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成功素质教育创新研究
2017-02-22计建洪
摘 要: 文章分析了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现状等,分别从成功素质教育的观念创新、组织创新、队伍创新、内容创新、评价创新五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成功素质教育 高职生 创新
近十年来,“成功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中使用最频繁的概念之一,经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实践,已经形成了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及具体操作方案,并在一些高校的具体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新的时代,科技、资讯瞬息万变,许多人都拥有了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大学生的关注和喜爱,手机媒体成为自互联网之后对其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巨大影响的新载体[1],因此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高职院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按照职业人才标准制定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方面,学生是否成才是看其专业是否考高分,获得多少技术等级证书、资格证书等专业技术标准,在专业建设上下了很大工夫[2]。尽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非专业素质的重要性,但政策导向主要还是在专业素质培养上,非专业素质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等。我院早在2005年就开始通过成功素质拓展计划对大学生进行成功素质教育,有计划、有监督、有考核、有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暴露出学生主动性不够等不足,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学生特点,对成功素质教育形式、内容、载体、体系等进行创新,使成功素质教育效果更好。
一、成功素质教育理念
与主要通过课堂人文知识学习得到的一般意义上的素质不同,成功素质,是指实现成功目标所必备的优秀素质。成功素质的外延包括五大体系:思想政治体系即观念体系,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等;品格体系,主要包括人格、道德、诚信、毅力、性格、风度、气质、修养、心态等;方法体系,主要包括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等;能力体系,主要包括领导、组织、管理、观察、分析、表达、协调、沟通、应变、公关、体能等;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根据人们实现成功目标的素质构成,成功素质可分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成功,在同一社会环境和发展机遇下,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是主体成功素质的高低,成功素质教育着眼于有目的、有计划地塑造学生的成功素质,实行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成功素质的人才[4]。
二、成功素质教育现状
(一)高职生特点
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后,本二本三批次的录取分数线明显下降,高职高专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更低,特别是近几年江苏高考人数直线下降,高职院校生源普遍不足,所以三年前开始了注册招生,而生源质量则进一步下滑。高职不少学生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毅力、耐心不足,但喜欢新兴事物,学习习惯较差,导致成绩不好,自信心不足,一些学生还因此感到自卑、敏感,但參与活动有热情。总而言之,认识事物感性有余理性不足,参与活动热情有余信心不足。因此,针对高职生特点,针对性、计划性地开展成功素质教育势迫在眉睫。
(二)误区
社会普遍对高职学生的认知存在一定误区,认为高职学生是高考的“失败者”,自制力、思维能力、学习主动性较差,对其根本谈不上成功素质的培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就此指出,人们不应过于关注学生的传统智力测验,并认为这种测验方法较为片面,仅关注语言能力、数理逻辑推理能力等一般认知能力。他提出应从“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方面协调平衡地构建学生成功智力判定的新标准。由此,对学生成功素质的培养,尤其是高职学生成功素质的培养,不能过于关注学生的传统智力,而应更多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和特长,创造更为宽容的差异化成功导向教育环境,使学生良性地融入专业学习中,最终收获属于每个个体的成功[5]。
(三)现状
为了增强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我院于2016年2月提出了德育工作的“一系一品”项目,要求各系结合本系学生工作特点和德育工作专长,选择一个方面作为突破口,作为本系的品牌项目进行培育,以专项课题等形式进行创新开发、效能提升,努力形成本系的德育特色和工作亮点。为此,我们申报了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成功素质教育的创新与实践研究”,并于2016年6月获批为省教育厅2016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为更好地开展此项目的研究,2016年9月对全院所有系部所有专业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涵盖了机电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化学纺织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艺术设计系、管理系、外语系等7文、理、工科系40多个专业的近50个班级。为尽可能地展现全院各专业学生的现状,保证调查的客观公正,调查由学生会负责,采用到各班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近1500名高职二年级学生进行了不记名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一半以上高职学生思想素质较好,但存在部分同学为了混积点才来参加活动,有点半强制性,不是出于自愿,所以活动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只有33%的被调查同学表示喜欢本专业。
