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辩》中的时空意识探析

2017-02-20黄菊英

文学教育 2017年2期

内容摘要:《九辩》中的时间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季节症候与人的生命体验联系在一起,抒发时不我待的感慨;二是将历史与现实对比,发出生不逢时之感。《九辩》所展现的空间意识则体现出主人公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而不断去探索新的生存环境。在时空交织中展现个体独特的生命感受,这种表现方式与作者所处的环境、地位相关。

关键词:《九辩》 时间意识 空间意识 生命体验

《九辩》开启了中国悲秋文学的传统,自宋玉始,“悲秋”主题颇受 文人青睐,学术界对《九辩》的“悲秋”意识也给予较多关注,但是从时空角度来考察文本,目前只有少量的笔墨。本文以文本为基础,从时空意识入手,来探讨《九辩》中所蕴含的生命体验。

一.时间意识

中华民族农业历史悠久,春播、秋收,不违农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时间意识植根于民众心中,对时间的感受首先来自生活经验。在劳动中,人们长期面对随着时间更替而不断变化的田园风光,领悟到自然山水的变化奥妙后,难免生出或喜或忧的情愫,“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①文人也能敏锐地捕捉到人在一年四季中的情感变化趋向,《九辩》中的由景生情的现象昭昭在目。作者将秋天作为写作对象,开篇就是“悲哉,秋之为气也!”②因秋风萧瑟,草木摇落而悲伤,因物生情,缘秋生悲,成为“悲秋之祖”。首先塑造了大量的动植物意象,把个人情感凝聚在这些意象上,使物皆着我色彩。秋天草木枯萎,候鸟迁移,昆虫逐渐销声匿迹,大地的生命活动进入低潮期,③尤其是晚秋时,霜雪次第来袭,大地更是一片寂寥,人的情绪会更压抑。秋天的一草一木都会让作者兴起感伤。作者还因归燕而感怀,鹍鸡悲鸣而难寐。如此凛秋,白露覆草,梧楸失色,枝干萧疏,鸣蝉隐匿,大雁南归,看到这枯枝败叶,怎能不起哀婉之情?其次将秋天放在人的生命线中去观照,秋季就如同一个人中年。这满目萧条的秋天正好是作者生命的写照,告别了芳蔼方壮的岁月,逐渐走向衰老,形体就像这些干枯的树木一样渐渐销铄瘀伤。秋意正浓,预示一年将尽,眼前一景一物都似乎在提醒作者“时亹亹而过中兮”。时光在不停地流逝,一分一秒不曾歇,人也一天天在老去,生命就在这寒来暑往、四季轮回中渐渐消失,秋季一些生命的消失带给作者震惊,“恐余寿之弗将”。人生忽如白昼,很快就会结束,但是自己却功业未成。想到这些,作者不免生出凄怆之情。即使是昼夜更替也会让作者“长太息”,那落日余晖也会带来不快。尤其是在夜深人静时,听见蟋蟀在西堂鸣叫,更添几许落寞,每当此时,作者心中的惆怅之情难以遣怀,徘徊在星空下,只能对着明月叹息。宇宙的生命无穷无尽,四时交替永无止息,但是单个的个体生命在宇宙根本不算什么,人的寿命永远无法同宇宙抗衡,即使个人消失,还会有新的生命补上,可是对具体个人来说,一旦消失,便永远不复存在。在自然规律面前,作者只能妥协,立言自抒。

时间是一条长河,奔流不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旧日的英雄已被堙没在尘埃中,历史英雄和我们一样是处在时间链条上的,我们始终不曾忘记他们,特别是失意时,我们总是在历史英雄身上去找支持力量。在现实生活中,路壅绝不通,欲遁道平驱又不知其所止,作者便学诗以述志。他仰慕申包胥的气概,欲效仿而不得。夸赞尧舜选用良臣,他们的统治合乎民心,故能高枕无忧;称赞齐桓公识人善用,通过宁戚就能判断其才能。通过回溯历史,将现实与历史对比,自我与前人比较,在历史的巨大落差中,感叹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悲苦遭遇,表达了对伯乐的渴望。虽然不得重用,也要保持高尚节操,“宁穷处而守高”,也不为功名利禄向浊世苟且弯腰。这些高尚品质源对先圣遗教的仰慕,这里的先圣遗教与儒家思想的不谋而合,如孔子所推崇的君子人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强调一个人要有崇高追求,不应贪图小利;还有孟子倡导的“大丈夫”品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威武不能屈”。宋玉坚持的人格操守与孔孟的提倡是一致的。纵观宋玉的作品,我们能发现一些儒家文化的影子。④

