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媒体怎样坚守与创新

2017-02-22王金富周华

东西南北 2017年1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

王金富++周华

摘要: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它的传播手段、平台等与传统媒体有巨大差异,给传统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本文重点以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为对象,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坚持新闻宣传正确的政治方向,用事实说话、传播正能量及新形势下该如何创新。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政治方向、坚守与创新

一、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

新媒体就是运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的传播手段、平台等与传统媒体有巨大差异,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

(一)“读者”和“观众”大量流失

新媒体出现对传统媒体带来改变,最明显的就是传统媒体受众数量日渐萎缩,读报看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少见的“风景”。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权威发布,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可见网民规模在逐年增加,一些原本喜欢读报、看电视、听广播的群众远离传统媒体,奔向新兴的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的时尚浪潮里去了,而“90后”、“00后”这些新新人类更是天天离不开新媒体,宅在家里,通过新媒体了解天下大事,实现生活中吃喝购游等一应需求,这种变化让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生存考验。

(二)媒体人“无冕之王”的地位被颠覆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被冠以“无冕之王”之称,新闻报道的优先话语权让人感到其社会地位高高在上。自从有了网络新媒体,观众可以通过各门户网站、微博、微信随时随地接收最新、最全新闻资讯。新媒体网状的、发散的、“所有对所有”的传播方式“颠覆”了传统媒体以往的信息优势、资源优势和渠道优势,使得新闻工作者“信息传播专属者”的角色定位黯然失色,“特权”受到严重冲击。

(三)“全民记者”让信息传播空前自由

新媒体的诸多特性使得新闻工作者的概念日益模糊,以往的受众成为互联网用户,他们既是信息接受者,同时也可以生产信息、传播信息,甚至有了 “全民记者”的称谓出现。新闻记者和普通人好像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有人甚至预言说记者职业将与传统媒体一起“消失”。

目前用户最多、传播影响力最大的一是网络媒体,一是手机媒体。新媒体造就了信息开放和全时空传播的新局面。每个网民有了电脑或手机就有了发布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像记者一样拍照、拍摄视频、写稿,轻点鼠标“一键”发布信息。好像每个人都能做“记者”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二、信息爆炸时代,媒体人该坚守什么?

在这个“全民记者”的时代,作为主流媒体的工作人员,要站稳立场,胸怀伟大的新闻理想,正确引导舆论,发出主流媒体铿锵有力的最强音。

(一)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正确引导舆论

舆论是影响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新闻舆论工作能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事关大局,事关党和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凝聚人心、推动发展;错误的舆论导向却会搞乱人心、破坏发展。所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守的核心价值。

作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传统媒体工作人员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党团结带领人民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坚持正确方向,做好舆论宣传。当今的媒体环境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媒体人不能只追求报道的时效性和轰动性,更要看重报道所传达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坚持正义和真理,褒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这才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坚持“内容为王”,用事实说话

时代在变迁,传播方式在革新,平台和渠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可是无论怎么变化,信息传递如何高速,主流媒体都要坚持党的新闻工作原则,坚持“内容为王”,以事实为根据,用事实说话报道新闻,正确引导舆论。

坚持“内容为王”,用事实说话,就是不以吸引眼球、求关注为目的,制造新闻甚至报道危言耸听的假新闻来吸引群众的注意,而要坚持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科学规律,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地传播信息,报道出真实的新闻、深度的解读分析和理性的评论;用事实说话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到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收集第一手材料,采访亲历人,做出有现场感,有温度、有感染力、真实准确又走心的报道,而不是做一个足不出户、闭门造车、在电脑前复制粘贴的“新闻搬运工”;用事实说话就是认真核实每一个采访细节,力求新闻报道真实、准确、及时、感人,而不人为拔高亦不会人为贬损,不做一个歪曲事实甚至捏造事实的不负责任、扰乱视听的信息传播者。只有用事实说话,真实、准确地报道每一则新闻,传统媒体的优势才能在日益繁杂的新媒体时代稳稳立于不败之地,其公信力和权威性才能与日俱增,成为受众最依赖的媒体。

(三)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在新媒体不断更新换代、日益成为社会舆论放大器的格局下,社会舆论的多元化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之势。在一些媒体以拼点击、博眼球为主要创新的形势下,传统媒体更要心里有一本“明白帐”,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所在。

日前,信息传播的低俗化、媚俗化和娱乐化问题比较突出,主旋律往往被“嘈杂”的杂音所掩盖。正因为各种声音如此喧嚣,正能量新闻才显得更加可贵;正因为人心空前浮躁,正能量传播才更加振聋发聩。新闻舆论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应该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人们明辨是非,营造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虚假的信息和歪曲的杂音需要正能量新闻及时地驳斥、回应和纠正。从而把舆论导向引到正确的道路上,从而更好地影响经济社会建设大局。

三、传统媒体工作者应该如何创新

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传统媒体工作人员在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从思维方式、角色定位、作用功能等方面加以改变,从而在新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发展。

(一)改变不适合发展的旧思路,接受新思维

互联网思维就是以“开放、平等、互动、合作”精神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互动、分享思维,全球思维和跨界思维。新闻记者只有站在全球的高度,以开放的胸襟,接纳和传播新理念,力争成为多面手、复合人才,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改变固有角色,重新定位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公民记者”,这改变了记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地位。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思维方式、角色定位也应该重新调整和改变。

可以从网络平台获取新闻线索。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瞬息万变,通过各种媒体,传统媒体人可以从转发、分享中获得有用的新闻线索,通过筛选、比较找到时下大众关注的热点,经过进一步采访核实,做出专业、有深度的新闻;就一些突发事件,“公民记者”虽然能够率先发布消息,但是专业记者才真正能抓住新闻点,找到新闻价值所在,从“是什么”到“为什么”,深度解读,专业分析,最大程度满足人们对真实、权威、有价值新闻的需求。

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发布新闻,扩大影响力。新媒体时代,用户既是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產生者,用户在哪里,新闻记者也必须出现在哪里,不放弃任何一个传播渠道,多渠道向用户传播新闻。这样才能更好地扩大传统媒体的影响力。

(三)传统媒体人的作用更加重要

正因为传统媒体人与“公民记者”有着本质区别,并具备独特的专业素养,所以在这个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媒体人的作用没有被弱化,反而更加重要而不可替代。

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大多受过专业的知识培训,有一套专业的新闻传播技能,并且具备丰富的新闻工作实践经验。在这个信息传播“鱼龙混杂”的时代,传媒人独具慧眼可以一眼识破假新闻的原型,又独具匠心,能够抓住新闻价值,用超强的新闻敏感捕捉、报道一篇篇巾近民生、惩恶扬善的精彩新闻,为受众提供优质的信息咨询、为群众指明光明的前景、把舆论引到正确的道路上,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新媒体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传统媒体仍是一座富矿(焦点话题)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
建立内容权威 运用网络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