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探析

2017-02-22吴玉明

关键词:古诗文渗透传统文化

吴玉明

【摘要】 我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财富,这也是我们民族可以不断汲取精神文化的重要源泉。而古诗文就是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把传统的文化渗透在其中,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也能够较好地体会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吸取其中的精华,不断滋养学生的心灵。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语文中的古诗文的特点,然后提出传统文化的渗透方式。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文 教学 传统文化 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12-150-01

0

根據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能够诵读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同时有意识积累与感悟古代诗文中所包含的文化性,然后能够在实践中进行应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古代诗文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渗透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吸收民族智慧,结合当前的核心价值而关心社会发展以及文化生活。

一、结合语文教材内容,提取传统文化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编者并不是把语文教材作为品德教育的工具,而是在选择古诗文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知识,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结合初中教材而认真地分析、进而提取出传统文化中的内涵,然后把这些优秀的文化结合教材中的内容更好地贯彻在学生知识的传授中。

例如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观沧海》(作者曹操),这是曹操抒情言志的作品之一,从诗文的表面观察,似乎在描写景物,而教师需要透过诗文中所描写的景物而体会作者在其中所蕴含情感,然后在教学中把诗人雄心壮志传递给学生。在诗中所蕴含的这种情感则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诗人的伟大志向。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能够较好地感受到一位具有伟大志向政治家的气魄与心胸,进而激发初中学生能够树立志向。再如选自《孟子》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两个章节,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如在文章中十分强调道义的作用,以至于在争夺天下中都需要把道义放在关键位置,同时指出了人心的重要性,这反映出了儒家思想,但是其中关于道义的问题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后一章节主要是阐述了一种忧患意识,告诫人们不能一味地贪图与享乐,这会给人们带来的后果是死亡,因此,人们需要树立居安思危的思想,这对当前的学生而言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价值观。

二、掌握古诗文的内容,启发学生的认同感

爱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精髓之一。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找准诗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然后把这些作为教育的切入点,更好地启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感。因为古诗文的语言和当前的语言表达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古诗文中的基本内容,进而使得学生可以较好地理解古诗文。例如教师在教学《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时,首先是疏通文意,然后对于诗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地学习,尤其是启发学生对这首诗歌中的名句进行理解,体会诗人为了祖国大义而蔑视生死的伟大情怀,能够坦然地赴死。通过学习可以较好地帮助初中学生树立高度的爱国目标,然后指导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当前生活在和平年代报效祖国的途径,实现对初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目标。

三、教师巧置教学情景

离乡之情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内涵。教师在语文教学方式中,则需要通过巧妙地方式设计教学情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文化学习氛围中,通过感受古人的情怀以及内心,而更好地体验古人高尚的情操。因此,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对诗文的理解,然后巧妙地设置恰当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进入古人生活空间中与古人在思想上产生较好的共鸣,进而受到高尚情操感染,促进学生重构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例如在学习《渡荆门送别》(作者:李白)时,根据李白出川开始,引导初中学生一步步体会作者为了能够较好地实现人生理想而离开家乡难舍的情意,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今后为了求学而需要离开自己家乡奋斗的情景,充分地把握此时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情感。

结束语

初中的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古诗文,都包含着我们民族在发展中所形成的优秀文化。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需要充分地把这些优秀的文化渗透在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初中学生更好地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师则需要根据初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情况,更加主动地探索古诗文实践教学中渗透这些优秀文化的方式以及途径,进而使得教师能够将育人和教书结合在一起,提升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 参 考 文 献 ]

[1]罗先慧,李金云,王勤.2015年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探索与反思——基于《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的分析[J].语文知识,2016,05(07):34-39.

[2]郑百艺,王彤,周燕妮.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功能性认识——以长春市部分初中学校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08(20):171-173.

[3]王芳,王媛.疆内初中班古诗文教学分析——以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七中学汉语教师调查为例[J].双语教育研究,2015,01(20):32-36.

猜你喜欢

古诗文渗透传统文化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