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

2017-02-21王凯文

文教资料 2016年24期
关键词:实践模式高校教育

王凯文

摘    要: 为提高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部对思政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再是简单地考查学生的思想教育质量及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是站在这一基本角度上,深层次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通过建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让广大师生在大思政视野下深刻地认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關键词: 大思政视野    高校教育    实践模式    作用价值

社会的不断发展,让人们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大批的中国家长不惜花费重金将自己的子女一步步送往知识的殿堂,希望他们沿着这条路越走越远。但是由于过多的学子走这座独木桥,在社会现有的状态下大学生已接近饱和。并且这种单纯的对知识的追求,让某些高校学子只能成为“纸上谈兵”的学究,一旦进入社会,盲目且毫无方向感,自身学过的知识完全融汇不到实际生活中,更有甚者,连基本的为人处世,接人待物都不懂。面对这一囧况,教育部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提出新的教育模式,致力于为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水平学子而不懈奋斗,并通过这种模式的实施,体现它的价值,进而呼吁更多的人学习借鉴,使受益于此。

一、高校思政教育实施育人实践模式的目的

1.让学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知识的根本来源是生活,当伟人通过自己或他人在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悟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并在以前发生错误的地方能够避免时,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有了经验。但是经验具有不确定性,它始于生活也必然被生活检验,因为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当然,实践就是在生活中实践,而理论自然是对经验的一种精简概述。为了让学子们深刻领悟到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高校必须将学生放在具体环境中学习、思考,只有这样知识才是深刻的,全面的。

2.让学生回归社会

大思政视野下的教育模式改革,就是让学子在原有的枯燥、单调的学习模式下,重新融入社会,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种教育模式,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种模式,它是一种“饮水思源”式的教育模式,它的理论基础是从知识的来源处检验知识的合理性,并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他们有信心和勇气敢于以恰当的姿态和心态步入社会,真正做到成为学生进入社会的垫脚石和蹬跳板,让学生不再害怕社会,避免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悲剧现象发生。

3.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提出思修育人模式之前,高校的思修和政治课程除了专业院系学习之外,几乎都不被人重视,其实,思修和政治是非常好的两门课,它值得学生学习和思考,因为他对学生的各种价值观形成具有非常好的现实指导意义。一般来说,素质和修养高的人和政治眼光独到的人,都是生活中的睿者,他们能更好地透过现象看本质,同时做到宠辱不惊。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有自己的思想和做人原则,并且不会轻易改变。这些都是思修和政治带来的益处,因此,通过对它们的学习,学生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一种价值观,这种观念将随时体现,并影响一生,甚至是学生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二、高校思政教育实施育人实践模式的作用

所谓的大思政高校思政教育,就是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更强的思想教育,高校开展大思政教育,要以高校教学改革为总体指导思想,真正将思政教学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管理紧密融合在一起,促进现代化的大学思想教育体系,最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通、传统思政教育与创新思政教育相长的目的。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思想是针对高校学生的需求及成长需求进行课程设置,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大思政教学模式被提出,近些年开始普及,大思政教学模式下的思政政治教育,将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及校园文化等内容都融合到教学活动中,并且会有专门的辅导人员,为学生进行实践环节的教育,为他们提供暑期实践指导,保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遍地都是大学生的时代里,想要脱颖而出,除了需要具备过硬和扎实全面的知识外,还应该有良好的道德理念和自身素质。只有具备这些,才能在竞争激烈、日益变化的现代社会里谋得一席之地,才能长久的立足。这也正是大思政视野下高校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教育部通过让学生在校内接受思想教育和政治熏陶,并在原有的基础上经常性地安排学生进行实践理论学习,让他们频繁地进行实际学习,将课本上抽象的理论化知识在现实中得到直接体现,这样的教育模式能让学生受益匪浅,并举一反三,真正实现高校为社会打造一批高素质,高水准人才的目标。这样的教育模式,能让学生在真正进入社会时,即使面对社会中的各种复杂的关系网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不阿谀不奉承,并保持该有的风度;面对社会中的各种打击和困难,都能做到不卑不亢,化压力为动力,并保持自己的风骨。

