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贞藏 止于至善
——专访广东省汕头市奥马眼镜运营经理蔡帆
2017-02-22张迎新摄影
文/张迎新 摄影/张
宁静贞藏 止于至善
——专访广东省汕头市奥马眼镜运营经理蔡帆
文/张迎新 摄影/张
汕头市作为粤东的中心城市,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历史发展的今天形成了典型的开埠文化。地道的汕头人,会对汕头的开埠文化情有独钟,空闲之余,他们喜欢在熟悉的老市区大街小巷追寻属于原潮汕人的历史印记。而如今在新旧城区改造的过程中,汕头作为沿海经济特区也在原有城市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改造,年轻一代人眼中的汕头多了几分商业气息,但汕头整体的生活节奏比较慢,夏季不会酷暑难耐,冬季也不会寒风刺骨,是一座非常宜居的城市。
就在这样一个微风和煦的城市见到了这期的采访对象蔡帆,一身休闲装扮的他,低调沉稳。采访开始,我试图先让蔡帆评价一下员工、家人、自己眼中的自己,但后来没有下文,蔡帆解释道他不善于自评,更愿意接受他评。我没有刻意去探寻缘由,接下来的采访让我逐渐清晰地看到一个韬光养晦、深藏不露的蔡帆。
作为镜二代,他还在“成长”
1984年出生于广东汕头,2005年求学澳门,毕业后留在澳门工作至2014年。在澳门的10年时间,是蔡帆价值观形成并确立的阶段,因此这段时间所经历的一切成为了他人生经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2009年,蔡帆从澳门科技大学毕业,脱离繁重的学业,他并没有感觉轻松,反而是迷茫困惑席卷而来。在许多人眼中,镜二代不会有生活的压力,因为他们从小衣食无忧,有优厚的资本去挥霍。但毕业后的蔡帆面对父亲抛来的橄榄枝却没有动摇,坚持留在澳门自食其力。开始的生活并不如意,他曾一度陷入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何种职业,收银、发传单等等工作他都尝试去做过。后来和一位大学朋友一起创业才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和人生坐标。回忆起当初和朋友一起创业奋斗的5年时间,他非常知足。蔡帆说,人生的目标明确了,就会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是一件是非常开心的事情。那时的许多经验对于蔡帆来说都弥足珍贵。
2014年,而立之年,蔡帆作出一个重大决定,和父亲进行多次交流后,他决定放弃澳门的事业回到汕头跟父亲一起管理经营了35年之久的奥马眼镜,开始新的职业生涯。
人生总在不断地“输入” “输出”,如果输入大于输出,人就是积极向上的。蔡帆就是这样,进入眼镜行业2年时间,不能说谙熟行业各个环节,但他始终保持着虚心学习的心态,不断请教父辈们成功的管理经验,同时也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并改进企业的不足之处。在澳门的那段生活,让蔡帆学会的更多是理性思考。回到汕头后,他会很客观地对比澳门与汕头的企业在经营上存在的不同之处,他也会将澳门一些更加合理的管理方式与汕头的本土文化相结合去创新管理机制。
目前,眼镜行业正处于交接班之际,如何将辛苦打下的江山传承给“镜二代”成为不少行业“打江山”一辈最为关心的话题。蔡帆同样需要考虑如何才能将奥马眼镜做得更好。进入眼镜行业后不断积攒的丰富经验、对生活的感悟以及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品质成为蔡帆在眼镜行业迅速成长的重要推动力。两年的时间看似短暂,但他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蔡帆(右)与万新光学集团销售运营总监汤坚(左)谈笑风生
责任为首,踏实做事
蔡帆时常会想起父亲说的这番话:“公司就像一艘前行的船,船长和水手齐心协力,每天将船只往前开,在行进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收获。如果有一天船长老去,谁来掌舵?没有了船长的水手怎么办?”
