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玩具版真的只是玩具 UPG卡扣设计不合理导致断裂
2017-02-20钟旭彬
|本刊记者/钟旭彬
小米玩具版真的只是玩具 UPG卡扣设计不合理导致断裂
|本刊记者/钟旭彬
小米VR眼镜(玩具版)综合评分最低,暴风魔镜综合表现领先。整体而言,6款产品评分接近,体验效果大同小异,仍与高端VR的体验有较大差距。
VR技术无疑是2016年科技界热门话题之一。
艾媒咨询提供的《2016上半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达到56.6亿元。就在今年年初,暴风魔镜完成B轮融资,估值达14.3亿,成为国内目前估值最高的VR公司。
同年9月,《消费者报道》关于VR设备选购及使用的问卷调查即显示,204名受访者中,有77%的人了解VR的含义,有66%的人表示感兴趣但仍处于观望阶段。
同是VR眼镜,价格从几十到几千元不等。考虑到经济因素,更多消费者还是会将尝鲜对象定位在配合手机使用的入门级移动端VR。
为此,《消费者报道》选择了市面上热销的小米(玩具版)、UPG4代、SJG4代、暴风魔镜4代、小宅4代、千幻魔镜2代等6款入门级移动端VR眼镜进行主观体验。(如图1)
测评结果显示,小米VR眼镜(玩具版)综合评分最低,暴风魔镜综合表现领先。整体而言,6款产品评分接近,体验效果大同小异,仍与高端VR有较大差距。这类VR眼镜仅适用于尝鲜级别,并不适合长时间使用。
图1(摄影:沈少丹 )
小米VR玩具版评分较低
在本次主观体验中,本刊召集了12名志愿者使用6款VR眼镜(配套官方APP),分别对全景视频、3D电影以及VR游戏各进行10分钟体验,并完成外观、佩戴舒适性等13个项目的评分。
综合评分结果显示,小米VR玩具版得分最低。部分志愿者反馈该产品“无法调节瞳距”、“不清晰”、“外观丑、质感差”、“设计不好,手机放在里面会滑动”。(如图2,3)
小米VR玩具版(图3)
综合评分最高的暴风魔镜在眩晕感、沉浸感受、交互友好度、眼睛疲劳度等多项指标均获好评。
不过,整体而言,6款眼镜的综合评分差距并不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入门级VR眼镜在体验上的技术创新大同小异。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者报道》本次主观测试也邀请了志愿者对内置独立传感器的暴风魔镜5代进行体验,部分志愿者反映使用该款产品观看VR内容比4代更加清晰;但也有部分志愿者表示,由于手机与设备不兼容,或手机清晰度不高,体验与其他VR设备并无差异。
此外,UPG这款产品因为内部卡扣设计不合理导致断裂,因此并不推荐消费者购买;SJG采用的卡扣方式与UPG相同;而暴风魔镜与小宅卡扣手机的方式较佳。(如图4)
UPG、SJG左小宅,右暴风(图4)
本次志愿者评分排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由于个人情况不同,如近视度数、手机尺寸大小等因素都会影响体验感受。故本刊作出以下表格,说明以下几款VR产品的特色和使用条件,为消费者选购提供参考。(如图5)
暴风魔镜、小宅沉浸感较佳
“沉浸感”指的是消费者带上VR眼镜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影响沉浸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视场角大小、画面清晰度及流畅度、环绕音效、设备漏光等。
以视场角为例,VR眼镜的图像投射原理为将手机视屏通过两片凸透镜放大后投射到人眼中,镜片放大的倍数越大则视场角越广。通俗来讲,视场角大小所带来的视觉影响,就相当于在电影院最前一排和最后一排观看电影屏幕的感受。
6款样品中,小宅、暴风魔镜和小米的视场角较大,显示画面刚好能铺满镜片显示范围。(如图6)
小米、小宅、暴风魔镜(图6)
当然,视场角越大,自然画幅就被放得越大,但手机的像素是固定的,人眼会观察到中间的像素格及边缘扭曲的画面,沉浸感自然就会下降,再加上大画幅会增加人眼的疲劳度,以及视觉中心以外区域清晰度的下降,消费者在观看时自然就觉得“出戏”了。
因此,部分志愿者在观看1080P高清视频时,使用视场角较大的小宅、小米、暴风魔镜均会出现画面边缘畸变、不清晰的现象;而使用视场角较小的千幻魔镜、UPG、SJG则能较好地显示出清晰画面。(如图7)
但是VR眼镜的视场角较小,同样无法提高视觉沉浸感,因为这会令用户看到手机的边缘。
千幻魔镜、UPG、SJG(图7)
可调节瞳距物距只为适应手机尺寸
为什么VR厂商不生产一个视场角刚好,画面又清晰的VR眼镜呢?
