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根留住,打破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桎梏

2017-02-19上海市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汤杰

少先队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少先队员少先队专业化

□上海市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 汤杰

把根留住,打破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桎梏

□上海市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 汤杰

随着少先队改革全面有序展开,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完善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而当下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成为团队管理与组织教育的最大制约因素。改革的春风,如何让辅导员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上取得平衡,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深思。

少先队改革;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桎梏

一、少先队改革背后的真问题

《少先队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少先队改革工作的全面启动。方案从6大方面提出了19项具体的改革措施。预期通过改革,达成以下四大目标:一是让少先队员更喜欢少先队,增强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进一步提高少先队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二是让辅导员更热爱少先队,增强获得感,进一步提高专业化能力水平;三是让学校更重视少先队,促使少先队集体和活动更有活力;四是让家庭和社会更支持少先队,发挥少先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提升少先队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目标的提出,都是基于少先队组织现存的问题而来的,而笔者认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少先队组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少先队员、辅导员、学校、家长、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一同认可少先队。

如今,少先队组织的影响力较之建国初期的确有所削弱,一方面是时局的影响,这无可厚非,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另一方面,笔者认为问题还出在“人”上,大队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不专业导致少先队工作难有作为。新的时期,党和国家赋予少先队组织新的使命,作为少先队工作者,要继承和发展优良传统,迎难而上,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为星星火炬事业贡献力量。少先队组织若想通过改革,得到各方各界的认可,建立一支作风优良、专业过硬、相对稳定的辅导员队伍是改革成功的大前提。

二、辅导员专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1.年轻化,专业知识缺乏

通过调研发现,现阶段各中小学大队辅导员,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平时工作表现比较优秀的、年轻的中队辅导员当中进行选拔的。这一群体年龄结构偏小,没有足够的实际工作经验,社会阅历极其缺乏。而且这一群体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很多学校没有一套成熟完备的岗前培训机制和在岗学习机制。其实,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关乎学校稳定的工作,更是一项需要专业化知识支撑的工作,但是由于上述原因,他们是缺乏胜任这一岗位所必须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综合知识的。由于理论的缺乏以及实际经验的不足,他们对于少先队员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思想困惑、心理问题、权利义务等问题都无法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解决。

2.事务化,角色定位模糊

大队辅导员是少先队员日常事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少先队员的人生导师,是奋斗在少年儿童工作一线的队伍。其首要任务应该是做好队员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广大少先队员能够在学校里安心生活,踏实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并且学有所成,使队员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但是日常性的事务充斥着辅导员每天的工作,并成为主要的工作内容,而本应该是重中之重的思想引领和政治启蒙工作却在与各个部门的协调中、在繁忙的教学任务中被忽视了,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这就使得思想政治的启蒙工作,对于大队辅导员来说只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事情了。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更多的是充当“联络员”或“通讯员”的角色,从而使很多辅导员没有角色归属感,事业上缺少成就感,这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大障碍。

3.不稳定化,人员流动频繁

大队辅导员是少先队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工作涉及队员的思想教育、组织建设、评奖评优、课外实践的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咨询与辅导等方面。辅导员自身的投入和奉献很多,并承受着相当大的精神压力,希望得到社会、学校和队员的认可。但事实并非如此,辅导员工作的成果往往是无形的,不像学科老师以传授知识的形式开展工作。这就让好多人形成了一种观念,辅导员工作不需要任何“技术”成分,随便哪个人都可以从事,所以辅导员虽然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但最终却得不到相应的待遇和应有的重视。长此以往,很多辅导员就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有的因为辅导员工作的超负荷,便开始倾向于以家庭为重,开始“应付”少先队的条线工作,有的则把少先队工作当作一个跳往更高行政管理职务的跳板,导致人才流失现象相当严重,不利于基层少先队工作长期一贯的开展,更不利于学校长久的稳定和少先队员的全面发展。

三、队伍不稳定带来的后遗症

大队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对少先队各方面的工作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1.专业素养的薄弱

走马观花式的少先队辅导员人事变动,让辅导员队伍年年都是新面孔,虽然活力满满,但让原本专业性很强的岗位变得来去自如。

2.骨干人才的流失

正是由于辅导员岗位的变动性大,使得培养出一位少先队骨干辅导员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他们是难得的人才资源,更是少先队事业未来的接班人,由于个人能力突出,往往也会被视为学校的后备干部人选,提拔为学校的科室主任甚至是校级领导,不可回避地面临着个人发展的两难境地,往往半途夭折。

3.辅导员队伍的断层

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还会导致少先队专业领域的断层,缺乏带头人,使得少先队事业后继无人。我国少先队工作有着优良的传统和历史,也不乏名师,我们上海就有段镇、沈功玲、乌绮霞等少先队名师,但是在他们名字的后面都要加上伯伯和奶奶的称谓,有的名师也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随着老一辈少先队专家的老去,新一代的少先队工作者能否扛起星星火炬的大旗,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4.学科建设举步维艰

