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掘出民间剪纸中的美术课堂“源头活水”
2017-02-18惠映清
惠映清
开掘出民间剪纸中的美术课堂“源头活水”
惠映清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生活实践的再现,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民间剪纸反映着民间的生活情趣,陶冶了人们的审美情操。剪纸文化的深刻内涵既有助于拓展美术教学的空间,又能够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利用剪纸艺术的审美因素,激发学生在美术课方面的学习兴趣,不仅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着积极的作用,还能加强学生德育效果。
一、借物寓意,引导鉴赏
民间剪纸在我们的民俗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底蕴。因为民间剪纸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所以它的艺术形式大大地吸引着学生的兴趣。在美术欣赏课中,巧妙地利用民间剪纸的象征性特点,引导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鉴赏,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
在人教版“现代山水画、花鸟画”一课中,在鉴赏齐白石的作品《祖国万岁》和《祖国颂》这两幅国画作品时,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了一些具有象征性的民间剪纸艺术。通过欣赏这些剪纸,学生们知道了人们通常以生活中很多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或寄托自己的感情或美好愿望。人们多用葡萄表示硕果累累;用石榴多籽寓意多子多孙;松、鹤寓意延年益寿;成双成对的鸳鸯预祝婚姻美满。当学生们理解了可以用事物来寓意美好愿望后,我让学生们通过借物寓意来欣赏齐白石的《祖国万岁》就容易了很多。学生很快就通过画中的万年青联想到作者预祝祖国繁荣昌盛,万年长青的美好愿望。利用同样的形式我们也共同分析了《祖国颂》这幅国画作品,学生们通过画面中红彤彤的太阳、松树、鹤,联想到画家对于新中国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剪纸的艺术语言让欣赏课不停留在表面,让学生们透过剪纸的艺术语言去理解中国画抽象的借物寓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还调动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简练勾勒,素描造型
剪纸艺术是劳动人民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和内心情感,以简练、概括、夸张的造型手法,创作出的精美作品。在剪纸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大胆地取舍,来强化事物特征,展现着每一幅剪纸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剪纸人的艺术素养。把剪纸的造型手法运用到素描造型中去也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
在人教版高中绘画课“人物头像素描写生”这一课中,学生们在头像起形时看起来很乱,形体结构也不严谨。后来我就组织学生学习并体验了剪纸的方法。在剪纸的过程中,学生们体会到,一幅剪纸要先利用剪刀或刻刀提炼概括出它的外形轮廓,然后再逐步地进入细节刻画,最后画龙点睛。利用学生对剪纸过程的体会,我及时提醒学生,在人物头像写生中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先从大的外形入手,然后在刻画五官,最后进行大的调整。学生觉得很有道理,所以,当我们再重新进入人物头像写生的过程中时,学生谨记民间剪纸的造型方法,并把这种方法应用到人物素描写生当中去,利用概括的方法把大的形体刻画出来,然后在进行细致的刻画,在不知不觉中,就解决了我们人头像造型难的问题。利用剪纸的方法,让素描教学变得轻松愉快,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利用概括、简练、夸张的手法进行素描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既愉悦了课堂氛围,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老师来说,无形中解决了素描课造型中的绘画难题,让素描课教学变得轻松欢愉,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折叠添加,设计图案
剪纸对生活装饰有着不可替代的美化作用,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把剪纸的理念融入到美术设计当中,对于设计理念的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人教版高中设计课的教学中,对于图案的设计学生们总是一筹莫展,做不出自己满意的图案设计作品。为此,我带领学生做了团花的剪纸。在做团花剪纸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在折叠好的纸上画出基本的图案,然后按照画好的图案进行剪刻,剪好后再展开,看一下效果,再根据自己的意向折叠回原样,进行修改。如此反复几次,我们满意的团花就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明白了图案设计就和团花剪纸的过程是大同小异的。我们只有对设计的图案先进行写生,然后再根据事物的特点进行夸张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学生们模仿团花剪纸的形式,在图案中添加纹样,为了增强图案的装饰效果,学生们把添加的纹样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经过反复添加、修改,学生设计出了令人满意的图案作品。
把剪纸的过程法融入到图案的创新设计当中去,让学生在图案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团花剪纸的方法反复的修正、添加自己设计的图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设计的乐趣,感受到了设计成功所带给她们的喜悦,使学生不再觉得设计课枯燥无味。
学生们在剪、刻的过程中体会到我国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单位:江苏栟茶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