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院校专业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策略探讨

2017-02-17杨敏

考试周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提升策略

杨敏

摘 要: 公安院校专业教师是培养公安人才的主体。作者认为针对教师队伍构成异质性、多元化的现状,专业教师应从教师职业素养、警察职业素养、科研素养三个方面综合提升,以满足公安教育教学需求。

关键词: 公安院校专业教师 综合素养 提升策略

公安院校专业教师是区别于普通高职院校教师、具备“人民警察”政治角色和“教师”专业角色、直接从事培养公安专门人才的教学科研人员。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公安院校专业教师传授学生从警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和技能。公安院校专业教师队伍构成异质性、多元化的现状,决定每一名教师应着力于教师职业素养、警察职业素养、科研素养三个方面的综合提升,从而承担自己角色的责任。

一、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

公安院校专业教师队伍存在专任教师少、相当比例教师来源于非师范院校等问题。他们在公安教育教学工作中既有优势又有不足,如知识面广、整合创新能力强,相反,教学过程缺乏目的性、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重教书轻育人的缺点也是不争的事实。引导教师专业化嬗变,客观建构起教师素养结构,实现公安院校教师的专业化,可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培养师范意识,提升师德修养。“身正为范”是根深蒂固的教育之“道”。强化教师的“自我要求”,积极学习和正确吸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侵蚀,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在教师岗位上无私奉献,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90”后学生主流能够尊重学生社会性品质,引导学生健康向上的志趣发展、逐步培养学生文化思想价值取向。第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反思。教育教学理论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方向牵引与方法论指导,将教育从技术提升为艺术。通过教育教学理论的文本学习,使得公安教育教学理论内化为教学风格,并保持批判接受态度,自觉着力于教育教学理论建设。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展开理论思考,领悟教育教学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与价值,探索与创造教育教学未来。第三,教育教学技能的全方位培养与提升。扎实的理论教学基本技能在传统培训方式中强化,在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背景下进行教师人才资源的深度开发,不断推进理论教学改革;实践教学驾驭能力,注重培养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示范、指导能力,并从开发实践教学项目、编制实践教学方案的创造性实践教学活动中得以提升。

二、警察職业素养的提升

警察职业素养核心要素包括警察本质属性和职业特性。目前,全国公安院校对教师警察职业培训主要从入警培训、警衔晋升培训、公安实践锻炼等方面开展。值得注意的是,专业教师的警察职业文化浸润提升只有通过不断警务实践活动淬炼才能逐渐显现。因此,对于公安院校教师的政治品格、职业精神、心理素质等隐性警察职业素养的提升要摒弃一蹴而就的想法。第一,提升警察职业认同感。公安院校教师警察与教师的双重身份及非“公安一线”的工作环境,敦促其要主动参与思想教育活动、理清职责所在和力量源泉。通过到公安工作最繁忙的岗位真切地感受警察工作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找到自己工作的突破点和兴奋点,不断激发工作的热情,为做好本职工作凝神聚力。第二,培养过“硬”的政治品质。作为“特殊性”园丁,公安院校教师的政治意识和全局观念蕴涵着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公安院校教师面对多元化社会文化理念和外来文化观念的挑战与冲击,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用坚强的党性武装自己,自觉投身到公安教育中心工作中。以党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指导,淬炼教师人民警察职业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和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第三,成为公安实战中的“能手”。公安院校专业教师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熟练掌握办案的业务技能,通过实战经验的积累,具有将专业理论运用于公安实战的能力。教师既能传授知识又能指导操作办案,才能适应公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为培养符合公安实战部门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服务。

三、科研素养的提升

科研素质是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科研素质是公安院校专业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探索公安教育教学规律,指导公安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公安院校科研基础较之其他高等院校而言相对薄弱,加之具有自身特色的公安经验,造成教师科研意识模糊、主动性不强。从长远来说,不具有科研创新的教师团队是无法满足信息社会对公安人才培养要求的。公安院校坚持科研以提高自身整体水平和实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做到育人才、出成果、上台阶、上水平。公安院校专业教师也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第一,理论知识个性化的学习。公安院校教师已有的能力基础、性格特征和内在需求决定个体思维模式的多元化,所能达到的质量标准有所差异。总结自身优势,积极掌握精深专业知识、固定科研方向、形成系统的科研思想和理论,不断实现自我提升,成为有持续科研成果的科技人才。第二,公安实践教学探索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公安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公安工作实践在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教师从理论到实践对于公安工作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敏锐洞察,摸索相应的新措施、新对策,实现教学研究和公安实践同步,以学校为中心开展公安业务的创新研究。第三,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提高。科研人员处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地位,对于打通科技与警力结合的通道、实施创新驱动公安工作发展战略、提高公安工作服务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创新要有“活力”、技术深厚积淀、团队合作,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扩大公安学校学术影响,提高教师素质甚至成就一代名师。

总之,公安院校专业教师是培养公安人才的主体和公安院校办学的主要力量。建设一支适应公安教育教学需要的专业教师队伍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着力针对高校、高职、教师三大框架下的核心素养即教师、警察、科研素养综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荆长岭.基于复合应用型公安人才培养的公安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5(3).

[2]潘荣坤.新时期公安高等院校公安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4(7).

[3]胡金平.知识人与政治人:陶行知教师角色理论的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6).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提升策略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依托小精灵生物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研究
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研究