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大学生兼职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7-02-17李新龙
李新龙
摘 要:目前,大学生兼职已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文从高校学生管理者的角度出发,针对当前大学生从事兼职呈现价值观偏差、做事功利化,兼职与学习矛盾突出,权益受损现象严重,维权意识薄弱,校园兼职管理混乱等突出问题,提出加强对大学生兼职管理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引导大学生合理地开展兼职活动,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关键词:大学生;大学生兼职;兼职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C9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2-34-2
0 引言
大学生兼职是指大学生在校上学期间,在学习之余,自愿的为他人或机构提供体力或脑力劳动,以达到锻炼能力,同时获得额外物质收益的方式。针对大学生兼职现象,高校作为学生管理者应该给兼职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引导和管理。
1 大学生兼职的动机分析
1.1 减轻经济压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近年来也出现物价不断上涨的趋势,大学生所需的学费、生活费的上涨也为家庭增加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大学生是一群思想前卫,并且有着很强的独立人格的群体,面对日益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大学生对物质与精神方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1.2 提高实践能力
多年来因我国高校大幅度扩招,导致大学生整体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更强调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处理事情、待人接物的能力是被用人单位看重的关键因素。“兼职”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提前接触社会的平台,便于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通过兼职来积累社会工作经验,以求增加求职的砝码,为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打下基础,就业压力促使大学生走向“兼职舞台”。从而也逐渐成为一种非大学规定的“必修课”。
1.3 受环境影响
大学的课程相对于高中课程来说少之又少,学习压力小,课余时间十分充裕,大学生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同时大学生活动空间大、接触面广、信息来源多,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外面世界充满好奇,加上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大学生做兼职在国外早已是极为平常的事情。
2 大学生兼职存在的问题
2.1 兼职动机功利化,缺乏价值观引导
对于从事兼职的大学生而言,“赚钱”虽然不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的唯一目的,却是大部分大学生参与兼职的第一出发点,大学生在选择兼职时往往缺乏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兼职动机带有强烈的功利化。笔者在多次与有兼职经历的大学生访谈中了解到,大多数人都是缺乏系统的规划,缺少对兼职活动价值的理性判断,部分大学生见钱眼开,一切都用钱衡量,对国家、社会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下降,价值观扭曲。
2.2 兼职对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
在多次与有兼职经历的大学生访谈中了解到,经常容易出现兼职工作与正常上课在时间上出现冲突的情况。面对兼职与学习之间的矛盾,有部分大学生颠倒了兼职与学习之间的主次关系,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兼职中,导致“兼职过多,影响学业”现象发生。贺祖斌认为兼职加剧了大学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形成,更让大学生耽误了正常的学习时间安排,得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2.3 兼职中上当受骗现象突出
大学生的社会阅历较浅,工作经验缺乏,防范意识薄弱,极易上当受骗。近年来,各大新闻媒体也多次报道了如“非法传销”、“黑中介”等利用大学生的单纯给大学生设陷阱;也有很多单位以种种借口对大学生拖欠工资或克扣工资,甚至出现工作时间或工作内容不符合事先约定,导致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上当吃亏等情况。
2.4 对大学生兼职的管理不规范
目前,我国在对大学生兼职的管理上较为薄弱,缺乏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国家政府部门对对劳务中介市场的规范不够;学校对学生兼职的教育和管理不够,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对兼职信息渠道缺乏监管。
3 大学生兼职管理问题的原因
3.1 高校对大学生兼职的管理上存在盲区
尽管目前社会、学校及家庭层面对大学生兼职都持包容和支持的态度,而且依据我国《高等教育法》中的相关规定,高校应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并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管理。但调查访谈发现,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兼职的态度不够明确,既不大力宣扬,也不明文反对。而当前兼职市场对兼职大学生的需求在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兼职工作,高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兼职需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社会兼职中介机构或利用网络等渠道获取各类社会兼职信息。
3.2 大学生法律意识欠缺,维权意识薄弱
大学生在兼职中面对权益受损时,往往自认倒霉,不了了之。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方面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中非法律专业的学生除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外,基本上不开设法律方面的课程,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欠缺,加上社会阅历浅,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去维权。另一方面由于《劳动法》中的相关规定,认为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属于就业,不在其执法监察范围之内,劳动仲裁机构也爱莫能助,而大学生权益受损往往不大,如果通过诉讼程序,维权成本相对太高。
3.3 大学生易受不良思潮的影响
大学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当前社会,有太多的不良思潮冲击着“象牙塔”,面对拜金主义思潮的侵袭,很多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唯利是图, 见钱眼开。
4 加强对大学生兼职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目前,大学生兼职已成一种潮流,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兼职能够促进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将来就业。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兼职的有效管理,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学以致用,也为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加強教育和管理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和形成,引导学生合理的从事兼职工作,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也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4.1 成立相关管理机构
目前,大学生兼职活动是高校管理的一个盲区,为了加强对大学生兼职的管理,笔者建议高校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大学生的兼职工作。
4.2 加强对兼职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思想决定人的行为,当前社会中存在着很多不争取的思想观念:拜金主义,功利主义,金钱至上等,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往往容易使部分兼职的大学生迷失自我,误入歧途。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除此以外,高校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兼职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辨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4.3 为学生提供可靠的兼职平台
高校要及时了解正在从事兼职的学生信息,以及对校园的各类兼職信息和用人单位进行验证核实,辨别真伪,搭建一个可以为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兼职信息平台。同时,高校还可加强校企合作,多为学生提供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与某些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举办专场兼职招聘会,增加大学生与单位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为在校大学生创造兼职机会。
4.4 建立兼职学生档案
高校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兼职情况,可以建立兼职学生档案,对兼职大学生的兼职动机以及兼职工作情况进行了解。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的作用,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干部要及时关注和了解学生动态,多关心关注兼职学生,对于兼职中的注意事项可展开一对一的指导,对兼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主动预防。
4.5 建立大学生兼职保障机制
目前,关于大学生兼职行为没有专门的法律制度予以规范。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参与兼职的大学生不属于该法调整对象。因此当学生在兼职过程中权益受到侵犯时,不能依据《劳动法》向劳动监察或劳动仲裁部门投诉。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兼职的利弊众说纷纭,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兼职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它增长了大学生的社会阅历,也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当前“大学生打工族”将继续在高校中盛行,高校应对大学生兼职高度关注和重视,加强对大学生兼职的教育管理,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兼职权益的保护,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参 考 文 献
[1] 贺祖斌,杨红秀.大学生兼职功能的社会学分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2] 王爽.大学生兼职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大连地区为例[J].企业家天地,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