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创颅内压监测下甘露醇的合理应用

2017-02-22杨瑞生王建祯通讯作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甘露醇神经外科颅脑

李 剑 杨瑞生 王建祯(通讯作者)

1)河南济源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济源 459000 2)北京武警总医院神经外科 北京 100039

有创颅内压监测下甘露醇的合理应用

李 剑1)杨瑞生1)王建祯2)(通讯作者)

1)河南济源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济源 459000 2)北京武警总医院神经外科 北京 100039

目的 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颅脑手术后甘露醇合理应用的指导意义。方法 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有创颅内压监测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有创颅内压监测组根据颅内压调整甘露醇用量,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应用甘露醇。结果 有创颅内压监测组甘露醇的应用时间及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创颅内压监测能指导甘露醇的合理应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有创颅内压监测;甘露醇;高血压脑出血

颅内压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上所产生的压力,是临床神经外科中的一项重要监测指标,颅内压增高是许多颅脑疾病共有的临床特征,可继发脑实质缺血坏死,从而引起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者还可导致脑疝,甚至短时间内危及生命。颅内压增高是导致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1],因此,及时有效的降低颅内压是治疗成功的关键。颅内压监测有助于了解颅内压的动态变化,指导降颅压药物的合理应用。现将我科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12-03—2015-12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35~70岁,平均48.5岁;均有高血压史,均为基底节区出血,出血量40~65 mL。随机分为有创颅内压监测组40例,对照组40例,2组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急性期(发病后3 d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有创颅内压监测组使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codman颅内压监测系统,术中将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血肿腔中,术后持续监测颅内压5~10 d,每小时记录监测颅内压值,颅内压<15 mmHg时为正常,无需特殊处理;>15 mmHg时为轻度增高,可予抬高头部15°~30°并畅通呼吸道、适当镇静等处理;颅内压>20 mmHg给予0.5 g/kg甘露醇;>25 mmHg时给予1.0 g/kg甘露醇应用;颅内压持续>30 mmHg时,应复查头颅CT决定是否需要再次血肿清除或去骨瓣减压。对照组术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变化、腰穿测颅内压结果、复查头颅CT情况及临床经验应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1.3 评价指标 以甘露醇用量、应用时间及肾功能损害、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评价指标。

2 结果

2.1 2组甘露醇应用时间及总剂量比较 有创颅内压监测组甘露醇平均应用时间、平均总剂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甘露醇应用时间和总剂量比较

2.2 2组并发症比较 监测组发生肾功能不全5例,水电解质紊乱9例,对照组分别为13例、2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及时有效地控制原发性和继发性颅内压增高是治疗成功的最关键,出血量>40 mL时多数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颅内压可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可能随时出现脑疝引起呼吸循环衰竭危及生命,需及时手术行血肿清除术快速有效降低颅内压。但术后随着脑水肿的出现并逐渐加重,颅内压会再次升高,此时,就需要根据颅内压的变化情况应用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

随着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创颅内压监测成为颅内压监测的“金标准”,颅内压监测的目的是对患者颅内压进行持续监测,据此为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最科学可靠的依据[2]。研究显示,在临床症状出现前颅内压已开始增高,所以有创颅内压监测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尽早处理颅内压增高,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5]。目前,多数学者主张颅内压增高至>25 mmHg时应积极治疗[6]。甘露醇脱水作用迅速,是控制颅内压增高的最常用、最有效的药物,但如果盲目的长时间应用或大剂量应用,不但易引起肾功能损害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等,还可能因其蓄积和血管渗漏,加重脑水肿[7],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可根据颅内压的实时变化情况合理调整甘露醇的使用时间和剂量,避免过量使用,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8]。本研究有创颅内压监测组的甘露醇应用时间及剂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其水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有创颅内压监测理论上可能导致颅内感染等并发症,但如果操作者能严格做好无菌操作,术后监测时间控制在7 d以内,就能避免此类并发症的发生[9]。

综上所述,有创颅内压监测在甘露醇的合理应用及神经外科危重症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Timofeev I,Hutchinson PJ.Outcome after surgical decompression of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Injury,2006,37(12):1 125-1 132.

[2] Rieger A,Schon R,Hagen A.Improved patient monitoring dur-ing intracranial press measurement by calculating a theoretical pressure-volume curve[J].Zventralbl Chir,1992,117(3):126-129.

[3] Stendel R,Heidenreich J,Schilling A,et al.Clinical evaluation of a new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device[J].Acta Neurochir(Wien),2003,145(3):185-193.

[4] Steiner LA,Andrews PJ.Monitoring the injured brain:ICP and CBF[J].Br J Anaesth,2006,97(1):26-38.

[5] 谢万福,汤建明,王茂德,等.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监护的临床意义[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6,5(4):349-351.

[6] Bader KB.Refractory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in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AACN,2005,16(4):526-541.

[7] Reinert M,Andres RH,Fuhrer M,et al.Online correlation of spontaneous arterial and intracranial pressure fluctuations in patients with diffuse severe head injury[J].Neurol Res,2007,29(5):455-462.

[8] 唐怀吉.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致肾衰[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3,5(3):138-139.

[9] 丁育基.颅脑重症与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处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73.

(收稿2016-10-28)

R743.34

A

1673-5110(2017)02-0042-02

猜你喜欢

甘露醇神经外科颅脑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20%甘露醇注射液临床使用剂量的调查及启示
湿热烧伤膏对神经外科正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