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家荟萃,奖掖后进;热点透视,中西合璧
——恭贺《文化学刊》十周年

2017-02-20李春林

文化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刊鲁迅学术

李春林

【文化视点】

名家荟萃,奖掖后进;热点透视,中西合璧
——恭贺《文化学刊》十周年

李春林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文化学刊》已经走过整整十个年头了。这十年间,《文化学刊》以自己的深沉博大的家国情怀,高瞻远瞩的学术眼光,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走向世界的文化追求,参与着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建设,成绩斐然,有目共睹。从创刊起,《文化学刊》的主编曲彦斌先生及其全体同仁,就以高度的热情,积极主动的责任感,强烈的精品意识,努力提高刊物的人气,提升刊物的影响力。而这首先离不开作者队伍的精湛。

“学林人物”这一专栏设置,足见主编这方面的匠心。它通常由作者的代表作和他人对作者的评介(或作者自述)两个部分组成,有时还有作者的成果要目。这既是对于当下学林风貌的展示,又是优秀学术成果的推介,从人与文两个方面扫描了当代学界的诸多方面。如2013年第3期的“学林人物”介绍的是我国著名文化学者、中国鲁迅学的奠基人之一的彭定安先生,刊发了彭先生的长篇论文《论辽海文化》,李春林的全面评说彭先生的《以鲁迅学为放射原点的社会科学研究和大文化研究——彭定安的学术贡献与学术个性》,以及“背景链接”:《彭定安学术简历》和他的《学术著作目录》。同时,并以封二、封三两个整版刊登了彭定安学术活动图片。这样,既展示了彭定安先生的宝刀不老,耄耋之年仍有长篇重要著述,又全面评说了彭先生的由青年时代直至晚年的学术成就和学术特质。如读者无暇全部阅读两篇长文,仅读“背景链接”部分,即可对彭先生有所了解,也是一个可以允许的选择。再如2014年第5期“学林人物”介绍的是我国著名美学家叶朗,共由三文组成:叶朗的《创造力的喷发》,孙焘的《<美在意象>在美学基本理论上的突破》,汪韶军的《发现切近的经典——小议当代文风的继承和创新》,另附《叶朗主要论著目录》。当然也以封二、封三刊发叶朗先生学术活动图片。这样,使得读者从叶朗本人的文章体验到叶朗的思想与文风,从孙焘的文章了解到叶朗最重要的代表作的理论贡献,从汪韶军的文章得知了叶朗对于社会文化良性发展的推动。而《论著目录》则让读者通过有限的篇幅概览了叶朗的学术人生。如此编排,同时也显现出主编的学术眼光、治学方略。

其实,不独“学林人物”专栏是对具有独特学术贡献的人物的推介,有时“文化视点”专栏亦如是。顾名思义,该专栏主旨乃在于对于当下某些重要文化现象的聚光,主要是指事件,但也可以包括人物:事件本身事实上离不开人物,只有人物的活动方能构成事件。如庆生是事件,但那主角自然就是人物了。《文化学刊》2014年第1期“文化视点”的主题为“文化精神之光:109岁文化老人周有光贺寿专题”,发表了曲彦斌、王崇、张森根、杨继绳、吴思、苏培成、刘志琴、丁东、刘峰、袁钟瑞、赵诚、赵学勤、赵贤德等14位著名学者的贺寿文章,但这些文章一般都不是仅仅祝寿的美言,而是认真、严肃的周有光研究。从而使得这次为国宝的庆生,变成了周有光学术思想、学术地位的研究,变成了知识分子的人格研究,同时也是一次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们的一次良知和担当的空前集中展示。而封二、封三的周有光先生的近期照片及为《文化学刊》的题词,更使得读者领略了周先生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风采。2014年第6期《文化学刊》的“文化视点”专栏则是“文化的自觉:文化老人周有光110岁华诞贺寿专题”,规格较前次自然更高:除了发表周先生的《尾声》一文外,还有周先生之子周晓平的文章《我的爸爸》,并且仍安排了王石、张跃、张森根、陈永舜、胡鹏池、沈敏特、谭庆明、谭汝为、朱航满等著名学者的文章,全方面地展现了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史地位与意义。还用两个彩色插页介绍了周先生近年的学术活动与相关题词。

接连两年为国之瑰宝的庆生(极为少见),而且将这种庆生升华为深刻、全面的学术活动,不仅重视学术,而且更为重视“学人”——学者的人格,以周先生为楷模,指出学人所应走的正确道路,勉励学人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学术操守与人格操守,——这简直是我国一次空前的学术界人格养成活动。2015年第10期又以头题刊发了王辛的《读周有光书的人越多,中国越有希望——张森根先生访谈录》一文,将周有光先生的思想与民族前途胶结于一。我以为,《文化学刊》的上述举措,必将在我国学术史上得到首肯和赞誉。