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又让少先队学科化建设举步维艰,尽管在团队改革的背景下,上海已经实现了辅导员职称评定的单列,又在高校开设了相关进修专业,但是总缺乏满怀组织热情的辅导员们的参与。为此,把根留住、把人留住,成了当下少先队发展的首要任务。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人的作用非同一般。少先队事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专业人士共同去推动去建设,拥有一支稳定、专业过硬的辅导员队伍,才可能创设出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少先队育人新模式,让少先队员们真正走近少先队,爱上少先队,信仰少先队;才可能凸显少先队组织育人的独特功效,让学校真正认可少先队、支持少先队、助力少先队;才可能发挥少先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让家庭和社会牵手少先队、丰富少先队、壮大少先队。

四、打破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桎梏

如何帮助辅导员走出专业发展两难的境地,充分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价值,推进少先队改革的进程,笔者想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转变观念,厘清角色定位

全社会要重新定位“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工作是一份需要抛洒汗水、抛洒青春、抛洒热情的艰难事业,更要认识到辅导员工作是一份光荣的任务,是一份大有可为的神圣职业,辅导员处在政治启蒙教育与组织管理的第一线,与每一位少年儿童亲密接触,密切关注着他们的思想、学习与生活,为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输出大量优秀的人才,并直接服务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够成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我们应该深谙使命,并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

2.打通渠道,保障专业发展

客观地说,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道路不是很好走,缺乏相关的保障措施,能够走出来、有作为的辅导员屈指可数。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上海这片开明的土地上,在改革的号角下,在少先队专家的努力下,上海市辅导员专业化队伍建设、专业化职称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一是把辅导员高级职称评定的标准单列出来,让辅导员干什么评什么;二是高级职称评定的对象单列,辅导员们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和校长书记一同竞争德育高级职称,而是单独在辅导员队伍中互相比拼;三是职称评定的评委单列,让熟悉少先队工作的专家做评委,更有说服力。“三个单列”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打通了渠道,让路变得更宽广。

3.搭建平台,促进骨干培养

少先队专业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段时间的积淀,人才的培养也需要时间来孵化,这就需要为辅导员群体搭建各类提升的平台。积极鼓励辅导员继续深造,攻读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在学习中提升理论水平。目前上海市少工委已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培养在职少先队专业硕士研究生,加强少先队学科建设。另一方面,市、区少工委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进修或专题培训,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国内时事政策、心理学、管理策划能力、团队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发动辅导员中的好苗子积极申报参加“全国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和“市辅导员带头人工作室”,助力自身专业成长。

4.加强督导,规范岗位聘用

各基层中小学学校的校长要重视辅导员这支队伍,改变“辅导员谁都可以干”的偏颇观念,规范地开展大队辅导员后备人才的选拔,建议校方组织专业知识的笔试、综合能力的面试,倡导竞争上岗。一个称职的辅导员需要深厚的文化积累,包括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良好的沟通技巧,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这些专业素质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长期的积累,一方面来源于工作实践中的总结。只有真正认同了辅导员的工作,并配合相应的激励办法,才能让辅导员有深刻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乃至幸福感,才能放下原来比行政人员低一头的思想包袱,在辅导员这支队伍中走得更好、走得更长、走得更远。

5.用好绩效,制定考核制度

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对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专业化发展都是有极大的激励效果的。在现有的考核制度下,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在绩效方案中体现得并不明显。一般来说,大队辅导员在学校人事岗位中属于中层副职,绩效系数为固定的1.45,一个新上岗的大队辅导员和一个工作10多年的骨干大队辅导员拿着同样的绩效奖励,但两者各自对少先队工作的贡献、所承担的组织任务和发挥的辐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这不免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产生职业的倦怠感。笔者认为,绩效的意义,在于激励,要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精神。为此,辅导员的绩效系数就应该是要有浮动的,或是分级别的,而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相关行政部门可重新修订关于辅导员的绩效考核办法,三年或五年一评定,并给予对应级别的绩效系数,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辅导员安心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来。

大队辅导员是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稳定的根基,只有不断畅通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渠道,创造条件为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增添活力,保证队伍的稳定性和战斗力,才能事半功倍促进少先队组织的发展与进步,实实在在收获改革的成效。

(本栏责任编辑 鲁旻)

1.陆士桢:《辅导员职业定位与素质要求》,《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第3期。

2.段镇:《少先队发展新思考》,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林凡:《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辅导员》2005年第4期。

4.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少先队改革方案》。

猜你喜欢

少先队员少先队专业化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员永向前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少先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