这是因为视场也受到手机尺寸、人眼自身情况等因素影响。一款VR眼镜并不能完整地适应消费者不同的使用场景和要求,仅能通过增加VR眼镜的可调节性来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以小宅VR为例,它与其它眼镜的调节方式不同,其通过滚轮调节镜片瞳距以及物距来提高观赏效果,而其他VR眼镜仅能调节瞳距和视距,甚至无法调节。(如图8)
小宅(图8)
但有趣的是,不可调节的小米VR玩具版,在“眼睛疲劳度”的评分并不低,反而有个别志愿者反馈:“失真度较小”、“没有其它款那么眩晕”。
《消费者报道》记者也尝试亲身体验,发现小米VR虽然无法改变瞳距和视距,但是该款VR的镜片能够较好地投射出清晰影像,画面中并不存在较大的像素格。(如图9)
小米(图9)
总的来说,小米凭借较好的清晰度消除了不可调节瞳距所产生的影响。
眩晕是如何产生的
在VR眼镜的网购评价页中,“眩晕”成为高频词汇,几乎每一位消费者都会对产品的眩晕感作出评价。
本刊关于VR的问卷调查即显示,在66名使用过VR眼镜的消费者中,有44名因产生强烈的眩晕感而放弃继续使用。(如图10)
究竟眩晕的成因是什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眼科及视觉科学系副教授蒋伟山医生和副研究员林嘉毅博士曾在香港《选择》杂志中回答了这个问题:“虚拟实境技术引发的晕眩等症状,与用者的视觉感知和动态感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关。当大脑接收到这些信息,在综合处理后发现与以往认知的状态不同时,便会引发一系列恶心晕眩反应。”(如图11)
图11
他们还列举了十分形象的例子:“实际中使用者的眼睛虽然向大脑发送跑动信号,但内耳的感应器官却没有感测到使用者在加速,故耳朵向大脑传送身体并无移动的信号。由于接收到的信号不协调,大脑会误以为用者因接触到有毒物质而产生幻觉。为清除体内毒素,大脑便会发生条件反射而引起恶心呕吐,以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使用者体内的有害物质排出。”
在本次体验过程中,仅有几名志愿者产生了头晕现象,因此是否会眩晕还是与消费者的个人体质有关。但本刊建议消费者在使用VR眼镜时,单次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个小时,若出现头晕恶心的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
VR眼镜会影响视力?
《消费者报道》在本次VR问卷调查中发现,近八成人担心使用VR眼镜会影响视力。(如图12)
北京理工大学最新的一项研究《手机比VR更易诱发视觉疲劳》中,4组样本共79人的视疲劳测试得出,相同时间条件下使用VR眼镜的视疲劳度会低于使用手机的视疲劳度,实验过程还同时考虑了长时间和短暂性用眼的情况。
但该研究仅采用了千元级别的VR设备进行实验,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百元级别的VR眼镜呢?
为此,本刊在邀请志愿者进行主观体验的同时,还对他们的视力进行了监测。(如图13)
图13
结果发现,连续观看半个小时VR产生的视疲劳和观看半个小时手机产生的视疲劳几乎没有差别。有个别志愿者出现了视力下降的情况,但仅有0.1的差值,在休息半小时后均能恢复到原来的视力值。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吴艺表示:“VR眼镜的清晰度、调节瞳距的设计对于防止视疲劳起到较大作用。人眼在近距离工作时需动用调节功能,长时间观看后眼部肌肉紧张和痉挛诱发视疲劳,如果显示屏的分辨率低,经过凸透镜放大后画面模糊不清,长时间观看可能会因眼内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的不断调节而导致眩晕恶心等情况发生。而瞳距的不匹配也会加重调节疲劳,不过短期使用并不会造成斜视。”
吴主任还告诫消费者应注意单次使用的时间及使用频率,防止由于长时间在视频终端前操作和注视荧光屏而产生视频终端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