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2017-02-20李远贵
李远贵
摘 要:创新人才培养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文章分析探讨创新人才的内涵和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并提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完善激励创新的考核评估制度、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营造校园创新的环境与氛围。
關键词:高校;创新人才;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1-0003-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竞争,都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
一、创新人才的内涵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能顺利地完成创新活动,并富有创新成果的人才。一般来说,创新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素质与智能结构。
1. 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
第一,具有创新意识。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有为科学与技术事业的发展献身的高尚精神和进行创造发明的强烈愿望。第二,具有创新思维。必须打破常规,突破传统的观念,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使思维具有一种“超前性”。主要表现在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新颖性方面。第三,具有创新能力。具备宽广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交叉、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论,包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动手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发明新成果。第四,具有健全的人格。要求创新主体必须具备献身科学、献身人类事业的坚强意志,具有敢闯、敢冒风险、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能够正确判断创新的价值、方向和水平,保证创新活动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2. 创新人才的智能结构
第一,具有独特的创新想象。科学发展和创造没有一项能离开丰富的想象。在科学发明中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确凿的数据,更需要创新想象,这种想象是一种形象化的思维过程,在大脑中构成创造物的图形,有时也要进行联想,即对观察和感知过的对象进行重新改造和加工,创造出新的形象或新的理论。第二,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即对事物的深刻的感知,这是以观察为基础的,并不断地在观察中进行多种思考,通过比较其异同等,发现事物间的必然联系。第三,具有良好的记忆力。拥有良好的记忆力,才能使创造者脑中储存大量的信息,这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材料。有了大量的信息,才能在更大的时空内进行分析综合,才能产生创造的灵感,产生出丰富的科学构想。
二、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
1. 教育理念有待创新
在传统的高校教育中,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误区仍然存在,表现为课程内容设置单一,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同时,多数高校仍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学制、统一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操作模式中,个体之间的差异容易被忽视,个体的创造热情也极易被窒息,培养出的学生往往缺乏创新精神。
2. 课程结构和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校课程结构和设置还很不适应现代科技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如必修课太多,选修课太少;专业选择缺乏自由,不能因材施教,不利于发挥特长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基础课不够广泛和深入;课程的负担太重,使大部分学生的精力只能应付规定的课程,没有时间思考相关的问题。
3.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的实践环节面临问题:有时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实习流于形式,走过场。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交流,师生大多关起门来做学问,这必然造成闭门造车的后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步入社会后也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4. 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数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讲课方式缺乏创造性思维的引导,没有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更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使受教育者局限于书本、课堂,难以发展自己的个性与兴趣。培养出的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比较差,更谈不上具有创新能力,这与新兴学科迅猛发展、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极不相称。
5. 缺乏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成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然而,从教育自身看,长期存在的价值取向上的迷失与方法论上的偏颇,缺乏对“培育创新”的追求,导致教师本身逐渐失去对创新的应有关注,创新意识日渐淡漠,创新能力也日渐弱化。从实际情况看,缺乏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师资,既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大的制约因素,也是造成高校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功能弱化的原因。
三、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1.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意识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意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教育思想应着重实现四个转变:一是教育质量观的转变,即由偏重知识传授转向“重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是培养目标观的转变,由培养“专才”转向“注重通才教育,通专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人才培养方式观的转变,变教师单纯的知识传授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变学生只是作为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为学生是参与教学过程、积极主动学习的主体。四是专业设置观的转变,变“过窄”的专业口径为“宽专业口径”,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以加强知识通融与迁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专业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
2. 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针对知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改变过去分科过细、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体系、内容偏多偏全、知识陈旧的状况,进行课程的综合重组,既保证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及其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又要体现课程的创新性、多元性和可选择性。要拓宽专业口径,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设置,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文理科相互渗透,扩大学生的知识眼界;调整课程结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加强基础、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为原则,对现有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加强基础课,突出重点,优化专业课,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倡导学生跨院系进修,攻读双学位、主副修,以培养大批基础扎实、具有知识融通与迁移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信息社会化和国际化社会的要求;创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内容老化、知识陈旧、文化功底薄弱、严重落后当代科学文化发展的状况;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体现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的特点,贯穿创新能力的培养。
3. 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最主要是应做好四个转变: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观念转变到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思想上来,自觉地将创新教育寓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指导学生自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上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满堂灌”“填鸭式”“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转变到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式上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同时,注意将科研引入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创造精神,训练科研方法,提高研究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学习到学会科研,由自学达到治学。
4. 改革教育管理制度
首先,教育管理制度要有利于创建充满活力、鼓励创新的教育教学环境,改变对教师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现象,使教师的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性劳动。其次,要增强教学管理的民主性,创造条件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愿望,把教学的自主权还给教师,在可能的范围内,由教师自行决定对教学的时间、空间、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第三,要对学生实行差异管理。对学生的管理不能“一刀切”,要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第四,积极开展教学管理创新,推进学分制管理模式的改革,建立更加具有弹性、灵活且有自身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学生在选专业、选课上有更大的自由度,为其发展个性和成才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5. 完善激励创新的考核评估制度
科学的考核评估,对教育教学往往起着导向作用。要加强考试改革,减少对死板生硬知识的考核分量,加大对知识应用和综合解决问题内容的考核,突出创新能力培养要求,既要重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更要鼓励独立思考、大胆探索,鼓励新观点、新见解。在考试方法上,除必要的闭卷考试外,要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大胆尝试开卷、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实验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小论文等考试形式,全面考核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类比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避免考前突击和死记硬背。考核评估时,对学生的创新萌芽要给予充分肯定,对在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创新学分,鼓励学生从事有利于创新能力拓展的各项科技活动。
6.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设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于教师,应大力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创新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观,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分工多元化和多变性的要求,增强学科相融性及综合实践能力,以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理论功底,教会学生掌握知识、学会学习,打好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7. 营造校园创新的环境与氛围
学校创新环境的建设应置于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应体现出民主、开放、进取的特点。在加大创新人才培养硬环境建设投入如良好的教育基础设施、先进的仪器设备等的同时,还要积极倡导创新教育的理念,营造一个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育人软环境。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学生的管理,坚持形式与内容、共性与个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应积极开展学、研、产活动,花大力气建设实习基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小型生产线,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校园创新活动,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此外,高校应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拓展学术视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通过各项活动的锻炼,充分发展个性,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形成浓厚的创新学术氛围。
参考文献:
[1]李春生.美国和俄罗斯关于創新教育的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11).
[2]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3]教育部.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5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资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