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配合抗生素等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疗效对比分析
2017-02-22王静
王静
摘要:目的 研究酒精型消化溃疡应用兰索拉唑、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內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酒精型消化溃疡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9例应用兰索拉唑与抗生素联合治疗,B组59例应用奥美拉唑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54%、96.61%,B组分别为30.51%、84.75%,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率为5.08%,较B组的15.25%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酒精型消化溃疡应用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效果优于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且副反应更少,更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酒精型消化溃疡;抗生素;兰索拉唑;奥美拉唑;临床疗效
酒精型消化溃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消化系统溃疡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而导致胃十二指肠黏膜受损、胃酸分泌增多、胃黏膜屏障功能降低等,继而导致溃疡[1]。这类溃疡的疼痛程度相比于常规类型的消化性溃疡更为严重,且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临床对于酒精型消化溃疡尚缺乏特效药物,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是改善临床预后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分别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旨在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酒精型消化溃疡患者118例,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自愿且知情。排除合并幽门梗阻、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神经功能障碍、怀疑为胃癌及肝脏肿瘤者、既往消化系统手术史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59例,其中男55例,女4例,年龄22~65岁,平均(46.21±3.98)岁。对照组59例,其中男53例,女6例,年龄24~68岁,平均(47.19±4.2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予以禁烟酒、禁辛辣刺激性食物。A组予以兰索拉唑口服,30 mg/次,1 次/d,每日清晨空腹顿服;予以阿莫西林口服,1000 mg/次,3 次/d,每日三餐后30 min服用;予以克拉霉素口服,0.25 mg/次,2 次/d,早餐前及晚睡前服用;予以铝镁加口服,15 mg/次,3 次/d,三餐后30 min服用。B组予以奥美拉唑口服,20 mg/次,2 次/d,早餐后30 min及晚睡前口服,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铝镁加用法及用量同A组。两组均连续用药30 d为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腹胀、腹痛及反酸等症状改善情况,记录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恶心、便秘、头晕等。
1.4疗效标准 ①治愈:疗程症状均完全消失,幽门螺杆菌(Hp)根除,溃疡病灶愈合;②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或显著减轻,Hp根除,病灶缩小75%以上;③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溃疡病灶缩小30%以上;④无效:临床症状及溃疡灶无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
1.5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A组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较B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A组不良反应率较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酒精型消化溃疡主要是由于长期、过量酗酒所致,同时与Hp感染、胃酸分泌过多及消化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有关,病理生理变化复杂。文献报道证实,酒精型消化溃疡具有较高的Hp检出率[2]。因此,对于酒精型消化溃疡的治疗不仅要求修复和保护胃黏膜,还应注重Hp根除治疗。
奥美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用药物之一,常与抗生素等联用,能够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并对抗Hp感染,疗效尚可。兰索拉唑是一种新型质子泵抑制剂(PPI),不同于其他类型的PPI,其结构中导入了氟元素,故其抑酸作用明显增强[3]。兰索拉唑口服后,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有效活化,活化体能够结合质子泵H+-K+-ATP酶结构中的巯基,从而起到酶活性抑制作用,强效、持久地抑制胃酸分泌。与此同时,兰索拉唑还可快速緩解溃疡病灶局部疼痛,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1]。兰索拉唑在抑制胃酸分泌后,能够产生负反馈作用,诱导胃泌素的分泌,从而改善消化道黏膜的血液循环状态,促进溃疡病灶的修复和愈合。还有研究资料显示,兰索拉唑具有胃蛋白酶抑制作用,从而预防胃蛋白酶激活,降低其对于消化道黏膜的损害[4]。与传统PPI药物奥美拉唑相比,兰索拉唑克服了其对于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酶所具有的抑制作用,对于胃内pH值变化更为敏感,可避免过度抑酸及其所致不良反应。由于兰索拉唑结构中,吡啶环4位侧链较传统PPI增加了氟原色,生物利用度更高,较奥美拉唑提高了约30%,故可在较少用药剂量的情况下获得良好效果,并可减少副作用[2-3]。将兰索拉唑与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铝镁加联合用药,在调节胃内pH环境的同时,杀灭HP,进而提高临床效果。郭羽等[4]研究表明,以兰索拉唑为中心配合抗生素等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且症状改善效果更为理想,而副反应更少。本研究中,A组应用兰索拉唑为主联合抗生素等治疗后,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达到2.54%、96.61%,与B组奥美拉唑等治疗后的30.51%、84.75%相比明显提高,疗效更为显著。此外,A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仅为5.08%,与B组的15.25%相比明显降低,安全性更好,研究结论与李加旺等[5]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兰索拉唑与抗生素等联合应用于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疗效优于奥美拉唑,且副反应更少,更具临床应用优越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史惠华.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配合抗生素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8):250-251.
[2]旷清江.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配合抗生素等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的疗效对比分析[J].医学信息,2013,(22):534-535.
[3]秦忠智.对比分析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配合抗生素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的临床价值[J].医药前沿,2015,(15):49-49.
[4]郭羽.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配合抗生素等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疗效对比分析[J].河北医学,2014,(3):463-466.
[5]李加旺.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配合抗生素等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疗效对比分析[J].医学信息,2015,(45):336-336.
编辑/安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