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观察
2017-02-22王春
王春
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场内营养护理体会。方法 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并将其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4例。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全面地护理,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显示为97.06%,73.53%,后者明显低于前者(χ2=7.50,P<0.05);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产生了4例不良反應,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示为11.76%;参照组患者产生了10例不良反应,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示为29.41%,前者显著低于后者(χ2=3.24,P<0.05),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全面、安全、有效地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全面、安全、有效地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早期;护理体会;满意度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进行置管治疗的同时,应配合全面、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才能将其治愈的可能性增大。因此,本文旨在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场内营养护理效果,对我院部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全面、安全、有效地护理干预,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1-2],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并将其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4例。在研究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36~81岁,平均(59.86±1.64)岁;文化程度在大专及大专以上10例,大专以下24例。在参照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38~83岁,平均(59.75±1.53)岁;文化程度在大专及大专以上12例,大专以下22例。根据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再经CT、B超等检查均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所有患者均自愿地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同意书。在比较以上两组一般资料后,发现差异均无明显差异,且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全面地护理,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现将研究组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2.1置管前护理 在护理前,充分地向患者了解其有无经鼻空肠置管相关的特征;然后将空肠置管的优点、必要性以及注意事项告知于患者,以便将其紧张、焦虑的情绪进行缓解,并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在进行置管前,应准备好导引钢丝、鼻肠管等器械与相关药物。
1.2.2置管中护理 在置管过程中,以温柔的声音指导患者进行平静、缓慢地呼吸;指导患者在鼻肠管推至咽喉时做吞咽动作,将对咽喉部的刺激降至最低;应密切地配合并协助医生的手术操作,将置管长度进行记录,并在手术结束后将其固定好。
1.2.3置管后护理 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并向其询问有无咽喉部疼痛、腹胀、腹痛等不适感,同时向其说明咽喉部出现不适感为正常现象;在术后6~8 h内,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以防导管脱出并出现咳嗽、干呕等现象;术后6~8 h后,经导管将500~1000 ml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注入患者肠内,在肛门排气后将艾伦多、能全力等营养剂的输入量逐渐增多;遵循医生医嘱,根据患者的体质量、身高、性别、年龄等实际情况决定其每日所需的营养;维持患者的输注速度(60~80ml/h)与营养液温度(37℃~40℃),每4 h用30~50 ml温开水对患者进行1次冲管;另外,若患者出现营养液反流的现象,则应立即停止输入,同时帮助其采取左侧卧位;每日定期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将管壁进行消毒,若有更换管壁的必要则将其进行更换;将留置管妥善地固定好,并防止其堵塞、受压、扭曲以及脱出;最后将患者有无不良记录产生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对仍保留置管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家庭喂养的指导。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前者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进行评分,由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分发,并在填表后将数据进行汇总。护理满意度分为不满意、满意以及非常满意3个级别,总分定为100分,不满意为<60分,满意为≥70分,非常满意为≥90分。(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总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包括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上两者均用百分率(%)表示,均行χ2检验;将数据均输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当P<0.05时,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显示为97.06%,73.53%,后者明显低于前者(χ2=7.50,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产生了4例不良反应(包括腹泻2例,腹痛2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示为11.76%;参照组患者产生了10例不良反应(包括腹泻3例、腹痛7例),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示为29.41%,前者显著低于后者(χ2=3.24,P<0.05),差異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有着病死率高、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患者的早期营养支持直接对其预后产生影响[3]。将营养液输入至患者肠内的主要手段是经鼻空肠置管。然而,临床上有资料显示,将全面、安全、有效地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4]。全面地护理(包括置管前、中、后的护理)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而言,不仅能够促进其恢复身心健康,而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还能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因此,本文研究了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场内营养护理的效果,并获得了良好并令人满意的结果。
本研究的数据显示,研究组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显示为97.06%,73.53%,后者明显低于前者(χ2=7.50,P<0.05);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产生4例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示为11.76%;参照组患者产生10例不良反应,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示为29.41%,前者显著低于后者(χ2=3.24,P<0.05)。以上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充分地说明全面、安全、有效地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该护理方法临床价值极高,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郁丁娜.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应用的护理进展[J].大家健康,2014,08(15):192-193.
[2]吴芳,张兴美.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肠外、肠内营养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12):21-212.
[3]陈志林,王海花,郭彩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鼻空肠置管肠内营养护理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7):2462-2464.
[4]詹美琼,陈晓君,蔡思敏.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J].中国校医,2016,30(04):263-265.
编辑/罗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