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明清徽州的刺绣工艺

2017-02-22周凌亚

文教资料 2016年26期
关键词:明清徽州刺绣

周凌亚

摘    要: 明清徽州刺绣工艺发达,刺绣是广大妇女们的一种生存方式。刺绣被广泛运用于服饰的装点,还被运用于床上用品、门帘、床围、桌围、椅帔、进香袋、轿衣等日用品,这些日用品上的刺绣图案往往都是吉祥之物。

关键词: 明清    徽州    刺绣

刺绣是用针和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通常为织物)上穿刺,通过运针将彩线组织成为色彩缤纷的美丽图案,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创作表现出来的一门工艺。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刺绣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诗经》中即有“黼衣绣裳”、“衮衣绣裳”及“素衣朱绣”的记载,至今,它在中国有至少两千年的历史,在古代文献记载中亦以“针黹”称之。明清时期的徽州,传统文化呈现全面繁荣的状态,而艺术方面的成就为后人称道,新安画派独领风骚,徽州版画也堪称一绝,而徽州“三雕”更是雕刻艺术史上的奇葩。徽州艺术在这些方面的成就之巨,早已是学术界的共识。不过,对于历史上主要由徽州妇女完成的刺绣工艺,至今未有学者关注,本文即对此初步探讨。

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徽州刺绣虽不能与这四者相提并论,但在明万历以后刺绣水平是很高的。明万历之前,徽州“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勤于山伐。能寒暑,恶衣服”。这种勤俭节约的习惯一直保持着,“山谷民衣冠至百年不变”①。明中期之前,徽州人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很常见,上面的刺绣自然也是不多,所以当地有句谚语“绒衣没补丁,不见故家人”②。在日常用品的使用上也是崇尚节俭,然而这种风气伴随着官宦特别是徽商的兴起而逐渐改变,“而今则家传户诵,夤缘进取,流寓五方,轻本重末,舞文珥笔,乘坚策肥”③。至少在明万历之前,徽州人的服饰就开始讲究起来,歙县“开黄里谢氏乃曰:虽见故家人,终嫌有补丁。”他认为,穿着带补丁的衣服有失体面,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处理补丁的绝妙办法,“即以本衣裔处褪出绒纱一经一维,织而补之,初尚一面,既而两面,如一片然,无丝毫痕迹。亦以此法补绉絺,创始一人,应不遑给,迩来能者众矣”④。万历时,会用刺绣去织补衣服补这项技术的徽州人已经为数众多。

明中期之后,徽州刺绣的技法基本具备,“刺绣诸法昭然大备而工巧者,尤以新安开其端”⑤。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明万历年间,徽州刺绣和一些著名的刺绣门类相较,它是有特色之处的,如苏绣和粤绣的绣品中没有人物像,而徽州刺绣的人物像立体感极强,栩栩如生,达到很高的水平。“吾乡王妇吴氏绣大士像,惟以一丝纵横,不知其所起止,毋论衣裳花蔓,而颜面具有慈悲欢喜各种相。好绣玄帝像,须发如生,固亦不论;所披金甲,隐起连环锁子,望之似有凹凸,而拂之无毫捩手”。而苏绣是“未闻所绣之像”,粤绣的情况是这样的:“及观《广州列女外传》,南海卢女,天巧针指,能于一尺绢素绣作飞仙,以一丝一缕为盖五重,中有十洲三岛,是何有于吴宫。”难怪有人慨叹“是何神也,又何有于卢女”⑥。也就是说,这幅玄帝像刺绣绝不亚于写进列传的南海卢女的飞仙刺绣作品。

在明清徽州,刺绣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徽处万山中,其田土所产,啬于他郡”⑦,为了生存,绝大部分徽州男子外出经商,“女子自结褵未久,良人远出,或终身不归”⑧,以至于“健妇持家身作客,黑头直到白头回,儿孙长大不相识,反问老翁何处来”⑨。可以说,徽商搏击商海的背后是无数的徽商妇的默默奉献和苦苦挣扎及煎熬,妇女长时间地辛苦地操持着家计。休宁妇女“日夜績麻挫针,凡冠带履袜之属,咸手出,勤者日可给二三人”⑩。婺源“女人习甘澹薄,居乡者数月不沾鱼肉,恬以为常,比屋治针黹纫绩”,特别是婺源“东北妇女惟绩苎纫针刺纹等事耳”{11}。徽州“女人犹称能俭,居乡者数月不沾鱼肉,日挫针治缝纫绽。黟、祁之俗织木棉,同巷夜从相纺织,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徽俗能蓄积,不至危漏者,盖亦由内德矣”{12}。这里说的“内德”就是妇女勤劳节俭的良好品质。这是黟县和祁门县风俗,也是整个徽州习俗。刺绣在明清徽州妇女从事的劳动方式中占重要部分,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刺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民国《歙县志》中记载这样一则催人泪下的故事:“汪于鼎洪度作《新安女史征》,言吾乡昔有夫娶妇,甫三月即远贾,妇刺绣为生,每岁积余羡易一珠以记岁月,曰此泪珠也。夫还妇殁已三载,启视其箧,积珠已二十余颗。俞曲园樾采其事入《右台仙馆笔记》,美其名曰‘记岁珠。”这位商人妇在丈夫外出经商的二十多年里以刺绣为生,最终还是没有等到丈夫的归来就悄然离开人世。明清徽州社会是宗族社会,族规家法对妇女约束十分严格,可以想见,这二十多年对于这位妇女来说是多么漫长,她一定是非常思念自己的丈夫,希望丈夫哪天能够突然回家出现在她面前,她就把这份思念和希望及生活的艰难等复杂的情感通过刺绣表达出来。有些妇女在丈夫死去后失去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明清时期徽州妇女节烈风气鼎盛,“节妇烈女为徽最多”{13},节妇“或称未亡人而代养而抚孤,嫠居数十年终始完节”{14}。有些节妇会依赖刺绣挣钱维持生活,清代节妇程氏“家贫,刺绣以供衣食”,但是后来却更加困窘,“为族妇职庖厨师事数十年,族妇家罹难,程无所依,竟饿死”{15}。

