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蜱的危害及防制措施概述

2017-02-18梁裕芬

生物学教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病原体宿主危害

梁裕芬

(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南宁 530001)

蜱俗称草扒子、草爬子、草别子、草蜱虫、狗鳖、狗豆子、牛虱、牛鳖子等,是一类专性吸血动物。除人类外,蜱还寄生于牛、马、羊、猫、狗和鼠等陆地脊椎动物。由于蜱虫只在吸血时与宿主短暂接触,所以属于暂时性体外寄生虫。蜱在吸血的同时会分泌毒素、传播各种病原体,导致宿主发生蜱瘫或感染各种疾病,包括森林脑炎、Q热、莱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媒斑疹热和出血热等。多数蜱虫可以更换宿主,而且有些蜱类可以在体内长期保存病原体,甚至可以传代保存,使病原体更加容易传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畜牧业。近年来,在我国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浙江、云南、重庆、湖北等多地出现因蜱虫叮咬发生蜱传疾病,甚至造成人、畜死亡事件[1]。蜱类研究已经成为疾病控制领域的热点之一。

1 蜱的分类

一般认为,蜱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寄螨目(Parasitiformes)蜱总科(Ixodoidea)[2]。蜱总科有硬蜱科(Ixodidae)、软蜱科(Argasidae)和纳蜱科(Nuttalliellidae),通常把相应各科的蜱类称为硬蜱、软蜱和纳蜱。全世界已命名的蜱800余种,其中硬蜱700多种,软蜱约150种,纳蜱1种(仅见于欧洲)。我国只有硬蜱和软蜱,前者约有100种,后者有10种,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其中以全沟硬蜱(Ixodespersulcatus)、草原革蜱(Dermacentornuttalli)、亚东璃眼蜱(Hyalommaasiaticumkozlovi)以及乳突钝缘蜱(Ornithodorospapillipes)等危害最为严重[3]。

2 蜱的危害

蜱对人类和陆生脊椎动物的危害可分为叮咬产生的直接危害,以及传播病原体产生的间接危害。

2.1 直接危害 直接危害是指由蜱本身对宿主叮咬、吸血所导致的危害。蜱可以自动爬到宿主身上或借助风力从高处飘落到宿主身上。到达宿主后,蜱通常会花很长时间寻找皮肤较薄、位置较隐蔽、宿主难以发现或很难主动将其除去的部位(如颈部、耳后、腋窝、腹股沟等处)吸血。由于蜱在吸血时会将螯肢和口下板刺入宿主的皮肤,可造成宿主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以及引起继发性感染。蜱在吸血的同时还会分泌抗凝血且有麻醉功能的唾液,其作用是保证蜱在宿主无疼痛感的情况下持续吸血,而吸血蜱也就常常能在人或动物身上停留很长时间而不被发现,导致人、畜血液的持续损失。吸血蜱数量多时能导致宿主贫血、消瘦、发育不良、皮毛质量降低及产乳量下降。蜱的唾液中有时含有毒素,使动物产生厌食、体重减轻和代谢障碍。某些蜱类的雌蜱唾液腺还可以分泌一种能抑制肌神经乙酰胆碱释放的神经毒素,造成运动神经传导障碍,引起急性上行性肌萎缩性麻痹,称为“蜱瘫”[4],可导致宿主呼吸衰竭而死亡。

2.2 间接危害 相对直接危害而言,蜱传播疾病而对宿主造成的危害要严重得多。据中国疾控中心统计,蜱可以传播83种病毒、15种细菌、17种螺旋体、32种原虫以及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等,其中新布尼亚病毒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是近年分离和命名的经蜱传播的新型病原体[5]。蜱传播的疾病大多为人兽共患病。

2.2.1 蜱传疾病危害人类健康 蜱类向人类传播的疾病很多,以下简述几种常见或新发现的严重危害人类的传染病。

2.2.1.1 森林脑炎 森林脑炎的病原体是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远东型脑炎病毒。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是其贮存宿主,蜱为其传播媒介。人、畜因被感染性蜱叮咬而受感染。森林脑炎为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起高热、头痛、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和瘫痪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有失语、痴呆、吞咽困难、不自主运动等后遗症,病死率较高[6]。主要流行于我国东北、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及朝鲜北部林区,多发生于春、夏季。

2.2.1.2 莱姆病 莱姆病的病原体是伯氏疏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通过蜱叮咬时反流的蜱肠内容物、唾液或排泄的粪便侵入寄主体内。传播媒介以硬蜱为主。莱姆病潜伏期3~32 d,平均7 d左右。初始表现为皮肤的慢性游走性红斑,常伴有乏力、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局部和全身淋巴结可肿大,偶有脾肿大、肝炎、咽炎、结膜炎、虹膜炎或睾丸肿胀。皮疹出现数周或数月后,约15%的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病变,表现为脑膜炎、脑神经炎、舞蹈症、小脑共济失调、昏迷、面瘫或三叉神经痛等。感染后数周至2年内,约80%左右的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关节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关节炎或慢性侵袭性滑膜炎。以膝、肘、髋等大关节多发,小关节周围组织亦可受累,常反复发作。10%的患者可转变为慢性关节炎。莱姆病分布广泛,世界性流行。据调查,1992~2006年美国共有248074 例莱姆病病例,并且呈逐年增加趋势。我国有29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分布,内蒙古、新疆以及东北林区存在莱姆病自然疫源地[7]。

