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成长的“123”
——在新教师交流会上的发言
2017-02-18刘艳青
刘艳青
新教师成长的“123”
——在新教师交流会上的发言
刘艳青
新教师是指刚步入讲坛不久或者任教时间较短的年轻教师,他们学历高,精力充沛,富有教育激情,这是他们特有的优势。但我们在看到这些的同时,也应看到他们的弱势,教学经验不足,驾驭课堂能力不足,处理突发事件机智不足等,以至于许多新教师常在理想和现实中徘徊,导致专业成长的被动。因此,新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应牢记“123”,从而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快速成长起来。
新教师要怀有“一颗心”。《华严经》中有一句话,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新教师自踏上讲坛起,总会伴着许多美好的憧憬而至,无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知疲倦地参与到各种教研、研修之中,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教学中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接踵而至,从而导致教师身心疲惫,心力交瘁。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的初衷而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滋生。不可否认,新教师都是带着一腔热情开展教学的,他们无不想把学生个个培养成精英人才,但现实却让他们一次次受伤。新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事业的复杂性、艰巨性,面对教育的艰难险阻,不应丢弃初为人师的“心”,静下心来研究,潜下心来学习,沉下心去实践,从而在慢下来中逐渐成长起来。想想我们耳熟能详的教育名家,哪一个不是具有“不忘初心”的教育情怀?“为一大事来”的陶行知,“要相信孩子”的苏霍姆林斯基……无不为我们诠释了这样一个简单质朴的道理:教师无论何时都不应忘记“我们是谁”,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提升完善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而让自己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中逐渐成长起来。
新教师要有两种能力。一是交流合作的能力。俗话说,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新教师成长需要“多方合力”而为,单凭一己之力难以达到一定高度。新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多走进校内的优秀教师,主动向他们请教学习,从而让自己少走弯路。多走进各种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比赛,让自己在“赛”中成长起来,多走进名师大家,细细观摩他们的课堂教学,拜读他们的著作,让自己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二是和家长的沟通能力。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新教师应把“家长”纳为教育的生力军,通过家长会、家访、培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途径,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班级的活动中来,从而达成无论是目的上、行动上都高度一致的效果。新教师在多方力量的助推下,就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更多的发展机会,教师的成长也就会更加务实、坚实。
新教师要有三种意识。一要有学习意识。我们身处于一个文化更加多元,社会日益多变,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时代,教师早已经不再是“一桶水”就能应付得了的。教师应有海纳百川的精神不断学习成长,也只有具备了持续学习的意识,摈弃“一种讲法行天下,一次备课走江湖”的思想,通过海量阅读,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以及课题研究等形式,不断提升完善丰富自己。二要有反思意识。成长=经验+反思。不难看出,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核心。一位有着20余年教龄的教师,教学始终得不到家长、学生认可,很是苦恼。“你虽有20余年的教龄,但你也只干了20个一年。”校长的一番话语点醒了梦中人。“我思故我在”,一个不会反思的教师,越是勤奋对学生的伤害越大,他的身后是一群“沉默的羔羊”。教师要增强反思能力,从教育细节中不断解剖自己,从而让自己“不走回头路”,不断在“揉碎,组合”中,真正踏上专业发展的道路。三是创新意识。综观当下,各种模式、理念层出不穷,教师应擦亮眼睛,不能盲目地崇拜、跟随,不要一味地拿来主义而“照章办事”,而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加以消化吸收,适合才是硬道理,教师应不断创新开拓,锐意进取,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走出适宜自己的道路来,教师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泰安市泰山区上高街道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