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教代会中“假民主”需提高“五度”

2017-02-19陈武琼吴成业

教书育人 2017年8期
关键词:严肃性教代会认可度

陈武琼 吴成业

破解教代会中“假民主”需提高“五度”

陈武琼 吴成业

有效地破解教代会中的“假民主”这一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一、重视参会代表的积极性,提高认可度

教代会之所以“假民主”大行其道,除了一些学校领导“假民主真独裁”“弱民主强主导”,也跟一些教师没有参会的积极性有关。一些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意识很强,也希望自己能为学校出谋划策,但无实质内容的教代会打击了教师参会的信心,长此以往,教师对教代会参会的积极性不高,认为这只是听听话、鼓鼓掌、拿拿钱的聚会。显然,对教代会的认识不到位,导致教师代表对教代会的“认可度”在降低,对教代会的作用产生疑惑,对教代会的活动产生抵触。一旦教师对教代会的凝聚力降低,其参与教代会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会降低;自然,给教代会“假民主”这一认识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如何提升教代会的“民主性”,需要学校切实提高参会代表的积极性。具体来说,使教师认真行使教代会的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使教师对教代会的认可度在增加,感觉自己是真正在当家做主,而不是参加一次走走形式的程序性会议。

二、重视征求意见的过程性,提高支持度

教代会是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主渠道,也是保障所有教师权益的主途径。教代会之前都有一个征求意见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教师建言献策、自我维权的好机会,教师可以借这个过程提出攸关教师利益的问题,为自己发声。但是在一些“假民主”之风盛行的学校里,在会前学校向教师征求意见时,教师鲜有意见,更遑论有针对性的提议了。因为教师认为,学校是“假民主”,做做形式,假如自己“打头炮”,看起来自己现在“当家做主”,事实上到时“另眼相待”,自然畏缩、胆战心惊,不敢诤言直语,唯有人云亦云。

要想夯实教代会的“过程性”,需要学校切实重视征求意见的过程,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与机会,能真正参与到教代会中来,真心地支持教代会。

三、重视提案内容的生成性,提高参与度

教代会之所以被一些教师认为“假民主”,与一些学校为了“和谐”而干预教师提案内容有关,抑或让教师“自由”提案却不有效解决提案有关系。这样,一些教师会产生一种“走过场”的感觉,对于提案的内容漠不关心或敷衍了事,提案的质量、数量就值得商榷。长此以往,绝大部分的教师就会产生从众心理,教代会的参与度不高。

要提高教代会的“生成性”,学校应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予教师足够的参与度。征集提案应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让教师有充分酝酿的机会,提出反馈意见,并有三人以上的意见;提案应尊重教师的主体性,教师可在办公室等场合充分酝酿,校长甚至可以模糊自己的身份,倾听他们的献计献策。

四、重视会议表决的严肃性,提高可信度

教代会之所以被一些教师认为“假民主”,与教代会的程序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最终表决的时候,要求大家是以举手表决的形式表决。由于各种原因,教师在表决的时候往往情愿或不情愿地举手。这种会议表决的形式看起来很严肃,实际上让一些教师觉得不严肃;让一些跟教师攸关的文件、政策没有充分地征求教师的意见,最终稀里糊涂地举手表决,是对教师参政权的忽视、漠视,自然也对教代会的民主“可信度”产生怀疑,长此以往,也会觉得教代会是个“假民主”大行其道的会议。

要提高教代会的“严肃性”,可以从会议表决的形式入手,变举手表决的形式为投票表决或电子表决,真正地让教师自主地表达意见;对于教师有不同意见的政策、措施,应建立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如此才让教师对教代会的严肃性、操作性有一定的信任与支持,参会的可信度也大幅增加。

五、重视解决提案的时效性,提高满意度

教代会之所以被一些教师认为是鸡肋,跟学校对教代会上的提案乱作为、不作为、难作为有关,让教师产生一种说了也是白说的感觉,自然觉得教代会的“民主”是徒有虚名。就学校层面而言,要提高教代会的“时效性”,学校应定人员、定计划、定责任,重视对提案的回复与解决,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不要拖延成长期不决,一些一时难以解决的提案要向教师说明原因,给出解决问题的路线图,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满意感。

教代会中的“假民主”其实是“伪命题”,只要大家切实提高教师的认可度、支持度、参与度、可信度、满意度,教代会中的“民主精神”就会深入人心,教师也就真正、真心、真诚地参与到教代会中去。

(作者单位:浙江永嘉县瓯北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严肃性教代会认可度
本期导读
落实《守则》《规范》教育 增强学生规则意识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认可度和支持度的调查研究
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
中小学教代会的异化及破解
破解教代会中“假民主”需提高“五度”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的有效运用分析
高校教代会制度建设有效途径初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式实践与启示
在严肃性与亲和性之间寻觅最佳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