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根养成”教育特色建设探索

2017-02-18

教书育人 2017年23期
关键词:植根良好习惯习惯

徐 林

“植根养成”教育特色建设探索

徐 林

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办学思想,坚守“传统文化植养根基,良好习惯助推成长”这一理念,倾力打造二维习惯、多元课程的育人体系,不断提升学校的内涵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坚守一种文化理念,夯实植根养成教育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其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如果把育人比作植树的话,那么小学教育就应该是滋养根基的教育,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我们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将明德厚学、自强不息的种子播撒进孩子的心灵,润泽生命,滋养童心,培养正知正见,让生命的根系向纵深延展,不断提升生命的质量和高度。“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这种意义上说,“未来”必须从“现在”开始。每个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打上什么样的底色就能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当下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基于此,我校多年以来,坚守“传统文化植养根基,良好习惯助推成长”这一办学理念,将人才培养目标与植根文化、多元课程、情智课堂、知行德育等融会贯通,促进师生健康成长,提升学校的内涵品质。

二、构建二维习惯体系,增强植根养成教育实效

习惯直接决定孩子的行为,影响孩子的性格和未来事业。为此,我们重视在行为习惯和学习(思维)习惯两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培养。习惯涵养美德,活动彰显智慧。

1.构建推进知行统一的行为习惯教育体系

一是组建“好习惯训练营”,强化日常训练。每学期都隆重举行“快乐习惯训练营的开营仪式暨开学典礼”,在习惯训练营里,严格按照习惯目标要求,利用好习惯辅导课、队列训练、活动比赛等,把艰苦的训练贯穿在快乐的习惯养成之中。结营时,通过好习惯摄影展、好习惯推广站、好习惯体验日记展等,展示学生的多彩体验,使好习惯植根在每个孩子心中。

二是开展“好习惯每月一事”,提升训练层级。为了将好习惯坚持巩固下来,我们还坚持“好习惯每月一事”,一年十二个月,将习惯目标分层细化成十二个主题,从小事开始培养好习惯,不同年级侧重点各不相同。“每月一事”系列活动,就是通过这种有序行为的训练,使好习惯行为“落地生根”。

三是创新“好习惯银行评价”,促进训练效果。激励才能产生动力,我们创建“好习惯银行”评价体系,设立“好习惯总行”“分行”,每个孩子都是储户,拥有好习惯银行卡,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将好习惯存入银行,还可申请“贷款”完成一个个微心愿,不断激励成长,年终评选出“好习惯阳光少年”。好习惯银行评价体系,让孩子们体验了良好行为带来的愉悦,由“他律”逐渐变为“自律”。

2.探究总结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操作体系

一是完善操作体系,加强精细管理。从学校教育管理的层面,针对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原则、标准、内容、方式、评价等,提出“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养成模式——矫正模式——激励评价”的五步操作体系,便于指导新学期班级进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二是针对目标要求,构建实施网络。从教师细致操作层面,围绕16个良好学习习惯目标达成点,提出了思维训练、学习习惯课程辅导、心理个案跟踪等几大操作途径,构建了“一点六面”实施网络,有效地提升教师的辅导水平,促进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目标达成。

三是增进课堂实效,打造“情智”课堂。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进行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以学习心理的理念引领,以情启智,情智双修,以“情景驱动、自主建构、小组合作,自主测评、反思提升”为主线,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形成了“情智”课堂教学范式。摒弃教学过程中的繁文缛节,直指课堂教学的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三、研发多元开放课程,实现植根养成教育融合

课程是一所学校的核心,一位哈佛校长曾说过:“一张课程表成就学生一生的幸福。”对于学校来说,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才是课程规划的“主心骨”。核心素养将作为顶层设计,统领教育质量标准和课程标准。我们围绕“植养习惯”这个中心,以向生命致敬的态度,实现教育对生命的成全。着眼学校实际,整合研发课程资源,不断夯实孩子们的成长基础,促进习惯养成长效化。

1.好习惯校本课程

我们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把解决“九小”问题过程中一些好的经验做法编写成校本课程“好习惯伴我成长”。课程分行为篇和学习篇,内容涵盖校内外、课内外等日常规范和习惯要求。依据习惯培养目标,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低年级注重培养习惯,中年级注重养成习惯,高年级则在巩固好习惯基础上矫正坏习惯。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有效地利用心育理念,指引小学生健康成长与愉悦学习。如《整理小书包》《告别拖拉习惯》《我的作业我做主》等已成为校本辅导课的经典范例,深受孩子们喜欢。

2.好习惯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化的理念,催生了我们活动课程体系。入校课程、离校课程、班会课程、“十岁礼”课程,缤纷多彩,寓教于乐。翰墨轩、童画坊、妙思居、巧手吧等特色社团,成为孩子们体验合作、共享智慧的体验活动阵营,每名孩子在动手实践、快乐阅读等活动中感受到合作和分享的乐趣,养成善于动手、勤于思考等良好习惯。在活动体验中,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提升综合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习惯。我校还将各种主题教育月活动,加以课程化设计,形成固定的节日课程。每年一届的读书节、好习惯艺术节、社团展示节、体育节等,成为孩子们期盼的盛典。

3.好习惯主题课程

为避免重复,增强实效,近年来,我们逐步探索学生习惯养成的主题课程,将三、四、五年级国家课程《品德与社会》与地方课程《环境教育》《安全教育》《传统文化》等相关内容,通过删减增补、重组融合,形成以自主性、体验性、开放性、生成性为主要特征的“主题模块”来实施教学,达到或超越原课程设置目标,摒弃了传统的思想灌输和说教,让学生在实践体验、自主探究中,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及个性发展。

此外,我们还拓展家校共育的新途径,研发家校共育课程。通过班、校两级家委会的共同努力,让家长成为学校习惯教育的同盟军。组织开展了“编外老师进课堂”主题活动,拓宽了孩子们素养提升与习惯教育的外延。与“书香妈妈”携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爸爸俱乐部”带领孩子亲近大自然,培养自信、坚毅等品质……在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下,还建立了气象局、博物馆、消防大队等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十多处,打开了一条通向社会、通向自然的光明通道,为孩子们好习惯的养成助力。

习惯养成教育就如同一粒神奇的种子,在府小这片肥沃的土壤上悄然生根、萌芽、开花,改变着府小师生的生命状态,见证府小教育的传奇变化。经过多年的探索努力,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书香校园”“威海市特色学校”等光荣称号。■

(作者单位:山东荣成市府新小学)

猜你喜欢

植根良好习惯习惯
上课好习惯
植根本土,浅吟低唱*——达真创作解析
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小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植根大地 永远长青: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古松青
良好习惯与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