3.诚信等品德需进一步培养,责任心、劳动观念、文明程度、吃苦耐劳精神等有待提升。
4.综合能力有待增强,譬如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是成功的关键,但不少同学明显欠缺。
兄弟院校的素质调查也表明,高职学生素质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我院作为全国实施成功素质教育最早的院校之一,经历了11年的积累,在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论及实际操作层面总结了很多经验,已经形成了《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成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意见》、《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素质学分制实施办法》等文件,但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成功素质教育效果不太理想,有待进一步改革与创新。
三、创新思考
关于创新,有人说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在某些方面有点好的改变就是创新。首先要改变成功素质教育观念,让新的理念深入到每个人的心里,其次要组织创新、队伍创新、内容创新、评价创新,等等。
(一)观念创新
1.以由上而下代替由下而上的方式推进成功素质教育。目前成功素质教育主要是一线基层的德育工作者在操作、在推进,但由于能力有限,以及制度缺陷导致一些德育工作者毫无积极性。既然领导已经认识到成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就应大胆改革,包括分配制度、奖励制度等。目前的管理制度倾向于教学条线,而教学条线在学生成功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因为缺乏相关制度,尽管考核要求普通授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成功素质教育,在听课评价表上有些反映,但往往被大多数老师所忽略。目前,部分老师已尝试用项目导入等教学方法改变常规的授课方式,将成功素质教育全方位地贯穿其中,取得了一些效果,值得更多的老师借鉴和实施。
2.以隐性教育代替常规说教。高职大学生对一味地说教很反感,因此每周的主题教育必须认真准备,像上好一堂专业教学课一样精心备课,用鲜活的案例、视频等引入,引起大家的共鸣,然后由大学生自己总结出其中的道理。但必须有相应的激励制度,保证主题教育课长期有效开展。
3.以立体教育代替单一教育。科技特别是网络发展的日新月异,智能手机已是每个大学生的“标配”,他们已很难静下心来阅读。通过调查[6]发现,大学生喜欢浏览网页资讯等,对老师通过网络开展活动绝大多数表示理解与支持。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立体教育活动。
(二)组织创新
1.从制度上进行颠覆。目前高校组织、执行大学生成功素质教育的只是直接相关的部分领导和教师。既然大家已经认识到成功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就像两条腿走路两腿都要硬,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专业教学这条腿相对很硬。而不少企业招聘人员却看重大学生成功素质,应参照教学系统成立一些德育教研室,与专业教研室一样制订教育计划、实训计划,一样进行备课、授课、评课和考核,一样的分配、奖励,一样的人员安排,而不能仅仅依靠德育条线的几个教师。
2.从形式上加以整合。在上层无法带来具有颠覆性的改革、创新时,应努力通过改革成功素质教育组织形式,激发大学生参与成功素质教育的热情。以大学生成功素质魅力人物的塑造作为主线,将零散的成功素质教育活动串联、整合在一起,从前期的发动到最后评选出年度成功素质魅力人物之学习之星、技能之星、自强之星、文体之星、实践之星、公益之星、创业之星、劳动之星、诚信之星等,精心策划与准备,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程序,包括评选标准、评选流程、表彰大会、网络宣传等。整个成功素质魅力人物塑造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建立成功素质的过程,是与社会、市场需要紧密相连的教育过程。相信这种理念培养出的学生个性鲜明,创新能力强,可以适应社会的广泛需要,为大学生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队伍创新
1.开发专业课教师资源。在目前情况下,成功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德育教育的相关教师,而专业课、理论课教师这个最大的资源没有开发和利用。教师要教书育人,但不少教师专注于教书,传统教法过多,学生主动参与过少,导致我国大学生存在应试能力强、基础知识强,创新能力弱、动手能力弱等缺点[7]。因此,必须从制度上推进,彻底改变陈旧的授课方式,譬如采用项目化教学法,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3名成员,一起查资料研究、讨论老师下达的任务。然后小组汇报,老师点评、总结、打分。在注重平时学习、加大平时过程考核力度、促进学习的同时培养同学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等。
