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实施策略
2017-02-18詹耀强
詹耀强
摘 要:历史情感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体验,主要包括历史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针对历史教学中“重知识教学,轻情感教育”的现状,教师结合课题研究和实践经验,提出历史情感教学策略:现实启情、情景生情、认知引情、以情激情、问题促情、感悟入情等,对实施问题进行初步思考,让历史情感教学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情感 课堂教学
一、情感教学之惑:从“邓世昌该不该自沉”说起
学生学习了“甲午中日战争”内容后,了解到邓世昌落水后不愿独生,与爱犬同沉的情节。他们认为:“邓世昌完全可以不死,这样以后可以更好地杀敌。”学习“戊戌变法”内容后,学生了解到谭嗣同不愿逃走,宁愿牺牲。他们又说:“当时清朝那么腐败,死了也白死,应该逃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应该说,学生的想法不无道理,他们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来看历史,这也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教育难题,那就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历史”“领会当时英雄人物所做出的决定”“认同符合时代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历史情感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体验,参考心理学对情感内容的分类,主要分为历史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道德感主要是指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和社会价值而产生的体验。理智感是指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体验。美感是指人对事物的美的体验。上述三种人类的社会性情感都存在于历史知识中,学生能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获得体验并受到培育。历史情感的培育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心理素质养成和人生态度形成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如何通过历史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康的人格和个性品质,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了。
二、情感教学之策:历史情感教学课堂实践策略举例
基于理论学习和实践思考,课题组申请了厦门市第三批课改课题《历史情感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课堂教学策略:
1.现实启情——联系生活时事,激发历史兴趣
案例:《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片断
师:我们可以从图片中看到横幅“甲午战争120周年海上祭奠仪式”,那么,甲午战争是哪一年发生的?现在纪念这一事件有什么意义?
生:(小声议论后回答)1894年,可以回顾历史。
师:近年来,中日钓鱼岛争端、日本加紧解禁集体自卫权、安倍政府对战争罪行不能深刻反省等,中日关系趋向紧张。我们学习“甲午中日战争”的内容不仅回顾了历史,更重要的是从历史中获得了启示。接下来,请看短片《甲午甲午》,思考120年前的这场战争。
历史对于学生来说有些久远而陌生,他们往往感受不到历史的情形和氛围。教师在课程的开头应引入有关时事,利用图片和视频来营造学习气氛,引导学生进入史实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体会学习历史的现实意义。
2.情景生情——营造历史情境,体会历史内涵
案例:《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片断
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了基本史实后,可播放了一段历史情境视频(见图1)。该视频中融合了图片、音乐和历史信息,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感悟历史。
该视频把大革命的简要过程和拿破仑的事迹联系起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节奏跌宕,极具震撼力。学生观看后,教师可引导他们思考:“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有了情景的铺垫,学生的思绪就更丰富了。
3.认知引情——讲述历史故事,领会历史细节
案例:《新航路的开辟》材料片断
(教师出示材料并讲述故事)
麦哲伦:魂断菲律宾
1519年8月10日,麦哲伦率领256人的船队出发了。
1522年9月6日,“维多利亚”号返抵西班牙,当返回圣罗卡时,船上只剩下18人。
“我们所吃的饼干不再能称为食物,它们只不过是些粉末和吞噬了饼干的蛆虫,而且,粉末浸透了耗子撒的尿,散发着叫人无法忍受的臭气。我们不得不喝的水是同样恶臭,令人作呕。……我们最大的不幸是正遭到疾病‘坏血病的侵袭;得病后,牙床肿得老大,把上下领牙齿都包藏起来,使病人无法咀嚼食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了解了航海家的经历,你有哪些体会?航海家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学习?
教师通过故事性的材料,讲述了航海家在探险途中的经历,引导学生想象他们遇到的困难,从而体会“航海过程充满危险,航海家富有冒险精神”“要成功就要付出代价”“坚持不懈”“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等。
4.以情激情——教师激情讲述,激发历史情感
案例:《南京大屠杀》情景讲述
教师引入了一位大屠杀幸存者的叙述,并生动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这位老人受邀去日本的经历:当听到要邀请她去日本,她的第一反应说“不去,不去!”经劝说,她去了日本,到达酒店后,服务生要帮她提行李,她堅决不让,仿佛害怕当年日本人的抢劫一样。在酒店里,她的儿子出去买东西了,而她却坐立不安,以为自己被日本人抓走了……
教师生动的讲述,感染着每一名听课学生,他们感受到了当年大屠杀事件给老人造成的心灵伤害。
在这种特定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发挥了语言魅力。根据历史内容叙述,或深情,或激昂,或悲愤,或平缓,让学生感受到了当时的历史情景,心中的情感自然被激发。教师可以以自己的真实情感感动学生、激发情绪、触动心灵。
5.问题促情——设置历史问题,组织讨论思考
案例:《香港澳门回归》教学片断
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基本史实后,设置了问题讨论环节:位卑不敢忘忧国——我的统一构想。
师: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一起为祖国的统一出谋献策。面对香港和澳门问题,你认为用什么方式解决比较好?
生:(1)用武力解决。其弊端是伤害港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中英、中葡关系的正常发展。(2)和平解决。和平方式有利于港澳的稳定发展,符合人民的心愿。
学生通过讨论,体会到了战争不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而采取和平方式解决问题才符合双方利益,有利于今后的更好发展。“学生面对复杂的历史情境自己去感悟、思索,用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去评价,不仅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思维能力的养成,而且有利于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
6.感悟入情——综合历史内容,提升历史认识
案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片断
教师先组织学生扮演记者团,收集并汇报张謇的人生经历以及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衰历程,然后在课堂的最后环节设置“感动世纪人物”评选活动,并写颁奖词。
师:“在张謇的葬礼上,他甚至连一件像样的随葬品都没有,所以胡适这样评价张謇,‘他是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失败的英雄。但张謇却认为他创办实业只是为了做有用之事,即使他的能力只能做一分一毫。因此,有人认为在风云变幻的近代,张謇似乎生错了时代,又似乎生对了时代,如果现在要评选‘感动世纪人物,你该如何给张謇写感动词呢?”
(学生讨论,写感动词并发言)
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写下了自己的体会,增强了历史感悟,升华了历史情感。
三、情感教学之思:历史情感教学实施问题思考
1.教师无“情”难动人
历史教师不只要引导学生了解史实,更重要的是心中要有教育目标,要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每一节课备课时,都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使课程有主题、教学有灵魂。“一位教师曾讲‘抗日战争一课,只见她软软地靠在讲台上,手捧教科书,有气无力地读着教科书上的知识点,仿佛议论邻猫生子之事,学生个个昏昏欲睡”,这个情景反映出教师缺乏教学热情,缺乏对教学情节的细设,缺乏对学生情感的投入。
2.学生缺“情”需引导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感情丰富、思想活跃,但容易受各种情绪的影响。如有的学生非常崇拜希特勒,教师可引导学生详细了解希特勒上台后对内独裁专制、焚书摧残文化、迫害犹太人,对外发动战争的史实,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希特勒,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师生动“情”意深远
历史情感教学需要师生双方互动交流,或喜、或忧、或哀、或思,以达到情景交融、意会贯通。当学生不能体会久远的历史时,教师应多补充些当时历史的背景资料和细节材料,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历史情景,使情感教学达到应有之效。
历史是无情的,但历史教学必须有情!教师在备课中要根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營造情景氛围,适时引导学生领会史实,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金相成.历史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2]陈志刚.试论历史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J].历史教学,2008(5).
[3]吴萌.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问题[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