刺绣在明清被广泛使用于各种服饰和生活用品。端午香袋就是常用刺绣装饰的一种生活用品。清代徽州“儿童谁不喜端午,要带花花好包肚。雄黄涂脸跳钟馗,髻扎红绳摇玺虎。”再者,徽州宗族组织极为发达,每逢举办庙会时便会出现各种旗幡,而且各种旗幡上的刺绣是很有讲究的。宗祠旗帜上往往刺绣着龙凤、云彩等,清道旗经常刺绣着飞虎,这些旗幡是单面绣;观音会幡上则是双面均有刺绣,一面是刺绣着紫竹林、普陀岩,另一面刺绣着“南无阿弥陀佛大慈大悲观世音”,还有蜈蚣幡绣着夔龙。另外,壁挂佛像等也往往用上刺绣的工艺。

徽州人有保存旧物的习惯,然而如果遇有战乱或是家道中落,这些旧物就有可能损坏甚至消失。1936年,上海市博物馆落成,徽州著名画家黄宾虹慨叹古书画很难搜求,而且因为措置巨资不易,这些刺绣就作为陈列品收藏进去。画家黄宾虹在给许承尧的信中这样说道:“其余皆家乡人家所称老货楼之拉杂,如绣鞋、舄裤,皆是可陈列设之物。歙中有闲可收旧先破烂茶担、杯盂、椅垫之属,为将来博物馆计亦佳,迟则毁弃将尽耳。”{16}相比较明清时期,这些物品已经大大减少。清末歙县潭渡进士黄崇惺回忆他的先祖收藏很多字画,但是嘉庆道光之后家道中落,有些书画被卖给了别人,即使这样,尚有一层楼的书得以幸存下来,其中包括前代的古本,“又有大小竹木笥十余,杂贮先世冠履之属,皆明代物”{17}。这些织物中当有很多刺绣品。

这些刺绣图案通常是动植物或是传说中的动植物,但是被赋予人的感情,有一定的寓意。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刺绣饱含着徽州民众的祈福的思想情感、驱吉避凶的心理和审美情调。明清时期,在徽商遍天下的时代背景下,徽州妇女就是用一针一线,把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及对现实生活或热爱或苦闷幽怨的情感织入绣品中,以表达她们的思想情感。通过这些刺绣,我们可以从某个角度了解明清徽州妇女的日常生活。

注释:

①弘治.《徽州府志》卷1《地理一·风俗》,明弘治刻本.

②④⑥万历.《歙志》卷9《艺能》,明万历刻本.

③万历.《歙志》卷首《序·洪文衡序》,明万历刻本.

⑤黄宾虹.《黄宾虹文集》“杂著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97.

⑦赵吉士.寄园寄所寄.(续修四库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19.

⑧许承尧,撰.李明回,彭超,张爱琴,校点.歙事闲谭(卷8).合肥:黄山书社,2001:258.

⑨许承尧,撰.李明回,彭超,张爱琴,校点.歙事闲谭(卷7).合肥:黄山书社,2001:208.

⑩万历.《休宁县志》卷1《舆地志·风俗》,明万历刻本.

{11}光绪.《婺源县志》卷3《疆域·风俗》,清光绪刻本.

{12}康熙.《徽州府志》卷2《风俗》,清康熙刻本.

{13}康熙.《徽州府志》卷2《舆地志下·风俗》,清康熙刻本.

{14}同治.《祁门县志》卷5《舆地志·风俗》,清同治刻本.

{15}康熙.《徽州府志》卷16《人物志·列女传》,清康熙刻本.

{16}黄宾虹.《黄宾虹文集·书信编》“与许承尧”.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147.

{17}邓实,黄宾虹,编.美术丛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33.

猜你喜欢

明清徽州刺绣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徽州绿荫
清新唯美的刺绣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丁村民居砖雕艺术研究
明清江南教育情况研究
明清商业与帝制体系关系论纲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