父亲的这番话是让蔡帆下定决心回归奥马眼镜的一个重要原因。蔡帆说也许而立之年的想法会和前几年有所不同,他用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说服了自己接手父亲的事业:首先,眼镜行业规模不大,但整体生命力非常强,发展潜力大,企业发展的根基是稳固的,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慢慢耕耘,是一份值得用时间和花心思去好好经营的事业。其次,父亲关于“船长与水手”那番话背后所蕴涵的责任感深深地打动了他,虽然父辈没有强求他去承担,但他觉得必须担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从决定进入奥马眼镜开始,他就没有想过退路,既然决定了去做这件事情,就要想方设法把它做得非常完美。他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融入行业,融入奥马眼镜。并非专业出身,没有学过视光专业,蔡帆坦言一开始很难找准方向和目标,他没有逃避,迎难而上,跟着部门经理慢慢学习积累,他发现这份事业越干越有趣,信心也开始增强。
对于现在的蔡帆来说,结束了澳门的生活和事业是减法,回到奥马眼镜却是人生的加法,这也开启了他对眼镜事业的坚定与满怀期待。
蔡帆很上进,进步也很快,刚进入奥马眼镜时,行业不少人认为电商、快时尚、视光中心等新业态猛如虎,对此,他却十分冷静和客观地分析这一切:“之前的一线经验告诉我市场平行发展,各自盈利是规律,实体店自身的优势是任何新业态都无法取代的,各业态的增长率足以证明这一点。”
由于奥马眼镜目前的主要经营区域是汕头市场,因此在本土必须要深耕细作。蔡帆的谦逊让他始终坚持脚踏实地做事的态度,每天都会去门店收集一线经验,总结规律和改善管理理念。对于如何更好地将在澳门学习到的有效经验与汕头文化相交融,蔡帆自有一番思考:澳门标准化、更多人性化的管理经验是外来文化的优势,根据汕头本土文化的独特性,他适当提出了调整管理模式,并在企业中试行,比如员工休年假,公司出资提供旅游机会的管理机制对于员工是福利,也是激励措施。
站在巨人肩膀上,压力会更大
谈起未来发展,蔡帆认为有挑战有成长,“镜二代有先天优势”的说法他不尽苟同。他说,自己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会走得更远看得更清楚,比起其他人会少一些弯路,但压力也会更大。“站在巨人肩膀上会很尴尬,无形中会要求自己比父辈做得更好,面对市场格局不断更新变化,父辈的许多经验也需要跟着调整,每一次决策都会牵动很多,我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够将奥马眼镜更好地传承下去,但是未来的发展没法预测,只能未雨绸缪,多一些危机意识,少一些骄纵。”
突破人生的每一次困境都是一次历练,蔡帆也在不断挑战自己。专业知识的缺乏是他的短板,但他没有拿自己的短板去比拼,而是将管理上的优势灵活应用。从回到奥马眼镜的那一天起,他便放下身上所有的光环和头衔,深入到一线对18家门店的经营状况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他很谨慎,每次学习都在寻找规律,并将所获信息与经验十足的父亲或是管理层交流,确认无误后才会开始施行。
蔡帆做事有很大一个特点:不动底线的稳扎稳打,很少有飞跃性的改变。他说这是因为他习惯于求稳,不喜欢大刀阔斧的改革。
蔡帆给奥马眼镜带来了很多新的思想,面对行业的改变,他没有自乱阵脚,而是客观评估奥马经营的核心模式是什么。面对未来市场发展,他有自己的规划,信心十足:以汕头为主,辐射整个粤东,区域性地实现加盟。适应市场转变、扩大或者坚持原有的经营模式是未来必须作出的选择,蔡帆也不例外。他认为目前中国的零售区域性很强,提高整体的覆盖率,让品牌传播得更远是奥马发展的目标。
为了调查汕头消费群对奥马眼镜品牌的认知度,蔡帆亲自进行了实地调查,大部分的消费者非常认可奥马,这给了他很大的信心,但也有部分消费者对奥马还有抱怨,这却成为了他工作的动力。在他心里,企业的传承关系到企业发展的生命力,对于奥马眼镜来说,矢志不渝的是文化的延长和生命力的延长。
奥马眼镜近两年发生了很大改变,会员制不断改革与完善、微信平台从2014年的萌芽到现在的成熟、数据化管理平台的不断健全等,这都是蔡帆交出的答卷。因为对数据真实性的推崇,蔡帆每次都会定期和奥马IT部门的成员一起分析,并与采购部门、财务部门一起开会决定次月的销售战略,这种及时并且更有针对性的管理带来的是奥马的快速发展。
有效沟通管理,合理规划经营
蔡帆说:“做任何事业都要认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以前奥马眼镜的选址更大程度考虑的是店面成本问题,而在后期,随着管理经验的成熟,新店铺的选址首先会考虑到城市的发展规划,根据政府的政策和客流量发展来决定;其次才是人力、财力成本等方面的评估。
经过35年的发展,奥马眼镜发展壮大到了18家门店,统一化的管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2年来,蔡帆成熟不少,目前所做的每一项决策都要为未来开更多的店预留空间,这种长远考虑是危机意识的一种体现,同时也在警醒自己,员工流动性太大对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在蔡帆眼中,最佳的管理方式就是沟通。进入奥马眼镜初始,他看到了很多问题,流程的繁杂带给工作的不便利,通过不断简化流程,统一化管理变得更加有章可循。但蔡帆有底线,所谓的简化并不是没有过程,而是在有监督机制的限制下达到高效率管理。
对于2017年的发展计划,蔡帆成竹在胸。他将员工福利的修改作为2017年计划的一个重要版块;其次是薪资结构的调整,将一线反馈的信息进行整合,尽量保持门店之间的平衡;重新进行门店的等级划分,目前已经做完了库存调整,镜架、太阳镜、老花镜等品类会变得更加可控。
谈起转型,蔡帆说会在冷静思考后作出选择,他坚持一个观点“任何人不能忘记自己在做什么,企业的变更需要想清楚是否有降落伞保护,如果有,可以大胆尝试;如果没有,就需要谨慎。”这并不是惧怕,而是厚积薄发。
人的生活不能被带入,要学会带出。蔡帆有句话说得很在理,“人不能完全陷入工作中去,有时候需要往外走才会想到更多的东西”。谈起眼中的幸福,他认为简单知足最好。
潮汕人是一个有信仰的族群,信仰的动力是对内心的一种规诫,蔡帆的信仰是明灯,希望这盏明灯能够指引他带领奥马眼镜越走越远。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