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语文教学艺术化的再实践和再思考
——以《雷雨》课本剧活动为例

2017-02-18邹碧艳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繁漪周萍艺术化

邹碧艳

(浙江省舟山中学,浙江舟山 316000)

关于语文教学艺术化的再实践和再思考
——以《雷雨》课本剧活动为例

邹碧艳

(浙江省舟山中学,浙江舟山 316000)

语文教学艺术化,因其注重艺术性、体验性和情感性,往往受到教师的喜爱,但也因其费时、费力、低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如何让语文教学接上地气,体现灵气,拥有活力?引入艺术化教学活动,是一条值得重视和大胆实践的教学路径。

语文教学艺术化;课本剧;《雷雨》

何谓“语文教学艺术化”?浙江师范大学蔡伟教授对其内涵有如下陈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机地引入除小说、诗歌、散文三大文学体裁以外的各种艺术种类,使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沟通的重要媒介,丰富语文教学资源;同时通过借鉴其他艺术样式的传达方式和表演手段,实现语文教学的多向互动、感悟体验、探究发现的目标,使语文学科成为具有艺术的特性和艺术魅力的人文学科,从而成功地培养、塑造大写的人。”[1]

除小说、诗歌、散文三大文学体裁之外的各种艺术种类,主要是指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绘画、雕像、建筑等造型艺术,短信、广告语、对联等语言艺术,戏剧、影视等综合艺术。当语文与各种艺术种类碰撞、交融、对话时,往往能形成新的空间和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激活语文教学,而且可以加强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体验,自然也能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投入。

尽管语文教学的艺术化,有着非常多的好处,但是在教学现实中,很多教师不愿意付诸实践。这里存在很多原因,比如费时、费力、低效,或受制于教师个人素养等。

今年在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戏剧单元的《雷雨》的教学中,笔者再一次选择了“课本剧表演”的形式。之所以说“再一次”,是因为笔者确实已经很久没有采用课本剧这一艺术化教学形式了。然而就是这一次,让笔者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也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艺术化大有可为。

一、活动之前教学铺垫

(一)引入课本剧的目的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一部经典戏剧,教材中的节选只是取其一脔。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数高中生对于戏剧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这一教学目标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化的认识,很难达到“深入领会”和“审美鉴赏”的高度。笔者认为,不妨摆脱传统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通读全剧的基础上,解开课本的束缚,将《雷雨》中他们认为最集中最尖锐的矛盾冲突搬上舞台,通过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观体验和理解。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激烈冲突的认识,也可以让他们在赏析的过程中体会到戏剧语言独有的魅力。通过这次实践,笔者认识到,课本剧形式的引入既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又能拓展文本资源,增加教学趣味性。

(二)必不可少的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组织这一次课本剧表演教学,笔者有意识地做了以下两方面工作。

1.对学生“创新”意识纠偏,避免“泛娱乐化”态度

笔者在布置课本剧表演任务之前花了半节课时间,专门给学生讲了如何对待艺术的创新。笔

2.引领学生走进戏剧文本,激发学生演绎热情

从以往的教学观察来看,大部分学生对《雷雨》戏剧里面的人物情感,或不解或排斥。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雷雨》这部戏剧的经典性,体会“雷雨”这个意象的典型意义,进而深入感受人物的内心创伤,理解复杂而真实的人性世界呢?笔者思量之后,决定把握“戏剧冲突的本质”“人物的形象特点”“戏剧语言中的鲜明个性”这三个要点,引领学生走进戏剧节选。在开始课本剧演出之前,笔者先用两个课时进行文本教学。

对“人物的形象特点”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深入文本,抓住语言细节进行分析来实现的。在教师引导启发之后,学生基本能比较完整地理解《雷雨》中几个人物的形象特点。而在体会戏剧语言这一要点上,笔者抓住了戏剧“潜台词”这一要素,让学生在文中找到那些“你认为有背后的内容却未曾说出全部”的台词,将潜台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既能让他们体会到戏剧语言潜台词的特殊性,又能激发起他们深入阅读的兴趣。因为大部分潜台词的内容,是需要结合人物的语调、眼神和动作等要素来共同演绎的。同时,为了保留一份对接下来要布置的课本剧的表演兴趣,笔者在授课时特意回避了“分角色朗读”这一教学手段。

二、活动过程用心参与

(一)创设特殊的活动环境

那天下午,笔者带领学生把课本剧演出的舞台搬离了相对逼仄的教室,选择了学校里一个比者告诉他们,创新的目的在于突破旧有艺术形式和内容的局限,增强作品本身的表现力和生命力,无论是形式翻新还是解读出新,都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轻浮的、泛娱乐化的、不尊重艺术的翻新,除了产生一些笑声的泡沫,不会留下任何意义。

