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中画”与“画中诗”

2017-02-18李明哲贾龙弟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断肠人小桥流水幅画

李明哲 贾龙弟

师:苏轼在观赏王维的诗画后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你认为,教科书这幅插图是否最好地体现了《秋思》的意境呢?

田雅琪:我认为这幅画画得非常紧凑,非常淡雅,但是有些纰漏。

师:“紧凑”“淡雅”与否暂不评价,先按行文顺序来找找纰漏。

宋美佳:我认为“枯藤”是干枯的枝蔓,而远处的树却画得生机盎然的样子,有点太不合诗意了,因为诗中是一种忧郁的感觉。

宋奕洁:诗中的环境是凄凉的,而这幅画中除了两棵枯树,其他的树却生机勃勃。河边的草郁郁葱葱的,全是向上挺立的。

李志远:不应该生机勃勃,死寂一些更有韵味。

田雅琪:秋天的时候,树叶、青草应该枯萎。可是树上还有树叶,河边还有青草。

田崇政:不一定,因为还有松柏呢,四季常青。

师:按说什么树都可以画,但是,在这首小令中,松柏入画到底好不好,为什么?

陈思雨:这首诗本来是讲游子漂泊他乡的凄苦,如果画出了松柏,就和这首诗格格不入了。

师:即使画松柏,也是枯死的更合适了。

郭文昊:“昏鸦”怎么能飞呢?不如老树上半蹲着很多昏昏欲睡的乌鸦。

师:这比轻盈地飞着要好得多。

田雅琪:我认为小桥和流水是我们常见的事物,但是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若能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才更好一些。

宋美佳:我认为在房屋上画一缕炊烟更好一些。还有,我觉得那个流水上再漂着几片落叶,会显得更好。

师:水也太湍急了,应该流得缓慢一些吧。

田雅琪:有了“人家”,古道上才会非常温馨。

郭文昊:为什么要温馨啊?

师:“小桥流水人家”——正如同学所说,给人的感觉是温馨的,那和全诗基调是不合拍的。这又该怎样理解呢?

郭文昊:我认为这一句写出人家温馨,自己却在荒凉的古道上行走……

宋美佳:凄凉与温馨是对比。

陈思雨:“小桥流水人家”的这种温馨应该是和游子思念家乡形成对比,生动形象表达了游子思念家乡时的惆怅。

宋美佳:对比会更加衬托出作者这份离乡之痛,思乡之悲。

郭文昊:文中“小桥流水人家”不一定是实写,可能只是作者思念故乡想象的画面吧,好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独在异乡为异客”。以想象的“小桥流水人家”对真实画面的“断肠人在天涯”,不更能体现作者浓浓的思乡情吗。

师:一方面,脑海里,记忆中的故乡“小桥流水人家”和现实的“古道西风瘦马”是可以切换的;另一方面,由眼前的“小桥流水人家”,想到了家乡的温暖情景,实中隐虚,虚中扣实,也未尝不可。继续看下一句。

仇兴杰:诗中说是“瘦马”,可画中的马比较壮,和诗中说的不匹配。

师:瘦些好。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陈思雨:我感觉那个古道上再有一层枯叶就更好了,更能衬托出秋天的沉寂和主人公的凄楚。

缪欣燃:人牵着马慢慢走,更能体现岀人的忧愁。

师:无力地牵着老瘦马,才更有鞍马劳顿的味道。

宋奕洁:诗中的“西风”没有表现出来。

师:凄风苦雨才好呢。

田雅琪:把帽子去掉,把头发画得飄起来。

宫嫱:“夕阳西下”,可插图的太阳还高挂在天边。

宋美佳:“夕阳西下”,那就应该是落日的余晖了。

陈思雨:是啊,为什么要画一个又小又圆的太阳呢?

刘宇航:画里的太阳给人的感觉像是中午,和诗人的心情格格不入,可以画半个太阳。

师:夕阳还应画大一些,最好画出半边已经落下山的样子,才能显出黄昏凄凉的味道来。

张茗淇:“断肠人在天涯”在图中并没有体现出来。虽然断肠人的伤心、忧郁较好地体现了出来,但是断肠人应该是在很远的地方,而不是在我们的面前。

宋奕洁:这幅画太拥挤了,有些杂乱。

师:是的。画画有时也是需要留白的。我们挑出了很多纰漏,那么,整体来看,怎么安排人物和背景,才能更好地体现主题呢?

刘宇航:景物与景物之间要有点距离,这幅画给人的整体感觉太乱了。

田雅琪:这首小令前三句纯写了九种事物,形象地写出了萧瑟、苍凉的氛围。而插图却没有细腻地描绘出来。

师:嗯。整体布局方面,如远近、大小、层次、疏密、浓淡……怎样调整更好呢?

宋美佳:我认为这幅画中的房子更远一些,会更好一些。然后呢,这画面有点拥挤,给人总是一种热闹的感觉,诗中描绘的是一种忧郁的味道,和这幅画完全不一样。还有那个马,总是觉得不是很瘦,而且还很壮的样子。但是人的那副忧郁的表情比较到位,但整体来看还是很不好。

刘雪: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古道,指的是古老荒凉的道路,可是图中的景物有山有水,生机勃勃,怎么能体现出荒凉呢?西风,那种萧瑟的韵味也没体现出来吧!瘦马,图中的马真的很瘦吗?看这匹马结实的腿脚与健壮的身躯,也吃了不少好东西吧!图画整体来看布局拥挤,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为了更应合诗意,我们可以在画上减少一些景物,更加突出人物的凄凉,用近大远小来反衬山水;再把马画得消瘦一些,让人牵着马走,岂不更能反映出凄凉之意?还有,我们也可以让人不戴帽子,飘出几缕发丝,也能描绘出“西风”。当然,我们也不能总是盯着别人的短处来看,细细观察人物的表情,无一不体现出沧桑、忧郁的既视感,远处的夕阳映衬着老树,这不都是在突出主题吗?

