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生活实际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2017-02-20仇丽梅

成才之路 2017年1期
关键词:有效评价学习氛围生活实际

仇丽梅

摘 要:教师应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抽象的数学生活化,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文章从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参与热情,有效评价、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入手,研究生活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实际;课堂效率;学习氛围;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1-0083-01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有时过于封闭的教学内容及过于枯燥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只对考试有帮助,生活中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遇到数学问题需要解决时,学过的数学知识派不上用场,所学知识与所需解决的问题完全脱节,致使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很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原型,这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背景。只有当数学知识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趣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参与数学活动,能够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教学“秒的认识”时,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生活中在哪里见过用秒来计时的,学生会想到每年春节联欢晚会中迎接新年的钟声,大家一起倒数10、9、8、7 ……数数时,学生会感受到一秒钟的时间长短。再比如,学习“小数的意义”时,教师可将学生带入超市,让学生浏览各种商品的价格,学生会发现商品价格数字中的小数部分,则会很想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这体现了“以疑激趣,以趣激学”。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主动探索知识。

二、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参与热情

(1)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努力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组织学生手、脑、眼、耳、口并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例如,学习“秒的认识”时,除了让学生回顾迎接新年倒计时场景、用心感受1秒有多长之外,还可出示学具钟表。同桌之间相互合作,先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的变化,再用手拨一拨秒针,体验分针和秒针的关系,讨论后得出1分等于60秒。在动眼观察、动脑交流、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建立起1秒钟的时间观念。再比如,学习长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可让学生动手测量课本、文具盒的长与宽,计算它们的周长,并推导出长方形周长的公式。这样一来,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彰显了学习的主动性,强化了参与意识,相比教師的枯燥讲解和学生机械记忆周长公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2)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能主动面对问题,积极去探索、去发现,从而学会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解决问题,自主发展。但单纯的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学生个体的思维运用得还不够,还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共同探讨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参与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的相互影响有时远超过老师,年龄相仿使学生有时更能接受同学的意见。在小组合作中,好、中、差兼顾,让优生带动、鼓励差生;合作时,学生们相互帮助;交流时,学生注意聆听同学的发言,评价同学的发言。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融洽合作,学会正确对待研究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优势互补、各取所长,更扎实地掌握知识。

三、有效评价,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宽松、自由的民主氛围,给学生主动学习、敢问、敢想、敢说的空间。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多元化,评价得好,能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过程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思路,逐渐走向成功。教师要善于寻找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对他们进行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在评价中,教师要因势利导,不能简单评价对或错,要多一份耐心、多一些谅解,要照顾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及时纠正思维上的偏差。要鼓励学生的新发现,灵活运用“延迟评价”原则,不能因为盲目的过早评价而阻碍学生创新的见解,要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畅所欲言,相互启发,获得更多的灵感。在学习实践中,还应让学生互评和自评,不但培养他们说的能力,而且鼓励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当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并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获得学习成果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对学习怀有愉悦的情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结束语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要结合生活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抽象的数学生活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和恰当的评价,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体验成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孙艳明.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李海峰.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应“量体裁衣”[J].教学与管理,2008(20).

猜你喜欢

有效评价学习氛围生活实际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有效评价, 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深究
新课标下有效音乐课堂策略探究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有效评价成为课堂教学的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