在这次《雷雨》的内容选择上,四大组学生都采取了尊重原著的态度,努力贴近戏剧的本身,表现戏剧的语言特点,而不是用轻浮的态度,简单地去追求标新立异。在尚未找到更好的创新形式之前,先老老实实地走进作品,这是良好的学习态度。较大的走廊空间,雕花的铁栏杆和高大的窗户,无意中成了不错的“周公馆”的背景。学生带着椅子围成一个半圆。就这样,在一个非常简单的空间里,经典话剧《雷雨》片段表演开始了。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因为在平时的教学组织和日常活动中,全班通常分为四个大组,每组男女学生分配比例比较均衡,组内学生已经有了了解并形成了默契,所以这次课本剧表演也分四组,每组确定一个总导演,诸如剧本选择、人物编排、角色分配、表演细节、排练时间,所有项目的落实,全都交给学生了。笔者留给了学生近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准备。正如笔者所期待的,带着对语文的热爱,大家对这部戏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对剧本反复诵读,对人物形象思考琢磨,精心设计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认真制作道具等。等到登台时,他们已经能基本脱稿。除了演员,还有几个学生做幕后工作——配乐、音效、提词等。每组十个学生,人人有分工。舞台等待着他们展现才情。

(三)全程做好观察记录

演出全程,笔者不断地为他们用心的演出而点赞:观看、拍照、记录、打分、点评。学生精心准备的活动,最需要有老师这个热情而专注的观众。

这些十七八岁的孩子,登上简陋的“舞台”,他们用年轻的生命积累起来的情感与理解,走进了这个二十世纪初中国旧时代的大家庭,用自己的表演,演绎着阴险老辣深不可测的周朴园,内心被爱与恨烧灼的繁漪;演绎着生命被苦难压抑的侍萍,带着童年的深刻创伤、可怜又可恨的周萍;演绎着纯真、直率、善良的周冲,单纯柔弱、惊惶无助的四凤,还有莽撞冲动、勇敢无畏、具有强烈反抗意识的鲁大海。

传统戏剧的人物形象是通过人物的矛盾冲突和个性化的语言体现出来的,而表演正好能恰如其分地使人物的语言、动作及神态得以呈现。潜入名著的海底,名著中的人物就能从文字的深处走到学生的面前。而学生也用另外一种课堂,释放他们的表演天赋和潜力,让我们看到他们和平时不一样的形象,看到他们对经典人物的自我解读。舞台有多大,他们的才华就有多高!那天下午的那两节课,笔者看到每一个登上“舞台”的孩子都像是插上了一双翅膀,在飞!

三、活动之后交流内化

(一)交流观演体会

课本剧表演结束后如果匆匆散场,往往会使活动的意义和效果大打折扣。这个时候,教师不妨再花上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共同讨论。笔者采取了各个组互评的方式。这些分享和交流,包括教师的点评总结,对深化感悟和理解很有必要。笔者在这里摘录两个小组的观看发言:

1.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繁漪这个形象,每一组都出现了“繁漪”,我觉得每一组的“繁漪”都演得格外精彩。而且我发现在安排角色时,导演都是结合了担任表演任务的学生的内在个性或外在特点。李诗越版的繁漪,有着略微尖利的嗓音和语调;王佳晖版的繁漪,有微抬的下巴、鄙视的眼神和不屑的语气,表现的是她那种高高在上的阔太太架子;冯昱涵版的繁漪,用一段高亢、激烈的如泣如诉,表达了内心的狂乱与挣扎;张瑜版的繁漪,从一出场就让人感受到这个演员与角色的接近,多情美貌而充满个性,一点小小的任性,一点小小的夸张,又带着点小小的柔弱与善良,记得其中一幕她厉声喊住“四凤”时,笔者感觉就这么一叫,已经尽情地展现了繁漪恼羞成怒的情绪。——第一小组

2.周润人演的周朴园,活灵活现,他让繁漪去看病去吃药时,那高声呵斥的命令语调,充满着周朴园个性中的专制与虚伪的气息!作为一个观众,我忽然地就更深地理解了作为他掌中之物被牢牢控制的繁漪和周萍之所以走到畸形的人生悲剧的原因。每一个人物的上台,都不是随随便便的,即便是詹知润演一个老仆人,也是浑身散发着一种恭顺的气质。谢佳航临上台一刻,用一瓢水浇到头上,浑身湿淋淋地冲到台上,只为扣住大海从外面倾盆大雨中冲进来的细节。还有平时比较内向沉默的黄钰乔表演鲁大海,从他一上台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把身上的短袖卷到肩上,露出两个手臂,显得很粗犷的样子,两个裤脚,一个耷拉着,一个卷到了膝盖上,鲁大海这个形象应该就是这样不拘小节吧。用穿着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看得出是经过了他的精心思量,他在后面的戏份里被扇耳光,被踹摔倒,为表演到位,都是假戏真做。——第三小组

(二)引入写作环节

笔者相信,学生通过认真地参与和观看表演,已经很深地体会到了《雷雨》的戏剧特点和人物的内心世界。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收获的远不止于此,因为他们还在独特的个人体验中获得了精神成长。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通过阅读和表演而获得“情感的体验”,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功能之一。“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刘勰《文心雕龙》)在一场全心投入的语文艺术化教学活动之后,引入写作环节,笔者再让学生写下这样一次特殊的经历,一切水到渠成。

以下是一个学生的表演心得选段:

