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7-02-20李英兰

党史文苑 2017年2期
关键词:举措高校问题

李英兰

[摘要]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一支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队伍,是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因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党员队伍相当重要和尤其紧迫。

[关键词]高校 党员队伍建设 问题 举措

一、高校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1.理想信念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面对新的形势,有的党员干部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缺乏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缺乏信心,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发生了动摇,甚至出现了信仰危机。有人曾对衡阳市的本科院校师生党员信仰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表明:有27.66%的人认为近些年入党的大多数党员的入党动机不纯正,有20.21%的人认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有4.25%的人表示不再信仰,有31.91%的人对自己的信仰是否坚定“说不清楚”,有31.91%的人认为目前共产党员的信仰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有50%的人认为目前党员存在信仰危机[1]。

2.主体意识淡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党员忽视了党性锻炼,逐渐淡忘了自己共产党员身份,角色模糊、主体意识淡化,主要是:看齐意识不强,不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党不言党、不爱党、不护党、不为党。有的教师党员在课堂上妄议中央,散布明显与中央大政方针精神违背的言论;有些党员组织纪律散漫,不按规定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有些党员缺少组织观念,对组织活动和要求有选择性的执行,不按党的组织原则办事;有些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借学校建设楼堂馆舍之机,假公济私、贪污腐败,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3.模范作用减弱。有些党员干部把党员标准降低于一般群众,精神不振,工作消极懈怠,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缺乏责任担当;有些党员干事创业的激情锐减,满足于现有学识和见解,陶醉于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不立新目标,缺乏新动力;有些党员教师学术道德修养不够,心态浮躁,治学不严谨,科研成果抄袭;有些党员受商品等价交换原则的影响,做事讲条件、讲待遇、讲报酬;有些党员要求群众严于要求自己,在勤和廉上不能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二、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育缺乏。主要是指教育的针对性不够。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大多数教育活动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党组织的规定动作,存在形式主义,脱离实际,无法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教育形式单一,仅停留在读读报告、念念文件;教育方式落后,对于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相关制度执行力不足,除了民主生活会制度因为严格要求得到执行外,其他诸如“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导致基层党组织对于党员约束薄弱,对缺乏纪律性的党员的有效管理不够。

2.监督缺位。构建和谐校园要求我们妥善处理好新时期高校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而对高校党员干部进行及时和有效的监督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健全的党组织生活和党内监督制度,对于加强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和党性锻炼,对于发挥党内监督和民主、凝聚党的组织有着积极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党内政治生活不健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党员監督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了对党员的监督缺位。

3.主体缺失。党员的主体地位不仅表现在党员是党内生活和事务的参与主体和决策主体,同时党员也是党组织和领导人行为的监督主体。党员的主体意志可以通过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这种制度形式得到体现。事实上,由于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监督制度和权利保障机制落实不到位,党员自身权益削弱导致党员主体地位意识逐渐弱化甚至缺失。

三、加强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举措

1.强化教育管理。一是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强化信仰教育。结合新形势、新要求规范党员教育内容。重点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同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以及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充实新内容,吸收最新的人类文明成果。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规划、突出层次,坚持目标明确、分层施教,使培训对象与培训内容和本职工作深度融合、有效对接,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时代性。二是注重教育方式的多样性。随着科学技术与新媒体的发展,涌现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培训方式,比如远程教育、互动式体验式培训等。因此高校的党员干部培训工作也应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大学知识精英密集、教育理念先进的优势,改进教育方式,增强理论内容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加深党员对理论内容的理解与感悟,提高党员的理论素养。三是注重教育培训机制的科学性。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党员干部参加培训情况与党员干部考核、任用和职称评定进行有效挂钩,促使学员把学习培训当成一项涉及自身利益的工作,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完善教育培训考核机制,党员干部培训工作的成效考核要结合其年度工作目标和教学科研成效。

2.健全监督制度。一是要优化党内监督环境。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党内民主重要的标志是选举制度,这最直接地体现着对党员主体地位的尊重和落实。为此,必须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要充分保障党员监督的民主权利,强化党员监督意识。要营造浓厚的党内监督氛围,改变一些党员认为自己无职无权,监督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看法。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同时完善举报和受理机制。二是要强化纪委责任意识。教育部党组和驻部纪检组联合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高等纪委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按照“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的要求,约束高等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切实加强源头治理。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要以维护党章党规党纪、强化党内监督为重点,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始终坚守责任担当,通过严明纪律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争做党规党纪的坚定维护者、带头执行者和忠实捍卫者,为学校营造一片风清气正的环境。三是要狠抓监督整改落实。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要定期对相关单位尤其是重点部门、重点岗位进行监督考核,细分检查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重点检查执行“三重一大”民主决策程序,物资采购、工程项目建设、干部提拔、人才招聘、职称评定等涉及教职工利益的重要工作和关键环节进行检查考核。

3.健全党员退出机制。党的十八大强调,“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一是明确界定不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按照党章和党规党纪要求,设定不合格党员的标准,并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完善。对于那些因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原因不能很好在党内发挥作用的党员,进行合理化、规范化、人性化的界定,不能草率地将其视为不合格党员。对于那些思想蜕变、妄议中央、师德师风败坏的,明确确定其为不合格党员。努力做到界定有标准、处置有依据。二是严把党员“入口关”。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要求发展党员。注重在“双高”人员中发展党员;坚持质量至上,防止突击发展,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坚持全面衡量,克服片面观点;牢固党性宗旨,以德为先,创先争优,防止唯“指标入党”“人情入党”“业绩入党”等片面现象发生;坚持党性原则,严格入党程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三是强化考核管理。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公开,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党内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考核原则,以党员责任目标管理和科研成果为基础、采用“绩效化”考核方法,强化对党员的考核管理。考核结果作为党员奖惩、提拔任用、职称评定的依据。四是疏通退出党员队伍的“出口”。对因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难以履行党员义务,且本人有退党意愿的,党组织应允许其退党[2]。对党员因合理原因无法参与组织生活有退党要求的,也可同意其退党。对少数先锋模范作用弱化、党性观念淡漠的党员,经教育后无长进的,要及时处置、清退。

参考文献:

[1]何敦培.高校党员信教问题及其对策[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

[2]张晓娜.中共党员退出机制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

责任编辑/张荣辉

猜你喜欢

举措高校问题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