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传播对青年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2017-02-18李雄舟

人民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阶段价值观

李雄舟

【摘要】广大青年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他们对网络的使用更加密切。通过网络传播对他们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所产生影响的分析,提出建立完善符合社会现实的价值观教育体系,价值观教育需因材施教,教育引导方式需要多样化的青年价值观引导策略。

【关键词】网络传播 青年价值观 形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青年价值观的内涵与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青年的价值观基本形成并稳定发展。在心理学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人在婴幼儿时期毫无自己的判断能力,对于成年人提供的观念是处于完全信赖的状态。在儿童时期,人虽然开始与外部世界有所接触和互动,对于周边事物产生好奇和兴趣,但这一阶段仍然不会形成价值观念。而青年早期,才是一个人价值观的萌芽时期,在这一阶段,青少年不仅要学习传统社会价值观念,还要对个人的价值进行思考,这二者往往会发成矛盾冲突,外在也就表现为青少年的叛逆期。进入青年中期后,个人的价值观进入形成和稳定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青年本身智力发育成熟,情感发展愈加完善,随着社会接触面的扩大,各种知识的学习以及生活阅历的增加,青年便开始主动思考价值观问题。青年在这一阶段开始思考价值观问题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这一阶段的青年具有了较高的自主认知能力,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社会进行规律性分析,并把握社会的标准,用以评判各种现象。其次,在这一阶段,青年不得不面对未来人生发展的抉择问题,此时他面对来自同龄人、家人以及社会形势的压力,使得他不得不树立自己的价值观来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判断。再次,这一阶段也是青年自我意识高度发展的阶段,他能够充分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价值何在,开始铺设自己的人生道路。

网络传播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

网络传播促使言论日趋开放、公平。与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体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相比,网络带来的更多的是获得信息与表达观点的自由,这与青年所追求的民主、平等和自由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在网络世界中,没有传统媒体所带有的强制性和扩张性,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并能够获得相应的反馈,自己的言论有了输出平台,自己掌握了媒体资源和一定的话语权,这是从没有过的自由与开放,青年们从网络那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平等感与自由感。同时,由于国家相关法规并没有对网络这一新兴事物有诸多规定限制,所以网络区间好像是没有警察的社区,任何人都有权利和机会在这一区间中发表言论,且不用负任何的法律责任。这一阶段中的青年具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和思想,需要一个空间去表达自身与众不同的个性,而网络区间正是一个他们可以自由发挥个性的空间,受到了当代青年的极大欢迎。

网络传播使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发生变化。互联网技术与电视电话技术一样,都是经由西方传入我国,但与以往的技术舶来品不同,互联网传入的同时,还带来了大量的西方文化信息。在和平年代,发达国家侵略的野心并没有收敛,只是开始运用文化的软性手段来达到入侵的目的。互联网产生于美国,它所使用的语言技术也都来自于美国,而语言代表的不仅是一种文字,它的组成与表达方式中蕴含着一个国家民族的思维模式,网络使用者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就自觉或不自觉的受到了美国思维方式的影响,而美国更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上的优势,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输入其思想和文化,改变国人的风俗习惯,阻碍本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网络传播造成青年价值取向紊乱和道德判断力削弱。在当下社会,再也没有一种统一的、集体认同的价值观念,各种不同的观点充斥于网络,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道德的双重标准,这给处在价值观形成期的青年带来了迷惑,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生活阅历,他们没有一种坚定的价值导向,在外界不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原有的价值取向很容易被动摇和取代,这对于青年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定都是极为不利的。在互联网时代,政府和学校所要传达和灌输的道德理念已经仅仅成为人们众多道德选择中的一种,原本道德规范在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支配性作用也在价值观念紊乱中被消解,由此造成道德体系评价失范,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道德相对主义必将导致青年道德选择的迷惘。面对这种失控的局面,中国的法律无法对网络空间的诸多信息给予标准和规范,这也使青年群体在巨大的信息空间中,失去了评判是非的标尺。

青年价值观的引导策略分析

建立完善符合社会现实的价值观教育体系。青年时期是一个人眼光开阔的时期,这与中国的教育体制有极大关系。在少年时代,中国的孩子大多忙于升学和考试,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生活也局限在封闭的校园内;而到了高中以后,不论是继续升学还是踏入社会,这种学习的压力散去,青年接触到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自己的眼界也有所扩展。这时,青年开始逐渐把注意力从单一的学习转移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在这一环境的转变过程中,青年常常处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困惑之中,因为青年在接触实际的社会现实或者从其他渠道尤其是网络渠道获得信息时,发现现实中的道德准则与价值观念并不是他十几年来在学校中接受教育所学习的那样,与其原有的道德认知和价值认识产生偏差甚至是冲突,此时的青年就会疑惑甚至动摇原有的价值体系,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

价值观教育需因材施教。当下的这一代青年,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这一代人不必像他们的祖辈父辈那样经历艰苦的生活,并且随着中国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他们大多进入教育体制,接受学校教育,国家、父母和学校已经为一个人从儿童到青年时期做了大致的人生走向安排,这也使得青年在求学时代,基本不需要思考太多的价值观问题,因为他接触到的关于价值判断的机会是极少的,因而他们确立价值观的过程要比过去的青年花费更长的时间。

在研究當代青年的群体性特点的时候,我们需要一种全面和客观的态度。我们既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长处,也要看到他们的短处,切忌对他们评估忽高忽低,以偏概全,不要以上一辈的价值观来要求这一代,要更多地注意到他们所处环境的特点以及在他们身上展现的积极的一面。教育是需要热爱和耐心的,对于青年身上存在的缺点,我们不能一味指责或是总拿他们与上几代人去比较,而要学会运用合理的方式去引导,启发他们自觉地去克服自身的消极性。当代青年思想活跃,独立性较强,强硬的灌输式教育只会加深他们的叛逆感,并不能取得良好的价值观教育效果,因而应在耐心细致、积极引导上下功夫。

青年价值观教育需多管齐下。青年,从个体来看,是一个人必经的人生阶段,从社会整体来看,他们是一个存在的社会群体。在青年这一群体之中,又存在着差异性,如承担社会任务的差异、教育的差异、地域的差异、性别差异,等等。因此在青年的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应该对这些差异性加以区别和研究,注意到不同青年群体在价值观上所面临的不同疑惑和问题,对他们制定不同的教育引导方案,这样的价值观教育才能对青年群体发挥作用。那种只看共性,不看个性,一把抓的教育方式在如今效果欠佳,甚至会引起青年群体的反感,达不到教育引导的目的。

此外,教育引导方式也需要多样化。现在的青年,他们接触较多的是电视和电脑等电子娱乐媒体,对于传统的报纸和广播没有太多的兴趣,这也说明那种古板的教科书式的照本宣科已经难以引起青年的注意,他们需要的是新鲜有趣的教育方式,因而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不要生硬的告诉青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应该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于一体,这样才会增强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作者为鄂州大学副教授)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阶段价值观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我的价值观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论中国哲学经世致用传统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