师:既视感,很专业啊。你能简单解释一下吗?

(生解释)

师:你美术学得不错啊!我们课后百度一下。

陈思雨:我感觉这幅画画得单调,才能衬托出主人公的忧愁。

宫嫱:背景的景物应稀疏些,这样可以使画面更凄凉。

郭文昊:一个“断肠”,把天涯沦落人的感伤与苦楚传达得淋漓尽致。这样来画:一轮血红的西坠的夕阳,把人和马的影子拉得很长,引人惆怅、感伤。

张茗淇:把断肠人与马安排得远一些,体现出远在天涯的感觉;让昏鸦倦在枯枝上;如果人可以牵着马走,并且再把马画得瘦些就更好了。

田雅琪:让“小桥流水人家”再远一些,古道再深一些,景物再少一些,更偏僻一些,来衬托主人公的孤单、哀愁。

师:这样视野更开阔,也更显得荒寒萧疏寂冷落寞。我们来看一看一位学兄当年的看法:

PPT:如果景物能真正地成为背景,以此突出主人公的孤独,画面的整个格调就改变了。

缪欣燃:我认为插图有没有不重要,我们也可以根椐文字来想象。

师:对,文字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而不当的配图却有些害意了。亦诗亦画,诗亦画,画亦诗,无疑是最美的境界。可惜,插图多多少少有一些欠缺,但经同学们这样一改,就境界全出啦!我们对这首小令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点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得法”二字道尽了语文教学的奥秘,因为教学就是带领学生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否实现,自然是“得法”为先了。但“得法”二字,要真正落实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却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什么才算“得法”?怎么才能“得法”?这堂课诗画两相观照,诗意境界全出,为我们做出了一个精彩的回答。

一、插图:“得”文本个性之法

“插图是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或景物而绘制(拍摄)的精美图画。”好的插图和课文内容互为观照,既能丰富文字内容,又能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学习,可谓相得益彰。但要真正利用好插图开展教学,却是需要教师的智慧的。这堂课选择了插图这一重要的教材资源,紧扣了文本的个性,可谓“得”文本个性之法。

这堂课的标题是“‘诗中画与‘画中诗”,这是这堂课的设计关键点,而这一关键点的把握,基于教师对文本个性的准确定位。教师清楚地知道,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特点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意象,來构筑画面,来营造意境,来表达情思的。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通过诗歌意象,想象画面,感受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思。强烈的画面感是这首诗的特点,而插图就是呈现诗歌意象画面、表现诗歌意境的很好载体,所以,教师选择插图这把钥匙来进行教学,正是契合了文本的个性,轻而易举地打开了文本的大门,教出了这首诗歌的个性魅力。

二、比较:“得”学生学习之法

找到打开文本的钥匙还不够,要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积极,学得充分,还得开展有效的语文活动,也就是要“得”学生学习之法。教师找到了这个“法”,那就是比较。通过比较,激活了文本阅读,激活了学生思维,激活了整个课堂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揣摩诗歌中的意象,通过和插图比较让学生对它们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对画面意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或褒或贬。由于学生对课文插图的异议,他们根据诗歌的意境重新构筑画面,而这一画面已经连同文字深深地镌刻在他们的脑海了,这是属于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的《天净沙·秋思》。学生对文字理解和插图感受之间的差异,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回答,印证了“比较”之法的非凡魅力。

三、引导:“得”教师指导之法

除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之外,教师的指导之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即要“得”教师指导之法。教学的走向应该有教师的随机点拨,及时引导,才能科学高效。

首先,教师以一个主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你认为,教科书这幅插图是否最好地体现了《秋思》的意境呢?”可以说,这一问题撬起了整个文本的学习,贯穿了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使整个教学简洁、集中而有效。

其次,教师对教学走向的控制。比如开头的对话:

生:我认为这幅画画得非常紧凑,非常淡雅,但是有些纰漏。

师:“紧凑”“淡雅”与否暂不评价,先按行文顺序来找找纰漏。

面对学生对这幅画的评价,教师避“紧凑”“淡雅”,就“找纰漏”,其意图是明显的,让教学走向更简洁集中,不要旁逸斜出。

最后,随机点拨也是恰到好处。比如,有学生说“小桥流水人家”让人感觉到“家”的温暖,显然,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流于表面,于是教师就随机提问:“‘小桥流水人家——正如同学所说,给人的感觉是温馨的,那和全诗基调是不合拍的。这又该怎样理解呢?”这一问引发了学生对对比手法、虚实手法的思考,引发了学生对诗人情感的深度把握,可谓恰到好处,及时有效。

“得”文本个性之法,“得”学生学习之法,“得”教师指导之法,这三者分别关乎课堂教学的几个要素,即文本、学生、教师,抓住了这几个要素,也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关键,这让我想起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语文教学谈艺录》封面上的一句话:“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候,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挂起。”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和谐共鸣,正是这堂课上实践的内容,也是我们共同追求的本色本真的语文教学艺术境界。

猜你喜欢

断肠人小桥流水幅画
《天净沙·秋思》
悼玲秀
你的名字是幅画
遇见大师
叶茂林作品
猜画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
只好离开
何处再寻“断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