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药抗肿瘤机制研究概况

2017-02-21乌仁曹布道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抗肿瘤作用机制蒙药

乌仁曹布道

【摘要】通过查阅近年来蒙医药抗肿瘤机制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探讨蒙药抗肿瘤机制。蒙药主要从多层次、多靶点、多机制协同发挥作用,表现为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与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等四个方面。蒙药具有低毒、结构多样、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优点,在抗肿瘤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蒙药;抗肿瘤;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1-0041-03

Abstract:

Keywords: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下,机体局部组织的某一个或多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肿块[1]。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治疗肿瘤主要有手术、化疗和放疗三大手段,疗效较好,但对人体会造成不同程度地损伤或毒副作用,因此,寻找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彻底攻克肿瘤是医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2]。蒙药疗效缓和且持久,近期有效率低,瘤体的缩小或改变不明显,但自觉症状改善明显,生命质量较高,总的生存期延长,远期稳定率高,无明显毒副作用及耐药性。临床实践表明,蒙药的多层次、多靶点、多机制的作用特点在延缓肿瘤发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3]。蒙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蒙药材具有天然、低毒、高效、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已经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查阅近年来蒙药抗肿瘤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综述。

1蒙医对肿瘤的认识

蒙医認为肿瘤属于痞块症范畴。痞块症系人体某部位,由恶血、黄水等聚积凝结而形成之痞块的总称。痞块多属于继发各种病患的郁结性痼疾,可发生于人体各器官。概括而言,发于腹腔、皮肉之间称为表痞;发于脏腑外表称为间痞;发于脏腑内部或内壁者称里痞。因痞块是发生于健康器官实质外的病变,故在临床上疗效差[4]。其病因为过食硬食物、变质食品或肥脂厚味、酒类、带毛带皮等不易消化及刺激性大的饮食;或久居潮湿处,食物不能完全消化,长期滞留于胃肠,由糟粕粘液包绕其表,借赫衣之作用更加凝结逐渐形成痞块[5]。病机为身体各部位之分热与七素之相对平衡关系遭破坏而功能紊乱,在肝内和精华不能生化而混浊,进而恶血激增,在精华与糟粕分化过程的不同阶段,滞留于某一脏腑、脉络等器官之薄弱处,借赫衣之作用凝结硬化而成痞块。

2蒙药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

蒙药主要来源于纯天然,具有低毒、结构多样、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优点,为治疗肿瘤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法,同时也为治疗肿瘤开辟了新的途径,大大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蒙药中的抗肿瘤作用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曹林娟等[6]对广枣中的两个黄酮类成分槲皮素及山萘酚进行了实验研究,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对早期白血病细胞K562/A02和K562均有明显诱导凋亡的作用。李冬利等[7]从木香内生真菌螺旋木霉的发酵液的活性组分中分离到的2个活性成分,实验研究表明对SF-268、NCI-H460和MCF-73种肿瘤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增殖的作用。JinZZ等[8]通过离体试验研究发现棉团铁线莲根的水提物(500μg/mL)对人子宫颈癌JTC-26 细胞株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赵英等[9]研究发现铁线莲皂苷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HeonP388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廖静等[10]研究发现黄柏加药照光组对BGC823人癌细胞生长、癌细胞噻唑蓝代谢活力均有光敏抑制效应。天南星挥发油α、β-细辛醚均有抑杀人肺转移癌P6株、人子宫颈细胞Hele株和人胃癌SGD-7901株的能力[11]。高良姜挥发油对 HT29、Hela、CNE-2Z、HepG2、SW579细胞株有明显的抑制增值作用[12]。何熙[13]通过研究发现小檗碱对肝癌、肺癌、食管癌、脑部肿瘤和膀胱癌等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蒙药抗肿瘤机制研究

蒙药具有作用时间持久、多靶点、多机制、多环节等优势,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等,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青睐。目前对于蒙药抗肿瘤机制研究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3.1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由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或死亡信号触发的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具有特殊形态学和生化改变的一种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14]。研究表明,有些蒙药可以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陶春等[15]采用ELISA方法和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脑缺血海马组织中IL-1和TNF-α的含量及细胞凋亡数量的百分比,结果蒙药嘎日迪-13味丸能降低大鼠脑缺血组织经细胞凋亡数量,减轻缺血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内IL-1β和TNF-α含量有关。彭洪涛等[16]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bcl-2表达下调,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蒙药那仁满都拉-11有抑制肿瘤的作用,可能与bcl-2蛋白上调有关。陶春等[17]研究表明,蒙药珍珠丸能减轻大鼠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程度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内LI注日和NTF喂含量有关。

3.2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肿瘤细胞在药物的作用下,阻碍细胞生长所需的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使肿瘤细胞丧失增殖能力,停留在某一个增值周期阶段,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18]。研究表明,有些蒙药在机体内外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达到抑制肿瘤功效。邓秀玲等[19]通过体外培养人胃癌MGC-803细胞、结肠癌LoVo细胞、胰腺癌PC-3细胞发现,蒙药升阳十一味丸能抑制人三种消化系肿瘤细胞的增殖,并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同时具有明显的抑制三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作用。白桦等[20]研究表明,蒙药阿如拉可抑制荷瘤小鼠体内S180瘤细胞的生长,破坏其细胞结构,可调节荷瘤及免疫受抑小鼠血清IL-2、IL-6水平。乌云高娃等[21]通过研究发现蒙药娜仁满都拉-11对大鼠Walker-256种植性胃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3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侵蚀和传播过程中必要条件,如果没有新生毛细血管长入,肿瘤组织将保持休眠状态或发生退化,因此,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可以抑制肿瘤转移。唐春兰等[23]研究发现,姜黄中的主要成分姜黄素可以抑制血管生长因子的分泌来抑制肿瘤血管的生长。潘子民等[24]研究发现,从人参分离到的人参皂苷Rg3可以有效的降低肿瘤VEGF2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来抑制肿瘤血管的生长。

