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突破点的多元化选择
2017-02-18唐红松
唐红松
(海门市能仁中学,江苏海门 226100)
课堂教学突破点的多元化选择
唐红松
(海门市能仁中学,江苏海门 226100)
在课堂教学中,选好突破点,巧妙设计教学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思维,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师、学生和文本是课堂教学中的三元主体,根据教学情境,基于不同主体设计教学问题,考验着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智慧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说:“努力在每篇课文中找到一两个合适的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一个词……作为阅读赏析的突破口,由此入手阅 读 ,可 以 带 动 阅 读 走 向 文 本 的 深 刻 处 。”[1]找 到课堂教学的突破口,就能较好地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通过积极思考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理解主题,最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课堂教学的突破口可以是多样的,选择怎样的点来切入,考验着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谈谈课堂教学中突破点的多元选择。
一、基于教师主体的选择
课堂教学不应该按部就班地预设流程,而应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上出现一些错误是难免的,错误有的是学生理解偏差造成的,有的是教师疏忽大意造成的。对于自身的“错误”,教师如果搪塞掩饰,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会影响自己在学生中的形象。教师如果能开发、利用好“错误资源”作为教学的突破点,可以促使学生善思善学,真正把学习引向深入。
在教学诗歌《桃花庵》时,笔者让学生说说桃花仙人的形象,有学生说到“逍遥自在”一词。当笔者在黑板上板书时,学生发现了一个错误,即误把“逍遥”一词写成了“消遥”。这是一个很明显的笔误,对此笔者灵机一动,没有立刻改正,而是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 你能结合我们学过的汉字结构分析的方法帮老师说说怎样更好地记住这个词的写法吗?
生1 根据同义互解的原则,由“遥”的写法可以判定“逍”的偏旁是“辶”。
生2 根据形声字的构造原则,“逍遥”的意思是“在山中自由行走”跟“脚”有关,所以“逍”的偏旁应该是“辶”。
学生的两种解读很富有想象力,他们学以致用,根据词语的组成和汉字构造的特点来分析字形。这说明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内在规律,而这种形象化的语言感觉也是学好一门语言的钥匙。把这样一个教学错误变成教学资源,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挖掘出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这比仅告诉学生一个词语的正确写法要好得多。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并巧妙利用课堂中的“意外”生成,使之转化成有效的教学资源。[2]
二、基于学生主体的选择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从常规的教学提问出发,按部就班地推进文本的阅读。在课堂提问中,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不尽相同,优秀学生的回答并不代表全班学生的理解,怎样的问题设计既能指向教学的目标又能照顾到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呢?
在《神奇的丝瓜》的教学中,笔者在预习环节让学生根据标题“神奇的丝瓜”解读丝瓜“神奇”的具体表现,并圈画相关语句。学生圈画的地方大同小异,于是笔者把这“小异”中的“异”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笔者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交流讨论,再设计问题:“说说通过刚才的小组交流讨论,你又发现了哪些地方是你之前没有发现的?”按照一般的教学,设问肯定是:请你说说你找到的能体现“丝瓜”神奇的语句。这样,学生往往只是把找到的句子读一读,没有倾听习惯的学生发现不了自己与他人存在哪些不同。而换一种问法,能让阅读基础差的学生也有话可说,他们发言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比如有学生是这样回答的(该生一学期以来第一次主动举手回答):
我认为“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长大”这句话体现了“丝瓜”的神奇,因为前文说到作者“又在篱笆下面随意种上了几颗扁豆和两棵丝瓜”,说明作者并不在意丝瓜,没有过高的期望,这里却“竟”长得日益茁壮。我之前没有发现,讨论后觉得很有道理。
随后,又有很多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接着笔者又顺水推舟提了一个问题:还有哪些“丝瓜”的神奇是我们一致的看法呢?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三、基于文本主体的选择
在课堂教学中,基于文本的提问角度很多,而抓住矛盾设计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是一种有效的提问法。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可以通过课文本身呈现的矛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李镇西老师在执教《孔乙己》时,整堂课围绕学生对课文最后一段的“矛盾表达”展开,使得课堂教学问题集中而且文本理解深入。下面是课堂教学的片段:
生 为什么作者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既是“大约”又是“的确”,这好像是矛盾的。该怎么理解?
师 好,好,你这个问题有“科研价值”。(众生笑)同学们别笑,这个问题的确值得研究。因为这个问题弄懂了。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问题也好理解了。好吧,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
这一教学片断是在学生对课文自由提问基础上生成的。很明显,李老师很敏锐地抓住了学生理解文本中的矛盾处并就此展开全文的教学,这为引领学生深度解读文本作了很好的铺垫。在此基础上,李老师很顺畅地带领学生探究孔乙己“的确”会死去的原因:从人物形象的变化看人物命运的变化,从人物性格的分析探究命运悲剧的根源。教师的引导层层深入,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在探究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根源后,李老师又用一个问题勾连起文本教学的前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矛盾处的理解:
师 看,在这样冷酷的社会里,孔乙己当然只有死路一条。如此看来,科举教育造就了孔乙己的病态人格,而社会环境又是如此冷漠,孔乙己的死是必然的了!除此之外,他别无选择。既然这样,为什么鲁迅又要说“大约”的?
……
师 如果说一个“的确”写出了孔乙己性格所导致的必然悲剧的话,那么,一个“大约”则含蓄地表现了社会的某种特点!是什么特点呢?原文当然没有直接概括出来,但有暗示。我提醒同学们想想,孔乙己被打折腿是在什么时候?……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在这些问题的启发下,李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孔乙己被打折腿时以及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时人们的态度,从而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从“大约”一词中读出了社会的冷漠。
整堂课,李老师以学生对文本矛盾处的理解作为教学突破点,带领学生挖掘了深刻的文本主题。这样一种主问题式的课堂教学设计避免了零敲碎打式的课堂提问和分析,使得长文的教学变得有章可循。
[1]张智勇 .选准“突破口”探微“泉涌源”——谈课堂教学切入艺术[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11):68.
[2]唐红松 .基于课堂生成的微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B 刊),2017(1):39.
(责任编辑:陈玉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