评议,后经公示,最终得以认定的过程。这种认定方式看似缜密,却在多个环节中存有漏洞和不足。如贫困生证明的开具“门槛”较低,较容易取得;评议和公示的过程又一次加重了困难学生的心理负担;各地区经济的差异,“贫困”的标准难以统一和量化等。科学、规范的认定体系的缺失,使得学生资助工作的效度和信度难以有效显现。

基于以上问题,探索实施“注重育人功能的实现”、“注重困难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困难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型资助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发展型资助的内涵及特征

发展型资助是指高校根据教育规律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需求,通过以资金帮扶、心理辅导、科研指导、项目驱动、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等多种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努力克服自身困难的同时,致力于提高自身素质技能,健全人格品性,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一种资助模式[1]。较之于以往生存型的资助模式,这种“发展型”的现代资助模式更加强调学生资助的“内涵式”、“差异化”和“针对性”,是对资助育人原有功能的一种实质性回归和拓展,彰显出育人理念的新突破。

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既体现在资助方式的多样性,又体现在资助群体需求的多样性上。发展型的资助模式改变了原来单纯依赖物质资助的模式,根据资助学生群体的不同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资助方案”,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成长成才提供一系列的资金、项目、平台、人力、智力支持。二是过程性。传统的“生存型”的资助模式大多采取一次性的资助模式,缺少跟踪服务。发展型资助着眼于学生帮扶的全过程,通过心理辅导、感恩引导、发展指导等多种措施,促进困难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三是可持续性。发展型资助在帮助困难学生经济解困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该模式注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人格、情感、技能等方面的支持和培育,强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的引领,情感和心理的疏导,社会交往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专业技能的培训,从而发掘和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潜能,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2]。

三、发展型资助的实现路径

作为对传统生存型大学生资助模式的拓展和创新,发展型资助在实现育人效能、促进困难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应当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资助体系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实现发展型资助应从四个维度进行探索。

1.更新资助理念,用发展的理念解决学生发展的问题。

资助理念的更新,第一,要改变传统资助模式的思维定势,即对“所谓学生资助就是给予学生经济资助”这一固定的、传统的认知。发展型的资助模式,重点在于“发展”,就是用发展的视角,发展的目标,发展的路径,解决学生发展的问题。因此要紧紧围绕发展,谋篇布局。第二,要做好发展型资助模式的顶层设计,强化制度、政策配套,创新资助工作方式和方法,改变以往过分依赖物质资助的方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在保障困难学生基本生活的同时,根據校情、学情,进一步丰富、完善各类奖助学金评选规则,将各类“发展性”指标融入各项奖助学金中,激发学生发展的内生动能。第三,要理顺发展与资助之间的关系,发展是资助的目的,资助是实现发展的手段和方式,因此要寓资助于发展当中,而不能只言资助,不计发展。

2.拓展资助对象,让资助政策的阳光覆盖到更多需要帮助的学生群体。

资助对象的拓展,第一,要明确困难学生的定义。“困难学生”不应单单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应包括心理困难学生、发展困难学生等学生群体。因此发展型资助的资助对象应当由单纯的“经济困难”学生向“经济困难”、“心理困难”、“发展困难”等学生群体转变,将更多地资源投入到困难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實现中。第二,资助对象的拓展,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量”的拓展,而应当是“质”的拓展。要充分意识到“困难学生”拓展的内涵和外延,其不仅要覆盖更多学生群体,而要更加关注同一个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基于环境、时间、心态等因素的变化,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需求。无疑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尽力做到“一生一策”的同时,针对不同的需求,还要加强跟踪服务,尽可能制定不同的资助方案,力求做到“一生多策”。

3.升级资助内容,促进困难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资助内容的升级,第一,要着眼于困难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除了经济帮扶以外,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更应当向学生素质拓展、能力提升和心理健全等方面倾斜。开展资助之前,在政策设计上要把对受助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咨询、职业规划、学业提升、社会实践等与大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教育管理环节做整体上的规划[3],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进困难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第二,要激活资助的育人功能,创新育人方法和实践,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诚信意识、自立意识、奉献意识。要加强对困难学生的思想、心理引导,实现从受助、自助到助人的转变[4],真正致力于困难学生的德育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4.创新资助方式,整合资源,开展个性化的资助服务。

资助方式的创新,第一,要改变过去单纯依赖资金、物质的资助方式,整合各级各类资助资源,形成“资助包”。要充分依托政府主导、学校实施、社会参与的多元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从制度、政策、环境、资金、技术、平台、人力、智力等多个角度,构建资助育人合力。第二,要根据资助对象的个性化需求,有目标、有针对性地提供资助“产品”。“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大学生群体在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心理素质、认知能力等多个方面都有着诸多不同,每个学生遇到的发展问题都不尽相同,因此这种个性化“发展资助”就显得尤为必要。诸如学生需要心理辅导,就要整合、充分利用“资助包”资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心理服务。而有的学生却遭遇了职业发展困境,就需要从“资助包”中提取更多职业生涯规划的人力、物力、智力资源帮助其摆脱困惑。

四、结语

发展型资助是一种旨在促进困难大学生群体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资助模式,其在促进困难大学生德育养成、人格健全、素质拓展、能力提升等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然而,相对于传统的资助模式,发展型资助模式需要更加广阔的政策、资金、人力和智力支持,需要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实践平台,需要更加完备的理论支撑和组织保障。因此,今后一段时期,为促进发展型资助模式的推广和实施,我们应当从资助理念、资助对象、资助内容、资助方式等方面入手,推进该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杜坤林.从保障型资助到发展型资助:高校助学工作范式转换及其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5):86.

[2]马彦周,高复阳.高校构建发展型资助的必要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1):181.

[3]许翠梅.我国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9):59.

[4]肖杰.高校发展型资助模式探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4(11):122.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及其启示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及实施路径
微阅读, 让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更给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育游戏的运用及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