我理解的周萍,是对人性的最深刻反映。他的各种复杂的情绪和情感的集合恰是这个人物最为吸引我的地方。其实,周萍就像是周朴园的复制,或者说就是一个年轻时的朴园的复写。与如今的朴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周萍流露出的与朴园的强势截然相反的脆弱之感。周萍苦于父亲的强势,也正是因此,他的怯弱被一点一滴地打磨出来。对真情和解脱的渴望,让他选择了和繁漪发生那样一段畸形的恋情。但他又太过脆弱,太过软弱,以至于最后不断地激怒和反抗繁漪,只为了和她断绝那段不正常的关系。渴望解脱又不敢反抗,有过真情又难以维持,正是这样的矛盾感,让周萍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

而四凤,又恰恰正是周萍残缺的内心真正缺失的东西的集合,是周萍发自内心憧憬着的存在。正是因此,笔者觉得周萍对四凤的感情,或许更多的是珍惜、憧憬,是一种找到缺憾和痛苦的解脱后延伸出的爱慕。也正因如此,他对四凤的爱意会更加飘忽一些,更加微妙一些。他虽然有雨夜去寻四凤的举动,但半醉的他更富于一种梦幻般的追求,而非理智的安慰和陪伴。这也是我觉得自己最没有表现出的地方。也正因他一次又一次地逃避,他在听闻四凤怀孕时不应全是欣喜,更应掺杂些不知所措之感。他虽也在繁漪面前竭力保护四凤,但终究还是要寄希望于弟弟的让步,甚至最后要与四凤一同离开被繁漪阻止时都是狼狈的。我希望通过这一幕幕的周萍的细节,去展现出一个充满矛盾感,有真情有热血又被时间与现实消磨和冷却,一个总是在迷茫中自责逃避,又不断堕落、徘徊不前的周萍。

——於修远(饰周萍)《属于自己的周萍》

四、教后反思

(一)活动耗时长但值得付出

整整用掉了五个课时的时间,外加一个星期的准备,在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中,这算得上奢侈了,但很充实,也很有意义,可以说,没有一个课时是浪费的。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陶先生是在告诫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要善待孩子。教师要学会发掘孩子的天性和特长,每个孩子都是带着天赋降临到世界的,但是很多学生的天赋自始至终没有被挖掘出来。而这挖掘的过程,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因此花这么长的时间教学《雷雨》,值!

(二)活动要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千万不要认为组织一场课本剧活动,是给教师一个“偷懒”的机会。如果只是按照惯例,教师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下达演绎课本剧的任务,那么就会犯“费时费力低效”的毛病。比如这次课本剧活动的成功,和笔者所做的两个很有必要的准备工作有关:

1.对当下娱乐化的剧本改编予以纠偏

现在的学生在很多需要改编或表演的时候,会经常性地选择“泛娱乐化”的表现形式,大有“语不爆笑死不休”之感。前两周,笔者曾组织过一次古诗词双语朗诵会,看到了学生惊人的创造力,同时也看到学生为了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耍尽花样,有的朗诵加表演,甚至让人感觉有不尊重作品和作者的轻浮感。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尊重呵护,但也要予以纠偏。

2.引领学生深入走进戏剧文本

戏剧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形式,熟悉在于他们经常听说,陌生在于他们很少接触。在海岛长大的他们,更是鲜有接触戏剧的前置性经验。而《雷雨》的情节、所表现的时代、人物的情感等又都与学生的生活较为疏离,这些都让学生在面对这篇课文时很难打起精神来。笔者想在表演之前,必须先要让学生懂得和理解。笔者花两个课时进行文本教学,引领学生走进戏剧节选。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懂得,才有精彩。

(三)教师要有更高的艺术素养准备

面对学生的热心准备和多才多艺,作为语文教师的笔者也会感到内心的不安。虽然笔者对语文教学的艺术化活动引入非常感兴趣,但教师个人的综合素养终究有限,特别是在对他们表演的环节进行点评和总结时,常感乏力。这确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幸好,学生表现得比教师更出色,这或许可以认为,教师大概也算是起到了“助产士”的作用。

(四)呼唤深入型研讨型主题学习

假以时间,我们可以引入更为丰富的《雷雨》艺术类型,让学生观摩体会,比如观看电影、电视剧版等,但学生可利用的时间真的很少。记得当时班里演完课本剧之后没多久,我市一家剧院有一场天津人艺的《雷雨》话剧演出,因多种因素限制,尽管学生很想前去观看,但终究未能成行。

在学生有了自己的深入解读和演绎体验之后,还要通过多种艺术途径,加以补充、借鉴和深化。这种深入型研讨型学习,才有可能促使学生形成对艺术化语文的全面理解。我们呼唤语文课堂能得到更多的解放,到那时,才算是真正地在学生的生命里下了一场痛快的“雷雨”!

[1]蔡伟.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89.

(责任编辑:李益)

猜你喜欢

繁漪周萍艺术化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型研究
《雷雨》剧本内容梗概
地铁车站装饰装修的艺术化设计与应用
艺术化 可否成为乡村的未来
不规则抽象
繁漪“病”寓新探
繁漪“病”寓新探
韩剧《坏男人》艺术化叙事策略浅析
我看《雷雨》
亲情与谎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