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班级管理路径
2017-02-18方小芹
方小芹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班级管理路径
方小芹
随着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理论层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如何将核心素养从一套理论框架或者育人目标体系,落实与推行到具体的教育、社会活动中去,进而真正实现其育人功能与价值,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只有教育系统多层面共同努力才能最终落实,特别是要发挥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力量,才能真正落实和推进。下面就从班级管理的角度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以期让核心素养培养接地气、有路径和应对策略。
一、发挥班级管理的养育职能,涵养学生人文底蕴
班级养育职能是班级管理最基本的职能,班级组织的设计和运作,班级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班级治理手段的运用均是围绕着这一基本职能展开的。养育职能的含义是培养和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学生高尚的品德、丰富的知识技能、健康的身心、乐群的习性、美化的人生,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与人文底蕴的积淀紧密相连,其基本实质是人文精神的提升和弘扬。因为有着深刻人文底蕴,即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是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崇尚优良的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养成和采取科学思维方式的人,具备这样精神和品质的人何愁不能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呢?因而,班级管理养育职能的深刻意义指向是学生人文底蕴的积淀。班级管理养育职能实现过程就是学生人文精神提升的过程,是学生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形成的过程。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涵养学生人文底蕴:
首先,教育教学活动要传递先进文化思想。因为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熏陶是弘扬人文精神的基础,特别是人文知识可以为学生提供历史的智慧、思维的启迪,展示高尚的情操、人生的哲理,使学生得到高雅审美情趣的陶冶,并为学生提供治学的态度和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形成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其次,班级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把学习到的人文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质,融入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最后,班主任要不断激励学生充分发展自身潜力,引导他们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二、创新班级管理组织架构,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从个体的成长规律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为16~19岁的青少年,此阶段学生脑机制发育已较为成熟,其神经调节能力在生物学水平上基本接近成人。延迟满足、自我控制等个体自主管理能力所必备的心理机能在这个年龄阶段也已达到较高水平。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自主管理能力,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应尽可能创设真实情境,以使学生有机会不断锤炼其自主管理水平,从而达到从生物体成熟向心理体成熟的转变,即完成从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蜕变。
班级组织构建的基本理念是促进班集体内每一个学生充分、全面的发展,因而,班级管理应该是淡化权力意识,强化服务和协调意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系统科学教授埃克福在《民主性组织》一书中提出的圆形组织理论为我们创新班级管理组织架构提供了突破口和借鉴点。他认为,科学、民主、愉快、宽松、团结的班级组织结构应该是圆形的,圆形管理应该做到:第一,打破上下级之间的界限,班级组织的管理者存在于他的同学之间,与同学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而不是站在上边或外边发号施令。第二,没有金字塔般的森严体系,班级管理的圆形组织结构在职务分配方面是灵活的、流动的、同一平面的,班级内的每一位同学都有担任某一职务的义务、权利和机会。实践表明,圆形组织结构所提供的管理环境对学生成长具备优越性,要真正管理好一个班级,就要把管理全面地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责任心的驱使下创造一个自由的发展自己能力的空间。班主任可以通过圆形组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的能力;引导学生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发展方向,规划自己人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控能力,使他们具备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真正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三、培养社会责任感,提升社会参与能力
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从人的成长角度来看,一个人发展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社会化。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它有三个组成部分:社会正义的原则和价值、扬善抑恶的情感支持和利他的社会实践行为能力。
班主任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时,第一,要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国家认同的素养,如,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具有国家意识,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等。一个人是不是从小就树立起国家观念、团体意识和利他的思想基础,将直接影响到他一生中在处置家庭及社会事务时的价值取向,进而影响他的社会行为。
第二,要特别重视学生道德情感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责任的承担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被动的责任,更是一种内化了的情感,是一个人人格社会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心理学规律看,少年儿童道德的自我修养和提高,是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的过程。责任感教育不仅仅要给学生传授系统的“责任心”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一点一滴地陶冶学生情操,帮助他们体会不同社会行为的情感基础。例如,组织学生在社区进行清洁卫生,单纯地教导他们要有责任感,为社会服务多么重要,就不如加上启迪他们思考和体会:当邻居们看到干净的草坪时,他们的舒心和快乐会给自己带来的内心愉悦。有了后者,学生就有了情感上的冲击,就有了更为真实的内心感受。责任也就会从空洞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情和意。
第三,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敢于把社会问题引进学生生活中来。责任感具体到社会行为上,既有积极履行责任,对符合社会利益的事情积极支持、参与、促成的正面态度;也有对损害社会利益的事情反抗、排斥、痛恨的负面态度。脱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真正的社会责任感就无从谈起。因此,社会责任感教育不能脱离社会。例如,班主任一方面可以通过“我看世界”等征文活动,通过班级讨论会、辩论会,经常性地把社会关心的公共话题拿到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度观察、思考重大社会问题,帮助学生关注和认识社会上的各种公共问题,了解相关的公共政策,逐步提升公民意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公共问题进行调查,并将针对问题做出的调研报告提交给政府相关部门,以促使公共问题得到解决或改善;第三个方面还要敢于把一些社会上有争议的事件引入校园,放在班会课上,通过同学们的辨析,整体提升他们对社会事务的辨别能力。事实上,资讯时代的发展打开了所有壁垒,与其回避不如正面进入,增强学生道德辨别力和践行力,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