3.4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抑制肿瘤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破坏是抗肿瘤转移的关键环节,在这过程中需要相应的溶解酶参与。刘炳亚等[25]研究发现苦马豆素可以显著抑制癌细胞的转移,特别是对胃癌和肝转移的腹膜外转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苦马豆素可以通过增加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基因的转录和抑制Ⅳ型胶原酶的表达的方式抑制肿瘤细胞的浸润[26]。肖大凯等[27]等研究发现随着木犀草素浓度的增加,抑制卵巢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显著增加。

4小结

目前临床上抑制肿瘤药物主要为化学药物,虽然疗效较好,但是价格昂贵,毒副作用大,对人体造成严重的药物性损害,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等诸多缺点,因此寻找疗效好、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的药物迫在眉睫。蒙药在抗肿瘤方面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显示出其独特优势。蒙药抗肿瘤作用的活性成分并不是单个化合物,而是多种有效成分、多层次、多靶点、多机制协同发挥其作用,并从整体进行调节,提高机体自身抗病能力,启动多种免疫调节机制达到抗肿瘤的效应。此外蒙药来源广泛、简单易得、价格低廉、给药方便,不断受到人们重视和接受。虽然,蒙药在抗肿瘤方面显示了一定的优势,但面临着诸多问题。目前蒙药的研究多停留在原有的治疗水平上,对其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作用机理不清;蒙药活性研究多数为单体成分研究,对于复方制剂研究较少;蒙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诱导其凋亡实验多为体外实验研究,其体内的作用机理较少。

蒙药是多味药组成的复方制剂,药理作用广泛,作用机制复杂,因此对其抗肿瘤作用进行客观、具体、定性、定量的研究是蒙医药科研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因此,应运用现代药理分析方法,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学,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促进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蒙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玉林.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80.

[2]陈剑峰.中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2011,3(34):453-454.

[3]白云,刘萍,贾博宇,等.中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14,17(8):1406-1408.

[4]白清云.中国百科全书·蒙医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66.

[5]其格奇图.蒙医内科学[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618-620.

[6]曹林娟,韩艳秋,陈沙娜.广枣黄酮槲皮素和山萘酚逆转白血病细胞系K562/A02多药耐药性的机制及相关因表达谱的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2,7(7):70-71.

[7]李冬利,陈玉婵,李义勇,等.1株白木香内生真菌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J].微生物学杂志,2010,30(6):1-5.

[8]Jin ZZ,Li XL,Li ZY.Pharmacologic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ome anti -cancer plants from ChanghaiMountain[J].Journal 0f Agricultural Science YanbianU-niversity,2004,26(1):27-31.

[9]赵英,童志远,王春梅,等.铁线莲皂苷体内抗肿瘤作用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 30 (18):1452-1453.

[10]廖静,胡凯文,安超.中药黄柏的光敏抗癌作用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99,20(3) :153.

[11]周晓圆,李芮.药用菖蒲研究近况[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4,18(4):270.

[12]李宁,曾陇梅,苏镜娱,等.高良姜挥发油对不同肿瘤细胞株增殖的影响[J].2012,52(11):19-21.

[13]何熙.黄荆子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14]刘玉林.病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21.

[15]陶春,林琳,宋葆华,等.蒙药嘎日迪-13 味丸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152-153.

[16]彭洪濤,包丽薇.蒙药那仁满都拉-11对鼠肿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实验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2):165-166.

[17]陶春,翟景波.蒙药珍珠丸对大鼠脑缺血缺氧损伤后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5393-5394.

[18]程樱,张立.中药抗瘤机制及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3,22(17):103-104.

[19]邓秀玲,王栋,刘淑萍.蒙药升阳十一味丸对三种人消化系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7(5):5-6.

[20]白桦,包狄,刘法.蒙药阿如拉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血清IL-2、IL-6的影响[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1,7(1):36-37.

[21]乌云高娃,刘淑萍,王海生,等.蒙药娜仁满都拉-11抑制胃肿瘤增殖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3):18-19.

[22]张秀云,周凤琴.中药抗肿瘤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1):142-143.

[23]唐春兰,杨和平,杨和平,等.姜黄素对A549裸鼠移植瘤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9):138.

[24]潘子民,叶大风,谢幸,等.人参皂苷Rg3对荷卵巢癌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 (4):227.

[25]刘炳亚,林言箴,尹浩然,等.苦马豆素抑制胃癌生长及转移的实验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1998,20(3):169-170.

[26]Sector REB,Sector Ea,Grimes J,et al. Human melano-ma cell invasion is inhibited investor by swain sonniesand deoxymannojirimycin with a concomitant decrease incollagenase expression[J].M melanoma Res,1991,1(1):43-54.

[27]肖大凯,覃燕梅,莫丽儿,等.木犀草素对卵巢癌细胞株转移能力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22(6): 1199-1202.

(编辑:梁志庆)

猜你喜欢

抗肿瘤作用机制蒙药
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我镇农业结构调整
菜豆植物凝集素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作用机制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0例
蒙药凤仙花的显微鉴别
蒙药治疗产后尿储留
沉香的化学成分及在蒙药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