若是说“学林人物”等栏目是以人带文,那“名家视野”则往往选取若干名家之作予以展现。如我国老一辈著名历史学家来新夏先生的遗作《读<清史·朴学志>管见》(2014.3)、语言学家、民俗家杨琳的《文史札记三则》(2014.1)、后起的著名中年学者、成绩斐然的鲁迅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乔世华的《被命名的“后期浪漫派”》(2014.1)均发表于这一栏目。

在《文化学刊》上发表文章的还有许多著名学者,如钱理群、袁良骏、陈漱渝、王泉根、刘绪源等,这些人我比较熟知,更有许多为我所不熟知的学者。

当下,有许多刊物(多为核心期刊)明确声明或暗中执行,不发表中级(含中级)以下职称者、硕士(含硕士)学位者以及专科类学校教师的文章。其理由可能是为了保证刊物的“含金量”吧!这种做法极不可取。首先,他们将身份要素与学术水平之关系绝对化,认为身份要素高者学术水平必高。这是十分荒唐的。本人就应某出版社之请,审阅过一位经济学教授的专著,其语法错误非止一处。更有病句连连的研究员(且是文学研究员)主编的书(不是全体,而是主编所写部分病句连连)得以付梓。这都是惟身份是从惹的祸。而很多大师级学者非常年轻时既已成才,如按他们的评判方式、取舍标准,青年才俊永无出头之日。有一所大学曾经规定,带硕士研究生者必须是副教授(含副教授)以上职称;同时又规定没带过硕士者不能评为副教授。此种低级的“二律背反”居然能够登堂入室,可以想见今日某些教育部门的管理者的智商水平。或者他们纯心想阻塞所有青年才俊的上升之路,将所有的实惠永远留给自己?呜呼!无法可想。我以为,那些对于文章的能否发表,全然以职称等作为标准,其荒唐性与上述的“二律背反”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此政一出,恐怕达不到职称等硬性规定者,就被永久地被剥夺了在这些刊物发文的权利——严格说来,这是对于人的政治权利的剥夺。而《文化学刊》却特立独行,作为一个讲求学术质量的刊物,它刊发了大量年轻作者的精彩文章,如李璐的《新常态下中华文化的解构与建构》(2016.7)、陈思桦(台湾)的《丹托论绘画与摄影的“对照”》(2015.10)、曹越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与<根鸟>中的少年成长模式》(2016.8)等。可以说《文化学刊》为年轻作者提供了一块“绿洲”,当大多学术刊物都对年轻作者示以冰冷的严威之际,《文化学刊》却使他们感到了学界的温暖。我相信,在《文化学刊》这块绿洲之上,会生长出健壮的乔木。

事实上,《文化学刊》的名家荟萃与奖掖后进,乃是一种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由于刊物的奖掖后进,势必会凝聚一批青年作者以及读者;而名家荟萃则会使得这些“后进”获得效法的榜样,自觉地追求或潜移默化地养成正确的人格品味与学术兴味,坚定自己的人格操守与学术操守。这无疑有助于从源头上廓清我国学术界的乱象,使得那些“学匪”后继无人。而大量“后进”者在《文化学刊》的亮相,甚或是登堂入室,又会给“名家”提供了一个物色后继者的良机,给“名家”们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遴选弟子的可能,有助于“近亲繁衍”现象的抑制。要之,名家荟萃与奖掖后进乃是《文化学刊》提升和繁荣我国学术事业的两翼,是主编一种战略性的眼光使然。

《文化学刊》不独重视各门学科的前沿性的学术成就,发表了许多相关领域里的重头文章,如黄剑波的《人类学的中国与中国的人类学》、马健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规制差异》、陈恩林的《浅谈儒家六艺的特点及其向六经的转化》等;而且十分关注当下的文化热点问题,及时参与探讨,发出自己的声音。“文化视点”“文化观察”“探索与争鸣”等专栏均不乏此类力作。

