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再思考

2017-02-21李燕

文教资料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跨文化传播文化软实力

李燕

摘    要: 新形势下,我国英语教育就要肩负起新的任务和挑战,即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进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然而,当前的英语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即为“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本文将探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并谋求解决之道。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中国文化失语    文化软实力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联系、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在综合国力方面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其中“软实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瞩目。

“软实力”(soft power)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S.Nye.Jr.)在其1990年出版的专著《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及于同年发表的论文《软实力》中提出的。约瑟夫·奈指出:“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这种吸引力来自一国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1]在“软实力”的构成中,文化无疑是“软实力”的重要基础和力量源泉。“当某种文化被广泛认同和接受后,文化主體的实际力量就会被放大,或者说无需动用物质性力量,只需凭借其无形的影响力即可实现某些政策目标,这就是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的软实力,或曰软权力”[2]。由此可见,文化软实力对于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有着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要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增强中国文化的对外吸引力、影响力和传播力。那么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媒介——语言的作用就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目前无疑是对外介绍丰富的中国文化资源的重要工具。如果说过去英语教育的任务旨在让中国人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那么在新形势下,我国英语教育就要肩负起新的任务和挑战,即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进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然而,当前的英语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即为“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那么提升文化软实力只能沦为空谈。

2000年,南京大学从丛教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题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的文章,首次提出“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并指出,即使是基础英语水平和中国文化修养都较高的一些博士生,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也会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该文同时呼吁中国英语界和文化界携手研究有关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方面教学内容的合理配置,引起了中国外语教育界的广泛重视[3]。根据从丛的描述,“中国文化失语症”可以定义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因不能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特有的事物、观念或现象而导致的交际失败或低效的现象。

宋伊雯等[4]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学生及大学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知识掌握情况、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以及他们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态度和对改进这一状况的期望等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现阶段本科院校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较好,但欠缺用英语表达的能力,而大学英语教师在一部分中国文化知识的翻译上也略显不足”。肖龙福等[4]采用测试卷、访谈及问卷等研究工具,对山东省两所高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171名四年级本科生、26名英语教师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受试师生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及其英语表达情况,研究结果发现,“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及其英文表达都存在程度不一的‘失语现象,尤其是中国文化英文表达还不具备向外输出、宣传、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良好能力”。其他研究者(刘世文,2003;邓文英,敖凡,2005)或采用测试,或使用访谈、问卷等工具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被试难以用英语恰当地表达测试中所涉及的中国文化,认为中国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十分欠缺。笔者也于2014年采用测试和问卷的研究工具,对理工科院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2、2013、2014级英语专业的18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中国文化失语症”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直以来,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有声有色,为了尽量减少母语及母语文化给英语学习者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中国式英语的出现,教材中的课文以原版欧美材料为主,中国文化元素严重缺失。浙大版新编大学英语精读教材,共有文章120篇,有关中国文化的文章只有5篇,中国文化占有率为2.9%;外研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精读教材,共有文章l20篇,仅3篇涉及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占有率为2.5%;全新版大学英语精读,80篇文章中涉及中国文化的只有2篇,中国文化占有率为2.5%。纵观三版大学英语教材,其中涉及中国文化的文章的平均占有率仅为2.6%。这些原版材料虽然语言地道,和外国文化结合自然,能帮助学生掌握纯正的英语语言形式,促使他们熟知英语思维和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由于教材中关于中国题材的文章特别少,加上教师在课堂上对中国文化的涉猎偏少,致使学生不能学到用英语表达中国观念、讲述中国文化内容、输出中国文化精华的方法,从而出现本土文化失语现象。学生能熟练地唱经典的英美歌曲,能用正确的英语把圣诞节讲得头头是道,讲国外名胜古迹时如数家珍。但遗憾的是,当他们要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国节日、推荐中国特产时却常捉襟见肘,心欲言而口不达。

另外目前的英语教育,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流。中学生,甚至大学生学习英语都是以通过考试为目标,社会上的各种英语培训更是目的明确,无不是为了通过各种英语测试,即便不是以通过考试为目的,其课程设置仍然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重点在阅读、听力、口语、写作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虽然大学英语专业也开设了文化方面的后续课程,但主要是有关英美文化方面的内容,开设中国文化英语课的学校寥寥无几,忽视了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致使学生有时在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时候“哑然失措”,有些学生甚至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

至于教师方面,我国大部分英语教师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培养起来的,他们对于中国文化本身的内容及中国文化英语表达都有一定的欠缺。在邓文英等就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四川十所高校英语专业教师进行的测试问卷中,有高达52.7%的教师出现过不知如何回答中国文化知识的情形。这一数据虽然只局限于某一区域,但这足以说明英语教师中国文化知识欠缺,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薄弱这一客观事实,势必影响到英语学习者的学习。

目前,我国的英语学习者数量最多,英语的地位被空前提升。对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学习英语?”我们正处于所谓的“英语时代”,我们声称要与“世界接轨”,可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文化遭受到挑战和威胁,在整个英语教学链条上,大纲、教材、教师、教学,中国文化的输入少之又少,更何谈输出呢?

当下我国英语教學中国文化的缺失现象已经成为新式“哑巴英语”:跨文化交流“单向”、“被动”,即在跨文化交流中多被动地提供交际对方所需信息,而不能主动向外输出我国本民族文化。外语学习者承担的责任之一就是将我们自己的母语文化传播给那些不懂汉语的外国人。也就是说,只要有跨文化交际存在的地方,就会有母语文化的输出,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交际的本质。费孝通先生曾经指出,非西方世界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不应只是被动地应付,而应通过发扬自身的文化个性来对全球化潮流予以回应。他提出要有一种“文化自觉”,而这种“文化自觉”是建立在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与未来有充分认识的前提之下的[7]。跨文化交际绝不能仅局限于对交际对象的理解,更不能只是一味地“迁就”,而应该与交际对象进行“文化共享”,乃至对交际对象产生“文化影响”。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礼仪之邦,中国不谋求霸权,但也决不甘于在跨文化交际的舞台上沦为西方文化的代言人[8]。我们都清楚,一旦文化空间被渗透,那远比一场实际战争更为可怕,因为它带来的不是政权的更迭而是整个民族思维的改变,一种文化甚至可能会因此而消亡。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传播始终离不开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这是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出现失语的前提,也是中国文化真正走向世界的必要因素。因此,作为培养人才,包括跨文化交际人才主战场的中国英语教育理应承担起这一责任。这就不仅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视,还需要专家学者、教师及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对把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在教学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尤其是英语专业教学中予以重视。只有具备了这方面的良好能力,同时本着文化多元、平等和对话的原则,国人才能在跨文化交流语境中真正自信而有力地发出中国的声音,扩大中国文化应有的影响力,从而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2]陈玉刚.试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软实力的构建[J].国际观察,2007(2).

[3]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4]宋伊雯,肖龙福.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J].中国外语,2009,(6).

[5]邓文英,敖凡.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分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4).

[6]刘世文.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1).

[7]张景华.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文化身份与汉英翻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4):126-129.

[8]曾洪伟.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05-107.

本论文基于2016年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

项目题目——慕课时代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微课资源建设与翻转课堂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2016】-JKGHB-0210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失语跨文化传播文化软实力
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调查研究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
大学生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