三、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模式的改进措施及价值体现

1.价值体现

(1)整合思政教育资源,让理论回归现实。

学生对思政的学习,不应该局限于书本上简单的几点知识内容,还应通过社会、家庭等各个渠道获取思政信息资源。随着社会的日益快速发展,各种知识和理论的更新速度都非常快,只有及时查询和学习,并将获得的理论知识分享给同学和老师,再付诸社会实践,才能使其得到最大的价值体现,才能不被不断变化的时代淘汰,才能成为新时代的淘浪者。当然,这是大思政视野下高校建立的新型思政育人实践模式的根本意义所在,它不仅充分融合了校园书本、校园社联、社会义工、社会政治等思政教育资源于一体,而且通过这种模式,让学生的知识实现由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历史性飞跃,真正达到育人成才的目的。

(2)优化思政教育的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大思政视野下的思修与政治环境错综复杂,包含的内容各种各样,关系到政治、文化、经济等等。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中,大思政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更应积极联系社会、家庭、校园,将三者关系紧密结合,让这些能影响思政教育实践模式的消极因素及时消除,促进思政教育模式的积极因素彼此建立关系,从而最终实现为高校学子提供良好教学育人环境的目标。

(3)提供思政教育新模式,发挥主体作用。

好的社会成果效应离不开恰当和强大的宣传力度。高校的思政育人实践模式也不例外,为更好地实施实践课程,需要社会的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社會群众配合校方积极响应,新的思政教育育人模式才能积极有效地展开。所以,在实行思政育人实践模式之前,我们要做好群众工作,比如在社会中开展教育知识讲座,提高社会人士对思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等,这些方法的实行,对得到社会群众的支持和关心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帮助。通过和社会人士的交流,达到塑造学生人格修养的目的,促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

(4)拓展思政教育平台,丰富实践经验。

在高校未实行思政育人实践模式之前,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全面的认识。其实,在高校内,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厚的。只是未被发现和及时开发利用而已,所以,我们要学着充分挖掘利用被潜藏起来的丰富资源,因为它不仅可以为大学生开辟一条更具有创新可行意义的道路,而且可以为大学生拓展一个新的能够真正交流的平台。它使学校的每个学院都能建立联系,甚至可以实现与校外企业合作的目标,进而邀请知名企业家在校园课堂里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让学生学习并积累实践经验。

2.改进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相结合。

大思政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教师应该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宗旨,将学生的自身发展及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倾听学生的诉求,最终达到学生精神层面与知识层面都得到进步的目的。

(2)对高校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明确。

思政教育工作者及相关的教育部门,必须强化思政教育改革的力度,完善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内容要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管为基础,将实现学生的自身价值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帮助学生构建和谐的心理世界。另外,高校思政教育还应该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和落实,保障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的可行性与针对性。

(3)完善高校思政教育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科学,会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因此改进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方法,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老问题,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彻底推进我国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思政课程上,基本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因此实践教学,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是非常必要的。在实践教学中汇总,要增加学生亲自参与与体验的环节,教师要积极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想法,以此为制定实践教学内容,切实保障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比如,要强调学生团结、协作的思想,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等,这些实践拓展训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思想行为及提高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模式的不断展开,这种方法已经开始在高校内深入和实行。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也可以挖掘学生在思政方面的新观点、新见解,对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高校学生的立徳成才培养也具有非常的积极标榜作用。总而言之,学校要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不断改进思政育人实践模式,努力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高水平栋梁之才,为建设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储德峰.试论高校“大思政”教育模式及其构建——以上海政法学院为例[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04:100-103+109.

[2]宏蕊.高校思政教育资源的多元整合——基于“大思政”视角下的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04:65-68.

猜你喜欢

实践模式高校教育
治理创新视角下的基层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模式探讨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教学方法与实践模式初探
关于构建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思考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