2.利用好优秀毕业生、校友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各个学校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毕业生,成为最好的成功素质的示范榜样。学校应安排专人联系,定期请他们回来开展青春故事会、校友访谈等,包括让他们参与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技能竞赛等活动的评委,部分实训课的校外指导老师等,能够起到现身说法、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整合各種社会资源。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并由专人负责。可聘请一线工程师、企业人力主管包括社区、政府部门等有识之士,参与大学生成功素质教育。整合各种资源,力求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四)内容创新
大学生成功素质包含了方方面面,为了获得成功的素质,必须创新教育内容。
1.内容多元化、专业化。除了常规的成功素质教育内容,还要想方设法、开拓创新,紧跟时代步伐,拓展教育内容。可以紧跟市场、潮流举办专业论坛、时事论坛等。各种活动尽可能围绕专业开展,如每个班分成多个3人小组开展行业调查、校友访谈等,了解本专业、行业的发展情况,为将来的顶岗实习及就业作铺垫。同时了解学长如何走入企业、走入社会,了解他们的成长过程,使自己少走弯路。通过精心准备,有效的监控、汇报、考核,锻炼学生的口才、胆量、开拓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使大学生在诚信、责任心、敬业精神、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职业态度等有关职业素养方面得到一定提高。
2.教育基地化、实践化。成功素质教育内容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在实践中培养专业与非专业素质。要建立固定的成功素质教育校外基地,定期到专业教育、青年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爱国主义教育、顶岗实践等各种基地开展活动,同时制定一整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及时对成功素质教育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3.主题项目化、网络化。为有效开展成功素质教育,我们研究了不同年级、不同学期学生的特点,设计出很多主题,并进行项目化设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根据新的形势,我们应占领网络这个教育的“第三课堂”,精心设计推送大学生成功素质教育的内容,让同学们通过手机媒体潜移默化地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充满好奇心和可塑性的成长阶段,网络的无边界性使大学生不再像以前一样躲在“象牙塔”里,新媒体时代的大学校园较传统媒体时代面临更多的价值选择,给学生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8]。
(五)评价创新
1.对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都需要改革与创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必须通过创新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大力开发、规范专业社团,提高指导老师的待遇,让社团不再是少数人偶尔参加一下的活动机构。将专业知识竞赛、专业论坛、专业技能竞赛、专业活动等常态化,专业教学项目化。评价主要在平时,注重过程管理与考核,让学生不再为一考定终身而临时抱佛脚。提高学生兴趣、拓展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变被动为主动,让每个高职生的成功素质得到培养。
2.大学生成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我院实施成功素质学分制已经很多年,取得了一定效果。根据各项成功素质学分考察点的项目难易程度和德育价值的大小,对每个考察点给予积点赋值,使其可量化积分[9],获得相应积分即为合格。今后,若引入社会评价及对优秀、良好者分层评价效果会更好。
总之,团队协作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生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都是成功的关键素质,都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培养。当前,高校举办的很多活动往往锻炼的是少数同学,因此需要更多的创新与改革,规范制度,以充分发挥各支队伍的力量,造福于每一位学生。
参考文献:
[1]计建洪.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调查问卷分析与对策[J].文教资料,2015.4(672):90
[2]计建洪.基于苏南化工类企业需求的高职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4.6:117.
[3]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06,3:52.
[4]赵作斌.谈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的理念与模式[J].文化学刊,2008,3:125.
[5]譚旭,邓果丽,陈宝文,刘颖.高职学生成功素质培养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5,2:75-76.
[6]计建洪.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调查问卷分析与对策[J].文教资料,2015.4(672):90-91.
[7]陈梅,饶浪.成功素质教育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74-75.
[8]计建洪.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调查问卷分析与对策[J].文教资料,2015.4(672):91.
[9]陈斌.推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学分制的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4.(23):98-99.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成功素质教育的创新与实践研究”(2016SJD71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