二.空间意识

“人生天地间”,时时刻刻都在与周围的事物发生关系,周遭的环境是我们重要的参照系。天地空旷辽阔,人与之相比,显得分外渺小。《九辩》中对空间的描述很有层次感。首先借助自然物象把空间描写得空阔辽远,人置身其中自有孤独寂寥感。从宏观上是“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天宇高远,空气清朗,视野辽阔。从微观上调动视觉与听觉,呈现出冷幽的环境,从个人的主观感受中体察环境的空。树叶摇落,只剩光秃秃的树干和树枝矗立在远方,人的视线不再受密密麻麻枝桠遮挡,会更开阔,观察到的范围会更宽广,羁旅之人独自行走路上,不免感到人之渺小,宋玉发出“悲忧穷蹙兮独处廓”的孤独怅惘;听觉上采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秋季动物开始冬眠,大地开始销声,偶尔还有残存一点悲鸣声从旷野中发出来,会显得格外的凄厉。其次《九辩》的空间意识还体现在作者生存空间的改变,居住环境由定到无定。有辞言“去故而就新”,“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据文可知朝廷有小人进谗,宋玉被排挤,朝堂再无宋玉的生存空间,他只好背井离乡去另外开拓生存环境,一个人飘零四方,形单影只。这是现实的空间位置的变化。这种位移可以说是一种远游,“远游”主题在后来的《古诗十九首》中有精湛地描写。在秋风萧瑟之际,独自踏上征程,字里行间透露的是一种孤独的羁旅感。作为“贫士失职”的宋玉,不得不远走他乡讨生活,可是他无依无靠,该去向哪里,他没有一个明确的地点,只能是“泊莽莽而无垠”,“莽洋洋而无极兮”。天下之大却找不到容身之处,这种矛盾导致生存焦虑感的产生。这时,作者便对之前的生存环境无比怀念。即使见弃被逐,宋玉仍对朝廷抱有幻想,“愿一见兮道余意”,终究没有勇气调转车头。离开国都是开拓生存空间的第一次尝试。再次,以虚构的空间来弥补现实生存的不足。当时楚国朝廷时俗变迁,好坏不分,小人蒙蔽圣听,宋玉认清现实,深感回朝无望,在“老嵺廓而无处”的情况下,他想寻求一种超脱方式,那就是游志云中,虽然身体不能超越现实,就遗世神游,让精神迷狂来摆脱现实的痛苦。幻想着天上的雷神、星宿等諸神都陪着自己游玩,诗人暂时忘掉人世的不美好,进入幻想世界,获得心灵的愉悦和快感。这种写法可以说是模仿屈原的写作方式。但是宋玉和屈原的这种写法有所差别,屈原写神游表面是为了实现超脱,实际上表达了他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的理想和审美追求,“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⑤神游范围的广大无边象征着理想境界的廓大。而宋玉是为了超越眼前的痛苦境地。现实与理想这两个空间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思想可以自由穿梭其中,在一定程度上说主体意识得到扩大,也是精神空间的拓展。这种创作方式,“带有强烈的主体色彩,使之凝聚着诗人的主体的情感、思想和意志。”⑥

三.时空交织中普遍性的焦虑意识

时间与空间从来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而是相互交织,形成一张无形网络,人类生活在其中,人们的行为大多可以从时间、空间唯独探讨。《九辩》把自然万物都纳入秋季这个时间维度中,用心灵去感应时空变化,时空变化来呼应情绪变化。对于《九辩》的创作主旨一直来争议不断,有代屈原述志说,王逸《楚辞章句·九辩序》“闵惜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还有持宋玉“自伤”⑦之作的说法。作品虽有模仿屈原写作手法的迹象,我们根据已存的史料及作品内容,可以看到《九辩》确有宋玉用来抒怀写志之实。作品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宋玉对前途不确定的迷惘及生无所成的忧患心理。这些感受体验与宋玉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关。关于宋玉的身世史料中没有完整的记载,通过零星资料我们可以知道他生活的时代晚于屈原,在楚襄王时期任过官,“后因被馋失职,晚年写诗述志,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⑧,楚襄王时期楚国走向没落,经济军事实力远不如从前,在强秦疯狂镇压下无抵抗能力,和平安定的环境一去不复还,人民背井离乡求生活,此时的人们关心的是生存问题,自己如何在乱世之中保全自己才是第一要务。楚国内部,政治昏暗,楚王亲佞臣,疏贤臣,小人结党营私,一手遮天,忠臣良将被逐弃。面对江河日下的国家,人人自危,焦灼、惶惶不安是人们共有的情绪。《九辩》中抒写的时乖命舛心态是当时楚国人共有的体验。宋玉着重呈现个人的生命体验,这是与屈原有差异的地方。屈原擅长用恢宏笔法,将个人的爱国情怀和高尚情操展示给我们,他总是对祖国的发展怀着深沉忧患,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正义感、具有悲悯情怀的伟大诗人。我们在宋玉身上见不到这种情怀,宋玉的思想远不及屈原深邃,笔法也不似那样凌厉张扬。宋玉也有自身不可忽视的优点,他能抓住生活中一个细微的角度去展示一般状态,把自己的切身体会写出普遍体验。这样细腻的心思和情怀也是一大特点。屈宋是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狂放一阴柔,各具特色。

四.结语

《九辩》的时空意识与其悲秋主题融为一体,在中国文学史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成为文人抒情言志的一种重要技法。古诗中有大量抒发借助自然时间人生短暂,生命易逝的感慨;人们对宇宙空间的探索步伐从未停止,力求多角度、多方面去探寻天地的奥秘,这些时空观的表达方式或多或少受到《九辩》的影响。

参考文献

①王秀梅.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5.9.第7页.

②朱碧莲.宋玉辞赋译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第25页.

③颜翔林.楚辞美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2.第33页.

④吴广平.宋玉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04.第121页.

⑤林家骊.楚辞[M].北京:中华书局,2015.1.第30页.

⑥陈铁镔.先秦文学审美时空观念的探索[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

⑦范学新.是自傷,非代言——关于《九辩》性质的两个问题[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1.

⑧朱碧莲.宋玉辞赋译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第2页.

(作者介绍:黄菊英,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语言文学2016级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