2.2.1.3 Q热 Q热是贝纳柯克斯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牛羊是主要传染源,蜱是传播媒介。病原体通过蜱在家畜和野生动物中传播。Q热病原体在蜱体内可存在很久,且可经卵传代。人感染Q热的主要方式是:蜱粪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蜱粪干燥后病原体自呼吸道侵入人体而致病。临床上Q热起病急,高热,多伴寒战、严重头痛及全身肌肉酸痛。少数患者尚可出现咽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及精神错乱等。无皮疹,常伴有间质性肺炎、肝功能损害等。Q热疫区已几乎遍及全球各大洲的所有国家,成为当前分布最广的人兽共患病之一。

2.2.1.4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phagocytophilum)侵染人体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1994年美国报告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近年来美国每年报告的病例数达600~800例。我国于2006 年在安徽省首次报告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随后在其他多个省份发现感染者或疑似患者[8]。该病潜伏期一般为7~14 d,平均9 d,起病急,主要症状为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可达40℃以上)、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部分患者伴有咳嗽、咽痛。体格检查可见患者表情淡漠,缓脉,少数患者可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重症患者可有间质性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继发细菌、病毒及真菌等感染。少数病人可因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而出现皮肤、肺、消化道等的出血症状,如不及时救治,可因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等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而死亡[9]。该病临床症状与一些病毒性疾病相似,容易发生误诊。

2.2.1.5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新布尼亚病毒是一种新的病毒,2010年3月由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并正式命名,全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简称“新布尼亚病毒”,主要由蜱虫传播。中国科学家通过大量病例证明了新布尼亚病毒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因果关系。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2周。该病起病急,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 d以上。伴乏力、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还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10]。

2.2.2 蜱传疾病危害畜牧业生产 蜱传播疾病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8亿头动物遭受蜱的直接危害和蜱传播疾病的感染。南美洲因蜱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l0亿美元,澳大利亚每年为1亿美元。尤其在非洲,蜱及蜱传病是最严重的动物疾病,其中肯尼亚每年防治需要1600万美元,赞比亚为1000万美元,津巴布韦为930万美元,尼日利亚为1600万美元,坦桑尼亚为2600万美元。微小牛蜱每年给全世界牛的生产带来数千万美元的经济损失,从全球性经济观点来看,属于危害最严重的蜱之一。在我国,自1986年首次报告在黑龙江地区存在莱姆病疫源地之后,已相继在吉林、北京、辽宁、湖北和甘肃等地从30多种蜱内发现了莱姆病病原体。青海血蜱是我国命名的一个蜱种, 广泛分布于青海、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和西藏等省、自治区[11],宿主主要为山羊、绵羊、黄牛、犏牛、马、骡和驴等家畜,其叮咬吸血可直接导致动物生产性能的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叮咬过程可能传播羊泰勒虫、中华泰勒虫、羊巴贝虫等多种血液原虫。

3 蜱的防制措施

蜱在全球各地均有分布,尽管各地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不同,但防制方法是通用的,主要包括生物防制、化学防制、免疫防制、环境防制和个人防护等,防制的目的是降低蜱的密度、减少蜱的危害。

3.1 生物防制 生物防制是利用其他生物对蜱类的捕食、致病和寄生等途径,达到杀灭蜱或抑制蜱的危害的目的。已发现蜱有150多种捕食性天敌,包括食虫鸟类、捕食性昆虫等;自然界中的白僵菌、绿僵菌和烟曲霉菌等100 余种细菌对蜱有致死作用;跳小蜂等7 种拟寄生性黄蜂可将卵产于蜱体内使蜱死亡。尽管生物防制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但其功效、生产、应用及稳定性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仍没有得到解决,故尚无商品化生物防治制剂生产[12]。

3.2 化学防制 杀虫剂能有效杀灭蜱和减少蜱传病的发生,所以利用化学药物灭蜱一直以来都是控制蜱的主要方法。目前广泛使用的杀虫剂主要包括有机磷制剂、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和抗生素类药物等[13]。在林区使用烟雾剂灭蜱,对家畜则定期喷洒和药浴灭蜱。但是,随着化学药物的长期使用,一些地区已产生耐药性虫株,需要依靠加大药物量来维持效果,而这会导致畜产品及周围环境中药物残留现象日趋严重,并因此产生环境公共卫生问题。

3.3 免疫防制 由于药物残留所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使传统的药物防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迫切需要一种绿色环保的控制蜱类的方法。由于免疫防制可达到绿色控制的效果,使蜱的免疫防制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防制微小牛蜱的商业化疫苗早在上世纪90 年代中期已研制成功,该疫苗能使免疫牛所感染的蜱的数目下降89%,目前该疫苗已经在古巴、哥伦比亚和巴拉圭等美洲国家注册[14]。2000年Jonsson等研制的重组疫苗,使牛体第一代蜱的数量降低56%,免疫牛的平均体重增加18.6 kg,从而为抗蜱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使蜱的分子免疫学防控成为可能[15]。

3.4 环境防制 环境防制包括清除灌木杂草,清理禽畜圈舍,堵洞嵌缝,以此破坏蜱类孳生小环境,还包括捕杀野生啮齿动物,消灭或减少病原体的保存宿主。

3.5 个人防护 进入有蜱地区,要穿“五紧服”,长袜长靴,戴防护帽。外露部位要涂布驱避剂,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带出疫区。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千万不要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也不能用手指将其捏碎。应该用乙醚、煤油、松节油、旱烟油涂在蜱虫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把蜱虫“麻醉”,让它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涂抹蜱虫头部,使其窒息松口脱落[3]。

猜你喜欢

病原体宿主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龟鳖类不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抓住自然宿主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