主编有着深沉的文化情怀,对于今年学界贬损鲁迅的现象异常忧心。2015年第4期“文化视点”栏的主题是“科学诠释鲁迅乃民族大义”,主编亲自撰写了《卮议“五个鲁迅”》,又约鲁迅学者乔世华、乔雨书撰写了《鲁迅:说不尽的话题》、李春林撰写了《贬损、亵渎鲁迅:中国当下某些“知识分子”的“新常态”》,全面研讨了当下贬鲁现象的成因及巨大危害。同年第6期刊发的李春林的《立场·观点·方法——陈漱渝先生对陆建德先生的批评中所表现出来的治学之道》事实上是对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陆建德疯狂贬损鲁迅的再批评。第10期袁良骏的《一本诋毁鲁迅的<鲁迅传>——致孙乃修先生》批驳了中国社科院另一贬鲁干将的谎言谬说。《文化学刊》还经常发表研究鲁迅的成果。可以说,《文化学刊》已经创获了研究鲁迅、捍卫鲁迅的阵地的质素。又如,直面当下学术论文写得越来越干巴、越来越八股化、缺乏文采的现状,《文化学刊》也试图予以匡正,于是在“文化视点”专栏进行了“学术与文采”的讨论,有钱理群、叶舒宪、王子今、俞晓群、智效民、刘绪源等名家参与,并由刊物编辑徐小玲撰写了《“文采”研究述略》,进行文采研究总结。对于当下我国学界的评价体系和评奖工作的乱象,对于教科书中的问题,刊物都参与了评说。这些,无不昭示出《文化学刊》的自觉的社会担当。

《文化学刊》在努力宣传中国文化传统的优秀部分、为这样的成果提供广阔的阵地的同时,还极为重视优秀外国文化的成果的推介。譬如汪磊、邵敏的《探考俄罗斯“熊”文化》(2013.5)对熊在俄罗斯文化中的意义作了考察,认为熊早已从简单的动物形象上升至俄国人的精神层面,成为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国家的一种象征。此文对于我们更好地进行中俄文化交流很有意义。姜德福的《英国贵族在近代早期文化生活中的地位》(2008.1)研讨了英国贵族在近代早期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变迁,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制约性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马克思所说的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大有裨益。朱琳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2008.1)则是对美国教学理论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布卢姆的研究,对于我国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很有参考价值。刊物不独发表本国学者研究外国文化的文章,亦不乏外国学者的著述,并辟有“海外视界”专栏。2014年第3期这一专栏即发表了美国学者阿里达·阿里森的文章《幻想与梦想:儿童思维的跨学科研究》,2014年第4期该栏主题为“人类学的中国研究”,则有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汉学家葛兰言的《葛兰言论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的思维>导言》等刊出。刊物还刊发了大量比较研究论文,如仅在2015年第7期上即有宋绪连的《比较文学高地的中国声音》、张博的《中日茶文化之异同》(2015.7)、刘中燕的《中日赠答行为中的文化差异》、王大奎的《比较卡夫卡和鲁迅文学创作中的“死亡主题”》、秦月宇珠、朴玉明的《女性失落到女性自我意识的呈现——论契诃夫与乔伊斯·欧茨同名小说<牵小狗的女人>中的安娜》、马海燕的《<骆驼祥子>与<无名的裘德>的比较研究》、李春林的《“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墓碣文>与<对另一种存在的烦恼>》,凡7篇。显现出成为比较研究重镇的趋势。

要之,《文化学刊》作为“全国唯一的综合性文化学术月刊”,业已形成了名家名文与后生佳作相辅相成,人格品味与学术含量并重,前沿研究与聚焦热点同时,解析本土与观照他山兼顾的办刊风格,所体现出来的乃是主编及其同人的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宽广博大的文化情怀,积极主动的社会担当,企望中华民族真正地从奴的民族成为人的民族(这也正是鲁迅一生所从事的伟大事业)的悲悯心灵。

《文化学刊》创刊十周年,恰逢鲁迅80周年祭。我觉得很有象征意义:《文化学刊》就其本质而言,堪称鲁迅精神的赓续者之一。

祝愿《文化学刊》在未来的十年及以后的漫漫长途上走得更好!

【责任编辑:周 丹】

李春林,男,1942年2月19日生,河北省玉田县人。1963年8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后因病辍学)。1979年9月考为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1982年9月毕业,获硕士学位,分配至沈阳师范学院任教。1985年5月调至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并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室主任。主要兼职有: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曾任),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鲁迅学会副会长,辽宁省电影家协会会员等。主要学术成果有:专著《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等5部,译著1部,合著专著7部,主编与合著教材、工具书9部,自著普及读物3册,编选3部,论文、评论、译文等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0余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33篇(次)。研究成果19次获国家、省(含学术团体)级奖。

猜你喜欢

学刊鲁迅学术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北斗语言学刊》简介
鲁迅,好可爱一爹
关于《红楼梦学刊》编委会调整的启事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欢迎订阅《红楼梦学刊》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