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贫,让精准脱贫之路越走越宽
2017-02-22郭亚莉
文/郭亚莉
金融扶贫,让精准脱贫之路越走越宽
文/郭亚莉
俯瞰花马湖、火车站景观
金融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精准扶贫就是实现金融资金的优化配置。目前,我国的金融扶贫已经取得较大成绩。但我国具有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特征,城乡不仅在生产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差异较大,而且城市金融发展水平也远远高于农村。要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
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角度看,主要面对两个问题:农村金融体制和农村金融效率。
宁夏盐池县金融扶贫的实践解决了这两方面的问题。盐池县从2006年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开始至今,开展了“信用+产业+金融”(信用建设+产业基础+金融支撑)三位一体的金融扶贫模式。盐池的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75%下降到2016年的17.7%,全面小康实现程度2014年达到82.6%,位列宁夏山区县第一。
实施金融扶贫工程十年来,盐池逐步构建了面向农户的金融扶贫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贫困农户的信用体系,创新建立了评级授信系统,激活和释放了信用资源。建立金融扶贫精准机制,通过政策引导金融“瞄准”最贫困人群,做到金融服务下沉。金融扶贫治理主体从政府—银行转变为政府—银行、保险公司、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等多元主体构成的金融扶贫治理结构,突破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瓶颈,更加有效推进金融扶贫治理工作。盐池县通过大胆创新,构建了多元化、包容性的微型金融服务体系。目前,金融扶贫小额信贷的“盐池模式”在全国推广。
十年磨一剑,盐池模式全国推广
首先,持续打造并建立了整个县域良好的诚信环境。对于农村金融来说,信用体系的缺失一直是最大的桎梏。经过十多年诚信体系建设,盐池县创新建立了评级授信系统,把诚信作为贫困户评级授信的主要依据,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建档立卡贫困户3年期、5万元以内贷款“免担保、免抵押”的信用贷款体系,在全国率先破解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年龄受限制的难题。经过诚信评级,真正为急需资金的贫困户降低了贷款门槛和贷款成本。此外,盐池县还建立了全区首个乡村组户信用评定系统。信用等级越高,享受贷款支持越多。现在,“守信才能发展、才能致富,失信寸步难行”已经成为盐池群众的共识。
其次,扶志提能,在激发内生动力上下功夫。我国的扶贫开发大规模实施至今,在全国许多地区还有部分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要扶口袋,必须先扶脑袋”成为盐池党员干部的共识,始终在教育引导、扶志提能上下功夫,把“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采取党员“1+1”、干部包扶等多种形式,带动引导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同时,盐池对家庭困难学生实施助学金资助,特别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通过技能培训就业的人员给予2000元奖励补助。确保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实现劳务培训“全覆盖”。
其三,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农民增收致富。近年来,盐池县坚持把滩羊、中药材、小杂粮、黄花等特色优势产业作为贫困群众脱贫的主导产业。为解决特色产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盐池以村级发展互助资金为平台,积极撬动各金融部门产业发展贷款,真正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目前,全县特色产业发展框架基本形成。以滩羊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辐射全县95%的贫困村和贫困户。
其四,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了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偏远地区的老百姓享受到基础金融服务,盐池县把农村金融便民服务网点纳入全县“五通八有”基础建设,积极推动金融服务“网点到乡,服务到村”工程。盐池协调金融机构在8个乡镇新设立便民服务网点14个、便民服务终端193个,实现了村级金融服务网点全覆盖,推广使用手机银行、网络银行,让建档立卡贫困户足不出户就能办理转账、还贷、清息、缴费等业务,破解了偏远乡镇金融服务网点空白的难题,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其五,风险防控做保障。盐池在全区率先创新推行“脱贫保”,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为贫困户量身定做了12项脱贫保险,既兜住了因病因意外返贫的底线,又为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保驾护航。
总结盐池金融扶贫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盐池模式”在盐池金融扶贫的各个阶段不断地创新发展,具有明显的县域特色和活力,实现了金融整体效率与微观效率并重的农村金融可持续性发展。
六大措施,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但是,盐池在发展中还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农民素质较低;产业化整体发展水平较低,龙头企业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石油、煤炭、天然气、白云岩、石灰石和石膏资源富集,资源开发后,生态恢复和治理难度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水资源短缺;公路密度低,交通通达程度差、物流成本高等等。
要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实现农民脱贫后可持续发展,盐池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坚持在内生变量上下功夫。继续加大对贫困农民的智力和观念投资,使农民彻底转变“等靠要”的思想,主动融入社会和市场。
●持续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程度地方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在延长区域特色产业链上下功夫。贫困农民脱贫后,要保证不返贫而且继续向前发展,必须要有后续产业做保障和支撑,要持续在滩羊、中药材、小杂粮、黄花等特色产业链上做文章。
●积极探索内生性金融发展,建立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对接机制。与小额信贷等外生性金融相比,内生性金融比较符合面向贫困地区农户的特征和信贷逻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金融制度,可以依托政府财政扶贫资金并逐渐脱离行政的干预,成为真正的民有、民用、民管、民受益的扶贫发展资金。
●积极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2016年12月国家将盐池县确定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之一,盐池县要坚持发挥地方特色,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态、生活空间,注重产城融合,使脱贫后的农民能顺利融入新型城镇。
●积极修复和巩固生态环境。
(作者系宁夏社会科学院综合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